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的策略研究
2023-01-05高兴敏
高兴敏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自媒体(We Media)是一种平民化的传播媒介,是具有自主性、私人化、大众化的以电子化的核心媒体与网络技术为平台实施信息传递的新兴媒介。当下的自媒体平台主要有微博、微信、博客、贴吧、网络论坛、微视以及“来往”等网络社区。目前关于自媒体的定义有多种不同版本,目前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的是2009 年7 月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社会大事件与网络媒体影响力研究》中提出的自媒体定义。该研究认为“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如邮件、手机、博客等,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特定个体传递信息的新媒体,称为自媒体。”[1]简单地理解,自媒体就是自主化、普泛化、平民化的传播者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电子设备等将一些规范信息及不规范信息传递给特定的单个人或不特定的大多数人。
依据自媒体的定义不难发现,自媒体的出现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线教师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扩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范围,也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随时随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及时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变化,从而及时采取相应对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虽然自媒体的出现给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线教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加大、复杂度上升,但是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面对当前情况不能无视,而应在顺应时代发展变化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网络与自媒体的积极作用,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自媒体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中,让受教育者主动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既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必然选择,又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崭新课题。
一、自媒体的特点
自媒体是网络技术的一个衍生物,它既具备其他网络媒体的共同点,又有其自身的特点。自媒体的主体由单个的个体组成,这是它所具备的典型特点,同时也是区分它与其他网络媒体的重要标准。
(一)普遍性
当前,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信、微博更是以一种联系方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自媒体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来说,自媒体就在他们触手可及的地方,他们平时所发的朋友圈就是对自媒体的一种应用。我们可以利用自媒体的这一特点,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也可以利用自媒体的这一特点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群体,让思想政治教育在更大的范围发挥作用。
(二)即时性
自媒体是基于网络技术的衍生物。在自媒体平台,信息量可以是过去纸质媒介的数百倍。[3]依托网络技术的自媒体拥有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速度,从发出到接收仅仅需要几秒钟,几乎不受地域的限制。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容易发生变化的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可以利用自媒体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并及时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开放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更加开放。传统媒体主要是由专业人员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筛选后发布出来的较为准确的信息,而自媒体则是由普通个体直接发布自身见闻。虽然自媒体的这种特性让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得到极大的拓展,但是自媒体所发布的信息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往往容易失去传统媒体所具有的客观性。在自媒体时代,网络空间各种信息裂变式聚集增长,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产生了严重影响。[4]大学生这一群体容易出现跟风现象,面对自媒体的开放式信息来源,经常会人云亦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当针对这一现象,帮助大学生甄别自媒体的信息,从而减少不良信息对大学生思想产生的负面影响。
(四)倾向性
传统媒体发布信息通常非常关注事件的客观性,而自媒体则通常针对某一具体情况发布自己的意见。通过传统媒体,我们可以了解事件的客观情况;而通过自媒体,我们可以了解个体对事件的观点。自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通常会有多个发布者的意见,大学生在自媒体平台发布的信息常常会带有浓厚的个人倾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就可以从其言论了解每个受教育者思想的变化,从而作出有效的应对。
(五)平等性
传统媒体发布信息的方式是媒体发布,民众被动接受,而自媒体所发布的信息,每个个体都可以对其进行补充和修改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体现出各个主体之间的平等性。在自媒体平台,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性,改变现实生活中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平等的关系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能会收到一味说教所达不到的效果。
(六)交互性
从自媒体自身来看,它的传播主体是由普通个体组成的,自媒体的主体决定了它是一种平民化的媒体平台。在传统媒体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时期,个体想要发表自己的意见是较为困难的,自媒体的出现让这种被动状况大大改观。人们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对某一事件进行交流辩论。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线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一方式,就某一事件与受教育者进行讨论,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自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契机
自媒体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平台,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手机移动客户端的广泛应用,高校已进入“人人都是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5]大学生经常使用微信、QQ等自媒体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自媒体的广泛使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它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可以帮助高校教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也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为大学生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交流平台
