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业者讲述:后疫情时代如何拯救消费

2023-01-04李明子

中国新闻周刊 2022年48期
关键词:客栈民宿消费

李明子

“对全国很多消费行业而言,2022年是疫情以来受影响最大的一年。”这是不同行业的受访者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的最普遍的一句话。

“仅成都一地,今年就经历了五波疫情,基本是刚复工一兩个月又迎来新一轮疫情暴发,餐饮从业者苦不堪言,承受了巨大的经营和生存压力。”豪虾传创始人蒋毅说。

防控优化政策“新十条”颁布已近半月,线下消费场景却并未迎来预想中的“爆满”。“最近几天,取消订单的情况明显增多,春节期间客房预定量从原来的百分之七八十下降到不足30%。”大理市客栈协会会长李海忠透露。

线下消费行业的一线从业者持续承受的压力,也体现在整个消费数据的下滑上。有学者分析,11月经济数据的多项指标中,有两个指标值得高度警惕,一是消费增速大幅下滑,表明居民收入下降,经济收缩较严重;二是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外需收缩幅度大。其中,需求端消费的下探最为明显。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10月的-0.5%大幅回落至-5.9%。可见疫情对消费活动的冲击最为显著。

12月16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要从战略全局出发,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扩大消费的三个重点领域是房子、汽车和养老。

2023年,在投资和出口都趋弱的背景下,消费的重要性凸显。不久前,国家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其中也明确提到,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不少城市和公卫专家预测,要整体渡过这次疫情,可能需要3~6个月时间。挺过疫情三年,旅游、住宿、餐饮、健身等线下消费领域正经历黎明前最后的黑暗。如何度过未来几个月的阵痛期?后疫情时代,如何更好地带动消费?《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了四个主要消费领域的管理者及创始人,讲述目前面临的困境和应对之策。

疫情这三年,旅行社不但承担着巨大的资金压力,还面临着人才流失、市场需求变化、旅游方式转变等挑战。

疫情刚一发生,旅游出行活动马上全面暂停。整个行业措手不及,配合政策要求,春秋旅游马上退团、退款,哪怕在去机场路上的旅游团也被紧急叫回。

那时大家都以为等到春天,疫情就过去了,不承想一过就是三年。这三年里,我们只能拼命抓住每一个“窗口期”,把旅游做起来,让这群年轻人有活干,有收入。以跨省游为主的国内部反而成为疫情中少数盈利的部门之一,另外两个盈利的部门是会展部和主题部,但综合更多职能部门的运营成本和整体亏损,这点微利也是杯水车薪。

退款损失早就翻倍,经营亏损更严重,像春秋旅游这样稳健经营的企业,也需要三五年时间才能弥补疫情造成的损失。

行业内部有个说法,疫情过后,旅游会很热闹,但可能和旅行社没什么关系,因为人们的消费习惯、旅行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旅行社擅长资源整合,但不掌握任何资源,景区、酒店、车,甚至导游都可能是别人的。疫情带火了直播,也连通了消费端和供应端,游客和供应方完全可以跨过“中间商”进行交易,可能优惠力度还更大。旅游方式本身也发生了变化,酒店游成了新的流行,消费者到目的地后不去景区,旅行社原本的服务空间消失了。

旅游业的需求、供给会迎来新的调整,传统的旅游业可能会发生颠覆性变化。旅游不再是人员的流动,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核心定义是消费、感受、体验。新的变化下,旅行社如何提供新的增值服务?如何继续拉动消费?我们也在探索。

我们今年热卖的一个产品是“年夜饭+住宿”。中国人向往团圆,疫情后,很多年轻家庭为了孩子在节后上学不受影响,春节不能返乡,三口之家又太孤单,便选择几个家庭之间小聚。

可能家长之间是好友,或因孩子们走得近而一起过节,也有年轻人因小猫小狗关系好而一起吃个团圆饭。以往10人桌年夜饭可能不适合了,我们有针对性地推出了6人年夜饭订单。一群人热热闹闹,喝酒聊天,索性住在酒店。

当然,选择酒店也是很有讲究,有的能看到浦江夜景,有的是上海老字号,比如上海外滩浦华大酒店、上海白厦Pagoda君亭设计酒店、上海松江开元名都大酒店等,尽管客单价都比较高,订单依旧火爆。

