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量控制在微生物检验中的价值分析

2023-01-05陈文强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20期
关键词:无菌试剂检验

陈文强

淄博市周村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 淄博 255300

在微生物检验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合理融入预防控制措施,以全新的技术手段,保证卫生行政执法能力。在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有:实验室控制、操作人员控制以及检验过程控制等。只有在实践工作开展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出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才能解决遇到的现实问题。

1 微生物检验的重点内容

1.1 微生物采集过程中的质量管控

预防在样品运输过程中出现问题。在病毒标本运送中,需分析特殊的工作环境,预防在送达工作中出现问题。在血液样本管控工作中,避免血液出现剧烈晃动等情况,通过血清检验的方法,在血液没能完全凝固前送达,并且还需及时完成标本分离。在样品送达工作完成后,需要及时填写交接单,检验者需要对交接单进行核对,避免出现麻烦。在样品交接时,及时完成检验登录,预防影响样本的形态和数量,确保最终的检验质量[1]。

1.2 检验操作过程质量控制

在送检样本认真核查工作完成后,对于不符合工作标准的样本需要拒收,制定严格的工作流程,按照地方规定与规范化操作标准,详细记录检验过程,预防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后期检验结果不准。对检验过程进行精准记录,若是出现检验变动和报告结果不符等现象,需要按照规范化书写标准,多次完成检验结果复核,做好工作过程记录,对记录进行妥善保管,为后期的复审工作提供良好环境[2]。

1.3 试剂仪器的质量管控

在微生物检验工作开展中,需要明确不同的操作环节。在微生物培养时,需要采用微生物许可的产品。对精密贵重的仪器进行使用保养时,工作人员需要对每个环节进行精准记录,定期检查设备使用情况,查看设备温度和性能,将设备使用温度控制在35~36℃之间,需要及时做好降温工作,每日通过精准的维护与管理,了解计量仪器的需求,实现pH值精准计算。在工作结果校正和分析过程中,需要了解量杯和烧杯的特点,在实践工作情况判定后,保证微生物检验工作安全进行[3-4]。

1.4 消毒灭菌质量管控措施

在实验工作开展时需要达到无菌处理,做好防尘防湿工作,通过定期消毒方法,保证工作现场的处理效果。在消毒方案选择时,需要保证消毒工作的持续性,每天进行一次紫外线消毒。在消毒过程中若是发现灯管出现发黑问题,说明实验设备已经超过使用年限,需要完成设备更换。在灭菌装置使用过程中,需要实现化学指标监控,查看灭菌的最终效果。在工作现场中,使用的所有玻璃仪器都需洁净,还需对仪器进行高温消毒,在消毒时间超过两个小时后,确保蒸汽得以挥发。在微生物高压灭菌工作中,将灭菌时间控制在25~30 min之间,温度需要高于115℃[5]。

2 质量控制在微生物检验中的价值分析

2.1 实验资料与实验方法

在实验资料选择过程中,需要明确研究对象,按照实验原材料的特点划分成甲乙两组,其中微生物案例为300例,在案例对比分析过程中,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得出理想的检验结果,从而分析质量控制的价值[6]。对于检验人员和质量控制人员来讲,及时完成病原体对比分析,做好微生物实验工作。在抽样管理中,必须进行抽样分析,以突出样品的代表性。要做到标本的无菌操作,必须从样品的独特性出发,建立清晰的交接记录,并做好后期的维护和保存。为了防止样品受到污染、变形等问题,会影响到最后的测试精度。在选择检测方法时,必须遵守国家卫生规范,并经实验室主管部门批准[7]。在实验室的检验过程中,必须做到全流程的无菌操作,并与各样品进行比较,以提高微生物测试的准确性。近几年来,因感染疾病患者逐渐增加,而对患者给予一定的微生物检验有助于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可有效提高质量控制情况。本文对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策略进行相关的研究及探讨,通过数据报告分析方法,确定最终的研究情况。

2.2 对比实验指标观察

在生物实验完成后,需要完成结果对比分析。为了保证结果对比分析的合理性,查看微生物实验过程,检查实验过程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在患者的所有症状消失后,需要以统计分析学为主,建立患者康复数据库,保证计量资料使用的正确性,在组间对比分析工作中,确定最终的计量差和标准差,发挥出统计学的全部作用[8-10]。在报表系统的分析中,对所有的检查报告进行快速审核和发放,并对原始的工作记录进行及时维护,防止报表出错等问题。准确记录检查程序,是为了在检查中发现错误时,及时查找试验记录,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制订完善的检测程序,提高实验管理水平。在购买完药剂后,要了解供应条件,并提供相应的凭证,在使用前,要知道产品的批号和pH值,并通过初步的评价,检查试剂的测试状况。

2.3 实验对比结果

在实验对比结果分析过程中,通过对比甲组和乙组的数据,了解到甲组和乙组统计差异较为明显,在检测率计算过程中,需要拥有规范的检测流程,预防受到人员操作的影响,才能得出精准的对比结果。为了控制对比过程,在微生物实验过程中,以统计分析为主,保证最终的差异分析质量。在药剂配制完毕后,对设计的压力、时间进行控制,并对其进行监控,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为实验室的无菌实验创造有利的条件。在无菌实验中,应以记录为主要内容,选用不同的试剂进行培养[11]。了解试剂中的细菌生长状况,并依据微生物检验标准,确定适宜的贮藏方式。科研工作者要对科技创新状况进行分析,把技术创新视为生产力,使之符合试验发展的要求。微生物检验人员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整体水平,还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通过实际工作来积累自己的经验,提高自己的健康检查水平。既往研究为观察和讨论微生物检测在临床上的质量管理对策,纳入60例小儿腹泻,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儿童不做微生物检查,按医师观察及临床实践进行处理,同时对儿童进行微生物检测,并按微生物检测结果进行相应处理,结果显示治疗组儿童腹泻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P<0.05),因此在临床应用微生物检查,可有效地控制儿童的质量,为儿童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并进行有针对性治疗。

