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庐叠(4)
2023-01-04蒋岭
蒋 岭
小小一直嚷嚷着走快点儿,说前面肯定还有更美妙的风景。大伙儿在山道上继续前行,耳边传来哗啦啦的水流声,连绵不绝。
宋山老师领着一行人来到高处,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大家看到刚才的小溪由窄变宽,而且在不同的地点汇聚成大大小小不同的沟渠。
“站的地方不一样,看到的景色也就不一样。刚刚我们在山脚下,看到的小溪、独木桥都是‘东庐叠’的一小部分,也就是局部。”宋山老师若有所思。
“现在看到的就是全部了吧?”大大叉着腰,大手一挥说。
“我们现在虽然站得高看得远,可受到观察角度的限制,看到的仍旧只是‘东庐叠’的一部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宋山老师说。
拐了个弯,宋山老师向四周看了看,询问小小在哪里。大大立刻往后退了几步,侧着身看到了不远处的小小,笑嘻嘻地用手指了指。
小小将转到胸前的帆布包挪到背后,举起一张纸,仔细地端详着。大大喊了起来:“小小,你又在看‘藏宝图’,还念念不忘呢?”
听到“藏宝图”三个字,大伙全部转过头看向小小。夏槐第一个跑到小小身边,伸手就要夺“藏宝图”。小小忙将它藏到身后。
“不要这么小气,给我瞧瞧。”夏槐央求道,“藏宝图是啥样,我还没有见过呢。”
大大乐了,他告诉夏槐,“藏宝图”是从天而降的。正说着,其他人已经围过来了,小小将“藏宝图”递给宋山老师。宋山老师看了看,除了有几座山峰、几条河流的标记,以及少许文字,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大大告诉他,应该将图举起来对着阳光看。
当宋山老师举起“藏宝图”时,清晰地看到了隐藏在图画里的“东庐叠”四个字。他乐了:“哦,看来这是一张手绘导游图。”
大大与小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哈哈大笑起来,异口同声地说:“原来如此。”
“同样的景,你的‘立足点’不一样,内心生成的‘画面’也就不一样哦。”宋山老师拍了拍小小的肩膀,不由得发出感慨,“身处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不一样,而同一地方的不同时节的景也不一样。即使是一样很普通的景物,早上和晚上也会呈现不同的特征,从远处和近处看到的也不尽相同。我们要学会从多个角度、用变化的眼光去观察景物,比如,池塘边的那一株株柳树——”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小小迫不及待地吟诵起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大大也不甘示弱。
“你们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和宋老师说的不是一个意思。”夏槐用胳膊肘捅了捅大大。”
一行人哈哈大笑。
宋山老师说了一句“没关系”之后,又帮小伙伴们分析起“不同点”的“不同景”:“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喜爱。但小小吟诵的古诗写的是初春二月的柳树、柳条、柳叶。‘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句写出了静态中柳树的色彩美、形态美,‘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写出了春风剪开柳叶的动态景象。”
“动静结合!”小小拍着手欢呼道。
宋山老师乐呵呵地继续解释:“大大吟诵的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写的是在晴朗的日子里,诗人到河边去看新奇的春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写了在春风的吹拂下,万紫千红的景象……”
不知不觉中,大家来到了观音寺。观音寺是鸡鸣寺的下院,背倚东庐山,面对中山湖。站在寺庙前的空地向远处眺望,满目青翠。转身仰望,亭台楼阁跃入眼帘。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夏槐提议:“我们来一组描写亭台楼阁成语大比拼,‘不同点’‘不同景’,如何?宋山老师和尔东老师做评委,看看我们谁说得最准确。”
夏槐还没有说开始,小小抢先说出了“草长莺飞、富丽堂皇、仙山琼阁”三个成语。轮到大大了,他拍了拍脑袋,想了想,说了“金碧辉煌、一碧如洗、古香古色”三个成语。大伙看向夏槐,只见他镇定自若,手指向那一幢幢楼宇,说出“雕梁画栋、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三个成语。
“看来,还是夏槐略胜一筹呀!小小和大大都有失误呀!”宋山老师点评道。
观赏完美景,大伙儿继续向东庐山纵深行进。山间小鸟歌唱,小溪潺潺,还有那阵阵的松涛声不绝于耳。夏槐猛吸一口气,顿时觉得神清气爽。走在前面的尔东老师突然停下脚步,原来是路过一座建筑,他和宋山老师正在讨论着什么。及至到了近处,小小发现他们在说墙壁上的字画。
“这些都是古董,肯定很值钱哦!”大大轻轻抚摸着那一块块石碑说。
“我瞧瞧,嗯,是有些年头了,是古董……”小小从帆布包里拿出一个放大镜,顺着石碑上的字一个个地看过去,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永和九年……这个字怎么读?我不认识,不愧是古董。”
听得此言,尔东老师乐了:“这不是什么古董,是临摹雕刻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赞为‘天下第一行书’。它记录了王羲之在浙江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时的情形。这个字是‘岁’的繁体字。我读给你听听,‘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为了节省时间,大伙儿决定走小路登上山顶。阳光星星点点地从树叶间洒落下来,各类树木为了争夺阳光都拼命地往高长,高大的树木比比皆是。走着走着,大家似乎迷路了。
“没关系,我有办法!”小小从帆布包里取出了指南针,尔东老师研究了一番,决定向北行进。
“真有你的!你对于今天的行程做了许多准备哦!”夏槐佩服地向小小竖起了大拇指。
“他本来是要到这儿探宝的。”大大拨开眼前的杂草说,“指南针就是为了那张‘藏宝图’而准备的。”
“藏宝图!哈哈!我们一起来寻宝了!”丛林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仔细辨识方向之后,大伙儿一鼓作气,登上了山顶。登高远眺,那条弯弯的小溪尽收眼底,夏槐朗诵起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的语句:“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蔚蓝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
“俞平伯的同题文章也有类似的记载:‘青溪之东,暗碧的树梢上面微耀着一桁(héng)的清光……’”大大也背诵了一段。
“闲步东皋林树幽,辉中曲径望中收。千峰滴翠开新障,四面浮青豁远眸。”尔东老师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还不忘补充一句,“这是清代诗人萧霆所作的七律《东庐叠》中的诗句,秦淮河的南源正是此处。”
“好呀!大家都从各自的‘立足点’说出了印象中秦淮河景色的美丽。由此拓展开去,那就是‘东庐叠’的全景呀!”宋山老师笑着鼓起掌来,欢笑声在丛林间回荡,惊醒了停歇在枝头的小鸟。
创作贴士:
从古至今,许多名家都为我们留下了精彩的写景类的从古至今,许多名家都为我们留下了精彩的写景类的文章,这些文章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游记,也就是描写文章,这些文章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游记,也就是描写游览过程中所见的景物;一类是描写生活中所见到的自然游览过程中所见的景物;一类是描写生活中所见到的自然景象;一类是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同样的景色,景象;一类是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同样的景色,“立足点”不一样,观察到的也就不一样。无论是山川田“立足点”不一样,观察到的也就不一样。无论是山川田野,还是名胜古迹,只有“点”“面”相互融合,才让人野,还是名胜古迹,只有“点”“面”相互融合,才让人流连忘返。
放胆创作:
实地考察家乡最美的景区,画一幅“导览图”,并配实地考察家乡最美的景区,画一幅“导览图”,并配一一段段解解说说文文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