防疫“新十条”发布后,跨省游放开,上海的26家酒店已经不能满足出行需求了,又考虑到长途出行的风险,我们上线了长三角酒店套餐,包括15家江苏酒店和21家浙江酒店。

刺激消费也要紧跟热点,旅行社要和市场保持密切的关联度。冬奥会的号召力不可小觑,目前,春秋航空每天固定两班飞机从上海到长白山,基本满载,意味着目的地每天新增300多游客,这也证明了冬季旅游需求尤其是冰雪旅游需求的旺盛。

11月24日至12月4日期间,我们在长白山开展了“冰雪嘉年华开板节”活动,80%以上为20至40岁的青年客群,其中还包括从浙江、江苏、三亚、南宁等外省市来到上海,再由上海前往长白山滑雪的客群。

通过国内部调研,我们了解到,长白山更适合初学者,航旅客群中相当一部分用户有“晋级”需求,春秋航空适时推出新产品,直飞长春,落地后转送到松花湖和北大壶滑雪场。航空资源也是我们的重要获客通道。

12月8日,我们接到的预订元旦出行的订单较去年同期增长了十倍。当然,主要是因为2021年的基数实在太低了。今冬旅游市场的升温让行业复苏看到了希望,但业务重启需要大量的资金,自救之余,也需要政策的持续性纾困。

以春秋为例,在全国有40多家子公司,业务全面重启意味着一次性投入4000多万元的保证金,这肯定不是资金使用最有效的方式,那么,是否可以调整保证金缴纳的比例?

我们也在内部调研,希望为行业复苏建言献策。大面积复工后,旅游行业内很多中小型旅行社不愿重启业务,重启后马上要开始纳税,在一段时期内存在“越经营越亏”的困境。

很多税收优惠政策到今年年底结束,是否可以适当延长,帮助行业渡过难关?纳税的方式也是多样的,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原本吸纳大量劳动力的旅游业连续多年没有招新,是否可以用扩大就业来抵税,这样旅行社也可以融入新鲜血液,同时缓解了就业难题。

如今,防疫政策逐步放开,释放了原本被压抑的大量旅游需求,但不太可能出现报复性消费,出境游还没完全放开。即将到来的元旦和寒假会有出游小高峰,但冬季假期短,叠加春节返乡,为了节后复工复学不受影响,出游的学生客群、公务客群不会大幅增加,这就影响了很多社会面的出游情况。

当前经济下行,就业形势严峻,家庭旅行支出减少,怎么会出现报复性消费热潮呢?

最近几天,取消订单的情况明显增多,春节期间客房预定量从原来的百分之七八十下降到不足30%。

这已经不是大理在今年第一次遭遇大面积客房退单了。五一期间,因多地疫情暴发,大理客栈预定量就曾从40%掉到10%左右,古城周边约六成客栈关门歇业,大量客栈低价转让。

大理地处低纬高原,四季温差不大,苍山洱海,景致各异,不同时节都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度假,几乎不存在淡旺季之分,也因此催生出中国最大体量的民宿群。

到2019年,经历了为期两年的洱海整治后,刚刚恢复元气的大理客栈马上又遭遇了三年疫情的冲击。大理客栈还要多久才能再度恢复活力?这不仅是大理的疑惑,也是中国民宿行业的疑惑。

“新十条”的发布,增强了大家走出疫情的信心,但从最近几天的订单来看,短期经营不会太理想。最根本的原因是,防控政策放开后,大家戒备心加强,反而不敢出门了,纷纷取消了之前的客栈订单。

医疗和公卫专家预测,整体度过这轮感染暴发,要两三个月到半年。等挨过这段日子,到明年四五月份,春暖花开,客栈才能恢复正常经营。到时,普遍还会面临人力短缺、现金流压力、消费者需求变化等短期挑战。

大理虽然只是地级市,但却有7000多家客栈,住宿品质、特色、价格均在全国首屈一指。疫情三年过后,约30%客栈已经歇业、倒闭、转让,多为中低端客栈。

我们协会统计,平均每家客栈可以解决约10人就业问题,2000多家客栈经营不善就意味着2万多人失业。仍在营业的客栈為了生存下去,节省成本,老板下场当服务员,员工被辞退后返乡。等疫情结束,会有大量游客到来,肯定会面临人力短缺问题,这会是明年的一个挑战,要提前做好人员储备。

