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稻麦新品种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2023-01-05李祥红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5期
关键词:嘧菌卷叶螟稻飞虱

李祥红

(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镇农村经济和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江苏连云港 222241)

0 引言

海州区板浦镇位于江苏省东北部,海州区南部,东与东辛农场相邻、西与新坝、锦屏相连、北与宁海相接、南至善后河北岸。镇域面积80.64 km2,耕地 0.49万 hm2,是江苏省苏北地区的农业大镇,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温暖湿润,年降雨量高达 950 mm,年平均光照时数达2 250 h,无霜期长达220天,土壤质地为粘土,肥力水平中等,耕地连片,利于机械化耕作。长久以来小麦和水稻都是农业区的重要作物,苏北地区的稻麦在全国具有非常广泛的消费群体,总结稻麦高产栽培技术,为促进稻麦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参考。

1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在传统农业技术基础上重点推广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配方施肥、秸秆全量还田、水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等技术。

1.1 品种选择

水稻品种以连粳1 1 号为主,连粳1 1 号原名H05~13,由连云港市黄淮农作物育种研究所以中野/HA20于2008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2012年3月通过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1203),其优点为综合性状优良、株型紧凑,穗型较大,群体整齐度较好,熟期转色好,抗倒性强[1~3],分蘖力强、适应性好、抗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等。

1.2 育秧与管理

秧田准备苗床选择土壤有机质丰富、地下水位低、排水条件良好、管理及运输方便的旱地作为苗床。秧田与大田比1:80~1:100,秧板畦面宽1.5~ 1.6 m,沟宽0.25~0.3 m深0.15 m,精做秧板,板面达到“实、平、光、直”。在做好床土培肥的基础上,播前灌水验平,晒板沉实,平整秧板:每亩大田备软盘或硬盘30~35张,以及配制肥药(壮秧剂)营养土、无纺布。

1.2.1 种子处理。预防水稻恶苗病,可选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3 g对水6 kg浸稻种5 kg。对稻蓟马发生较重的区域,可选用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100~300 ml,加水1~2.5 L稀释后搅拌包衣100 kg稻种。可有效控制种传病害及前期病虫,培育壮苗,也可减少农药用量。

1.2.2 播种与管理。5月20日前后播种,具体应根据腾茬早迟、机插进度而定,一般掌握秧龄18~20天,倒推播种期,分期播种。大田用种量3~3.5 kg/667m2,每盘播种量120~150 g左右。苗床前一天浇足底水,播种后覆盖营养土厚度0.3~0.5 cm,慢灌平沟水,湿润秧盘土,覆盖无纺布。落谷后5~7天揭布喷透水,1叶1心时施用断奶肥,用尿素4~5 kg/667m2。秧田防治稻飞虱、二化螟等。移栽前3~4天施送嫁肥,用尿素 4~5 kg/667m2。

1.3 整田移栽

依据茬口类型,前茬是绿肥田或空闲田的,应提早翻耕或旋耕,以耕作灭茬除草为主;前茬为小麦的田块,在机械收获时同步秸秆粉碎全量还田,并添加秸秆腐熟剂及时耕旋,适当施用少量速效氮肥调节碳氮比。6月上旬,秧龄达到20天即可移栽,移栽前,可选用三环唑,氯虫苯甲酰胺,烯啶虫胺,噻虫嗪等对秧苗进行处理,防治稻叶瘟、一代螟虫、稻飞虱、稻蓟马等病虫,可有效减少大田防治用药量,节约成本,减轻大田防治压力。人工移栽田块保持行距为 30.0 cm,株距13.0~14.0 cm,穴苗数为1~2苗/穴;机插田块行距为25 cm或30.0 cm,株距12.0~15.0 cm,穴苗数为3~4苗/穴。

1.4 水肥管理

水浆管理上,浅水活棵,浅水层栽插,插秧后保持3 cm的水层3~5天,促进秧苗返青;薄水分蘖,自然落干露田1~2天后复2~3 cm的浅水促分蘖;适时搁田,够苗(预期有效穗的80%~90%)搁田;拔节前复水,浅水湿润间歇灌溉,遇高温灌深水调温;足水孕穗,后期干湿交替,抽穗扬花后,严禁断水,防深水,抽穗25天后,再干干湿湿,收割前7~10天再断水切记过早断水。肥料的使用完全按照绿色优质农产品肥料的使用原则,即坚持安全优质、化肥减控、有机为主的肥料施用原则。基肥以农家肥和上茬作物的秸秆为主。翻耕前每亩施腐熟农家肥(绿肥、厩肥)1 000 kg或商品有机肥200 kg,和上茬作物秸秆约500 kg/667m2作为基肥。6~7月份增施复合肥25 kg/667m2;7~8月份增施尿素15 kg/667m2追肥。

1.5 病虫草害防治

当地常见的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等,虫害有稻飞虱、螟虫等,草害有稗草、鸭舌草等。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协调应用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措施,以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为抓手,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有效控制病虫危害损失,为水稻丰产丰收、稳产保供打下坚实基础。

