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国家康复护理服务模式的启示
2023-01-04詹磊磊冯晶晶尚文涵
——詹磊磊 么 莉 安 磊 冯晶晶 尚文涵 李 伟 王 凯
康复护理是根据康复治疗需求,从基础护理中发展形成的一门专科护理技术,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康复护理服务对象主要为因伤病(包括疼痛)所造成的功能障碍和能力受限的伤残患者,广义上还包括存在健康问题和潜在健康问题的人群。康复护理是指在总体康复医疗计划下,围绕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减轻残障的目标,采用与日常生活活动密切相关的运动、作业和语言等康复治疗方法,帮助残疾者或患者提高自理能力[2]。
2021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残联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国卫医发〔2021〕19号),提出要健全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康复医疗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创新康复医疗服务模式等[3]。这对康复护理服务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此外,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尚未得到满足[4],慢性病患者数量增长且呈年轻化趋势[5]。这表明我国人民群众对康复护理服务需求较迫切。然而,我国康复护理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服务对象局限、服务模式单一等问题。在国际上,英国、美国、德国等康复护理服务模式已较为成熟且富有自身特色[6]。本研究通过总结典型国家康复护理服务模式,分析我国康复护理服务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康复护理事业发展。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ResearchGate等数据库有关康复护理服务模式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8月。中文检索关键词包括“康复护理”“康复护理服务”“康复护理模式”“国际康复护理模式”“康复护理现状”“康复专科护士”“康复机构”,英文检索关键词包括“rehabilitation”“rehabilitation nursing”“nursing in rehabilitation process”“models for rehabilitation nursing”“practice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根据本研究重点,排除:(1)非学术文献;(2)仅描述护理服务的文献;(3)非中英文文献;(4)重复报告文献。初检共获得中文文献8 624篇,英文文献1 589篇。通过阅读摘要或全文,排除未涉及康复护理服务模式的文献和不具代表性的个案后,选取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介绍。
2 典型国家康复护理服务模式
2.1 英国
在英国,康复服务是一种相对规范且严格的三级服务体系,包括由全科医生提供的基层首诊服务—由政府购买的专科康复医院服务(住院康复)—社区康复中心。在该体系下,患者以功能评价结果为依据在三级康复机构之间转诊,形成了上下互联互通的康复医疗联合体[7]。为了规范康复机构设置,提高康复医疗水平,英国康复医学会出版了多个专科领域的康复标准和指南,包括复杂神经系统残疾患者家庭康复护理指南、气管造口患者护理服务等级、严重残疾或损伤后急性照护期患者康复标准等,并对服务流程、服务机构和人员配置、转诊评估等进行了明确规定[8]。
在三级康复服务体系基础上,英国已经形成了高度协作化的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服务模式,组织形式呈现高度结构化、区域化特点[9]。该服务模式具体运作流程为:先由医院为患者检查评估,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并实施康复治疗与护理;一段时间后患者转入社区或家庭进行康复;康复一段时间后患者再回到医院复查,评估康复效果;之后再次回到社区或家庭进行康复,直至患者可以回归家庭。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先行者,英国提供的社区康复护理服务较专业,不仅基于患者功能评价结果制定康复护理服务计划,而且配置了相关康复设施设备,同时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辅助管理人员等组成的专业团队为患者提供连续性康复护理服务[10-11]。
2.2 美国
在政府和相关学科专家的支持下,美国康复护理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康复护理学科知识体系、实践标准、培训大纲等。在美国,康复护士协会负责推动学科建设,康复护理认证委员会负责建立认证制度并推进专业人才认证工作。经过多年专业化发展,美国康复专科护士已拥有较大范围的专业自主权,可以通过设立康复护理门诊独立开业[12]。
在美国,康复护理服务为精细化、团队化、全链条式的急性后期医疗服务(Post-Acute Care,PAC)体系,即患者疾病急性期住院治疗结束后,转诊至康复机构、护理机构或社区机构接受长期康复护理服务,不同类型机构分工明确[13]。急性后期医疗服务对象主要是有功能障碍或身心残疾的患者,还包括严重疾病恢复期患者和老年患者。
2.3 德国