例如,今年暑假,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大理游客一夜暴增。据官方统计,7月1日至10日,大理州接待游客超过230万人次,很多民宿从6月底开始“一房难求”,但客栈准备工作还不充分,人员短缺,服务不周到,客栈卫生、消毒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资金问题上,尽管政府发布了《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2条措施的意见》,银行也出台了很多金融政策,但客栈群体很难享受到。九成以上民宿为租赁性质的个体户,没有抵押物,贷款办不下来。协会曾和银行协商很多次,希望2023年能针对客栈群体制定单独的金融政策,支持大家渡过重启难关。

疫情开放后,来大理的游客消费会出现什么变化?协会的调研结果是,第一,随着出国游放开,选择来大理的高端消费群体可能会减少;第二,由于民众收入减少,消费降级在所难免;第三,消费行为会更理性,游客出行需求会更明确,如旅居、旅拍、研学,或是度假,会更有针对性地寻找符合要求的客栈。反过来,非高端民宿要在疫情后找到自己的精准定位,做好细分领域的服务,才能节本增效。

在过去几年中,尤其是疫情这三年,大理的客栈一直在转型升级。

十年前,大理洱海的海景民宿出现爆发式增长。有数据显示,整个环洱海圈的129公里海岸线上有2000多家客栈。2017年,洱海作为生态保护案例,开始规范整治。到2019年,陆续有客栈通过验收,重新开张的民宿规模缩减到原来的一半。

为了激发民宿市场自信心,我们协会配合政府做了很多调研,制定了关于民宿客栈发展的实施管理办法,还推出了最佳美宿评选、打造爱情表白地等活动,帮助客栈经营。

未来,定价在高端消费的客栈和普通客栈的“升级”方向将出现分化。大理民宿的经营者中,很多人本身就是设计师、艺术家,疫情期间,他们对客栈定位、装修配置、经营理念都做了全面提升。很多高端客栈每平方米的投资就有八九千元,一家十几间客房的民宿的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就需要八九百万元的投入。

对重资产经营的客栈民宿来说,投入越多,回报率就越高。占比仅有5%的高端客栈,年均客房单价超过1000元,但年入住率却能达到百分之七八十。像今年暑假一个半月的营收,就够支撑客栈坚持一整年了。

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消费降级,尤其是普通客栈,目前探索出来的其中一个方向是结合细分领域提供服务,比如,将客栈和康养、旅居、旅拍、研学等细分市场结合。一些客栈针对老年游客,推出每人2500~3500元/月“包吃住”产品,将闲置客栈再次利用起来。

也有很多经营不善的单体客栈选择加入品牌方,由专业团队负责设计、营销,而且资金相对充足,连锁化、品牌化也会是疫情后客栈的发展趋势之一。

没人会想到,2022年居然是三年来最惨的一年。仅成都一地,今年经历了五波疫情,基本是刚复工一两个月又迎来新一轮疫情暴发,餐饮从业者苦不堪言,承受了巨大的经营和生存压力。

12月初,“新十条”发布,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开始落实优化防控措施,打消了行业复工最大的不确定因素,长远来看,无疑增强了从业者的信心。就在行业准备迎接今年春节档的生意时,却惊讶地发现,餐饮消费市场并没如期快速回暖。北京、广州、成都等城市餐饮客流减少的现状也验证了“短期惨淡”的判断。

豪虾传创牌至今13年,在四川开了20多家分店。由于小龙虾供应的季节性,豪虾传以往每年从元旦开始放假三个月,今年由于疫情反复,门店从9月1日成都疫情暴发开始停业至今。目前业内对新防控政策出台后的共识是,餐饮消费恢复仍需一定周期,短则两三个月,长则半年。

常规情况下,餐饮消费每年有两个黄金周期,一是每年劳动节到国庆节这段暑期,整整五个月;二是寒假春节档,从每年12月圣诞节开始到次年元宵节结束,差不多三个月。对大多数餐饮经营者来说,盈利主要依靠旺季这八个月,淡季四个月但求不亏,能维持基础开支就不错了。

