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风貌区文旅融合发展与上海城市软实力提升
2023-01-04陈云霞
陈云霞
上海是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从2013年起,上海开始对历史文化风貌区范围外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整体普查,形成《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保留对象与范围的扩大深化研究》,这些历史文化风貌区融合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各个时代的鲜明风格和社会气息,是不可替代的旅游资源。文旅融合发展,实现城市历史风貌区与现代城市协调发展,成为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有效路径。20世纪70年代起,城市历史风貌区、街区的文旅融合、更新,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案例,比如巴黎的马赖街区、纽约的苏荷区、伦敦的泰晤士街区、曼彻斯特的卡斯菲尔德街区、意大利的博洛尼亚中心区、都柏林的坦普尔街区等。这些历史风貌区、街区经过保护、改造、重建与复制,或以旅游和文化产业为先导实现振兴,或以住宅建设为先导,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
历史风貌区是一个城市人文精神塑造的来源。对历史风貌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不仅涉及空间转型,还涉及文化建构,是城市新发展模式的探索,有助于实现城市硬实力和软实力之间的模糊转化。
一、历史风貌区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历史风貌区旅游滥觞于近代的都市人文旅游。20世纪80年代,“文化遗产热”开始推动文化旅游发展,但中国的历史风貌区和历史文化街区旅游是21世纪才真正兴起的,它不仅是旅游行业的转变,也是借助产业力量对城市空间的重塑。纵观中国城市空间的发展历程,古代也有许多城市游览的先例,但大多数是倾向于自然景观和个别历史单体建筑的凭吊、怀古。直至近代,都市旅游由于市内公共交通和城际铁路交通的拓展,显得非常繁荣,但从内容上来看更加侧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的著名自然景观游览,对城市人文区域鲜有涉足。
以在近代上海发行的旅游期刊《旅行杂志》为例,发行于1927至1949年,专门发表国内外旅游的资讯、游记等。从文章内容来看,偶尔关注城市人文或居民的文章都是关于欧美等国外城市的,而国内的旅游对象仍然一直停留在自然景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城市发展所处的阶段有所不同。1929年起,《旅行杂志》先后刊登了《西欧漫游录》《巴黎花絮》《巴黎的横剖面》等旅游杂记。在这些文章中,除了介绍巴黎城市中最著名的建筑、自然景观外,还详细描写了巴黎城内的妇女、街道、大学周边等,以及不论富人区还是贫民区角落都存在的花店,还有里昂木偶戏、戏院与里昂人之鄙吝性情和喜酒之俗。①《巴黎花絮》《西欧漫游录》,《旅行杂志》1929年第4期;《巴黎的横剖面》,《旅行杂志》1934年第7期。游者重在感受街区内的文化氛围和生活气息。除此以外,一些欧洲的旅游杂记也非常注重城市建筑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内在人文关联,从而串联起一个完整、有逻辑的城市空间。例如对巴黎街区的图像描述,不仅有著名的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更是着重描述了附近的几个车站、戏院、博物院、教堂、大学等,而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也并非整幅图景的中心所在。旅游杂记一方面反映出人们对城市空间的认知,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对人们消费行为的一种引导。可见,城市人文旅游行为本身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并因此成为城市发展新阶段的一道风景。
对比来看,当时上海的都市旅游也开始形成一股潮流,刊发有多本《上海指南》,即当时的都市旅游指南。这些《上海指南》开始对城市内的公共建筑和空间进行宣传,除了传统园林、寺庙等,还增加了许多现代城市的要素——广场、雕塑等。但总体来说,这一阶段上海城市发展的格局和特征决定了都市旅游的发展。开埠以后,上海的新增建筑量激增,新式建筑刷新了天际线和人们的认知,从而成为大家争相观瞻的对象。
1930至1931年,《旅行杂志》刊登了上海邑庙和徐家汇的旅游杂记,街区概念开始进入人们游览的视野。对邑庙周边城市历史、形态和人文的描写开启了一种现代城市对历史空间人文价值的尊重和重新审视,当中就讲到:“邑庙区中主要之街道为豫园路、凝晖路、粮厅路、香雪路、文昌路、殿前路、邑庙路等,游者随意走去,路路可通……好在邑庙中并无车辆来往……不妨负手而行。是以一入庙中,好整以暇之空闲态度。随处可见说者,谓城隍庙中多闲人,实则未必,无他,环境使然耳……大门与仪门之间均系货摊叫卖之声,喧闹盈耳,蔚为大观。”②《邑庙导游》,《旅行杂志》1930年第1期。与此同时的《北华捷报》(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记载当时西方认为上海是最受欢迎的旅游城市,而其最深刻的旅游印象仍然是“旅行者会在此花费大量的金钱来购物”以及上海迅速膨胀的城市区域。③Shanghai: Favorite Tourist City, 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 (1864-1951), 1935-08-13.