自媒体具有交互性,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沟通是建立良好关系的有效途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前提。没有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自媒体平台可以让师生在学校以外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与沟通。自媒体所提供的这种非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与老师面对面沟通的压力,从而可以更多地展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通过自媒体交流一些轻松有趣的课外话题,就能迅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现代教育强调师生应当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关系。自媒体平台的出现让师生在传统课堂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交往方式之外,增加了更多课外平等交流学习的机会。这样的转变使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可以通过在自媒体平台与学生平等交流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自媒体平台的交流成了课堂的延伸,对课堂教学也起到很好的补充,自媒体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便利。
(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创新与发展
在自媒体平台出现前,学生与老师的交集大多只在学校内,教师对学生的校外表现不太了解。自媒体平台出现并普及后,这一情况大大改观。教师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了解到学生在课余时间做了什么,较之从前,教师与学生的交集不再局限于校内,教师也可以随时随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学生在课下对所学知识有不明白的可以在自媒体平台问教师,教师也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思想变化。这种交流方式是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可以实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拓展。教师还可以通过发布自媒体信息的方式倡导主流价值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学生的言行,从而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对大学生思想的了解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几乎每一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媒体账号,有的大学生甚至拥有不止一个自媒体账号。由于自媒体的开放性,他们每天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见解。大学生对接收到的信息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一些自身的见闻。大学生平时大多数时间都在忙学业,他们对各种事件的了解相当一部分源于自媒体平台发布的信息。教师可以通过他们在自媒体平台发表的见解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从而作出应对。根据自媒体的倾向性这一特征,大学生在自媒体平台上关注的方向以及他们对各种事件所作出的评论都会清晰地反映他们的政治倾向。这使教育者对他们每个个体的思想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传统教育方式下,教育者对学生的了解往往局限于校内,对他们课外情况的了解大多来自家长,但家长所说的不一定就是学生的真实课外情况。通过自媒体平台,教师可以直接了解到学生的课外情况以及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的变动。
三、自媒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困境
由于自媒体的普遍性、即时性、开放性等特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等方面亟待优化和革新。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观念受到冲击
在网络突飞猛进的时代,教师的教育思维会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然而在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未完全融合的视域下,一些教师的现代化教育观念并未建立起来。尤其是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对自媒体平台越来越依赖,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与其他学科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观念相对独立,其学科本质上是对客观世界活动的有效指导,因此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大。[6]换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应随着它所反映的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并加以创新。但是从当前来看,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用自媒体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还有所欠缺,自媒体应用观念并未及时转变,自媒体应用意识还有待提升。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亟须丰富和完善
当今时代,自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必需品。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处于塑造的过程中。由于自媒体所具有的开放性、倾向性等特点,大学生在面对自媒体平台上良莠不齐、形形色色的信息时,会很容易出现迷茫和困惑,他们筛选信息的能力并不强,大多数只选择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信息,有时候容易出现选择偏差,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例如,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了一定的变化,社会上一些功利思想、享乐主义等精神毒瘤蔓延到大学校园。这使得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任务变得更加艰巨,亟须加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尤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亟待丰富和完善,并根据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快速作出调整。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人类已经进入自媒体时代,在自媒体的环境下,一些高校面对自媒体爆发式的发展,未能及时作出反应。目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还缺少掌握新媒体技术和创新思维的新生力量。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来说,具有自媒体应用意识并运用自媒体开展教学十分重要。但是目前一些高校在组织开展针对自媒体技术的培训和指导等方面还比较欠缺,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不能有效把握学生的发展动态,了解学生的想法,所授知识在具体教育环节中缺乏吸引力,教育内容枯燥乏味,致使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对自媒体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不足,应用新媒体技术水平有限。这就需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自媒体应用能力,因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四、自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的主要路径
自媒体的出现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既有积极的影响又带来一些挑战。自媒体伴随着网络以及智能手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遍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新一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利用自媒体这一平台,树立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丰富和完善教育内容,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师综合素质,有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创新。
(一)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理念