新防控政策发布后,成都一下子成为全国酒店和机票预订量最好的城市,看到暴增的预订单数据,餐饮从业者也备感振奋,摩拳擦掌,准备在春节档大干一场。但现实是,成都近十天的客流量减少更甚于管控时期,呈断崖式下滑,很多餐饮老板自己都看蒙了。

关键是人们的出行意愿下降了。尽管防控策略优化,各地不再强行要求检查核酸结果,但疫情还没结束,没有了强力管控和物理隔绝,大家不敢外出,怕自己感染,更怕傳染给家里的老人、小朋友,老百姓最朴素的应对办法就是不出门。

当然,感染范围扩大几乎是所有人都要面对的现实,只是时间早晚问题。而当人们感染后,心理上的恐慌、抗拒、担忧是否能同步结束?对餐饮业来说,大家何时克服心理阻碍更为关键,餐饮市场的恢复需要人们要走出家门,到店消费。

12月17日,上海BFC金融中心“外滩枫径”步行街,人们在周末集市上消费。图/视觉中国

由于客流下降,即将到来的圣诞、元旦、春节档,餐饮行业不但增收难,很可能面临更大的损失。城市静态管理期间,只需支付员工基本工资,成都的标准是每人每月1000元左右,现在复工复产,员工要发全薪,成都餐饮业人均工资4000~4500元。也就是说,在房租一分不少的情况下,用工成本涨了4倍。

有人会问,堂食暂时开不了,线上不能弥补亏损吗?成都现在的情况是,客人下单后,平均1.5个小时才有人接单,因为外卖小哥很多也阳了。骑手人数锐减,其中很多还去给市民抢药了,因为抢药加价更高。运力不足,线上外卖也很难做。

身边很多同行朋友原本对“春节档”充满期待。哪怕今年经历了多次疫情,也没放弃,甚至举债维持餐厅运营,就是为了坚持到冬天“旺季”盈利。但从目前各地餐饮的经营状况来看,他们不得不提前考虑,到底是放弃,还是继续熬?如果现在放弃,前面所有投入都拿不回来,成了实实在在的损失;如果继续熬,假如到明年春天才能等到行业复苏,房租就要再投入几十万元。期间最担心再有黑犀牛事件出现,再次延长恢复周期。

前段时间公布了202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春节休7天,五一休5天,中秋国庆连休8天,假期加长,其实也是“刺激消费”的信号。然而,经过三年疫情冲击,餐饮消费习惯出现变化,行业也需要及时调整应对。

后疫情时代,消费主体收入下降和宏观经济环境导致消费降级,“性价比”必然成为重要的参考因素。这并不表示一味图便宜,而在不同消费档次,顾客都希望以更实惠的价格,享受到更高品质的食物、服务或环境。这对餐饮企业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但对行业而言,却未必是坏事。

疫情前的十年,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也深刻影响到餐饮行业。通常情况下,一家新店的养客期至少需要一年,在移动互联网的营销催生下,养客期缩短到几周、几天,甚至一夜之间全国皆知。很多“投资人”在成都知名商圈斥千万元巨资打造一家网红店,装修、营销占大头,雇人排队,请网红营销,将单店流水做漂亮,然后赚取加盟费,与其说是做餐饮,更像是做投资。

到疫情前,餐饮行业的年复合倒闭率已经超过百分之百,那些所谓的好店铺,其年复合倒闭率甚至是行业均值的三四倍。与此同时,行业平均寿命缩短到508天,不到一年半。疫情的确对行业造成了惨痛冲击,但也加速行业暴露出表面繁荣下的真实问题。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疫情为整个餐饮行业的泡沫式发展踩了刹车。

正是因为大环境艰难,高成本获客后,企业要认真思考,如何提高复购率。在性价比基础上,如何提供差异性服务,既能帮助企业免于低价内卷,也是吸引顾客反复消费的重要因素。例如,某家知名连锁火锅品牌,以其服务周到著称,吸引顾客反复到店消费,也有的企业打出多品牌矩阵战略,在火锅、烧烤、茶饮等垂直赛道分别推出针对高中低端消费群体的多个品牌,通过赠送旗下多家品牌消费券等方式,努力吸引同一批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多次消费,其本质也是在提高复购率上做文章。