都市人文旅游作为现代兴起的一种消费行为,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变化,其对象由自然景观到新奇高楼,再到城郊野趣和历史人文街区。实际上,这种转变是人们对城市态度的反映。因此,可以说现代城市中旅游和城市发展之间是一种互导的关系。在认识这种关系的基础上,历史文化风貌区是作为城市历史和空间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而存在的,应以文旅融合的方式参与到全球城市的建设中。
二、推动硬实力向软实力转化
伴随我国城市建设的同质化进程以及资源要素的充分自由流动,城市建设和硬件已经不能拉开差距,而城市软实力的比拼以人文资源、制度资源等带来的可持续性能量为动力源,是城市最具韧性的部分,是一个城市独特的和不易模仿的旅游资源和竞争能力。在这一背景下,城市历史风貌区的旅游开发实际上是在向公众展示城市历史,塑造独特的城市人文氛围和城市精神,构成城市重要的软实力。以上文所说《旅行杂志》中所记载的邑庙和徐家汇区域为例,分别是上海开埠之前和近代城市的典型城市区域,也是人们在旅游活动中形成的“上海印象”。
目前,上海历史风貌区涉及各个阶段的城市历史,通过文旅融合的开发,实际上是在展示上海的城市人文性和精神内涵。历史风貌区不仅是历史建筑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也仍然承载着居住和部分商业功能。其中的居民和风貌区、街区的城市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共同构成城市最稳定的人文精神。文旅融合下的人文遗产挖掘,一方面将内化在城市空间和市民素养中的认同感和城市精神,通过旅游资源的打造向世界展示,可以对外形成吸引力;另一方面,历史风貌区和街区的旅游挖掘也让原本趋于老化的城市空间焕发新生,能够防止空间的同质化。以上海老城厢历史风貌区为例,由于城市空间和文化意义上的典型性,早就成为上海重要的旅游资源。对于外地游客来说,老城厢与外滩所构成的意象同样重要,是不能不去的地方。近年来,老城厢豫园街道开展评弹的定期展演,吸引了许多外来的游客。但令人惋惜的是,在老城厢空间更新的背景下,旧的地名、社会关系网络、空间肌理受到挑战,往往被新的商务区、高档住宅区等所取代。在此基础上,老城厢的旅游资源开发方向必定要有所转型,由此而催生新的城市经济发展和空间转型。
“外滩枫泾”就是对老城厢周边区域进行文旅融合的一次成功探索。上海的许多道路得名于其他地名,枫泾路并不代表枫泾,甚至毫无关联。但自2020年6月起,外滩金融中心(BFC)开始打造“外滩枫泾集市”,将夜市、零售、艺术季完美结合起来,吸引了大批的市民游客前来光顾。“外滩枫泾”成为一个有实体空间的文化旅游地标,既有以枫泾为代表的传统江南古镇韵味,又有现代城市活力。最重要的是,这一文旅融合活动巧妙地将外滩、老城厢、枫泾古镇结合起来,利用文化资源和空间资源引入新的产业形态,就是将硬实力转化为软实力。
再如上海郊区有多处江南古镇被列为历史文化风貌区,它们通常在历史上拥有河网密布的圩田系统和繁荣的商品经济。其中,江南圩田是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是集多种作物生产、水路交通、水乡生活、稻作文化等于一体的农耕生活、生产体系。这些自然实体的硬实力构成了软实力的文化核心。保罗·雷德曼在《传奇的风景》中认为,景观成为遗产的过程和当代集体身份的建构是分不开的,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这种遗产具有民族的共同性。比如某个景观对某些人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因为它让这些人回想起过去在此处经历的事情(比如童年时期的快乐经历);同样,民族内的不同集体也会赋予特定景观不同的意义和价值。景观和历史的关联使其成为人们建立自我意识和身份认同的强有力的工具。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背景下,景观在此方面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①保罗·雷德曼:《传奇的风景》,卢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年,第6页。该书中所讨论的景观大多是自然景观,自然景观同样蕴含着集体认同的情感,正如江南古镇风貌区的河流、圩田一样,而与其相关的是活跃的手工业、发达的市镇商业经济,以及影响力巨大的棉纺织业。
