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高校联盟发展现状与优化策略
——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高校联盟的实证研究

2023-01-04刘珊珊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双城经济圈成员

刘珊珊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重庆 400067)

在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策略的推动下,高校联盟已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常见模式,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路径和战略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采纳。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地方大学建立大学联盟,实现区域内高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1]”,高校联盟在国家政策层面获得了支持。高校联盟的理念借用于企业的战略联盟,目前比较认同的定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高校为了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大潮中立足,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松散型网络组织[2]”。区域高校联盟则是利用便利的区域优势而组建的高校联盟。从20世纪中期至今,高校联盟数量增长的同时其组织架构也在逐步走向成熟,欧美许多国家都已拥有知名度高且影响力大的高校联盟,如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英国罗素大学集团(The Russell Group)以及被人们所熟知的美国“常青藤联盟”(Ivy League)[3]等,数量众多,难以一一枚举。我国高校联盟发展虽然较晚,但也有代表顶尖高校的C9高校联盟,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京津冀区域高校联盟等区域高校联盟,以及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等同类高校合作的联盟等。现有联盟虽然数量繁多,但其实际效能却有待考量。有些高校联盟能有序运行,且能充分发挥联盟应有的作用与价值,切切实实带动了高校发展;而有些联盟却是能力不足,或是有名无实,仅仅停留在理念层面,雷大雨小,以至于收效甚微[4]。那么,区域高校联盟如何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如何带动联盟成员高校的发展,提升区域内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便成为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区域高校联盟成立的理论基础与动因分析

(一)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竞争合力

生态位的概念源于生态学,主要指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关于高校生态的讨论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含义是“高校与其相互作用的供应者、需求者、竞争者、互补者、政府管理部门,所处的地域、政治、经济等环境所构成的一种复杂的生态系统”[5]。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所有高校共享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在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必然会产生资源竞争。然而实践证明,各高校单打独斗已难以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日益激烈的竞争,高校联盟则成为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高校联盟既不同于高校合并,也异于简单的高校合作,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深层次的战略性合作,有利于更好地集中各方优势,增强高校间的凝聚力。建立区域高校联盟,各高校通过共享资源,有机整合各方优势,形成资源的集合效应,使资源利用率得到最大化。联盟高校亦可通过合作,共同向外争取更高级别的资源,有助于形成区域内高校的竞争合力,防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也会随之增强。资源争取和集约化对高校尤其是弱势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优质竞争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源于企业管理,是指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及其配置与整合方式。高校核心竞争力则是高校在长期办学中形成的,其独有的办学优势,是能够支撑高校在长期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且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核心能力的培育。高校核心能力可以通过自身力量培育,但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成本过高、时间过长。通过兼并或收购的方式获取其他高校的资源也是培育途径之一,然而不可控因素过多,风险太大。相比之下,借助高校联盟与其他高校开展合作,是一种成本低、风险小、效率高的选择,通过优势互补换取各自发展所需要的资源。高校既存在竞争,也能开展合作,取长补短,形成优质竞争。高校联盟的战略模式,则是打破原有的同质竞争局势,转为合作中的异质竞争,由“个体式”竞争转为“集群”竞争,错位发展,实现共赢,提升高校发展的潜力与活力,使联盟高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得到有效提升。联盟高校间的办学类型、层次水平、培养目标等虽然都不尽相同,但通过彼此间互通有无的合作,吸取彼此之长能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理论、技能与素养,有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

二、双城经济圈区域高校联盟发展现状

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对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行了研究,这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又一项重要部署。此后,教育、科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间的协同合作便在四川省和重庆市两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基于这一战略背景,双城经济圈区域内各类高校联盟的成立方兴未艾,目前已初步建成19个联盟。

