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美育学术研究的未来路向
2023-01-04何齐宗蒋婷燕
何齐宗,蒋婷燕
(江西师范大学a.教育学院;b.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美育学术研究已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既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应当理性地正视和审慎地处理美育学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美育学术研究进行前瞻性的思考,探索美育学术进一步发展的路向,着力提升美育学术研究的水平。本文拟从美育理论、美育历史、美育实践和美育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就如何更好地促进美育学术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思考。
一、深化美育基本理论认识,促进美育学的学科发展
美育学术研究主要包括美育理论、美育历史和美育实践等3个具体的领域。美育理论在整个美育学术研究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对美育历史和美育实践的研究具有引领和导向的作用。未来的美育理论研究需要深化美育基本理论的认识和促进美育学的学科发展。
(一)深化美育基本理论认识
1.继续审视美育的本质
美育本质是美育基本理论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于其他美育问题的理解和把握。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美育本质论在美育理论知识体系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是构成美育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与核心。”[1](P395)学界对美育本质的讨论和争鸣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并先后提出了20余种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大致可分为4类,即“单质论”“双质论”“多质论”和“综合论”。美育本质的“单质论”主张美育只有一种本质,但包括美育目的、美育内容和美育方式等不同的考察角度。从美育目的角度考察美育的本质,观点主要有“审美价值教育说”“感性教育说”“情感教育说”“审美情感教育说”“人文教育说”“生命教育说”“完人教育说”和“审美素质教育说”;从美育内容角度考察美育的本质,观点主要有“艺术教育说”和“美的教育说”;从美育方式考察美育的本质,观点主要有“娱乐教育说”和“立美教育说”。美育本质的“双质论”主张美育具有双重本质,包括“生命-情感教育说”和“生命-体验教育说”。美育本质的“多质论”认为美育具有多重本质,这类观点又有两种表现形式,即“三质论”和“综合论”。“三质论”又有5种具体的观点,即认为:美育是一种人格教育、趣味教育和情感教育;美育是一种感性教育、趣味教育和人格教育;美育是一种感性教育、人格教育和创造教育;美育是一种感性教育、情感教育和生命教育;美育是一种感美教育、审美教育和立美教育。美育本质的“综合论”包括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美育是一种综合性教育;二是认为美育是美学方面内容的多元综合教育。由此可见,学界对于美育本质这个重要的美育基本理论问题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无论是研讨的广度,还是认识的深度,在美育理论领域中都是前所未有的。毋庸置疑,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理解美育的本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带有根本性的美育问题认识分歧如此严重,的确值得我们深思。未来的美育本质研究需要进一步思考以下问题:美育只有一个本质还是有双重本质或多重本质?为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对于美育本质认识上的分歧?我们探讨美育本质应当遵循哪些方法论原则?在美育本质问题上如何才能达成共识?