德国康复护理服务理念为“早期、主动、全面”[6],其以“维护患者尊严、保护患者隐私”为原则,基于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康复护理方案,建立专业化康复护理团队。德国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的影响,经过多年探索,整合了医疗康复资源、护理资源和养老资源,形成了“康复养老护理一体化”独特模式[14]。康复机构不仅与医院临床专科密切合作,而且与劳动就业、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区管理、康复工程等相关企业或部门建立了高度协同的工作模式[15]。在德国,1所大型综合医院和数家社区康复医院形成服务网络,人员属同一医院集团,部分医护人员在综合医院和社区康复医院间定期流动。为了推进“康复养老护理一体化”模式实施,德国建立了完备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护理保险体系。《护理保险法》于1994年颁布,专门为养老康复护理服务筹资,成为德国“第五大支柱”险种[14]。
3 启示与建议
目前,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中华护理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等全国性学术机构已成立,组织开展了康复护理理论及技术的研究和培训工作,评审并挂牌成立了康复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以积极推动康复护理发展。然而,我国康复护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水平等方面与其他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启示与建议。
3.1 加强康复护理学科建设
我国康复护理学科建设处于缓慢发展阶段,存在建设目标不明晰,知识体系不健全,临床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足,缺乏相关政策与制度保障,多数医院相关科室未开展康复护理服务等问题[9]。布莱斯[16]指出,康复护理的学术基础必须牢固地建立在高等院校中。然而,在我国,仅部分医学院校开设了康复护理课程,且实践教学资源不足。而在临床工作中,护士虽会接受康复护理继续教育,但重在技术、操作培训,理论知识仍薄弱。一项研究[17]显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5所医院17 088名护士中,仅2.37%的被调查护士在康复知识储备量上达到良好水平,51.40%的被调查护士低于及格分。因此,建议将康复护理纳入护理本科教育体系中,将之作为必修课程,同时可以与高校附属医院合作,借助医院康复设备开展康复护理操作教学。
3.2 建设专业康复护理队伍
由于康复护理在我国尚属于新兴学科,康复专科护士认证制度的建立仍处于摸索阶段,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未健全,仅是各省在探索本省康复专科护士的选拔标准、培训内容和形式等。因此,国家应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国家层面统一的康复专科护士培养模式,明确长期和各阶段培养目标,并不断完善康复专科护士认证制度,推动康复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设,引导康复护理服务同质化、高质量发展。同时,医院应赋权康复专科护士参与患者管理,充分发挥其角色作用。此外,围绕岗位职责履行、护理工作量、康复护理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完善康复专科护士绩效考核方案,实行优绩优酬,持续调动康复专科护士工作积极性。
3.3 构建康复护理服务体系
当前,我国康复护理服务大多依托大型三甲医院、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开展,服务内容多为康复功能评估、常见并发症的康复护理等,心理和精神支持、出院后随访等方面较少涉及。服务对象多局限于残疾人、老年患者和慢性病患者,主要集中在医院康复科、神经内外科、骨科、老年科[18],社区和居家康复护理服务开展有限,无法适应服务人群多样性、服务内容专业化的发展需求[19],难以保证患者康复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对此,建议:第一,基于医联体、医共体,借助远程医疗技术,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二级综合医院、三级医院之间的定位明确、分工协作、上下联动的康复护理服务网络,实现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间的顺畅转诊,逐步实现由院内到院外的全周期康复护理服务;第二,针对老年患者,可充分发挥医养结合机构、养老院、护理院在康复护理服务中的作用;第三,推动康复护理门诊建设,发展社区和家庭康复护理服务。
3.4 加强康复护理信息化建设
由于康复护理服务周期较长,长期住院进行康复治疗一定程度上会占用医疗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得到应用与发展[20]。医院可充分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搭建医疗机构、康复护理人员以及患者家庭之间的互通互联平台,线上监测患者康复状况的同时,通过远程会诊等,为患者提供康复护理指导,进而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功能恢复,提升生活质量。同时,在传统康复护理服务实践中,可融入中医护理理论和技术,引入太极、中式按摩、针灸等中医疗法,辅助康复护理实践,形成我国特色的康复护理服务模式。
3.5 加强全民健康素养教育
康复护理不仅是对伤残者提供服务,也是对人群全生命周期进行健康管理的有效方式。康复护理服务不仅能够维持、恢复、重建患者的身体功能,而且对社会关系的维系及个人目标的实现起到了重要支持作用[1]。然而,社会各界对康复护理服务认识仍然存在误区,康复护理服务的实际效力无法充分发挥。因此,应加强社会宣教,普及康复护理服务理念,提升人民群众对康复护理服务方式、服务获取途径等的知晓率,培育并提升全民健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