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仪器分析课程线上作业模式探索与思政渗透

2023-01-05李锦莲冯艳茹赵立曼王宇航周淑晶

化工时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仪器作业分析

栾 芳 李锦莲 冯艳茹 赵立曼 王宇航 周淑晶

(佳木斯大学 药学院化学化工系,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师范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在大学师范生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思维模式和未来发展,是需要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2020年初春,新冠疫情汹涌而来,全国高校采用了线上教学模式“停课不停学”[1-3]。通过实践,线上教学有利有弊,如何充分发挥线上平台的优势,有效促进教学、合理融入思政,既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完成专业知识积淀,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适应时代发展?

2021年春季学期,我们基于OBE理念,在化学师范专业的仪器分析线下课程教学过程中辅助线上作业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化学师范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概况

仪器分析是我校化学师范四年制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理论课54学时,开设在第4学期,配套36学时仪器分析实验。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熟悉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基本原理以及仪器结构;能运用分析仪器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化学、化工产品分析测试及科研中的实际问题;了解仪器分析领域发展的新动向等。同时,仪器分析课程的素养目标强调增强化学实验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学科素养。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仪器分析的学习情况,也为了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体现OBE理念,我们对2019级化学师范专业的仪器分析作业模式做了相应的改革,适时渗透思政要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能力、沟通能力、应用能力,为培养更专业、更规范、更严谨、更自信的未来化学教师奠定良好的基础。

2 作业线下变线上,融入课程思政

按照学校要求,仪器分析课程需要布置不少于7次的作业任务。为了更好地与时俱进,灵活高效地掌握学生知识掌握情况,2021年春季学期仪器分析课程采取线上作业方式,渗透课程思政要素,利用钉钉平台布置、收取、批改作业。教师评阅作业以鼓励为主,采用线上反复更正、线下重点强调等方式进行,学生对出现的问题印象深刻,修正了马虎不认真的学习态度,作业雷同现象大大改善,学生更注重“面子”工程、提升了书写规范性和准确性。

经过一学期的作业模式改革实践,我们对线上作业的优点总结如下。

2.1 线上作业打破时间限制,更加灵活

以往仪器分析课程的作业采用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作业、线下收取的方式,一次作业从布置题目—学生完成—教师批改—返还学生—作业讲解至少要一周左右。过长的时间周期不宜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及时反馈与有效复习。有的年级学生人数较多,纸质版作业本本厚重,增加了取送和批阅的人力,浪费了教师和学生的时间。

采取了线上作业模式后,教师下课后随即在线上布置作业,通常设置3天左右的上交时限,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作业,即可拍照上传,钉钉平台随即发布学生上传作业情况。未按时上交作业的同学,平台可以及时提醒,督促学生尽快完成作业并上交。线上作业模式打破了教师只能在办公室批阅作业的限制,教师可以利用整块时间也可以利用课下的零散时间进行作业评阅,大大缩减了批阅时长和评阅周期。学生可以及时在钉钉平台看到作业评阅成绩、存在的问题及评语等,及时进行反馈和校正。

线上作业模式实现了“即交即评即反馈”,提升了作业评阅效率,打破了时间限制,作业提交和评阅更加灵活,学生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地纠正,教师更易于把控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

2.2 线上作业突破空间局限,更加亲和

在传统的作业模式中,教师在作业本上进行评阅,评语相对“简单粗暴”,甚至只有一个“好”或“重写”,对学生的刺激作用甚微,弱化了作业的辅助作用。线上作业则突破了这种空间上的局限,多样化的评语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教师更具亲和力。

评阅为“A+”的作业,会被系统自动定义为“优秀作业”发布在群里,学生看到作业被肯定,会更加努力。甚至得到“A+”的同学会晒出截图发到朋友圈,以期让家人朋友等看到和认可自己的努力。而得到其他成绩的同学自然不甘落后,比如有些连续两次得不到“A+”的同学,还会及时跟老师沟通作业出现的问题,争取下次被评为“优秀作业”。

此外,目前智能手机对于传统课堂的干扰非常大。手机的聊天软件和视频软件上信息应接不暇,诱惑力不容小觑。个别学生上课多次选择后排就坐,通常就是为了给自己看手机制造方便。教师看到此类现象既要严管,同时又要注意方式方法。通过线上作业评阅的方式,教师可以在评语上下下功夫。比如对于课堂上屡次看手机的同学,除了给予线上作业的正常评语外,再补充一些鼓励的话语:“加强自控力,你一定会做到更好,加油吧。” 作业评阅后学生在仪器分析课堂上,主动坐到教室第一排,通过后期努力,期末成绩接近班级平均分,这不得不说是线上作业评阅的功劳。对于学习情况良好的同学,教师也在作业评语上下足功夫,鼓励其好上加好,更加优秀,最终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期末成绩都有所提升。

可以说,教师通过线上作业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明白教师不区别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会受到重视。