正是在这种看似传统的农业自然形态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外向型的经济模式,江南圩田的稻米、棉花、蚕丝等纷纷供应全国,尤其是长江流域。甚至,在江南圩田基础上的经济模式,在近代开始走向全球市场。这是近代江南走向工业化的前提与基础,其产品代表着一种浓郁的中国文化意象,带来了文化上的繁荣,而这种外向型经济也使江南地区成为明清西学之渊薮。这种生活、生产与自然结合的成果就集中在江南市镇。市镇是长江三角洲社会长期发展的基础。以上海市青浦区金泽古镇历史风貌区为例,从其历史文化地理来看,最大的特点是商业、水网、手工业、社会自治网络(表现在茶舍空间)和自然信仰(庙会)。水网是江南市镇的自然环境基础,在此基础上发展成集约型农桑经济。在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中,人们对自然的信仰更加虔诚,因此产生了许多相关的民间信仰,并借助“娱神”庙会“娱人”,带动小商品经济。在这一自给自足的社会经济体中,由商人、士绅、普通民众组成的社会群体具有较高的自治能力,并产生许多公共空间。②李天纲:《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文人对江南水乡活动的参与,产生了许多歌咏江南、记述江南的作品,如清代金泽乡人收集了“金泽八景”等。古诗、画、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也构成金泽历史风貌区丰富的旅游资源。
因此,对于这一类历史风貌区的旅游开发,应当在保留其原有的河网、道路的基础上,深挖传统文化,从市镇内部格局看到传统圩田经济向小商品经济的转化过程,展示其社会生态系统和生成机制的文化意义。空间蕴含文化,文化通过空间来表达。历史风貌区的空间结构是其旅游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江南”由此从一个地理区位转化为一种文化和地域的软实力。
三、历史风貌区的社会韧性有助于提升城市软实力
历史风貌区的社会、文化、文脉、建筑等要素共同构成一个关键的价值——场所感,这种场所感的重要来源是其中的居民。目前上海大多数未开发的历史风貌区居民以原住民为主,其日常生活构成历史风貌区特有的文化氛围,包含民俗、方言、社会关系、社区自治规则等,包含体现一群人或者一类人生活、居住、工作的复合空间和生活场景。从这种意义上说,历史风貌区的旅游价值远不止于其建筑构成的物理空间外貌,而在于其背后蕴含的重大文化意义。只有将旅游开发与原住民的需求相结合,才能留住原住民,真正地保护风貌区的社会文化价值,探索一种日常生活型的历史风貌区旅游模式,避免“无地方”景观的打造。
以上海江湾历史风貌区为例,区域内主要是以原住民和“创智天地”为主体的创意经济,原住民的日常生活使得该风貌区更加原汁原味。不仅如此,这些市民日常社会关系呈现出一种高度自治和有组织的市民网络。笔者在访谈中得知,他们一般居住在此长达15至35年之久,形成了十分稳定的熟人社会。在2022年上半年的上海新冠疫情中,这些社区市民表现出互帮互助的精神和良好的自我管理素养。这些市民精神是创意经济和旅游开发所不能复制的,构成其宝贵的财富和资源。
