基于要素视角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选秀综艺比较研究
2023-01-05臧文清阮佳烨秦亦姝薛寒姝崔议化吉林大学
臧文清 阮佳烨 秦亦姝 薛寒姝 崔议化 吉林大学
一、选秀综艺更迭
传统媒体选秀节目可回溯到于1984年由我国中央电视台主理的《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该竞赛是我国首个国家级电视声乐赛事,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和权威性。福建电视台于1998年播出的《银河之星大擂台》在真正意义上开放了“平民选秀”的新纪元。2003年湖南娱乐频道引入了海选的核心概念,《超级男声》正式展示在受众眼前。2004年,《星光大道》热播,成为少长皆宜综艺的代表。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媒体选秀在新媒体选秀的冲击下呈现衰落态势。2016年,《超级女声》重返芒果 TV,这是第一档由电视转投到互联网的选秀节目。2017年,《明日之子》等综艺节目在各大新媒体平台上如火如荼地上演。网络选秀迎来了再次兴盛。由于技术创造、时代变更等多种因素,选秀节目的“秀场”从传统媒体的荧屏转向网络媒体平台,选秀节目已今时不同往日。
二、新旧媒体选秀综艺特点分析
(一)节目定位
节目的成功与否在于观众,新媒体选秀节目贴合当下最潮流的实际,满足了大众“自身理想折射,摆脱生活不良情绪”的感情诉求,拉近了粉丝和偶像间的距离,打破了以往看似不可逾越的鸿沟——偶像有了粉丝的支持才能出道,粉丝因为偶像筑梦成功而欣慰,这意味着二者的地位有着相对平等的高度,粉丝获得参与感。
传统选秀节目更关注的是选拔选手,以及讲述选手背后的故事,弱化了粉丝的打榜参与和投资品牌方的主导地位,对于偶像塑造的过程性和真实感都不如新媒体选秀综艺。虽然与新媒体的选秀节目相比,传统选秀节目以舞台选秀为主,但在当时有限的制作技术范围内,传统选秀节目将表演、游戏、娱乐等元素结合起来,多样化的节目给受众带来很多兴趣和情感体验,这也反映了一些创新能力。
(二)前中后期制作特点
传统媒体选秀在前期制作中,有海选直播时间长、评委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以《超级女声(2005)》为例,传统选秀选手大多未参加过任何经纪公司的培训,节目邀请在专业领域较为知名的艺人担任评委,从专业技能、表演性等角度对选手进行评价,有较大的话语权。在中期制作中,传统选秀节目重视个人能力的比拼,以表演质量和专业程度作为主要评判标准。从传播和互动的角度看,传统选秀节目依靠电视台、品牌合作商以及观众的人际分享、投票等进行传播与互动,观众对节目进程、选手去留等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制作的后期,节目选出冠亚季军,出品方的利益将通过收视率、广告赞助费、与手机通信运营商的分红以及冠亚季军的签约出道等途径进行最大化变现。
新媒体选秀在前期制作中,由制作单位内部进行非公开的考核、选拔,参赛选手大多是已经签约经纪公司的练习生,选拔结果通过微博等平台公布。节目也会邀请业内知名艺人担任导师或发起人,对选手去留并不起到决定性作用。中期制作中,新型选秀综艺则更具有娱乐性,通过选手的各方面表现及选手之间的互动来制造话题。从传播和互动的角度看,新型的选秀综艺是全民UGC参与创造内容,观众通过社交媒体、公共论坛等自发助推综艺流量裂变。节目制作后期进入淘汰环节,评判的标准则是各选手的粉丝的购买力,最终选出最具“粉丝购买力”的选手组团出道。
三、传统媒体选秀的优劣分析
(一)节目质量
传统媒体选秀节目在节目质量方面处于优势地位。首先,传统媒体选秀节目播放平台的限制较高,因此对于传统媒体选秀节目的质量要求也较高;其次,传统媒体具有丰富的节目制作经验以及技术过硬的制作团队,因此,传统媒体选秀在节目的质量方面具有稳定性。一般而言新媒体选秀在节目质量方面不敌传统媒体选秀节目。节目播出平台的选择是新媒体选秀节目能否取得成功的重点。以网络为播出平台的新媒体选秀节目,除一些知名度较高、在节目策划期就受到广泛关注的节目,如《创造营》《明日之子》等,其他节目收视率、点击量都受到播出平台的制约,具有不稳定性。