2 农业防治

采用农业防治的方法,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主要措施有选用抗病、虫品种,深耕灭茬、合理施肥、及时灌溉排水、适当推迟播期。机插稻在5月20日左右播种,6月10日后机栽。

3 物理防治

根据害虫趋光性特点,在稻田里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杀虫灯底部距地面1.5 m,诱杀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多种水稻害虫。5月中旬—8月下旬每亩设置2~3个二化螟性诱捕器,7月下旬—9月上旬每亩设置2~3个稻纵卷叶螟性诱捕器,诱杀害虫,降低种群密度。

4 生物防治

稻田养虾的方式控制虫害的发生。推广使用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可选用井冈霉素、蜡质芽孢杆菌等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可选用苏云金杆菌防治稻纵卷叶螟。

5 化学防治

5.1 化学除草

第一次化除:耕地耙田后或机插后第2天立即用药一次。方法:采用毒土或喷雾法,用35%苄嘧.丙草胺WP100~120 g/667m2,用水量为35 kg(药后做好保水工作)。第二次化除:在机栽后10~15天(活棵返青以后)必须用好第二次药。药剂可选用53%苯噻.苄WP60~90 g制成10 kg药肥或药土撒施,药后保水3~5天(注意水不可淹没心叶)。

5.2 分蘖期病虫防治

主治纹枯病和“两迁”害虫,兼治二化螟,挑治稻叶瘟。分两次防治。

5.2.1 第一次防治,防治时间在7月中旬。重点防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一代螟虫、飞虱,兼治稻蓟马等。防治稻纵卷叶螟及螟虫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防治纹枯病可选用丙环唑、氟环唑、噻呋酰胺;防治稻飞虱可选用氟虫胺、烯啶虫胺。防治方法:用水30 kg/667m2均匀喷雾。

5.2.2 第二次防治:防治时间在8月上旬。重点防治纹枯病和稻飞虱,兼治二化螟,挑治稻叶瘟。防治纹枯病可选用肟菌酯、嘧菌酯、戊唑醇等单剂及其复配剂;防治稻瘟病可选用三环唑、丙硫唑、稻瘟灵、稻瘟酰胺、吡唑嘧菌酯等单剂及其复配剂;防治稻飞虱可选用呋虫胺、吡蚜酮、三氟苯嘧啶等单剂及其复配剂;防治稻纵甲维盐、茚虫威、甲氧虫酰肼等单剂及其复配剂。防治方法:用水30 kg/667m2均匀喷雾。

5.3 穗期病虫害防治

5.3.1 防治策略:要坚持“立足预防、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绿色防控”的策略,主治穗颈瘟、稻曲病、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兼治其它病虫。

5.3.2 防治时间:第一次防治适期为破口前5~7天,主治稻曲病、纹枯病、稻叶瘟病,兼治其它病虫;第二次防治适期破口初期,破口一块防治一块,主治穗颈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兼治其它病虫;第三次防治适期为水稻齐穗期,以穗颈瘟为主,兼治其它病虫。

5.3.3 防治药剂:防治纹枯病可选用丙环唑、氟环唑、噻呋酰胺、肟菌酯、嘧菌酯、戊唑醇、噻呋·嘧菌酯等;防治稻瘟病可选用三环唑、丙硫唑、稻瘟灵、稻瘟酰胺、吡唑嘧菌酯、噻呋·嘧菌酯等;防治稻曲病可选用氟环唑、丙环唑、咪鲜胺、噻呋酰胺、嘧菌酯、噻呋·嘧菌酯等;预防白叶枯病可选用噻唑锌、噻菌铜、氯溴异氰尿酸等;防治稻飞虱可选用氟虫胺、烯啶虫胺、呋虫胺、吡蚜酮、三氟苯嘧啶等;防治稻纵卷叶螟及螟虫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甲维盐、茚虫威、甲氧虫酰肼等。

6 注意事项

1)高温期间喷洒农药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发生施药人员中毒及作物药害事故。施药时要佩戴手套、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用品,施药时严禁进食、饮水、吸烟;施药时切忌中午高温时段施药。积极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注意轮换用药,提高科学、安全用药水平。

2)用氯溴异氰尿酸防治白叶枯病时不宜与有机磷农药混用,应单独使用。此外白叶枯病田在有露水时不能进行下田打药、拔草、施肥及其它农事操作。

3)施药时田间应保有浅水层,药量兑水40~ 50 kg/667m2均匀喷雾或兑水20 kg弥雾。

4)当上述农药防治效果不佳时,可采用NY/T 393中其他可以使用的农药或《2019年江苏省绿色防控产品联合推荐产品名录》中的农药,具体使用方法参考农药使用说明书,并严格执行其对安全间隔期的规定。

5)收获与储藏。适时收获:适时收割水稻是提高整精米率的重要措施。收获太早,籽粒灌浆不充分,千粒重低,影响稻谷产量。收获偏晚,稻谷水分含量下降,加工整精米率偏低,稻谷的外观品质下降,商品性降低.适时收获期为水稻的完熟期。水稻收获后,稻谷含水量往往偏高,堆放会发热霉变,产生黄曲霉素。因此,应及时晾晒或烘干,确保稻谷安全贮藏。