2.3 线上增加作业批改次数,更加严格

以往的线下作业,即便要求作业问题较多的学生重新修改上交,也有学生会对教师的要求视而不见。线上作业模式则更加严格,对于作业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在批阅时进行错误标注并给予详细的评语,然后打回订正。对于同一份作业,可以进行反复打回订正。如果学生未进行修改和重新提交,则此次作业无成绩。作业往往是所学阶段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内容及应用。因此,线上作业模式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夯实基础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且适宜的。

以本学期“考察pH操作定义和一次标准加入法”的电化学作业为例,有15名学生在作业中出现公式错误和计算错误等,教师在评阅的时候,均进行了错误标识并将作业打回订正。有的同学在第二次作业提交时又出现错误,教师继续评阅打回订正,如此反复,让学生对该问题引起注意并改正错误,以此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求实的科学精神。虽然教师的多次评阅增加了工作量,但是学生通过作业的反复纠正,实现了有效学习和弹性学习。经统计,通过线上作业反复订正的同学,仪器分析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平均分为83.53分,高出班级平均分(75.80分)8分。可见,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反复校正的学习模式与良好的学习结果是正相关的。

2.4 线上作业注重“美感”,更加规范

线上作业要求学生拍照上传作业,大部分学生的作业照片边缘齐整、亮度适中、书写规范。但也有同学的作业存在未能平行拍照,作业缺边缺角;亮度不足,作业暗黑、不易评阅;书写页面较乱,不整洁;化学符号错误,不规范;用铅笔写作业,不清晰等问题。

教师在第一次线上作业提交后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督促学生从小事和点滴做起,有规有矩成方圆,要求学生仔细认真地做好作业的书写、拍照和上传工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书写习惯,规范化学术语和符号的书写方式,注重拍照技巧和美感,提升对细节的精准把控程度。

2.5 线上布置研讨线下讲授,更加自信

除了正常作业外,本学期仪器分析课程还在线上布置了研讨作业,研讨题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一种为基础题,另一种为进阶题。教师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然后拿出一节课的时间,由学生自愿的方式进行线下上台讲解。

学生在课下时间抢前抓早地进行问题解答,不会不懂的地方师生和生生相互讨论。研讨习题课上同学们积极踊跃,甚至一道题有几个同学抢着上台讲解,或用不同方式讲解。讲解中出现的错误,也会有同学进行及时纠正和辩驳。课堂现场气氛热烈,教师现场及时点评和鼓励,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肯定,自信心得到了很大提升。

此次研讨作业的预留时间比较充足,学生完成情况总体良好,在研讨作业讲解过程中积极参与的同学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平均分为77.29分,较班级平均分高出1.49分。这也体现了“学到即收获”,研讨作业的设置使学生拓宽了知识面,从书本的理论知识延伸到知识的应用和价值,学生自主完成和自愿讲解方式大大提升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遇到不懂不会的题目时,学生还学习查阅书籍资料,补充完善知识体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6 线上拓宽辅导答疑渠道,更加顺畅

结合线上作业模式,仪器分析课程除了课堂辅导答疑之外,教师还采用微信和钉钉平台进行课下辅导答疑的无缝衔接,拓宽了辅导答疑渠道,沟通更加顺畅无阻。对课堂教学或习题、作业等有疑问的学生通过微信、钉钉语音、拍照、文字等方式进行质疑,教师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答疑辅导,收效较好。

经过统计,利用微信和钉钉等线上平台进行质疑的同学,期末卷面成绩平均分为77.96分,较班级平均分高出2.16分。说明了会学习的学生才能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最终将知识装进自己的“口袋”。

2.7 结合作业改革计分标准,更加公平

仪器分析课程作为一门考试课程,其最终成绩(满分100分)包含平时成绩40%(40分)和卷面成绩60%(60分)。其中平时成绩以形成性评价的形式进行打分,40分主要包含作业10分、课堂情况20分(含出勤5分、提问5分、研讨10分)、学习笔记5分、质疑情况5分。

形成性考核的每一项都代表着课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完成度,也就是说平时成绩40分里的每一分都与学生的付出是紧密相关的,这与传统的平时成绩考核相比更加彰显公平。形成性考核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认真、严谨、求实的态度完成专业课各章节学习,最终得到比较理想的学习成绩和满意的学习效果。

3 化学师范生仪器分析课程线上作业改革的结果与展望

通过一学期仪器分析线上作业模式改革与探索,2019级化学师范专业46名学生“仪器分析”课程期末考试卷面优秀率15.21%,较2018级化学专业仪器分析卷面优秀率12.73%提升了2个百分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教师的教学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在本学期仪器分析教学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基于OBE理念不断摸索如何在新时代新时期采用更能让学生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大学教学,也通过线上作业模式不断渗透思政要素,使学生夯实理论知识基础、拓展知识学习渠道、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态度决定一切、习惯成就未来”。

教材的知识体系是不变的,但是教学的方式方法在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生着变化,这更让教师们懂得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牢记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以德立教,锐意改革。教师的身子立正了,时代未来的担当者——大学生们就会以德立业,把民族复兴的大旗扛起来,坚定地走下去。

猜你喜欢

仪器作业分析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约稿函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