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2023-01-04王新华
王新华
(山东省鄄城县左营镇政府,山东 菏泽 274602)
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生产高质量的农业产品,各类机械设备被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活动中,有效解决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但随着农村机械自动化理念的宣传,机械自动化发展中仍存在较多现实问题,影响着农业生产体系的可靠性。对此,相关人员还应持续地创新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进机械化、自动化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为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奠定基础。
1 农业机械自动化相关概念
农业机械自动化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农民用电力设备、机械化设备代替原有的人工和牲畜。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遥感技术、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等均被应用到农业领域,推动着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农业机械自动化建设过程中,农业生产质量显著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明显提升,农业生产中的栽植、耕耘、作物管理、收割、运输等环节的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为农业体系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可能性[1]。
具体来说,一方面,农业机械、农业生产装置已经实现了自动化控制目标。机械自动化使农业生产设备的操作性能更加完善,作业精度、生产效率提升,极大地减轻了农业生产人员的负担,可以满足新时期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在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中,农业机械已经无需人力操作,一些生产设备可自动化运行,重复、精准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比如在无线遥感技术的作用下,农业人员可远程操作拖拉机、收割机,机械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自动化检测农作物列宽、耕深,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了极大便利。
2 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必要性
2.1 缓解农村劳动力压力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很多年轻劳动力都会选择外出务工,农村的劳动力紧缺,所以会出现“农业生产停滞”“农村土地闲置”等情况。但在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中,农业生产会增加机械设备的应用频次,使用自动化的生产设备,能有效地缓解劳动力不足带来的压力,提升农业生产的整体销量[2]。比如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留守农村的多为劳动力较弱的老人、妇女、孩子,而农业生产活动中农作物栽培、牲畜养殖、农业管理等的劳动强度大,现有的劳动力往往无法满足农业生产要求。在农业机械实现自动化后,可自动化运行的设备将代替年轻劳动力,解决农业生产问题,保障农业生产效益,为我国现代农业体系的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2.2 满足现代农业生产要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口味、品种等提出了更多要求,所以为实现农作物“高产高质量”生产的基本目标,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体系的必然趋势。农业机械化发展,不仅可以提升农产品生产效率,而且能够保证农产品生产质量。并且根据大众的消费需求,开发出更多可促进农业生产精细化管理的设备,便于农业研究人员落实各项新颖的农业生产技术,培育出更多高品质、品种丰富、口味新颖的农产品,如奶油草莓、鲜食玉米、菠萝味草莓等产品,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3 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现状分析
3.1 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低
虽然农业机械自动化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但由于宣传不到位、村民观念落后,导致农业机械自动化在农村的普及效果不佳,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低。不仅如此,自动化的农业机械成本大、市场价格高,尽管国家在农业机械推广上已经投入大量资金,鼓励村民积极购买机械化、自动化的农业设备,但部分农业生产者仍采取保守态度,沿用传统生产工具,继而使得农业机械在农村地区的宣传与普及不到位。最终导致现阶段农业机械化设备的使用在农村地区分布不均,农机化程度不足,多数农业生产者对农业机械的认识仍存在较多盲区,严重阻碍着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不利于农业生产模式的创新与完善[3-4]。
3.2 农业机械自动化缺乏创新
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的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体系尚未完善,自动化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水平较低。所以在研发农业机械过程中,农业机械自动化缺乏创新,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技术较少,多数先进的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尚处于检测、研发阶段。除此之外,农业机械自动化中,设备性能设计、技术应用缺乏创新性,无法满足新时期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要求,继而导致现有的农业机械自动化创新力度不足,不利于现代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可持续发展[5]。
4 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4.1 完善农业机械自动化服务体系
为促进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地完善农业机械自动化服务体系,为自动化农业机械交易、产销、购买、后续服务等保驾护航。具体来说,农业生产中,农业从业人员对自动化机械的认知会影响其对各类机械的使用,所以农业服务机制的基本功能会影响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发展。相关部门可针对这一问题,健全农业机械自动化服务体系,改善农业机械服务环境,优化农业机械自动化服务环节设计,提高农户对机械使用、购买流程的满意度。
首先,在推广、销售自动化农业生产机械时,相关人员应提前将“农机销售”“售后服务”“设备使用指导”相捆绑,搭建完整的农业机械自动化链条,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此种服务销售模式中,农民可在购买农机后,学习农业机械、自动化操作的相关专业知识,深入地理解农业机械自动化[6]。
其次,相关部门需要在农民购买农机时,给予农民适当的指导,使其结合自身情况,了解农作物生产特点,选择更为合适的农业机械。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可借此向农民宣传农机购买的政策,使农民不会因农机价格而拒绝购买,以此提高农机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率,促进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发展。
