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恢复消费的紧迫性远远高于投资
2023-01-04陈惟杉
陈惟杉
12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这被外界解读为中国政府宏观政策取向的一次调整。过往,在逆周期调控过程中,政府投资往往成为政府优先使用的抓手。疫情三年,虽然其他国家和地区已有大规模派发现金、消费券的成功先例,但中国政府对这些手段的使用相对谨慎。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重强调消费的优先级,是否意味着明年宏观调控的工具选取上将更偏向消费,而非投资?《中国新闻周刊》专访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请他解析支撑明年中国经济复苏的政策路径。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闻稿可以看出,决策层显然已经意识到目前整体经济状况比较严峻,并且释放出明确信号,明年将会为恢复经济增长做出最大努力。
同时,会议还传递出其他四个比较重要的信息:一是调整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将经济发展置于更重要的位置。二是过去若干年,我们一贯强调供给侧改革,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释放的信号是转向需求侧管理。三是重申“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此又一次做出系统阐述,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也以问答的形式回应相关问题。四是更加突出财政政策的作用,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当前经济面临的问题,很大程度是因为内部原因导致,而非受到外部冲击的结果,因此需要对一些政策进行系统调整。比如今年经济状况比较严峻,很大程度受到防疫政策影响,需要优化防疫政策以消除其带来的不确定性。防疫政策优化相当于经济恢复的“一阶条件”,即“放开”是经济恢复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其他的宏观调控政策相当于“二阶条件”,只有在“一阶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当然,防疫政策优化并不意味着疫情消失,疫情依然会对明年上半年的经济构成较大冲击,预计明年下半年的情况会好于上半年。“放开”后需要若干月度过感染峰值,这也是其他国家、地区在“放开”后必然经历的过程,从初期的谨慎逐步恢复到正常生活。同时,防疫政策优化也不意味着经济会自动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经历疫情三年,已经形成一些“疤痕”,因此尚需宏观政策支持。
其实经济增长面临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为每一年设定经济增速目标其实是有风险的。一些发达国家往往以季度为单位,对下一季度的经济增速进行预测,后续情况改变,预测也可以被修正,这涉及宏观经济管理的科学性问题。
虽然今年经济增速尚未出炉,但外界推测在3.5%左右,这意味着疫情三年,从2020年到2022年,经济平均增速为4.6%。考虑到今年基数较低,会变相推高明年经济增速。明年经济增速目标定在5%以上,比如达到5.5%是合适的,实际增速可以高于这一目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两个毫不动摇”很重要,但更要从制度、法律层面予以更多确认,避免未来再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也提到,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或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甚至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法院审理涉及民营企业的案件,类似金融法院,可以不受地方政府干预。再比如在对地方官员的考核中,可以加入是否善待民营企业的维度。因此,后续需要有一些实质性举措支撑“两个毫不动摇”。
其实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需求侧问题与供给侧问题很多时候密不可分,因为需求侧问题与家庭、个人的收入与就业息息相关,而中国九成以上的就业并非大型企业提供,其中很多为自雇型的小微企业经营者、个体工商户,占比可能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高。
进行需求侧管理,特别是恢复和扩大消费,就需要改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经营状况。因此一些供给侧的政策,比如针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真金白银”的纾困政策,有助于改善就业、增加收入,同样可以对需求侧带来改善。
希望决策层可以在这个问题上做出改变。中国投资规模依然很大,约占GDP一半左右,达到五六十万亿元规模,但是其中一些投资项目短期内并不具有急迫性,向后推迟并不会带来重大影响。相反,一些居民面临的消费支出問题可能更为迫切。
经历三年疫情,很多中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其中的自雇型就业者,“手停口停”,但是却面临很多刚性消费支出,比如房租、水电燃气费用等,因此需要重点关注这部分脆弱群体的消费支出恢复。也许他们收入的恢复还需要等待经济的逐步恢复,但是现阶段需要确保他们基本的消费支出。尽量缓解他们收入下降对消费支出的影响,政府应该填补其中的缺口,这也是我们呼吁短期内向中低收入家庭发放现金补贴的原因。
那么钱从哪里来?这时就可以推迟一些投资项目上马,一个投资项目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充分释放,与一些居民消费支出在轻重缓急上有很大差异。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这意味着决策层已经意识到,恢复消费的紧迫性远远高于投资。如果明年全国两会时可以出台更多、更具体的帮助经济恢复的政策,明年中国经济恢复的动力可能会从消费领域的带动开始。
进行需求侧管理,特别是恢复和扩大消费,就需要改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经营状况。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