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田灌溉用水趋势及节水措施分析

2023-01-04

南方农业 2022年14期
关键词:农田用水节水

刘 鹏

(临泽县板桥水利管理所,甘肃临泽 734200)

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田灌溉水资源存在分布不均匀及短缺问题,需要农村地区引入节水灌溉技术,通过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及节水措施的实施,解决农田灌溉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既有助于提高农业种植生产,又有助于提高农田种植产量及种植质量,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1 农田节水灌溉的重要性

农业在我国发展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引起重视,注重农田节水灌溉问题。我国诸多地区存在农田灌溉水资源浪费的问题,水资源利用率仅为43%,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资源利用率。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引导农民使用先进技术与设备进行农田灌溉,并通过加强宣传提高农民节水意识,以此满足我国不断增加的农业用水需求。另外,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将会影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的种植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加之传统的灌溉技术并非节水技术,水资源的耗损量较大,容易引发灌溉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为此,应该注重节水灌溉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并依据地形及气候特征等科学选择与实施节水措施[1]。

2 农田灌溉用水的趋势

当前,我国农田灌溉水资源的应用存在诸多问题,如灌溉水资源使用不合理。在部分北方农村地区,受经济及交通等发展的影响,农田灌溉依然采用井水灌溉的方式,农田井水灌溉区域占比远超35%,此种灌溉方式需水量较大,灌溉效率偏低[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田灌溉用水趋势不容乐观,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范围不足,水资源利用不充分,农村地区农田建设发展速度缓慢。此外,在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方面,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已引进与应用了灌溉信息监测技术,该技术能够对灌溉水量及水流速度进行科学管控。与此同时,灌溉技术可以和施肥技术有效融合,实现农田种植的水肥一体化管理。水肥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能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提升灌溉施肥效果及养分利用率,有效防止肥料发生挥发或淋溶损失,实现保护环境的现代灌溉目标。

3 农田灌溉节水技术

3.1 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的节水效果较为明显,其主要使用的滴灌工具是直径为1 cm 左右的毛管,毛管可将水资源引入到农田当中,对作物的根部进行灌溉,此种灌溉方式的灌溉效率可达95%,避免水资源浪费,比较适合应用于水资源短缺且干旱期较长的作物种植区[3]。该技术的具体灌溉原理是,毛管的滴灌口会直接深入农作物的根茎部,随后水资源会顺着毛管直接注入到土壤当中,供作物的根茎部吸收水分。除此之外,该项技术还可以应用于作物的施肥,施肥效果与灌溉效果同样显著。事实上,滴灌技术的应用需要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如蓄水工程,该工程可在雨季存储雨水或河水,并在干旱季节将水资源引入到农田当中,为滴灌技术应用提供水资源,以确保在旱季农作物也能获得灌溉,保障农作物产量。

3.2 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的应用需要借助水泵加压或者是自然落差,将水资源输送至农田灌溉区,随后水资源经由喷头喷洒在农田区域上空,以此完成农田的灌溉操作。该技术可模拟自然降水,满足农作物种植长期需要水资源的需求,技术应用优势主要包括以下3 点。1)灌溉均匀,节约灌溉用水量。节水率可在20%~40%,水资源利用率较高。2)可打造田间小气候。喷灌的灌溉方式类似于降雨,灌溉面积较大,灌溉水量较为均匀,可形成局部降水气候。3)应用范围广,对于农田的平整度要求较低。技术应用还需要其他机械设备与技术的支持,如自动化技术,喷灌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应用范围较广,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蔬菜及果树等作物的种植中[4]。但是喷灌技术不适合应用于风力较大的农田区域,风力较大会影响喷灌效果,降低喷灌效率,容易出现喷灌不均匀及喷灌用水浪费等问题。

3.3 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防渗技术主要是通过构建渠道,向田间农作物输送水资源,该技术应用较为普遍。传统的渠道修建以土质为主,水资源的输送效率偏低,输送过程中大部分水资源会渗透进土质当中,出现水资源流失、浪费严重的问题。渠道防渗技术的应用需要相关部门注重渠道灌溉输送途径的改造,在修建渠道时,注重防水及防渗透材料的使用,尽可能避免水资源流失,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未对水资源输送渠道进行防水、防渗透施工之前,水资源的利用系数约0.6,而在对水资源输送渠道进行防水、防渗透施工之后,其水资源的利用系数可提高至0.8,渠道的输水性能及综合性能明显提高[5]。渠道防渗透技术应用效果显著,其有助于农田灌溉水资源的节约。

3.4 膜上(下)灌技术

膜上(下)灌技术主要是指膜上灌与膜下灌两种技术,其中的膜上灌技术主要是指在农作物种植田内的垄沟底部铺盖一层地膜,并在农作物种植位置开挖小孔,当进行农田灌溉时,灌溉水资源会被输送至地膜之上,随后经由地膜流入至农田区域内,最后通过开挖的小孔渗入到农作物根部土壤中,以此完成农田灌溉操作。该技术的应用可有效避免水资源渗透到深层土壤当中,有助于减缓土壤中水分的蒸发速度,进而实现灌溉用水的节水目标。膜下灌技术主要是针对较为干旱的农田,通过与滴灌技术的结合,将滴管插入开挖小孔当中进行直接灌溉,该技术的节水效果优于膜上灌技术。膜上(下)灌技术适合应用于苹果树等果树的种植,在每棵树下都铺设地膜,既有助于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又有助于节约灌溉水资源,使农田土壤始终处于潮湿状态,有助于果树的生长与发育。