2.统整美育特征的观点
美育特征是美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特点,是对于美育本质的更为具体的揭示。因此,关于美育特征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美育的本质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讨论中,人们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美育内涵和本质的理解;不过在美育特征的认识上也存在繁多杂乱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人们先后提出的美育特征共有20余个。除了具有较多共识的形象性、自由性、情感性和愉悦性等特征以外,人们还提出了许多其他特征,如广泛性、深远性、普遍性、终身性、渗透性、体验性、实践性、过程性、陶冶性、教育性、思想教育性、潜移默化性、益智性、自发性、主动性、人文性、超越性、非实用性、节奏性、个体性、创造性等。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策略在于统整关于美育特征的上述各种观点。首先,我们可以考虑对美育的特征进行适当的分类和分层。关于美育特征的分类,从宏观上可以将其分为整体特征与局部特征,从微观上可以从美育构成要素(如主体、对象、目的、内容、手段、过程、途径、环境、效果等)的角度进行区分。关于美育特征的分层,可以考虑将其分为主要特征与次要特征。其次,我们可以考虑对内涵相同或相近及存在交叉的美育特征予以归并,同时剔除与美育关联度较小的特征。
3.深度思考美育的地位
美育在我国教育中的地位曾经历了非常曲折的过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美育得到重视,随后受到轻视,到“文化大革命”期间更是遭到否定和批判。改革开放后有一段时期出现了反复,从承认到忽视,后又逐渐得到承认。近10多年来美育的地位得到显著的提升,一直被列入国家的教育方针中,而且其地位还不断受到强化。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可能有人会认为美育的地位问题没有必要再进行研讨了。其实不然。美育在我国教育中的地位之所以不够稳定,固然主要是政治或政策的因素造成的,恐怕也有美育理论研究自身的原因;也就是说,我们没有真正从理论上讲清和讲透这个问题。如果认识上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予以解决,美育地位的稳定性就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有鉴于此,我们应当对这个问题继续进行深度的思考,要充分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从多元视角深入透彻地论证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当然,关于美育的地位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看待美育独立的相对性。美育具有独立的地位,但其独立性却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对于这一点,可以说学界已达成了共识。但是,当我们说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相对独立地位的时候,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们不能满足于这个看上去辩证但却较为笼统的结论,对于这个问题还应有更为具体的考量。美育独立的相对性意味着美育与其他教育并不是决然分开的,美育不可能脱离其他教育而完全独立地存在,也不存在与其他教育完全没有任何关系的所谓纯粹的美育。我们将全面发展教育划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几个部分,这只是根据它们各自承担的主要任务而进行的一种大致的划分,同时也是为了理论分析和实践落实的方便,而并不意味着它们在现实中是互不关联、决然分离的。在一定意义上,美育与其他教育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通互融、共生共荣的关系。换句话说,其他各种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也应该体现美育的要求。与此同时,美育在某种意义上也多少会渗透甚至包含其他教育的成分。应当承认,以上分析也主要还是属于哲学层面,仍显得较为抽象。更为具体的、科学层面的分析,尤其是落实和操作层面的问题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思考。
4.拓展美育功能的视域
美育功能是指美育在与其内外环境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反应能力。学界一般将美育的功能划分为两种,即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个体功能指美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社会功能指美育对社会的影响。当代学界关于美育功能研究的重点是美育的个体功能,而对于美育社会功能的研究则相对较少。虽然也有学者关注美育对于经济、文化及生活等的作用,但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还远远不够。有鉴于此,有学者呼吁:“如今随着审美、艺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我们还需要站在社会发展的立场思考美育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所应发挥的积极作用。”