(二)节目互动性
传统媒体选秀处于劣势地位,节目缺乏互动性。新媒体选秀节目以网络为平台进行播出,在节目播出期间通过弹幕、评论和点赞就能与观众进行互动,以互动数据为依据对后续节目的制作进行有侧重点的优化。但传统选秀节目播出的平台本身就缺乏互动性,观众在观看节目期间无法对节目进行及时的反馈,节目制作方也无法通过观众反馈来及时调整节目侧重点,导致观众体验感较弱,节目互动性较低。新媒体选秀在互动性方面强于传统媒体选秀。新媒体选秀以互联网的视频网站为主要播放平台,具有互动性、及时性的特点。节目在播出的过程中,观众可以通过网页投票、弹幕、评论、微博超话讨论等方式与节目制作方进行互动。同时,观众对于选手们的反映也成为日后节目主要内容的重要决定因素,能够使节目更满足观众的审美和娱乐需求。
(三)经济效益
与新媒体选秀相比,传统媒体选秀的经济效益略逊一筹,主要表现为节目成本高。第一,传统媒体选秀节目对于选手的要求较低,从海选开始的节目录制使选秀节目的工程量变大,人工成本高;第二,传统媒体选秀节目在播出上受到的限制较多,在节目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也较多,节目制作过程更为复杂和严谨,因此,传统媒体选秀节目的制作成本也较高。新媒体选秀节目商业价值高。从节目对于选手的定位来看,新媒体选秀节目出来的选手,一般是以偶像团体、综合艺人的身份出现在大众视野。如《偶像练习生》的综合艺人、《创造营》的偶像团体等,均是以流量为主要依托,影视歌综艺多栖发展;从商业价值上来讲,新媒体选秀节目的选手更符合市场的要求,创造的商业价值更高;从节目的运作形式上来看,新媒体选秀的广告插入方式更加多样化:片头赞助广告、选手福利赞助广告以及投票赞助广告。综上所述,新媒体选秀节目对于广告商而言较为友好,商业价值更高。
(四)播放平台
在稳定性方面,传统媒体选秀节目无疑具有优势。相比于新媒体选秀节目拍摄制作完成还要寻找平台签约播出的特点,以电视台为制作主体的传统媒体的选秀则有其固定的播放平台。固定的观众人群也能够帮助传统媒体选秀节目在制作时找准侧重点,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但传统媒体选秀的播放机制不及新媒体选秀播放机制灵活多变。新媒体选秀节目的播放平台虽然在播放稳定性方面不及传统媒体平台,但网络平台给了新型选秀节目更多的展示空间和更灵活的播放机制。除了正片,每个练习生的自我介绍,每一阶段的表演,及宿舍生活等内容都会被同步上传,这些内容围绕正片形成了一个综合产品,也保证了每一位练习生的曝光量。同时选手们都可以入驻平台,开通自己的专属频道进行宣传。在节目进行过程中,一些热点的传播带来的话题热度,也吸引了更多观众参与进来。
四、新旧媒体选秀节目优劣势的碰撞
(一)新媒体对传统媒体选秀的冲击
首先,主办播出平台从电视台转移到新媒体平台,对电视台的收视率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新媒体平台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观众的收视习惯,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于在网络视频平台观看节目,观众收视习惯的改变又促成了选秀综艺播出平台的转移,网络综艺节目层出不穷,《青春有你》《创造101》等节目以一年一季的频率播出,收获了超高的播放量,而与之相对的是电视综艺收视率的衰落。其次,在选秀节目结束后,电视台对艺人的签约以及后续合作受到约束。近年来,传统选秀节目能带给选手的后续发展远不如有新媒体平台和娱乐公司作为支撑的新媒体选秀。
(二)新媒体选秀倒逼传统媒体选秀的发展