7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7.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本区域种植的优质高产小麦品种——连麦8号。

7.1.1 品种特征:连麦8号原名“H09-2”,由江苏胜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烟农19/52-3,于2009年育成。2010~2012年参加江苏省淮北片小麦区域试验,同时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和品质分析;2013年参加省淮北片小麦生产试验并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编号:苏审麦201307号)。

7.1.2 农艺性状:属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在淮北地区全生育期234天,与淮麦20相当。出苗快且均匀,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叶色深绿,抗寒性较好。株高83~85 cm,株型较紧凑,茎秆弹性较好,抗倒性强,分蘖多,成穗率高,后期熟相好,熟期中等。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好。4.1*105~4.2*105穗/667m2,每穗38~42粒,千粒重40~42 g。

7.1.3 品质抗性:籽粒角质,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2.34%,湿面筋266%,稳定时间3.2 min,硬度指数66.4,特别是容重较高,达841 g/L,达中筋小麦品种品质。

7.2 播种

连麦8号在江苏淮北地区适宜播种期为10月5~25日,最佳播期10月5~15日。10月上旬种子经太阳日照2~3天,以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10月上中旬播种。采用板茬少免耕机条播,一次性完成旋耕、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秸秆还田,先用反旋灭茬机灭茬,再用条播机播种。播种量为15 kg/667m2左右。

7.3 水肥管理

7.3.1 播种出苗期。耕前要施足基肥,基肥的施用应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配合。一般施优质农家肥4 000 kg/667m2左右,磷酸二铵15~ 20 kg/667m2,硫酸钾10~15 kg/667m2,尿素10~ 15 kg/667m2为宜。10月下旬,齐苗后主茎1.5叶时施腐熟稀粪肥800 kg/667m2,以利越冬。

7.3.2 返青期。冬前和冬季降水过多或浇过越冬水的麦田,若春季土壤墒情适宜时,可不浇返青水,及时追施返青肥,施肥量一般可施尿素5 kg/667m2。

7.3.3 起身期。起身肥除考虑麦田长势以外,还应注意地力和前期施肥基础,一般应施5 kg/667m2。肥水过量易造成贪青晚熟。晚茬麦应在起身期控制肥水。

7.3.4 拔节期。拔节肥一般施尿素10 kg/667m2。苗情较壮或偏旺,追施氮肥时间应后移,改施拔节肥为孕穗肥。

7.3.5 抽穗扬花期。施过磷酸钙10 kg/667m2促籽粒饱满。

7.4 病虫草害防治

7.4.1 除草:从小麦播种开始至12月上旬,播种后用50%绿麦·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50 g/667m2兑水喷雾封闭防除禾本科杂草。对冬前未防或防效差的田块,可于次年2月下旬~3月上旬,用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30 g/667m2喷雾防除阔叶杂草一次,要注意避开低温寒潮天气安全用药,防止药冻害。

7.4.2 病虫害防治:小麦的主要病害有: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小麦的主要虫害是:麦蚜虫。

7.4.3 防治原则: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采用生态、生物、农业、物理等措施,制造不利于病虫草害发生的环境,控制和减少病虫害发生后,适当放宽化学防治标准,不用或少用农药。农药使用应遵循《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393~2013)或《2019年江苏省绿色防控产品联合推荐产品名录》的规定。

7.4.4 农业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清除田间杂草与自生麦苗。播种时要尽可能的采用深耕的方式,同时结合配方施肥等农田管理措施。适当控制氮肥用量,适期增施磷、钾肥等。合理排灌,湿地要开沟排水。根据气候以及小麦的生长期,适当的提前或者推迟播种,以避免小麦扬花期在雨季。小麦成熟后,要尽快收割脱粒。收割后,对麦田进行深耕灭茬。

7.4.5 物理防治措施:有条件的可在地头挂黄板,诱杀蚜虫。农药防治:对纹枯病的防治,3月底对纹枯病达标的田块,用5%井冈霉素水剂80 ml/667m2兑水喷雾防治一次。对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的防治:4月上旬齐穗扬花期用15%丙唑·戊唑醇60 g/667m2兑水喷雾防治一次;4月中旬灌浆期对蚜虫达标田块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 g/667m2兑水喷雾防治一次。

7.5 收获与储藏

乳熟末期到蜡熟期分段收获,抓紧割晒,进入完熟期联合收获,收获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扬净、安全贮藏。

猜你喜欢

嘧菌卷叶螟稻飞虱
太仓市近年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及防治进展
棉大卷叶螟识别与为害症状
分析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分析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对比试验
嘧菌酯在大豆中的沉积、降解规律及最低有效防控剂量研究
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分析
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扬彩)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分析
江城县水稻稻飞虱主要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32.5%苯甲·嘧菌酯防治水稻病害田间药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