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乐河灌区现代化建设实践与思考

2023-01-04王昱鹏

中国水利 2022年9期
关键词:水价节水设施

王昱鹏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洪临灌区临水水利管理所,735000,酒泉)

一、丰乐河灌区基本概况

丰乐河灌区位于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东南部, 灌域内有3 个乡镇2.64 万人口, 设计农业灌溉面积13.53 万亩(1 亩=1/15 hm2,下同)。 灌区现有小(2)型水库3 座,引水渠首3座, 引水渠系斗口以上衬砌率达95.05%,节水设施已全面覆盖,其中渠道防渗面积6.99 万亩,高效节水管道输水灌溉面积为6.54 万亩。灌区水源主要由丰乐河、甘坝河的地表水和下河清镇的地下水组成,地表年均径流量0.97 亿m3。灌区年内来水多集中于7—8 月的地表径流,冬春季多为小股泉水汇集而成。 每年6 月、9 月旱情严重,当地百姓俗称“两头旱”和“卡脖子旱”,是典型的严重缺水地区。

丰乐河灌区建成于1956 年,至今已运行60 多年。 灌区现状总体工程设施标准偏低,信息化覆盖程度不足,斗口计量设施缺乏,灌溉水利用系数不高,是典型的资源性、结构性缺水和现代化程度落后的灌区。

二、灌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1.灌区水资源调度能力不足

丰乐河灌区灌溉管理仍采用传统方式,信息化管理水平偏低,仅在渠首实现了信息化建设,配套完善了相应的通信设施,信息采集及监测仅能满足灌区的基本要求,灌区管理和服务信息化自动化程度与 “优化配置、高效用水”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水资源调度仍以人工为主,调度时效性不强,不能进一步提升灌区效益。

2.灌区水资源分配不均

丰乐河是黑河西部子水系,以降雨及冰川融水补给径流为主,其中大气降水是河流径流的主要补给来源,从水资源总量看,灌区水量相对充足。但由于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 受河流来水量影响, 灌区在作物需水强度最大的6月、9 月存在水量不足的问题。

3.末级渠道量水设施不全

近年来,在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支持下,丰乐河灌区对灌溉渠系进行了改扩建,并进行维护,然而,灌区斗口以下田间工程属集体管理,受产权和建设资金制约,末级渠系的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多数斗口以下缺乏水量计量设施, 无法实行终端水价,不利于推行阶梯式水价和超定额累进加价等节水制度。

4.缺乏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丰乐河灌区的初始水权确定工作已经完成,初始水权根据灌区灌溉面积分配至各用水户协会。现行农业水权制度缺乏对高效节约用水的激励机制,节约用水需要相应节水设施等物质技术条件和相当的人力投入,由于缺少激励机制,节约用水所付出的投入得不到补偿,农户节水积极性不高。 同时,也缺乏对高耗水、浪费水等行为的约束机制,浪费者几乎不用承担浪费成本,导致短期行为严重。

5.管理人员结构单一素质较低

丰乐河灌区管理单位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地处祁连山北麓的高寒气候区,工作地点离城区较远,因此虽然每年都有人员补充, 但因单位性质和岗位相对艰苦等原因,留不住人才,现有人员结构老化,素质偏低,不能适应现代化灌区管理的需要。

三、灌区现代化建设方案

丰乐河灌区现代化改造主要任务是完善工程体系和管理体系。 工程布局以灌区现状渠系为基础,进一步调整、改造、完善灌区工程设施体系,健全灌区功能。 管理体系主要是通过建立完善考评体系和管理制度,建成适应现代农业和现代经济发展需求的灌区管理与服务体系。

1.完善现状工程设施

改建加固现状干、支渠35.05 km,对现状工程的量水设施、闸门控制设施进行更新、 配套完善和高标准改造,注重部分建筑物的安全防护和宣传标识牌的布置,对干支渠及部分斗渠分水口实行自动化控制、水资源精准调度和实时监控。