通过对重庆市教委已发布的15期《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工作月报》的统计分析,从正式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以来,双城经济圈初步建成了19个高校联盟(见表1)。这些联盟虽然与传统的成员仅限于高校的联盟有所差异,但其本质和作用仍具有一致性。双城经济圈现有高校联盟吸纳了部属院校、地方院校等不同层次的高校,包括研究型、教学型、应用型等不同类型的高校,也有公办、民办等不同属性的高校,颇有“百花齐放”之势。目前双城经济圈区域高校联盟建设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从成员结构上来看,成员以川渝高校为主,多是以某一个学科专业或行业为中心联合相关高校或高校的院系而建立,联盟类型较多,很多联盟成员包含了企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充分体现了高校开放办学的特点,且大都设立了理事长和副理事长单位,一般由川渝各派一所高校担任,作为牵头单位开展工作,但缺少较为完善的组织架构和有效的运作模式。二是从联盟规模上看,整体规模较大,联盟之间成员的数量差距大,最多的有260多家成员单位,最少的则只有4个成员单位,某些高校且不止加入一个联盟,成立之初普遍热情较高。三是从联盟成立过程来看,地方政府和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在成立联盟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号召和推动作用以及强有力的领导作用,为高校联盟的建立统筹资源或提供相关政策支持,且有部分联盟的建立直接是由政府或其相关部门主导,以选派或竞聘的方式指定高校作为牵头单位组织联盟各类活动开展。四是从联盟合作模式上看,以契约式或项目制合作为主,联盟成员单位大都签署了正式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且充分融入了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之中,其目标主要是整合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助推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围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师资共建、文化交流与创新、产教融合、智库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

三、双城经济圈区域高校联盟建立的优势与挑战

(一)优势分析

1.政策法律的支持

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中央在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又一项重大决策,无论是政策还是资源,中央和地方政府都给予了相应的支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重点任务之一便是“共享教育文化体育资源”,并明确提出“组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联手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6]。上文提到的《意见》也是成立高校联盟的可行性作证,除此以外,我国高等教育法中也提到“鼓励高等学校之间开展合作,通过优势互补,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7]。随着高校自主权的扩大,以及学分制改革“学分银行”等制度措施的推行,学生跨校选课、学分转换都已成为现实。关于教师兼职也有了新的规定,在做好分类管理及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准许高校教师兼职。高校联盟作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一项重点工程,地方层面为之配套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调发展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并成立了联合办公室和教育协同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负责相关工作的推进。双城经济圈区域高校联盟的建立从政策和法律上都获得了相应的支持,是切实可行的。

表1 成渝双城经济圈既有高校联盟

2.地缘优势的助推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涵盖的城市主要参考2016年发布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呈现出“一轴两带、双核三区”的空间分布格局。以成都、重庆主城两个城市为“双核”联动周边城市发展,其所辐射的范围城镇比较密集,经济发展较好,综合承载力较强,是西部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重要战略支撑。古往今来,四川省和重庆市历经多次“分分合合”,直至1997年,为推动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第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批准了重庆成为直辖市,两地才在行政划分上完全分离。由此渊源,两地在人文历史、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这些基础也成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及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便利与优势。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必然会带动区域内教育一体化发展。基于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环境,四川省和重庆市都非常重视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更为迫切。

3.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的助力

双城经济圈正在积极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经初步建成现代化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目前已经基本实现成都、重庆1小时通勤。如果说通勤时间的缩短为联盟合作解决物理空间距离问题提供了便利,那么信息技术则更是极大缩小了现实合作中的时空距离。随着智慧校园浪潮的掀起,高等教育正在不断被推向“智能+”时代,中国教育信息化也在进入新的时代。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智慧教学场景是智慧校园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包括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和虚拟仿真实验室等,能实现跨校同步进行教学,是一种不受地域与时间限制的新型教学环境,有助于构建“产学研用训”的新模式[8]。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迫使各高校不得不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在线教学,这一教学模式会成为后疫情时代的常态。借助高校联盟的合作,成渝地区开始试点推行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即以实际教研室为实体,以在线教学网络平台为载体,联合多所学校的专业教师组合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共同体。这些基础都将使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且真正能够实现学生自由跨校选课以及教师、课程、图书等资源共享,也使联盟在管理上更为便捷有效。