[2](P6)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美育的社会功能问题上,除了要继续深化美育传统的社会功能问题的认识以外,还要进一步拓展研究的视野,要关注美育对于生态、科技及政治等的影响作用。当然,我们倡导加强美育社会功能的研究,并不意味着对于美育个体功能的研究已经达到完善的境界,更不是说从此可以轻视美育个体功能的研究。事实上,对于美育个体功能的研究也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比如以下问题就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美育个体功能是否具有不同的性质?我们应当如何发挥美育的正向功能和规避其负向功能?美育个体功能实现的条件或者说影响美育个体功能发挥的因素有哪些?美育个体功能是否存在时代的区别?不同的美育内容、形式与途径在实现美育个体功能中各自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5.关注美育的时代使命
关于美育的任务,一般认为主要包括培养审美观、审美能力、审美创造力和引导审美生活等。除了这些一般性的任务以外,美育在新的时代还应担当什么样的新的使命?这是我们应当思考和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学界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共识,当然在观点的具体表述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有学者认为,亟待提高的国民审美素养与时代发展需要之间的巨大落差是当前美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促进国民以艺术素养为核心的审美素养的发展应该是当前我国美育的基本目标[2](P6)。还有学者将当代中国美育的重要任务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启悟人生价值,即唤醒人们从过分物欲化的人生中超脱出来,启发人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去创造,在不断的创造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二是提升人格境界,认为教育是人格提升的关键,美育应当培养人格的超越品质,向往理想的人生境界[3](P83-87)。还有学者认为,美育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正确引导大众走出感性沉沦的“误区”,超越单纯的感性快感享乐,向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发展,最终培养生活的审美态度[4](P68-69)。以上关于美育的时代使命的各种观点,从表面看似乎差异较大,但实质上却毫无疑问是一致的,其最终的落脚点都在于倡导通过美育提高人的审美素养,协调人的感性与理性的发展,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提升人生的境界。当然,美育的时代使命除了关注人、关注人生以外,还要继续关注生态、科技和生命等问题。对于美育与生态、美育与科技、美育与生命、美育与网络、美育与闲暇等的关系以及这些问题与人、与人生的关系,同样也要继续予以充分的关注。
(二)促进美育学的学科发展
1.增强美育学的学科自我意识
美育学的学科自我意识是指对于美育学自身建构与发展的思考。从总体上来看,美育学的学科自我意识还比较淡薄,对于美育学建构与发展的关注较少。为了保证美育学的健康发展,我们有必要对该学科的知识体系进行不断的反思和重构。叶澜曾经撰文指出:“只有当科学对其自身的发展过程及现状、发展机制及内部结构作了认真的反思、形成明晰而准确的自我意识时,它才能自觉地寻找自己继续发展的方向,增强发展的自控能力,并减少发展过程中的盲目性,少走弯路,使自己进入‘自为’的状态。”[5](P24)一般的科学发展需要自我意识,美育学的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也需要经常审视自身的发展状况,尤其是需要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当前,美育学的学科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主要有:如何评价我国美育学学科发展的整体状况?美育学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因素影响美育学的发展?解决美育学的发展问题需要采取什么路径和方法?如何把握该学科的发展趋势?只有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这些问题,美育学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发展,其水平和层次才能不断向上提升。
2.完善美育学的学科知识体系
40余年来,我国虽然出版了多部以“美育学”命名的著作,但是美育学的学科知识体系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一是要厘清美育学的学科边界。有不少美育学著作没有将自身与美学相区分,模糊甚至混淆了两者的关系,将不少属于一般性的美学内容纳入其中。还有不少美育著作甚至充斥着基本的美学常识,即使是以“美育学”冠名的著作也有不少存在同样的问题。二是要构建美育学的基本范畴体系。任何一门学科都具有自己的基本的范畴体系,这也是一门学科能够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美育学当然也不例外,构建基本的范畴体系是该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但是,当代学界对于美育学的范畴体系问题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简单地照搬美学范畴的现象较为普遍。为了提高美育学的学科发展水平,我们应该重视美育学范畴的研究,着力建构具有美育学自身特点的、科学合理的范畴体系。