单店经营之道,无非是回归餐饮行业的基本功,服务好每一位到店顾客,让来店顾客吃得开心,努力为目标消费者提供他们自身无法解决的多样化消费需求,而不能只是拍段子发视频做营销。

对全国很多消费行业而言,2022年是疫情以来受影响最大的一年。“新十条”等防控优化政策的发布,释放了出行需求,从长远来看,走出疫情是肯定的,疫情过后的行业发展也是乐观的。

不过,未来一两个月,线下健身房经营肯定会受到不小的挑战。随着社会面感染人数增加,大家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减少出行,或因已经感染,自觉隔离,到店人数自然会下降。目前,各个城市表现不同,就乐刻运动而言,北京地区的到店人数明显减少,上海、杭州等地相对缓和。

针对短期状况,我们希望员工和教练做好自我保护,如有担忧,可居家办公,特殊时期,会员不必一定来线下健身。但我们会做好经营准备,进一步提升门店卫生情况,做好防疫。

今年疫情反复,乐刻运动的扩张速度也曾受到影响,但也新增了近400家门店,整体营收保持了同比百分之二十的增速。我们对疫情后的行业经营预期非常乐观,眼下的困顿早晚会过去,只要平常心面对就好。

疫情这几年,很多专家预测实体经济会受影响,叠加宏观经济形势,后疫情时代可能会出现消费降级。但我们并不担心健身领域会受到太大影响,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民众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今年四五月份,多地因疫情封控,线下健身停摆,刘畊宏的健身直播走红,粉丝瞬间涨到7000多万,很多人評价这是现象级营销、成功的商业运作,但其实也是大家对健身、对健康关注度日益提升的集中表现。

用户也在不断成长。以前大家对健身的理解是“练出八块腹肌”“看上去更健硕”,现在的锻炼诉求则更为多元,为了释放压力、为了保持精力、为了美。过去跳操的几乎都是女生,这几年跳操的男生也越来越多,过去撸铁的主要是男性,现在撸铁的女生比例在提高。

其次,国家对全民健身的关注度提高。“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要“扩大体育消费,发展健身休闲、户外运动等体育产业”。12月中旬刚刚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也明确提到,要“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战略”。

2019年,中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到2021年,人均GDP进一步超过1.2万美元。按照经济学家的说法,大众消费将发生本质变化,只不过可能要3~5年甚至10年才会表现出来。英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体育产业收入超过了烟草行业。

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走到了这一时间节点,注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自己的健康,关注运动。随着新生代崛起,90后健身人群的比例远超70后,当然,70后找到了另外一种健身方式,跑马拉松。总之,健身行业在未来十年仍会持续增长,而目前中国的健身渗透率还远低于欧美国家,各家健身品牌在增量市场中竞争发展,利好大于利空。

提高复购率是行业共识性难题。所有健身用户调研都会显示,坚持健身的第一原因就是“离得近”,步行去健身跟开车去健身的频率是完全不一样的。此外,什么样的课程对会员更有吸引力?女性用户是关键。再者,会员健身时间段不同,还有会员希望能够异地消费,这些痛点如何解决?

随着健身渗透率的整体提高,健身房总量一定会增加,但未来健身房的增量会以小型健身房为主。以乐刻为例,主要运营300平米左右的小型健身场馆,大多24小时营业,“一卡通”可满足会员在家附近、工作地点周边、甚至出差时异地使用,并且开发了颇受女生喜爱的操课,其中绝大多数是免费的。用户找门店、购卡、预约教练、开启健身设备等等动作,都可以自主搞定,数字化技术提高了健身房的运营效率。客户运动频率提高,获得的正反馈越多,复购的概率就越高,以此实现良性增长。

疫情期间,乐刻所在地杭州市萧山区政府给企业提供了很多支持,包括规上企业补贴、产研补贴等。行业的长远未来是乐观的,我们希望能共同将盘子做大,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比如,落实规划和纲要中的城市健身战略,企业可以发挥各自优势,以多种形式参与其中,共同推动全民健身。

猜你喜欢

客栈民宿消费
苫也·未名海民宿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客栈惊魂(下)
40年消费流变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ROOM AT THE INN
客栈惊魂(下)
客栈惊魂(上)
客栈惊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