4.“他山之石”可供参考借鉴

在国外已有很多高校联盟的成功案例,如被人们所熟知的“克莱蒙特学院联盟”(Claremont Colleges),其在跨校课程注册、教师兼职互聘、教学合作项目、学生联合活动以及共建图书资源等方面都积累了很多值得借鉴的联盟合作经验。此外,欧盟于1999年提出的“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是基于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而进行的高等教育合作的典型案例,目前已有49个国家签约加盟其中[9]。“博洛尼亚进程”虽未明确提出成立高校联盟,但提出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使签约国的学生在这些国家间能够无障碍地享受学习和就业的机会,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保障欧盟高校的教学质量及其人才竞争力,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欧洲一体化发展[10]。“博洛尼亚进程”为高校联盟提供的可借鉴经验主要在于建立了被称为欧洲高校合作基石的“欧洲学分转换体系”(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简称ECTS),与仅仅包含课堂学时的传统学分系统相比,ECTS还涵盖了教师交流与辅导、课外作业、社会实践及考试等更多内容,便于学生在不同类型学校间的自由学习。“博洛尼亚进程”的另一个值得学习的经验则是建立了便于教师流动的“苏格拉底教师互动项目”(SOCRATES),以及鼓励学生学习期间在欧洲不同学校交流的“伊拉斯谟计划”(Erasmus Mundus),极大地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流动交流。国内早在20世纪70~80年代就已经出现高校之间的合作,虽然达不到联盟的广度和深度,但也为后续成立高校联盟积累了不少经验。与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有着极为相似背景的则是基于2014年提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京津冀区域高校联盟,以及基于2019年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大湾区高校联盟。这3个区域联盟均是以区域一体化发展带动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从而促进区域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高校联盟无论是京津冀还是大湾区都比双城经济圈高校建立联盟要早,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在联盟目标、合作范围、行动方式、组织制度等方面能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也能尽量避免其中遇到的问题。

(二)所面临的挑战及原因分析

1.整体教育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导致联盟合作难以落实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22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重庆市共有68所普通高等学校,四川省则有132所,四川省内的普通高校大约是重庆市的2倍,而且这些高校大都集中在成都市区和重庆主城。四川省现有8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而重庆市仅有2所;四川省现有6所国家部属高校,而重庆市只有2所。无论是在高校数量,还是高校的类型和层次上,双方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会有困难,也会存在联盟的成员构成中四川省高校更容易占据有利之势的可能性。然而,在人均GDP以及教育投入层面,重庆市又稍显优势。2018—2020年,四川省的人均GDP均低于重庆市,且存在一定的差距(见表2);在高等学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公用经费支出方面,四川省仍低于重庆市,但两地均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见表3)。高校资源分布的不匹配性,容易导致合作中产生矛盾。近年来,伴随行政区域经济而来的问题开始显露,最明显的就是城市之间的恶性竞争。此外,在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分布格局中,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高等教育相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明显偏弱,与中部高等教育相比也存在着结构性差距[11]。而且,在教育部2022年教育统计数据中,成渝地区拥有硕士授予单位的高校共有35所(重庆15所,四川20所),2021年普通高校研究生在校生数为233,140人,仅约为京津冀区域高校研究生在校生的2/5,未能满足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发展定位中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这些因素在推进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以及高校联盟的建立中会成为潜在的障碍,不便于高校联盟合作内容的落地实施。

表2 2018—2020年重庆市与四川省人均GDP 单位:元

表3 2018—2020年高等学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公用经费支出 单位:元

2.联盟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增加联盟运行管理的难度

联盟的性质决定了其具有一定的松散性,是围绕一定目标自发形成,因而市场运行机制充斥其中,但在国内教育体制下,其运作又需要遵循一定的行政机制。现有高校联盟呈现数量大、种类多的特点,且从政府层面来看缺少专门的管理机构以及相关审核制度和监管制度;从联盟内部来看,大都以理事会的形式运行,管理较为松散,行动框架不够明晰,组织架构有待完善,缺少对联盟成员的资格审核机制,也没有相应的约束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通过考察已有高校联盟运行可以发现,联盟的管理、激励和评价是长久以来的共性问题。因而,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建设需要有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及相应的配套机制来维持联盟的稳定,推进联盟正常运行。