3.理顺美育学内容的逻辑关系
这里所说的美育学内容的逻辑关系主要是指美育学著作的内容编排问题。不少美育学著作都存在内容安排较为随意、不够严谨、不合逻辑的问题。如有的著作没有对美育理论与美育实践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区分,而是将它们混杂在一起,或者将属于美育理论的问题置于美育实践的内容中,或者将属于美育实践的问题放在美育理论的内容中;有的著作将本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的内容处理成并列的关系,或者反过来将本是并列关系的内容看成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美育学著作中存在的这些违背逻辑关系的问题需要予以足够的重视,今后应当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混淆逻辑的现象。
二、强化美育思想边界意识,重视外国美育思想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美育思想研究成为整个当代美育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美育思想研究领域,除发表了大量的相关论文以外,还出版了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著作。当然,该领域也还存在美育思想的边界意识不强和外国美育思想研究较弱等问题,有待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改进。
(一)强化美育思想边界意识
当代中国美育思想研究的学科边界意识还较为薄弱,将美育思想研究与美学思想研究或艺术思想研究相混淆的现象还较为常见。以中国美育思想史方面较有代表性的多卷本著作《中国美育思想通史》为例。该丛书的主编曾繁仁在总序中明确指出:“从内容上说,本书力图做到写得像美育思想史,有美育思想史的特色,以区别于通常的中国美学史。”[6](P1)不过从各卷著作的实际内容来看,美育思想史的特色体现得还不是很到位。从全书来看,其中国美学史的味道仍然相当浓厚,有不少地方所讲的并非美育思想而是美学思想;也就是说,该书离“区别于通常的中国美学史”这个目标还存在差距。朱立元在谈及《西方美育思想史》的书写时,也特别强调要将美育思想史与美学(思想)史予以区分,并将它作为书写西方美育思想史需要把握的重要问题之一,提出要避免用“美学史”或者“美学思想史”的模式来编写“美育思想史”,要严格区分美育思想史与美学史或者美学思想史的书写[7](P1-3)。朱立元认为,这是我们最容易陷入的老思维习惯,同时也是最容易落入的陈套。比如我们完全可以驾轻就熟地直接套用西方美学史的框架结构,以各个时代的美学思潮、流派或者代表人物为基本的叙述线索,以其哲学、美学思想为叙述背景,重点提炼、发掘有关代表人物的美育思想、观念,加以梳理、概括和评价。这种写法是最为容易和轻松的,但也是学术价值最低的。因为这实际上只是把过去美学史书写不太关注的美育思想部分凸显出来,加以重点书写而已,其美学史叙述的基本格局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所以我们决不能采用这种偷懒的写法[7](P4)。朱立元本人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方美育思想史”的研究,但是尚未见到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我们期待他在西方美育思想史研究方面取得较大的突破,写出异于西方美学史的、真正的西方美育思想史著作。
(二)重视外国美育思想探讨
外国美育思想是人类美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美育理论发展过程中曾经学习和借鉴过、未来仍然还要继续学习和借鉴的重要资源。因此,有学者强调:“当代中国美育建设应该通过中西交流对话的途径,我们既要立足于中国本土的现实,着重于民族美育理论的继承,同时也要借鉴西方美育资源。”[8](P82)但是在当代中国的美育思想研究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厚中薄外”现象。与中国美育思想研究相比,外国美育思想的研究显得相当薄弱,这方面的成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十分明显的差距,研究的范围也不够广泛。迄今为止,外国美育思想研究的著作只看到涂途的《西方美育史话》和《欧洲美育思想简史》、陈育德的《西方美育思想简史》等为数很少的几种,且出版的时间均较早——都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面世,距今已有三四十年之久。此外,这几部著作的篇幅都不长,对于外国美育思想的认识还比较简单,只能算是初步的探讨。关于外国美育思想的期刊论文也仅有50余篇,平均每年只有1篇多。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一时期关于中国美育思想的著作达30余部,期刊论文更是多达近400篇,平均每年有近10篇。从硕士与博士学位论文来看,这种差距同样也十分明显。在此期间,关于美育思想的硕士与博士学位论文共有200余篇,其中中国美育思想的硕士与博士学位论文达160余篇,而关于外国美育思想的硕士与博士学位论文却只有30余篇,不到总数的1/4。