对于灌区水资源配置不均问题,在充分利用灌区现状水利设施的基础上,新建4 座蓄水工程,原则上按照除岁修期及灌溉高峰期以外的月份结合来水情况及输水渠道规模进行蓄水,尤其对非灌溉期河道来水进行囤蓄,提升灌区调蓄能力。

2.量测水设施及灌区信息化建设

灌区支渠口以上量测水设施配套齐全,总干渠渠首已配套电动闸门启闭设备、接入视频监控系统,量水设施为雷达水位计,干渠、支渠口及部分斗渠口配套部分一体化超声波水位计,初步配套了量水设施信息化系统, 可以将水位—流量数据传输至信息化平台,但没有形成系统、联动的整体网络, 仅达到信息化 “基础”水平。 本次改造在灌区现有的量测水基础上进行提升,主要是干支渠水闸测控系统建设、渠道斗口量测设施、监控系统和调度中心的建设,以及高效节水自动化提升改造,建成一个运行稳定、适应长远发展的网络和信息化系统以及移动管理应用平台,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灌区水资源科学管理、统一调度,为灌区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和科技支持。

3.管理体系建设

通过水管体制改革,提升灌区现有管理水平, 建立目标绩效考核机制,提高管理人员对丰乐河水资源利用、管理、保护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推进水价改革, 落实农业灌溉水价;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及高标准农田建设进程;推行经营机制改革;加强对现有人员的技术培训,提升管理人员专业技术能力,适应现代化灌区的管理需求。

4.现代化改造预期目标

灌区改造后,2022 年灌区用水量在许可水量8 260.72 万m3以内,渠系水利用系数将达到0.65,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 以上, 灌区设计保证率达到50%,保证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不小于13.53 万亩, 耕地灌溉率达到100%,干支渠完好率达到95%,渠系建筑物完好率达到91%;灌区管理人员到位率、经费到位率、运行维护经费到位率均达到100%; 用水计划管理执行面积占比85%,灌区骨干工程供水水费计收率达到100%;运行养护机械与工具、交通设备、用房等配套率达到98%,灌区信息化水平达到中级,骨干与田间分界断面计量率达到100%;生态用水量达到20.51 万m3以上,生态用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

四、思考与建议

灌区对甘肃河西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区域粮食安全的有力保障,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基地。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对灌区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丰乐河灌区作为典型内陆河流域灌区,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河西内陆河灌区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灌区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在工程体系等硬件上下功夫,更要不断提升管理体系等“软实力”。

1.加快推进农业水价改革

将灌区灌排设施管护资金列入区级财政预算,倒逼节水。 落实发改部门制定的农业灌溉水价,分类分档分级定价,推行骨干工程水价、末级渠系水价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完善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制度,让水价改革这一调节“杠杆”发挥作用,将农业节约水量转让至工业、 生活、服务及生态等,形成多种经营收入反哺灌区农业灌排公益性支出的良性机制。

2.因地制宜选择计量技术

分阶段配套末级渠系的量水设施,彻底解决渠系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 丰乐河灌区具有渠道纵坡大、河流含沙量高的特点,灌区管理人员针对该特点做过一系列的试验,从巴歇尔量水槽到“接触式”磁致伸缩水位计,再到运行较为良好的“非接触式”超声波一体化水位计,探索适合丰乐河灌区的量水系统,为灌区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数据保证。

3.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及高标准农田建设

由政府主导,鼓励引导农户逐步进行“农场化”集中种植模式调整,大力推广以微灌、喷灌为主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通过集中管理、统筹规划,从根本上改善种植结构混乱的局面, 根据作物定额进行精准配水。 同时加强对高效节水灌溉、水价改革等制度的宣传,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 改变传统种植习惯, 通过大田滴灌技术的示范引领,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建立农业节水模式。

4.创新工程管护机制

重点解决管护责任、管护能力问题,推行水管单位管养分离、信息化巡护、“撤段并所”等管理改革,加强管理人员能力建设,提高人员素质,适应现代化灌区的管理需求。 建立健全灌区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认真执行灌区各项标准,不断提升灌排工程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推进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

猜你喜欢

水价节水设施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基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灌区终端水价测算及分析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各城市水价都在涨
涨水价是为水权出让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