3.联盟成员参与动机与积极性不一,造成责任分担不均

目前双城经济圈已有高校联盟的成立主要是因为大战略环境的影响,更多的是相关政府部门在大力推动,联盟成员有主动谋划,有顺势而为,也有被动接受。双城经济圈现有高校联盟普遍规模较大,联盟成员复杂,管理难度增加,也难以界定每一位成员在联盟中的角色与分工,容易造成某一个或某几个成员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更多成员则会或主动或被动地成为依附,只是承担简单附议的角色甚至袖手旁观。成员参与的动机各异,在联盟中的地位、作用与积极性也有差异;且联盟缺少明确的分工合作协议以及长远的战略规划,难免会有“搭便车效应”的出现,从而造成一定的冲突,也很难真正实现联盟建立的目标与初衷。

四、区域高校联盟发展的策略

区域高校联盟作为区域教育协同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区域高等教育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符合区域发展定位的必然选择,对区域内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提升都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性意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高校联盟面临的优势与挑战反映了国内区域高校联盟的共性特征,基于此提出区域高校联盟发展的建议。

(一)政府层面:引导协调,加强统筹

政府在区域高校联盟成立及运行过程中需要扮演宏观调控者的角色,做好体制机制建立、资源统筹等顶层设计。

1.积极推进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

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推进的进程中,“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高等教育,其地域关联既是一个必然要求,也是一个需要主动建构和追求的过程[12]”。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是区域发展战略下的必然选择,更是重要的战略回应。高校联盟作为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平台,二者之间相辅相成。高等教育一体化可为高校联盟的建立及运行提供必要的发展环境,能够合理地分配区域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有效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将一体化等同于一样,也并非是将区域内高等教育同质化,其核心是推进区域内高等教育的协同、有序发展。

2.健全管理组织机构,打破行政壁垒

区域高校联盟一般规模大、成员复杂,从政策角度来看,要保证这种多主体参与的联盟活动有序开展,需要有统一而有力的行动中枢,而这样的角色只能由政府承担[13]。政府有必要成立专门的机构或组织处理联盟资格审核、监督评价等相关事宜。由于高校联盟的特殊性,政府亦不能全包全览,必须以“放管服”为原则,并遵循一定的市场运行机制,赋予联盟必要的自主权。这就需要管理机构制定高校联盟应有的权利清单和必须履行的责任清单,用以调控各参与主体行为,平衡各方利益,确保联盟发展方向。

3.完善相关运行机制,冲破制度障碍

目前成渝双方已制定了关于教育协同发展的协商机制,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年会等方式商讨教育中的合作领域、合作方式以及中长期规划等重大问题,发挥重要的沟通协调作用,是联盟常用的一种运行机制。但由于协商会议是定期召开,信息交流与共享、责任监督、风险防控等需要及时处理的问题仅仅依靠协商会议则难以解决。因此,还需要健全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深入了解和研判国家政策文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行业发展状况,便于高校可以适时优化学科专业布局、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完善监督与评估机制,制定联盟评估体系和评估办法,约束联盟本身具有的自发性和分散性,对联盟活动绩效予以评价,保证联盟运行的发展方向和成立目标的实现,评估结果既可以作为联盟活动后续调整的参考,也能作为政府配置资源的依据。