从研究的范围来看,外国美育思想的研究主要限于欧美国家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于其他地域的美育思想关注很少;而且研究的对象过窄,主要集中于席勒,对其他人物的美育思想则涉及较少。有学者曾对这个现象作过具体的分析,认为西方美育思想史应该是西方美学史或者西方美学思想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认为完整的美学史应该包括美育思想史的内容,不包括美育思想史在内的美学史是不完整的美学史。然而,迄今国内外的大量美学史或美学思想史著作论及美育思想的内容都十分薄弱,即使写到一些美育内容的也比较简单、零散,使美育思想的历史演进成为美学史书写中的一大“短板”[7](P4)。显然,这里所说的美育思想的历史,指的是外国美育思想史。这说明,外国美育思想研究落后的问题已引起有关专家的重视,未来应当有更多的学者关心并投入外国美育思想的研究中,也期待这方面的研究取得新的进展。
三、增强美育研究的实践性,关注当今美育的现实问题
美育学不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它与美育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一点已得到美育学界的公认。既是如此,美育实践就应当作为一个重要问题纳入美育研究之中。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美育的理论认识来源于实践,然而这些理论又怎样返回实践,来支持和指导实践,提高实践的质量,这是美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9](P77-78)。
(一)增强美育研究的实践性
有学者指出,现代美育学一方面应具有理论品格,另一方面应突出实践性,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对现实问题的发现、概括和解答永远是理论研究的动力和核心,也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要义所在。同时,对具体实践问题的研究离不开深刻的理论思维的统摄。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关键是确立从理论到实践的一系列中介环节,从而把“自上而下”的理论思辨和“自下而上”的经验分析相互沟通[10](P5)。这一观点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美育研究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确实很重要,我们不能将美育实践研究简单地停留在一般的经验层次上。事实上,的确有不少所谓美育实践的研究成果,只是简单的经验总结或者浅层次的感想与体会。这个问题在学科美育研究中尤为严重。应当说,40余年来,学科美育方面的著作不少,论文的数量更是惊人,表面看起来很繁荣,实则这只是一种假象,原创性严重不足,低水平重复现象十分普遍。美育实践研究一定要有理论的指导,要有理论的考量、提炼和概括。
(二)关注当今美育的现实问题
1.研制美育质量标准
这里所说的美育质量标准首先和主要是指学校美育的质量标准,因为学校是美育实施的基本阵地和主要渠道。为了保证学校美育的质量,有必要研究制定学校美育的质量标准。有了美育质量标准,学校美育才有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学校美育质量也才有衡量和评价的依据。有学者就学校美育质量标准提出了如下建议:第一,在国家层面,用国家学生艺术素养标准,确保所有的青少年在不同学段都能够达到与其匹配的审美素养基本要求;第二,以艺术类课程教学为根本,用中小学阶段音乐、美术和艺术综合学科课程标准,确保美育课程教学高质量发展;第三,用国家学生艺术特长认定标准,衡量学习者的艺术特长水平,肩负起课外和校外美育活动以美育人的任务;第四,以优秀美育师资国家标准为基础,确保高素质专业化美育教师队伍的整体规格和职业精神;第五,以校园文化艺术学习环境国家标准为保障,以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艺术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11](P24)。上述关于学校美育质量标准的设想涉及学校美育的目标、过程和保障等诸多方面,可以作为学校美育质量标准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和参考。这项工作未来的任务在于,深入探讨确立学校美育质量标准的依据,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美育质量的具体标准。
2.建构美育课程体系
美育课程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美育目标而规定的美育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与进程的总和,包括学校所教授的各门美育学科和开展的各种美育活动。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美育的课程体系尚不完善,亟须进行专门的研究。基于这种情况,有学者就建构多维立体的美育课程体系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基于审美能力培养定位,开设艺术审美和感知相关的体验课程;二是基于艺术评价与创造能力培养定位,构建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专业课程;三是基于实质美育的实践需求,创设具身审美实践性课程[12](P79-80)。