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桉树人工林经营措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

2023-01-04吴锡成

南方农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桉树林桉树人工林

吴锡成

(广西国有博白林场,广西博白 537600)

桉树原产于澳大利亚,是世界著名的速生用材树种,在我国已有130 多年的种植历史。桉树因生长速度快、用途广、经济效益高而被大量种植,在广西已经发展成为人们首选的造林树种。但是,大面积桉树造林的同时,许多生态环境问题伴随而来,如水土流失、地力衰退、病虫害频发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严重制约了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优化桉树人工林的生态环境,减少负面影响,必须不断改进桉树人工林的经营措施,提高桉树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水平,实现桉树人工林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1 广西桉树人工林现状

广西是我国最早引进桉树种植的省(区),桉树大规模、大面积种植始于1965年。21世纪初,通过尾叶桉的成功引进、改良及杂交种无性系的推广,广西的桉树种植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最近10 年,广西的桉树面积每年以平均13.3 万hm2的速度快速增长,逐渐发展成当前以尾叶桉、尾巨桉等杂交无性系为主的桉树种植格局[1]。截至2020 年底,广西森林覆盖率达到62.37%,森林面积约1 487万hm2,其中桉树人工林面积约213 万hm2,占广西森林总面积的14.32%。广西的桉树人工林总面积已位列全国之首,形成了集种苗生产、培育采伐和加工利用为一体的桉树大产业,产业年产值达到4 700 亿元。因此,广泛流传着“世界桉树看巴西,中国桉树看广西”的说法,桉树种植已经发展成为广西林业的支柱产业。

2 桉树造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 造林整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桉树造林主要有植苗造林和萌芽更新2 种方式。植苗造林需要对林地提前进行清山和炼山处理,再选择全垦或块状的方式进行整地;萌芽更新造林需要对采伐迹地直接用火烧山,再备耕整地。无论哪种造林方式,都会严重破坏林地原有的植被情况,使地表裸露,影响土壤的原生结构,使有机质及腐殖质层减少甚至消失,有益微生物大量减少,从而阻断土壤肥力的循环链条[2]。同时,失去植被保护的林地更易发生水土流失,这进一步加剧了对生物多样性的削弱。从长远来看,全垦整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大,炼山除杂次之,造林面积越大,生态环境破坏越严重。

2.2 抚育措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桉树人工林的抚育措施主要包括除草抚育、施肥抚育和病虫害防治3个方面。1)除草可分为人工砍草和化学除草2 种方式,部分地方为了片面追求林地的干净,存在过度使用化学除草剂进行除草的情况,不仅严重污染了附近的水源、土壤等,还会加剧不受药剂影响的恶性藤类植物、刺类植物等疯长,出现地域生态失衡的风险。2)桉树人工林施肥时仍存在许多不科学的用肥方式,如过量用肥、采用非桉树专用肥等情况屡见不鲜,这不但会影响桉树的正常生长,使树体抗性降低,受到病虫害入侵的概率也随之增大,而且会使林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污染附近的水体,不利于林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3)病虫害是桉树人工林最常见的问题之一,若没提前做好预防工作,一旦桉树人工林发生病虫害时便使用大量的化学农药进行喷杀,虽然在短期内见效明显,但长期如此会增加害虫的抗药性,使害虫后代更难以防治,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3]。

2.3 经营轮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桉树是一种速生用材树种,轮伐期较短,通常在造林后的第4 年进入采伐期。如果桉树人工林选择短期轮伐的种植模式,则林地修复的时间必然严重不足,林地肥力的过度消耗,很容易造成地力衰退,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同时,林地的经营采伐活动过于频繁,对林地造成的影响也相对较多,特别是一些大面积连续采伐的桉树林地,会造成林地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

3 建议对策

3.1 因地制宜开展营林造林工作

广西多山地、丘陵,地势起伏变化较大,在桉树营林造林时,必须因地制宜,合理选择造林地和造林方法。1)根据林地的坡度、周边水源分布等情况合理规划造林地,禁止在陡坡、水源地等地方进行桉树造林。2)在造林地周围合理设置一些隔离地带,同时在造林时选择2 种及以上的桉树品种进行种植,避免出现大面积连片桉树纯林种植的情况,减少桉树纯林造成的不良影响。3)积极推广营造桉树混交林,如桉树与珍贵树种混交、桉树与经济树种混交等,不断提高林地林分生物量积累,改善立地条件,使众多生物相互制约,较好地发挥出混交林的防护效益,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地表径流等。以此,可以很好地避免重要的水源地受到污染,同时提高林地的生态稳定性,减少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4]。

3.2 采取合理的炼山整地措施

桉树造林时,尽量采用免炼山造林技术,尤其是一些地势较陡、面积较大的林地,要严禁炼山。如果必须进行炼山处理,则应选择在雨水稀少、风力较小的冬季或早春进行,使植被能快速恢复,以减少水土流失。整地时,最好采用块状整地的方式沿水平线进行,针对恶性杂草较多的林地,应先杀草、控草再块状整地。如此增强土壤肥力的同时防止水土流失,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保持林下的生物多样性,提升林地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5]。

