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路径探析
2023-01-04杨雪
杨雪
(焦作工贸职业学院,河南焦作 454550)
1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激发发展活力
1.1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这是因为,需要振兴的乡村依然是广大农民的乡村,在乡村的建设中,让农民拥有参与各种经济事务的能力,使农民的各个方面均得到显著的提高和改善。因此,兰州市政府要将乡村治理放在首位,把握好农村基层这个中心,加强基层服务,了解农民的诉求,引导农民自主的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上来,激发农民的优势和参与意识,真正让农民做乡村振兴的实践者和受益者。
1.2 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
实施乡村振兴,要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的内在潜力,使农民的主人翁地位发挥到极致。为此,政府应该从以下几点下功夫:第一,找准定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农民是农村的主人和建设者,政府只是引导者。第二,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村官要发挥巨大的优势,充当农民的培训老师,在田间地头传播兰州市委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让农民认识到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宗旨和意图,认同政府的决策,增强农民对政府的信心。第三,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在我国,因历史原因农民的形象一直都停留在落后阶段,尤其是兰州,农民是封闭、狭隘的代名词,所以,改善农民的自身形象是关键。目前,兰州绝大部分农民的文化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政府也引进了诸如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进军农村,为农村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1.3 提高发挥主体作用的能力
农民作为兰州实现乡村振兴的主体,但如果农民的能力不足,就没办法为兰州的事业做出贡献。因此,教育是重中之重。第一,要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因地理位置限制,偏远农村存在不重视教育现象。为提升农民的素质,必须落实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鼓励农民子女上高中、上大学,切实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第二,发展职业教育。就农村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苦于身无一技之长,只能从事出卖劳动力的工种。所以,政府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职业教师下基层,方便农民接受职业教育,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
1.4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
兰州因地理位置特殊,山地多,耕地少,这里的农民自然比平原地区的农民生活更为不易,农业渐进发展困境。因此,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是关键。农民可以自主的成立与农业相关的组织,政府也要全力支持,做好引导,并联合其他相关的部门,进而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2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兰州建设步伐
2.1 完善兰州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
兰州位于中国的西北,是典型的河谷型城市,这就意味着城市发展受限,因城市化发展进行的影响,兰州已经出现了超强负荷的状况,用地尤为紧张。所以,在建设用地方面,可以选择以兰州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东至榆中,西至永靖,北至中川,南至宛川河),可有效解决用地问题。结合兰州自身发展的特点,采用“中心带动、全域兰州”方略,统筹兰州的城乡结构,建立卫星城,借以缓解兰州的压力。因历史原因,长久以来兰州市内有大量工厂占据市中心位置,影响到了市内的环境质量。为此,兰州政府一直在不遗余力的进行老城区的改造以及建设新城区。以西固区为例,政府对西固区的规划是,西固区将逐渐转化为居住中心,并且完善基础设施和周围配套设施,进而建设有品质的住宅中心。
2.2 加强兰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兰州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解决兰州“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甘肃是一个干旱缺水的省份,也是一个农村人口众多的省份,所以,水资源对兰州来说占据重要的分量。多年来,兰州市政府一直注重农村的水利工程建设,坚持三水齐抓,充分利用了地表水、雨水和地下水资源,修了诸如小水库之类的工程,在农业灌溉方面下足了功夫。当前兰州的城乡发展差距较为明显,在公路建设方面会受到如资金、养护、配套设施不到位现象。所以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抓好农村的交通建设,施工方有效结合政府颁布的政策,注重实效,尤其是山区,要将环保和植被的保护纳入施工理念中。还要对农村公路的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特别要制定相关的企划书,坚持以人为本,以农民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
2.3 深化兰州农村改革发展
农业一直是实现兰州城乡一体化的阻碍。目前,创新经营方式是兰州现阶段工作的重点环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鼓励农民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积极培育新型的农村经营主体。因此,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2.4 科学规划兰州城市结构
目前,兰州所展现出来的人地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概括来说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土地确实存在不足现象。要科学规划土地问题,优化城乡布局,从兰州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政府功能,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在老区改造、新区建设的过程中,挖掘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以此拓宽兰州市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城乡用地缺少合理的规划。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展县域经济,挖掘本地特色,发展相应的如旅游类产业,增强其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3 强化要素支撑,促进兰州稳健发展
3.1 吸纳人才落户基层
偏远地区的人才是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要想吸纳人才、留住人才,不仅要靠政策的推动,还要在提高人才待遇方面下功夫。这里所讲的“待遇”,不仅仅是工资收入,还包括精神领域和工作领域方面的待遇。综合起来有以下三点:第一,对人才精神的待遇。在农村工作的基层人才,不仅地位不高,工作也得不到上级的重视,即便是有心做出一点成绩,也会因为各种原因阻碍他们的工作进度,使其在具体的工作中提不上劲儿。第二,在实际工作中,基层设置的岗位呈粥少僧多的情况,大多都不愿意去农村。第三,工资收入不高。虽然在基层工作有相应的补贴,但却常常存在钱不能预期到位,薪资待遇偏低的问题。出于这些情况,兰州市政府应该结合本地的实际,出台相应的政策,以此推动基层待遇的提高。
3.2 整合土地资源
土地作为农民的衣食之本,可以鼓励农民将土地进一步整合,借助优势成为种植大户,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方式,不断壮大农村发展规模,这样既能整合闲置土地,又可以将劳动力从中解放出来。例如甘肃定西是以马铃薯为主的生产基地,作为定西市龙头企业,伊口香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在马铃薯主食产业的发展背景下,带动200多农户参与到清真烤馍的项目上,年收入十分可观。“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服务模式使合作社与农户成为了利益共同体,让农民在合作社经营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实惠,进而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民共同发展,互惠互利的目的。