4 农田灌溉的节水措施

4.1 引进应用先进灌溉技术

依据我国农田灌溉用水的发展趋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田灌溉技术较为落后,灌溉水资源浪费严重,需要引进与应用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以便于实现农田灌溉用水节约的目标。随着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大型农业项目的规划与建设数量增多,国内各地区均成立了农业示范区,以便于为新一代农业高效节水技术的推广创造良好条件,有助于增加农村种植人员对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了解,提高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率,节约农田灌溉用水。此外,先进灌溉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村种植人员的传统种植理念,有助于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营造良好氛围,便于农业灌溉结构的调整。与此同时,先进技术的应用可加快农田灌溉制度改革,助力农村构建节水灌溉体系,有助于农田节水灌溉相关项目管理机制的创新,有助于农村地区抓住农业改革机遇。

4.2 积极推行节水灌溉技术

受诸多因素影响,部分农村地区交通闭塞、经济较为落后,农民技术应用意识薄弱,缺少对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了解,不利于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在各农村地区积极推行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有助于解决我国灌溉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受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种类丰富,技术的具体选择需要依据农田实际的种植情况而定,技术人员应该注重因地制宜,合理推行节水灌溉技术。灌溉技术的选择直接影响作物的种植产量及种植质量,因此技术推广工作需要依据当地农田种植条件而开展,依据具体种植的作物种类及农田所在区域地形与气候条件等科学选择节水灌溉技术,有助于确保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作用的充分发挥。

4.3 合理优化与配置水资源

水资源短缺是全球性问题,尤其是在我国农田灌溉用水方面,不仅存在灌溉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还存在水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需要水利部门合理优化与配置水资源。1)建立健全农村地区水网系统。水网系统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主要包括水源工程、输水工程、水处理工程及排水工程等,水网系统能够将农村地区的水源进行连接,以此形成水资源配置渠道,便于水资源的科学配置。2)水资源的合理优化与配置需要工作人员遵循一定原则。①适度性原则。水资源需要依据农田灌溉实际用水量进行分配,农田灌溉规模不同,需水量也会不同,科学调配水资源可确保农田灌溉水资源充足。②实效性原则。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既可以提升水资源利用率,节约水资源,又可以提高农田灌溉效率,是合理优化与配置水资源的有效方式,工作人员在进行水资源配置时需要提前完成水资源配置成本的计算,随后依据实际需水量及水资源灌溉成本制定水资源分配方案。③可持续发展原则。农田灌溉属于发展性项目,日常的水资源灌溉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引导农民使用节水灌溉技术,以此实现水资源节约的目标。

4.4 加强农田灌溉节水管理

1)农民受教育水平有限,大多数农民未接受过专业的农田种植及灌溉培训,缺少专业的农田灌溉节水管理意识及技能,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引导,派专业人士指导农民科学管理农田,并通过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力度等方式,培养农民灌溉节水管理技能。2)确保灌溉设备质量。无论是何种节水灌溉技术,其应用都需要相关机械设备的配合,机械设备的运行质量直接影响着技术的应用效果,种植人员应优先采购符合国家质检标准的灌溉机械设备,并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与检修,以此确保设备质量能够满足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要求。3)加大节水灌溉投资力度。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技术应用投资资金匮乏,需要依靠政府相关部门的财力支持,为农村新建节水灌溉工程提供资金保障。

4.5 创建激励机制

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民的种植观念较为保守,短时间内可能无法接受国家大力推广的节水灌溉技术。如普遍认为学习技术耽误农田耕作,单纯地认为先进灌溉节水技术的操作较难,从内心深处拒绝学习及使用灌溉节水技术,此时村干部可以通过激励机制的构建,激励农民尝试了解与学习先进技术。例如,村干部可以优先选出农民代表,通过免费提供设备及技术指导的方式引导农民使用节水灌溉技术,以树立榜样的方式激励农民加入使用节水灌溉技术的队伍当中,并依据技术应用成果对农民进行表彰。同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将技术指导补偿与种植人员的种植经济效益相挂钩,激励种植人员熟练掌握节水技术,以此提高种植人员节水意识,鼓励种植人员积极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有助于确保节水措施的有效落实。

5 结语

农业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其发展有助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农村农田灌溉不仅涉及水利工程的建设问题,还涉及灌溉用水技术及节水措施的落实等问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引起重视。通过对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农田灌溉用水趋势的分析,在注重滴灌技术、喷灌技术、渠道防渗技术及膜上(下)灌溉技术等技术应用的同时,还需要注重相关节水措施的落实。农村地区可以通过引进和应用先进灌溉技术、积极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合理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强农田灌溉节水管理及创建激励机制等措施实现节约灌溉用水目标。

猜你喜欢

农田用水节水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校园宿舍洗浴用水余热回收节能分析
节水公益广告
节约洗碗用水
节水公益广告
黑板像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