3.3 采取科学的营林抚育措施

3.3.1 封山育林

桉树造林完成后,可采取封山育林措施,尽早恢复林地的森林植被,增加生物多样性,恢复林地生态。封山育林主要分为全封、半封和轮封3 种形式,在桉树的整个生长过程中都要合理运用不同形式的封山措施进行育林,使桉树种植与生态保护共同发展。在桉树完成定植后至桉树郁闭成林期间,宜采取全封育林措施,禁止在林地内砍伐、挖药、放牧、割草及开荒等一切不利于植物生长的人为活动,使林地内裸露的地方尽早被植被覆盖[6]。在桉树郁闭成林后,可采取半封或轮封的方式进行育林:半封指的是在桉树快速生长的季节实施封山,在其他季节则有组织、有计划地开放桉树林地给当地群众进行放牧、砍柴、割草等经营活动;轮封指的是将林地划分为开放区域和封闭区域,实行轮流封山,很好地照顾和解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上的实际需求。桉树林地不管是实行半封还是轮封,前提是不影响桉树林地植被的恢复,尤其是不能影响桉树的正常生长[7]。

3.3.2 科学除草

除草可以改善桉树林地的光照条件、增强树势、减少病虫害,但不合理的除草工作有可能会导致桉树林地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实际除草作业时,不应过分强调林地的“寸草不生”,而是根据林地杂草、灌木对桉树生长所造成的影响制定合理的除草措施,并选择在桉树林缘周围及山顶、沟谷、急险陡坡等生态敏感区适当保留原有植被,防止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而以恶性杂草为主的桉树林地,则可以采用化学除草配合人工砍草的方式进行除草,避免大面积连片喷洒除草剂,防止水源、土壤受到严重的污染及生物多样性减少[8]。以灌木为主的林地,主要采用砍灌除草配合铲带的方式进行除草,尽可能地保证林地有足够的低矮植被覆盖,减少对林地的干扰。

3.3.3 科学施肥

施肥可以补充林地土壤中因自然流失或林木采伐利用而失去的养分,但过度施肥或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反而会引起肥害。因此,桉树实际施肥时必须遵循平衡、精准、适量的基本原则,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采用测土配方的施肥方式,补充桉树不同生长时期所需的各种元素,避免因施肥过量而导致过剩的无机元素流失到附近的水体,造成水质污染和土壤板结。在水源地、水田等特殊生态区位,桉树人工林施肥种类要以有机肥为主,施肥时可适当深施,避免水体受到污染。此外,在施肥时,还要加强桉树肥料重金属的检测工作,如复合肥及没有发酵好的各种有机质肥料都有可能含有超量的重金属。

3.3.4 科学防治病虫害

科学防治病虫害是保证桉树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也是维护生态环境不可缺少的主要工作之一。桉树病虫害的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能兼治不普治,能挑治不专治,尽可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1)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在病害刚发生及虫情扩散前进行防治,做到治早、治好、治了。2)尽可能采取营林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绿色无污染的非化学防治手段进行防治,以减少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3)采用化学防治时,优先选择生物源农药,其次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化学农药,禁止使用剧毒农药,且不同农药要轮换使用。4)培育抗病性状优良的桉树品种,以树种自身的抗病优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9]。

3.4 积极培育桉树大径材

培育桉树大径材可以延长桉树的轮伐期,且林分的空间也比小径材桉树人工林的大,能够获得更多优质的桉树木材。同时,桉树大径材的培育使桉树与草本植物、灌木、小乔木形成伴生群落关系,增加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地面较多的枯枝落叶层也能起到改良土壤、涵养水源的作用,减少水土流失情况的发生[10]。可见,培育桉树大径材对恢复和保护林地生态环境极为重要。

3.5 及时更新采伐迹地

桉树不宜采用大面积连片的方式进行采伐,应分区管理、分期采伐。在桉树采伐过后,必须及时进行采伐迹地的更新,使林地的植被尽快恢复,保护好脆弱的林地生态。若桉树采伐迹地符合以下条件,可选择萌芽更新的方式进行造林:1)每公顷每年的蓄积量超过22.5 m3;2)林木保存率超过90%,且空间布局与胸径生长较为均匀;3)从未发生过危险性的病虫害。采用萌芽更新的桉树林地可避免炼山处理,不仅能大量保留采伐剩余物和枯枝落叶,提高土壤的肥力,还能保护林地原有的一些生物种群,维持一个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将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11]。

4 结语

桉树是我国热门的造林树种之一,是广西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桉树造林过程中,造林整地、营林抚育和经营轮伐等不同的经营措施都会对桉树人工林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制约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为提高桉树人工林的经营水平,实现桉树人工林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桉树人工林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优化桉树人工林的经营措施。通过因地制宜地营林造林、合理炼山整地、科学营林抚育、培育桉树大径材和采伐迹地的更新等经营措施,能保护好桉树人工林的生态环境,从而提升桉树人工林的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

桉树林桉树人工林
钨尾矿生态恢复中桉树林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彩虹桉树
桉树茶饮
广西桉树林下人工栽培草珊瑚的可行性
我国人工林生态轮伐期探讨
人工林生产力提升对策探析
山东泰山3种人工林小气候对比分析
铝胁迫下不同桉树无性系叶差异蛋白表达分析
3个桉树品种对桉树枝瘿姬小蜂抗性研究
湿地松人工林生长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