新媒体选秀倒逼传统媒体选秀发展。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传统选秀节目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借鉴、吸收新媒体选秀节目的优点,结合自身的特点推陈出新。目前改革较为成功的是湖南卫视《乘风破浪的姐姐》和中央电视台的《华彩少年》。湖南卫视购买网络综艺的方式为电视选秀综艺提供了新思路,《乘风破浪的姐姐》是芒果TV首发,湖南卫视购买版权播出的网台综艺。电视台的内容排播及版权购买模式得到了进化迭代,且作为成型综艺,《浪姐》的前期筹备阶段无须耗费大量人力资金投入、减少审核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也可增加电视台收视率。中央电视台则使用了新旧联动模式,《CCTV华彩少年》在电视台和央视网同步播出,在为央视网引流的同时也强化了电视台本身在网络领域的产品和内容覆盖,在选秀之外强化原有品牌。反映出传统电视选秀推陈出新、积极进取的决心。
五、选秀节目生存之道:新旧媒体融合发展
(一)内容实行新媒体策略:提高质量,内容创新
初代选秀的制作模式和炒作行为放在审美疲劳的如今也难有持续的发展,传统选秀综艺节目应融合选秀节目和真人秀节目的特点,以选拔明星的竞争为主线,用真人秀的模式记录选手背后的生活和努力。同时,节目制作组应利用新媒体技术的快捷性和广泛性,调动大众与媒体共同参与,践行全民制作的理念,将偶像出道的权利归还大众,提高粉丝的参与感与积极性。此外,充分利用各频道的资源,将自身的传媒平台与电视选秀节目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娱乐市场的平台。
(二)拓展盈利模式,吸纳投资,创造稳固的资金条件
资本当道的如今,成团不再是选秀节目创作的最终目的,流量和利益才是资本市场的追求,传统媒体应迎合市场的喜好和需要,利用自身独特的平台及流量,拓展盈利模式,吸纳投资。品牌营销需要花式媒介,传统媒体选秀节目自带的流量,不仅帮助品牌营销,更为自身带去了投资和利益,这种模式,让品牌去选择高质量值得投资的对象,节目需要去抢夺品牌的眼球,将流量变成实打实的经济。与此同时,传统节目需结合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融合,使得粉丝有多种途径为自己的偶像打榜、宣传、集资、投票,佐以粉丝站、后援会的产生,拉动粉丝经济。
(三)塑造品牌形象
文化产业理论阿多诺认为,在资本主义中,大众文化是“有意地与受众联系起来”创造出来的。从一开始,文化产业技术便是一种扩散、标准化和机械复制的技术,使文化产品能够大规模生产和复制。在新媒体选秀中,《青春有你2》也好,《创造101》也罢,都是大同小异,团体出道后,若无统一和谐的运作,无后续作品,偶像会被大众遗忘,但它们的产业却一直在运作。无论媒介环境如何改变,内容为王仍然是选秀节目乃至传媒业的核心。近年来许多选秀节目属于“进口节目”引进中国,虽然不少节目取得成功,但仍然需要思考如何对外来节目进行本土化创新改造,使其更加符合国人的选秀审美。优质的节目内容配置以受众基础与传播渠道,才是选秀节目向好发展的必经之路。
六、结语
媒介技术的发展必将为选秀类综艺带来新业态,目前,由于全息投影等数码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仿真动漫形象已经成为电视晚会、新闻播报的新宠。根据爱奇艺国家创新计划中心在2019年发布的一项关于虚拟偶像的调查,Z世代正逐步成为中国互联网的中流砥柱,目前已有2.5亿左右的网民,占据了整个网络的52%。庞大的客户群表明新的消费者需求以及不断扩展的消费市场。随着虚拟偶像的泛化,国内也已出现针对虚拟偶像商业模式、变现路径和消费动机的研究。①从电视晚会嘉宾到新闻主播,虚拟偶像身份和职能的多元化转变,表示电视平台实现了数字科技的文化“赋能”,也印证了融媒体时代海纳百川的开放式传播环境。我们可以预期,虚拟偶像将会有更深入的跨领域的合作,在未来虚拟偶像或将成为选秀节目的新生力量,创建一个连接第二世界和真实世界的窗口。
注释
① 张旭.迈向真实消散的时代——以“初音未来”为例讨论数字复制技术对当代人的影响[J].教育传媒研究,2016(05):70-74.DOI:10.19400/j.cnki.cn10-1407/g2.2016.0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