还有学者就美育课程的分类提出了设想,将美育课程分为4种类型:一是活动类课程,包括体育、舞蹈、游戏、手工、郊游等,适宜在幼儿园和小学高年级开设;二是赏析类课程,包括美术经典欣赏、音乐经典欣赏、建筑经典欣赏、影视经典欣赏等,这种系统的欣赏基本上应在大学前完成;三是理论类课程,包括美学理论、美育理论、艺术史、美学史、艺术评论等,这类课程宜在中学高年级和大学开设;四是渗透类课程,这是指在学校其他课程中加入审美的内容[13](P118-119)。上述关于学校美育课程体系的建议虽然看问题的视角有差异,但都具有各自的意义。学校美育课程体系实际上主要包括两个问题:一是各级各类学校分别应开设哪些美育课程,包括各门美育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等;二是这些美育课程是什么关系,包括不同类型的美育课程之间的横向关系和不同层次的美育课程之间的纵向关系等。我们未来探讨和建构学校美育课程体系,可以从这两个方面进一步思考。
3.整合美育的原则
美育原则是指在美育的实施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当代美育学界对于美育原则问题非常关注,有很多学者参与了研讨,提出了一些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美育原则;同时也还存在不少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人们提出的美育原则数量多达近30条。这些美育原则真可谓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从文字表述来看,美育原则的表述字数不一,多的近20个字,少的只有几个字。从适用范围来看,有大有小,有的适用整个美育活动或过程,有的则可能只适用美育的某个环节或方面。从逻辑规范来看,上述原则分属于不同的美育要素,这些要素大致包括美育的主体、条件、目的、内容、方法、方式、手段、途径、环境和效果等,将它们都说成美育原则显然不妥;有的明显违背了逻辑要求,如多样性与渐进性、因材施教与循序渐进等原则,它们并不是一个维度的问题,谈不上两者的结合。在美育原则问题上,未来的研究需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美育原则的依据。任何一条美育原则都不能随意地提出,也即我们提出的美育原则都应当有充分的依据,包括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和心理依据。二是美育原则的数量。上文说过,美育原则是美育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所有与美育有关的任何要求。既然是基本要求,在数量上就肯定不能太多。当然,美育原则的数量到底以多少为宜,不能凭主观臆断,应当在对美育实践活动的实际需要进行全面考量的基础上作出选择。三是美育原则的表述风格。美育原则的文字表述风格应尽量做到具有一致性,不能多种表述方式混杂在一起,否则就会给人以无序之感。四是美育原则的逻辑规范。每一条美育原则都应当遵守基本的逻辑规范要求,避免出现矛盾的现象。
4.研讨美育的方法
不可否认,美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或者说作为教育中的一种,无疑会有与其他教育一起共用的方法。但它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教育,也应当具有体现自身特色的教育方法。在美育的实施过程中,当目标和内容确定以后,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美育方法是影响美育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方法得当,美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反之则会有事倍功半之忧。正因为如此,所以很有必要研讨美育的方法。但美育方法基本上还是一个空白,迄今尚未见到专门探讨美育方法的成果。只有极少数论文在谈及个别学科的美育问题时对美育方法稍有涉及。有鉴于此,应尽快将美育方法问题纳入研究的视野。既要探索美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独特的方法,也要研讨与其他教育共用的方法的具体使用策略。因为即使是与其他教育共用的方法,由于美育自身的独特性而在实际使用时也会有不同的要求,这些不同的要求同样需要我们加以研究。
5.关注美育的评价
教育评价对于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影响教育发展的方向。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教育评价问题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但是,“在教育评价越来越受推崇的同时,美育评价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14](P125)。事实的确如此。在当代中国美育学术研究中美育评价的探讨显得很薄弱,直到今天这方面的成果也还是非常缺乏。正如教育评价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样,美育评价对于美育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会在较大程度上制约美育的发展方向。因此,未来的美育学术研究需要将美育评价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纳入进来。任何评价都包括谁来评、评什么和如何评这几个基本要素。谁来评,即评价的主体;评什么,即评价的内容;如何评,即评价的方法。同样的道理,美育评价也是由这3个要素构成。从评价主体来看,教师自然是美育评价的主体,但除了教师以外还有哪些人可以担负学校美育的评价工作?各类评价主体以什么方式参与学校美育的评价?他们各自在学校美育评价中处于什么地位或发挥什么作用?从评价内容来看,美育评价到底应当从哪些方面或环节进行?如何建构科学合理的美育评价指标体系?从评价方法来看,是采用定性评价还是定量评价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除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以外,是否还有其他的评价方式等等。