最后,在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中,还应建立完整的服务制度,让农民能够在使用自动化农业机械的过程中,及时向相关部门、单位了解机械操作常识,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有序地落实机械维护、保养工作,为农业生产效率、生产质量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4.2 推进农业机械自动化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重要资源,在提升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时,应推进农业机械自动化人才队伍建设。具体来说,相关部门可按照农业机械生产、销售、宣传推广的基本需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如农业机械销售人员、农业机械研发人员、农业机械管理服务人员、农业机械化推广人员等。只有建立专业化、高素质的农业机械自动化人才队伍,才能在农机推广与应用中,扩大农村地区农机的使用范围,提高农机的利用率,以此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助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在培养农业机械自动化人才时,还需将农机产销、购买中的补助政策以及农机使用、保养中的知识融入人才培养课程中,全方位地为农村地区提供农业自动化、机械化服务[7-8]。
4.3 促进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创新
在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中,我国农业生产需求不断改变,对农业机械功能、农业自动化技术提出了更多要求。在此背景下,相关部门应积极地促进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创新,推广更为先进的农业机器人、无人操作设备辅助农业生产,夯实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对于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发展中的关键技术,相关人员应结合“农业生产需求”“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发展目标”,针对性地创新农机服务功能、生产功能,同时结合农业生产特点,优化农业自动化技术。必要时,研究人员可适当扩大农业机械化、自动化的研究范围,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及时引进国外已经成熟的自动化农业生产技术。需要注意的是,在创新农业机械化设备、农业自动化技术时,相关人员还应结合农业生产实际,确保创新活动符合实际要求。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研发成功后,还应及时投入实验,利用具体的实验数据,分析技术创新、设备创新的可行性。
另一方面,相关人员应从农业生产、农业机械化研究、农业自动化技术研究等方面,全面地进行创新工作,并坚持农业生产效益、社会效益为导向的研究原则。在此期间,相关部门应为农业机械技术创新提供物质保障,同时尊重创新过程中的技术产权、知识产权,维护研究人员的核心利益,以此调动农业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为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技术的持续创新打好基础[9-10]。
4.4 灵活运用自动化农业生产技术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我国土地面积辽阔,农业生产中部分地域环境较为复杂,水资源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比如在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生产中水资源匮乏问题尤为突出,而水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要素,水资源的缺失会导致部分农作物生产效率低、生产质量不佳。因此,在农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发展中,还应灵活运用自动化农业生产技术,提升农业灌溉、施肥等环节的自动化水平。
具体来说,相关人员可基于电子计算机技术、自动化传感技术,将传感装置安装在农业生产区域内,然后定期采集、记录农作物成长数据,分析农作物在不同成长阶段对水资源、肥料的需求,继而科学地确定农作物用水量、施肥量。之后,相关人员可利用机械化的储水设备、运输设备,科学地利用水资源,合理地对农作物进行施肥。此种机械化、自动化的灌溉或施肥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节约农业生产成本,还可以预防生产资源浪费,为农业机械化、自动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除此之外,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中,图像识别、图像感应灯技术的应用可实现自动化监测农作物生长的基本目标,让农业生产人员可以提前预防病虫害,或者是在发现病虫害问题后,快速地采取治理措施,避免农作物病虫害加剧而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
4.5 助力农业生产信息化发展
在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中,相关人员还应基于农业生产需求,助力农业生产信息化发展,针对性地改善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技术。相较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对农业生产自动化水平、农业机械操作的精细化程度提出较高要求。所以在促进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时,相关人员可从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入手,提高农业生产活动监测中的信息化水平。例如在农业自动化发展中,基于电子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农业气象设备可以观测农业生产区域的气象,了解不同时期的降水量、温度。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所获取的气象数据,便于农业生产人员及时调整农业生产管理方案,减少农作物病害及质量问题。
另外,在农业自动化、机械化发展中,“精准化”的生产模式是建设现代农业体系的未来趋势。该模式不仅代表着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还体现着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成熟,能够有效地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高效”目标,更为精准地处理农业种植问题,使我国农业全面发展。对此,相关部门应重视该生产模式,加大研究力度,引进各类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信息化技术,完善精准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建设现代、智能、高效、高产的农业体系,提升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发展水平,为我国农业的创新发展打好基础。
5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作为我国经济体系中的基础行业,影响着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所以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朗,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要求。对此,相关人员应加大农业机械的研发力度,灵活运用自动化技术,创新、完善农业机械的自动化功能,有效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助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为保障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效果,相关人员还应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合理增加农业机械研发成本,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保驾护航,夯实我国经济建设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