2.4 微生物实验质量控制的最终讨论

在微生物实验开展过程中,为了保证项目开展效率,需要制定明确的时间标准。为了提升微生物实验结果的准确度,需要了解实验样本和实验环境,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建议。在微生物检验工作中,受到的影响因素众多。例如,人员操作影响、仪器检测影响以及环境影响等。为了提升最终的检测精准度,需要设定严格的控制体系。质量控制工作,需要拥有严格的工作标准,通过监督制度对产品进行限制。为了保证微生物实验的可操作性,需要了解实践检验水平,实现微生物管控,重视每个工作细节,达到质量控制的理想标准。在检验人员培训时,需要重视检验人员数据分析能力,构建严格的责任管理体系,以指标评价机制为主,分析实验仪器的操作过程[12]。实验人员需要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总结经验,只有提升自身熟练度,完成室内室外温度管控,确定最终的微生物实验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实验标准。所有工作人员都需持证上岗,以定量考核体系为主,对制作时间进行全方位监督。在时间管理法、标记法、无菌测试法融合使用时,也需将数据记录作为基础条件完成实验参考对比,在保证实验过程规范的情况下,对实验仪器进行精准检查,保证仪器时刻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无论任何工作环节,都需加入绩效评估方法,实验人员需做好实验复核工作,了解实验消毒情况和杀菌情况,对悬浮的实验离子进行检验,制定全新的工作指标。在工作思路制定完成后,为了探讨微生物检验的实践价值,需要在实验开展之前确定研究对象,分析实验研究成果,通过对比分析方法,了解质量控制的价值。

3 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方法

3.1 实验室的建设与维护

为了保证微生物实验快速开展,达到无菌实验的目的,需要在初始阶段对实验室进行净化。为了保证实验过程符合生物安全标准,在进化实验开展的初始阶段,需要对过滤装置进行封闭处理,保证最终的通风形式和通风效果。在隔墙、吊装以及围栏应用时,需要分析地面环氧状态,并且设置空气净化区域,定期对实验过程进行检查,完成风速测试和过滤层更换等问题。在条件有限的工作室内部,需要做好无菌消毒工作,在紫外线设备使用前,采用空气质量监测方法,确保生物实验安全进行,达到理想的保护标准。在空气过滤工作开展中,需要做好隔离防护工作,满足现阶段生物实验要求[13-14]。

3.2 实验人员管理方案

为了得出理想的实验结果,需要做好实验人员培养工作。实验人员需要分析科技创新情况,将技术创新作为生产力,满足实验发展标准。对于卫生检测人员来讲,需要明确自我监督与检查过程,对工作人员进行继续教育,解决微生物检测遇到的问题。在细菌检验工作中,所有工作人员都需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及时了解卫生检验动态,以全新的检测标准规范具体操作行为。

3.3 试剂的配制与保存

在试剂购买完成后,需要了解供货标准和出示相关证明,在试剂使用之前,需要了解试剂的批号和pH值,通过初步评估方法,查看试剂检测状态。在试剂配制完成后,完成设计压力和时间管控,对高压灭菌进行监测分析,为无菌试验提供良好环境。在无菌试验工作中,也需将记录工作作为重点内容,选择不同的试剂完成培养。了解试剂中细菌的成长情况,根据不同的微生物检测标准,选择合适的实际储存方法[8]。在试剂选择性培养过程中,需要完成细菌质量控制工作,在细菌生长和抑制时,了解色素发生的变化。试剂保存需要重视pH值的变化,在细菌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及时完成无菌实验,满足不同阶段数据培养要求。在细菌生长形态、色素等特征分析后,需要判断营养物质的质量,做好试剂储存工作,发挥出微生物质量控制的作用[15]。

3.4 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

在样本管理工作中需要完成采样分析,突出样本的代表性。若想实现样本无菌操作,需要考虑样品的唯一性,制定明确的交接记录,做好后期储存和保护工作。对于送检样品来讲,尽快完成实验,避免出现样本污染和变形等问题,影响最终检测结果的精准度。在检验方法选择过程中,微生物检验需要遵循国家卫生标准,才能得到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认可。实验室检验过程控制,需要实现整个流程无菌操作,对每个样本进行对照比对,提升微生物检测结果的精准度。在报告制度分析过程中,任何检验报告都需快速完成审核与签发,及时保存原始的工作记录,避免出现报告错误等问题。精准记录检验过程的主要目的在于,若是发现检验结果出现错误,需要查找实验记录,分析问题形成原因,制定完善的检测流程,提升实验管理水平。

4 小结

综上所述,在微生物检查工作中,应将预防和控制措施合理结合,采用全新的技术,确保卫生行政部门的执法能力。在微生物检定与品质控制工作中,必须了解基本的检验内容,防止影响最后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微生物检测工作中,主要包括实验室控制、操作人员控制和检验流程控制。在实际工作中,要想解决实际问题,必须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总结和提出相应的质量管理对策。从疾病诊断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在疾病微分子的研究中,应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以获得更直观、更可靠的资料。在微生物检测工作中,要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对实验室的工作进行总结,掌握仪器的操作条件,并对微生物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随着医学检验的不断发展,微生物检验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微生物检验必须做到事前控制、过程控制、检验后控制,并实施精细管理,解决各种问题。

猜你喜欢

无菌试剂检验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