3.3 加大科技创新
兰州在农业方面,发展较为落后,耕作方式也落后,以现有的科技水平来说,应该大力加强科技创新的力度。目前,兰州新区已经开始将高质量的发展路径作为目标,创新驱动发展是核心。此外,还要加大农业科技的创新力度,可以与相关科研机构加强合作,以此提高农业的生产率,这样也可以减少农民的负担。
3.4 加大对资金的吸纳能力
在兰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特别是经济条件落后,基础设施差的农村,必须借助外界资源。如永登县在2018年通过项目建设拉动经济效益,依托招商平台、省市招商平台,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就现阶段来看兰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吃透中央及市政府精神。知道自己能申请什么项目,要申请什么项目,怎么申请项目,这样才能在众多扶持项目选择合适自身条件的项目。另一方面,政府参与。如永登县相关部门完善推进机制抓项目。
4 贯彻总体要求,推进兰州全面振兴
4.1 产业兴旺是核心
所谓产业兴,百业兴,要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产业发展作为开展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一,推进农业现代化。一方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纵向延伸发展。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将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措施之一。另一方面,推动现代农业体系建设。目前,兰州新区在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公园、特色小镇的建设。在土地流转问题上,要认识到土地流转的意义,创新体制机制,发展多种经营模式,这样既可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可以将传统农民向现代化产业工人转变。以苦水玫瑰之乡永登县为例,近年来,永登县紧紧围绕建设“玫瑰川谷”的发展目标,在企业流转村民土地的基础上建成了玫瑰种植基地,在加快苦水玫瑰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极大的增加了产业的效益,实现了农民的增收。最后,要以品牌兴农。永登县的苦水玫瑰,因地理位置优越,培育出的产品驰名中外。因此,永登县依托这一优势,扶持相关的企业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并出台相关政策,培育苦水玫瑰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4.2 生态宜居是保障
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园林工作的建设,重点从生态绿化方面进行改造。在“绿地建设”中,以公园绿地为基础,对白塔山公园、雁滩公园、五泉山公园等进行改造,建立小游园、小绿地,基本实现“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的格局。在道路绿化上,全市正在努力打造城市绿色廊道。对重要路段进行道路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在高质量的建设下使市区呈现出有路就有树的优美格局,使绿色成为城市的主色调,“兰州蓝”已经成为了全国治理大气污染的范本。在生态修复上,为保护城市自然资源,结合兰州市的地形地貌特征,通过实施“三圈”、“六通廊”、“一线”、“两系统”、“两路”、“四公园”项目建设,形成兰州市“山青、水秀、城美、乡绿”的城乡生态特色。”在节能减排上,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标准,将低碳循环发展作为主线,加快推进产业的循环发展。在配套社区建设上,将提升人居环境作为目标,在文化、卫生、医疗等各个方面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对全市的“三不管”小区或区域加大力度的进行改造,以满足居民的教育、娱乐等方方面面的需求。
4.3 乡风文明是导向
乡风文明是兰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保障。自兰州市“三变”改革试点在全市农村深入开展以来,逐渐形成了分层推进、多点探索的发展格局,使得农村资源活起来了,同时,也将农村的分散资金聚集起来,有利于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在乡村建设方面,将留住乡愁为发展的目标,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如渝中浪街的“老家浪街”的乡村旅游项目等,传承乡村文化。面对兰州人口老龄化的实际,围绕老年人爱听戏、爱谈往事这一特点,一方面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可以以一种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让老年人参与到公园或村文化中心戏曲和讲故事中,唱戏或听戏既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有助于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同时,像一些抗战老兵这类人也可以讲诸如八年抗战之类的故事,重提那段艰苦的岁月,让现代人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这样做的好处是,既促进了乡风文明的发展,也达到了宣传了党的思想理论政策的目的。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村规民约。对有如天价彩礼、婚丧大操大办这一现象进行有效的制约和严格的限制。
4.4 治理有效是基础
对兰州进行科学治理,是解决矛盾、维护稳定的关键所在。因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执政之基,习近平明确指出:“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兰州市辖五区三县,党的基层组织直接担负着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服务群众的职责。基层党组织作为“窗口”,是党的执政理念的贯彻者,是党的执政任务的重要完成者,是党的执政方式的实践者。所以,我们要始终加强党的领导,在提高党员干部自身修养、优化支部队伍上下功夫,增强农村党支部的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第二,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在理论教育方面,要将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利用传播载体,如微信、微博等,教育和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第三,密切联系群众。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党员干部要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了解群众的所盼所想,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切实落实好各种惠民政策,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第四,强化法治建设,开展法制文化建设。可以在兰州建立法制主题公园、法律知识进乡村等活动,引导群众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法制观念。
4.5 生活富裕是目标
目前,兰州市正在加紧棚户区的改造工程。兰州市委、市政府以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责任感,顺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要求,积极抓住党中央、国务院、省政府大力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工程的有利政策,在2006年和2010年启动实施了棚户区、城中村的改造工作。棚户区改革充分发挥了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发展方面的重大战略作用,有效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提升了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兰州市通过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了兰州市的住房保障体系,在强化社会稳定,提升城市品位形象,完善城市功能,改变区域落后面貌,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增加社会就业,密切党与居民群众的感情、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