(二)联盟层面:运行管理,共建共享

作为高校间合作的重要载体,高校联盟发挥着召集者、凝聚者和实际运行者的角色,理应不断加强自身构建,使组织管理能跟上高校联盟发展的需要。

1.选择合适的联盟模式

根据联盟的目标和特色选择合适的组织架构,通过组织架构的建立,使各成员单位找到自己的角色与定位。湛俊三曾提出了星型式、平行式和联邦式等构建高校联盟的模式[14]。追求创新型联盟或者成员实力相差较大的联盟可以选择星型式,即以某一所高校作为核心层,其他成员单位则分散围绕这一核心,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具有高效性和高度协作性,便于信息的准确传递,但也不可避免带有一定专制性,不适合成员复杂的联盟。平行模式适合追求平等的高校联盟,这一模式没有绝对的核心,成员单位可以基于共识和兴趣自主选择联盟内的某些高校进行深度合作,学术氛围较为浓厚,但缺乏较强的资源整合力。介于这两种模式之间的就是联邦式,由某几所高校组成核心层,其他高校自由组团开展合作,每一个小团体中都有一个核心,并组建联盟协调委员会负责所有成员间的协调和沟通工作。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资源整合能力强,适合规模庞大、成员复杂的大团队合作。每一种组织架构都有其优劣,关键是选择适合联盟自身发展需求的模式。

2.健全联盟运行机制

首先,建立联盟成员资格审核制度,基于联盟发展定位与高校自身特色和需求选择战略伙伴。联盟成员的选择对联盟的发展至关重大,甚至关系着联盟的成功与否。一个成功的高校联盟并不在于参与成员的多少,而是这些成员能在联盟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要以自愿互利、独立平等、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合作态度必须是积极的,且有长期合作的意愿;选择依据是成员之间能够实现资源互补、优势互补、核心能力互补,能够产生协同效应,这是联盟高校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其次,签订科学合理的合作协议。高校联盟的合作协议作为联盟成员间的纽带,也是联盟成员的行动框架,应该包括明确的联盟目标、清晰的合作范围和行动方式,以及便于交流协商的组织制度;利益分配、风险规避和风险共担等容易使联盟处于被动情形的问题也需要有制度规定,提早防范。合作协议也是高校联盟成员间的契约,平衡利益的同时也约束各方责任,合作条款应尽可能清晰、细化。最后,还需要搭建高校联盟合作平台。联盟高校之间活动的开展及合作内容的落地实施都需要有相关平台作为载体进行资源统筹。合作平台既可以是实体的,也能是虚拟在线的,其建立需围绕联盟的合作内容进行,具体包括人才培养平台、协同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信息共享平台、智库建设平台等。

(三)高校层面:积极参与,主动作为

高校在联盟中是具有主体性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应该具有主体意识。

1.高校要有积极主动性和契约精神

高校积极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联盟,但并非加入的联盟越多越好,应尽可能按照自身办学定位和发展需求进行选择。无论是政府的推动还是自身的选择,高校都需要在联盟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参与联盟活动,切勿成为依附者或随波逐流者,同时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高校要有一定的契约精神。遵循联盟合作协议中的各项规定,享受应有的权利,履行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摆正动机,能够利益共享,也能风险共担,切忌三分钟热度,中途随意退出联盟,需保持长期合作的意愿与决心。

2.高校要有自身详细的合作规划和风险应对策略

高校需要根据联盟合作协议,进一步制定相关实施细则。规划中既要关注学校资源获取、综合实力提升等宏观层面的问题,也要重视学生成长等具体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坚持开放办学,加大开放办学力度,系统谋划对外合作工作,主动融入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产科教融合,积极争取优质资源助推学校事业发展;制定绩效评估制度,以便发展方向的调整与资源的合理配备。加入高校联盟,对个体高校来说是难得的机遇,但由于区域发展环境及高校自身发展状况等缺少确定性且复杂异常的内外部因素,可能会给联盟高校带来风险,如失去竞争优势、损失核心资源甚至联盟战略合作的失败。因此,高校还需要特别重视风险防范,构建风险评估和反馈体系,及早掌握潜在的风险因素,加强风险识别与预判能力,做好风险的规避与控制;提前谋划应对风险的措施,如若遇到风险便可从容应对,尽可能减少损失。

猜你喜欢

双城经济圈成员
三大增长极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溢出影响研究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基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国数字贸易出口促进效应研究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曲韵巴蜀话发展 艺荟双城谱新篇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