人文地理学者爱德华·雷尔夫在其著作《地方与无地方》中说,许多“媚俗”景观使“地方感”中最重要的东西逐渐丢失,比如今天的旅游业让大多数游客的地方体验设定在统一规划的景点和酒店里。而这些景点和街区往往是人们通过经验、技术或者基于部分文本的想象打造而成的,本身就无法构成一个“地方”,这样就导致游客对所踏足的地方缺乏真实体会。雷尔夫还提到:游客们“望着城市与荒野里的景色;他们置身于人来人往的集市与南方的诸海岛;他们凝视着庞贝古城的残垣断壁与巍峨的安第斯山脉。然而,对于他们来讲,这一切都仿佛是过眼云烟,他们望不见这些事物的过去与未来,也体会不到它们的伟大理念。在这里,没有什么事物与他们相关,既无历史,也无应许。每件事物都只是单纯地杵在那里而已,一件一件地从眼前依次刷过去,就像移步换景似的演出,最后将观众留在原地”。①爱德华·雷尔夫:《地方与无地方》,刘苏、相欣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目前许多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旅游开发正是这种“无地方”的景观打造模式,让游客失去新鲜感,也让城市没有了文化特色。
与历史文化街区相比较,城市的历史风貌区虽然开发程度较低,但由于空间范围大,区域内建筑、商业、居民等生态较为复杂,更能反映一个城市的基层社会。在此基础上开发的风貌区旅游,将地方社会自然融入新的经济形势,既避免了这些居住区的老化、难以管理,又给旅游经济以稳固的社会文化基础。目前,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已经从传统的景点旅游转向文化生态旅游,从注重游览对象的外在而变为注重人在旅游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新的旅游更加要求对象有可参与性、可体验性。例如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和人们艺术修养的提高,艺术活动已经渗透到百姓日常生活中,成功吸引了大量当地居民和国际游客。国际艺术旅游的种类有艺术展览、表演艺术(如古典、流行音乐和戏剧、歌剧等)和国际大型艺术节(如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威尼斯双年展等)。而我国近年来也在全国开展艺术普及活动,结合了许多地方(包括历史风貌区、非遗保护区等)的文化遗产和文化特色,这些文化样式都是渗透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的。由于艺术普及的对象是居住在当地的人,所以在此基础上往往会挖掘本地的文化样式,比如在浙江的艺术普及中,越剧、绍兴戏、松阳高腔、温州剪纸等成为有力的抓手,也成为当地人文旅游的宝贵资源。通过艺术普及活动,隐没在民间的日常文化可以成为难得的旅游文化资源,并且具有不可复制性和可持续性,而本地居民成为最关键的资源和媒介。
在保护历史风貌自然空间形态和居民社会结构的基础上,历史风貌区旅游还应当关注新业态的开发和引入,适度地控制和引导文化创意产业。以上海所在的江南地区为例,“椰岛游戏”开发的一款手机游戏《江南百景图》以“城市人的世外桃源”为宣传点,试图让玩家体验到古代田园生活的美学价值,掀起了一股以江南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潮流。而其中许多江南市镇和与上海城市相关的民俗、社会要素都嵌入其中。因此,对于上海地区的一些历史风貌区,可以引入“体验经济”,进行现实环境体验、民俗文化体验等旅游活动的设计,实现历史文化风貌区从单一的观光游览功能向休闲游憩功能及主题体验功能的提升,将旅游功能的提升与文化内核的互动相结合。
总之,由于历史风貌区与城市发展的关联,风貌区旅游开发应当上升到城市整体空间布局和文化策略上来考量,将通过旅游开发来打造、传承城市文化作为提升软实力的路径。应当挖掘历史风貌区的精神内涵,以此展示城市历史文化,尤其是要通过风貌区内具有韧性的原生态社会生活场景来促使城市空间向柔性的文化资源转化,形成能反映现代人生活气息的新型文化,这是向全球展示上海文化、提升城市软实力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