在自媒体时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信息的传播可以最大限度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早已占据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顺应时代要求,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带来的便利,让自媒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武器。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明显。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通过主动与学生进行自媒体互动交流,引导、帮助大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与自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拓展。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在课下与学生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的烦恼并帮助他们解决,不只做知识的传播者,还做人生的引路者。这样做不仅能够节省时间与精力,同时也可摆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说教带来的不足之处。师生这样的直接沟通,更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师生通过自媒体平台的交流与互动,能够增进了解,互相理解,减少对立,使师生关系得到较大的改善,更加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的的达成。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自媒体平台,尝试通过自媒体专题的设计将自媒体教学形式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发布一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信息,以及发表自己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些建议和自己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感悟,邀请学生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公众号、微博等,开辟学生评论、点赞、转发、分享等多种互动途径,以思想和学术的魅力引导和影响学生的思想,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和进步。自媒体平台基于网络技术而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随时随地发布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关的信息,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起促进作用。
(二)整合自媒体资源,丰富教育内容
从自媒体的定义不难得出,自媒体就是让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生产者的同时也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对于当下学生频繁使用网络和自媒体的状况,一味围堵不如疏导。建立一个互助组织,师生共同参与,营造师生平等互助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氛围成为必不可少的措施。因此,需要整合自媒体资源,丰富教育内容,打造一个包容、和谐、积极向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它不仅可以让大学生在其中自我学习,还可以让师生平等交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上与课下的合力。打造理想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须用先进的理论充实大学生的精神家园。首先,可通过创建班级QQ群、微信群,开设大学校园文化贴吧、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等内容,开展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大学生所喜爱的形式展现出来,引导学生在自媒体平台上与教师主动沟通交流,将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人民日报》的微信公众号在分享夜读文章时采取文字与语音相结合的方式,为那些缺少阅读时间或是不方便阅读的人群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在利用自媒体推送的文章中加入语音部分,更加便于学生阅读,而且可以让学生参与语音的录制工作,加深学生的理解。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利用自媒体平台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同时,也应注重对优秀自媒体平台的学习。善于运用当下的流行语言,以大学生喜爱的方式,借助自媒体平台所附带的表情包等,将所要表达的内容以富有趣味的形式呈现出来,力求做到言辞准确、微言大义,用简单的语言将深邃的意思表达出来。同时设立评论区,让学生和教师在阅读后可以畅所欲言,建立起一个包容、和谐、积极向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最后,在自媒体文化大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将自媒体平台的相关教学资源带到教学中,选择《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发布的与教育相关的信息充实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使热点、时政等内容成为师生有效沟通的话题。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将教育内容与话题讨论有机结合起来,以交流带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合理构建,以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促进交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在二者的良性循环下共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促进教师媒介素养的快速提升
自媒体的出现与迅速发展不仅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高校教师要学会与时代接轨。
首先,鼓励教师学习新技术,养成自媒体思维习惯。鼓励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地应用自媒体进行工作和学习,具备应用自媒体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不同自媒体平台的应用方法,给学生提供更有效、更系统的教育服务。自媒体迎合当下大学生鲜明的个性与乐于表达自我的特点,大学生经常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身边大大小小的事件。因为自媒体具有即时性特点,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及时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他们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自媒体的出现与普及让教师可以做到曾经做不到的事情,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收到来自学生的求助,解决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固有的滞后性问题。教师通过自媒体这一平台将人格魅力与才华展示出来,从而能够更有效地赢得学生的关注和支持。
其次,学校要加强教师自媒体的学习教育和培训。学校应为教师提供良好的自媒体学习条件和环境,重视青年骨干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通过辐射、带动效应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媒介素养。
再次,培养教师收集和整理自媒体信息的能力。如何将准确、有效、完整、积极的教学信息充实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具备敏锐的自媒体信息意识,有选择性地挖掘和利用自媒体信息。
最后,要增强教师自媒体情感。自媒体具有交互性特点,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及时向教师述说自身的困惑。自媒体平台是基于网络技术所建立的,它可以最大限度地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这让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沟通,对其进行思想引导,使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大学生通过自媒体所表达的情感,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自媒体的兴起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径,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将校内的群体教学细化到个体,让教师可以通过自媒体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兴起,媒体融合已成为社会发展趋势。在自媒体发展过程中,大学生成为重要的受众群体。进入自媒体时代,高校如何运用好自媒体这一新兴手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遵循,紧跟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落实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根本任务。新时代,要将自媒体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充分利用自媒体,将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自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效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