四、提高美育学术科学水平,开展跨学科的协同研究
采用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是提高美育学术研究水平的重要保证。从总体上来看,不少美育研究成果还存在规范性不够、方法欠科学等问题。同时,我国美育研究方法的自觉程度也较低,主要体现在关注美育研究方法的人很少。当然,这方面的成果也不多见。美育研究方法的改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里不打算进行全面的阐述,只是从宏观方面结合当代美育学界的相关认识予以简要分析。
(一)提高美育学术科学水平
科学性是学术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学术成果水平的重要标准。有学者指出,一切研究皆在于抓住现象寻找支配这类现象存在及发展的原因或规律,而要从现象中准确地找出规律,必须依凭科学化的研究方法、手段或过程。要使美育理论及实践能在教育系统中拥有其本来应当拥有的地位,充分体现其价值,美育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就是重要保证[9](P77)。还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美育研究要有所建树,不仅取决于美育观念的转变、对美育功能的认识程度和进行美育实践的勇气,而且更取决于美育研究方法、手段和过程的科学化[15](P135)。
我们应当如何落实美育研究的科学化?有学者提出,“科学化”的概念在通常的意义下至少包括3个要素:一是数字化,即现象的数据化和按照数学模型进行的推论,从而找出如同数学那样严谨的规律或结论;二是实验化,即所有关于原因和规律的假设都必须通过实验加以验证;三是概念化和理论化,即对现象进行精确的本质的概括,对现象的本质进行严格的定义,并以概念之间的关系揭示和表述现象之间联系的规律。美育理论研究通常采用哲学思辨、逻辑论证、理论概括等“形而上”的方法,这些都属于“科学化”中第三个要素的范畴,即概念化、理论化。然而,科学化的第一个要素,也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是数字化即“量化”,在美育研究中却很少采用。因此,美育研究要有充分的说服力,就必须科学化,其中包括必须达到一定的量化程度[9](P77)。在当代中国美育学术研究中,实验研究一直非常薄弱,实验研究法运用得很不够,未来应当有更多的学者投身到美育的实验研究中。
我们未来在提高美育学术研究的科学化水平方面,还有不少问题需要思考和探索。如究竟应当如何看待美育学术研究的科学化?什么是美育学术研究的科学化?如何处理美育学术研究中科学取向与人文取向的关系?我们在美育学术研究的科学化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问题?数字化和实验化在美育学术研究的科学化中占有什么地位?美育学术研究的科学化究竟具有哪些衡量的指标?我们在美育学术研究的科学化方面应当和可以有什么作为?美育学术研究科学化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我们应当采取哪些策略和举措来突破这些重点与难点?
(二)开展跨学科的协同研究
众所周知,美育学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性学科。既是如此,要想提高该学科的学术水平,就不能仅凭自身单打独斗,而要联合其他相关学科开展协同合作研究。曾繁仁曾深刻地指出,美育学科要有新的突破,必须依靠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思维科学和脑科学等多学科的联合攻关。我国活跃在美育研究领域的主要是美学与艺术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和心理学界都极少有人参与研究讨论,至于脑科学方面的专家,更少听到有参与研究的信息。这就不免使美育的研究极大受限,难有突破。为此,曾繁仁提出,美育研究应更进一步引起与之密切相关的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思维科学和脑科学各行专家学者的重视,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深化研究,联合攻关,取得突破[16](P18)。
我们的美育学术研究应当持开放的立场,应当欢迎而不是拒斥其他学科的参与。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学科以外,事实上还有一些学科也与美育学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关联,如艺术学、哲学、人学、文化学、人类学,甚至还有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政治学等,这些学科也是美育学术协同研究的重要对象,也应当将它们吸收进来。与此同时,从事这些学科研究的学者也可以主动地参与美育学术研究中。只有众多相关学科一起协同合作研究,美育学学科的发展才能不断迈向新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