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南州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

2023-01-03龚良超

农技服务 2022年12期
关键词:黔南州渔业水产

龚良超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贵州 都匀 558000)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南州)位于长江、珠江两大流域上游交错地带,是长江和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苗岭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岭北属于长江流域、岭南属于珠江流域。境内流域面积在20 km2以上的中小河流310条,总长约5 000 km,其中流域面积在300 km2以上的河流36条(其中跨界河流23条),流域面积在100 km2以上的河流有89条(其中跨界河流35条),流域面积在50 km2以上的河流有172条(其中跨界河流56条),河网密度约为0.2 km/km2,水域资源非常丰富。

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要求,2019年4月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生态渔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将生态渔业纳入全省十二个特色产业之一,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水产养殖全过程,提出科学编制养殖规划,合理布局渔业产业,将湖库生态渔业、稻渔综合种养、冷水鱼健康养殖作为生态渔业的重要产业布局,构建产品优质、产地优美、技术先进的现代渔业发展态势,黔南州生态渔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渔业产业作为农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对助推农业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是渔业产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渔户可从中选择适用的先进技术手段用于渔业生产,在优化产业生产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实现渔业增产增收[1]。让水产科技成果能够及时快速地转化为发展动力,不断提升水产养殖生产效率,拥有一个快速运转的高效水产技术体系非常重要。为黔南州生态渔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介绍黔南州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1 黔南州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现状

1.1 水产推广机构数量及其机构性质

截至2021年底,黔南州共有水产推广机构13个,其中州级站1个,为黔南州养殖业发展中心,县(市)级站12个,均为养殖业发展中心。目前7个水产推广站属于养殖业中心内设站,6个属于综合站,均为全额拨款单位。

1.2 水产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从表1可知黔南州水产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表1 黔南州2021年水产技术推广人才队伍情况

1.2.1 编制和人员情况通过水产推广体系系统统计,全州水产技术推广编制总人数为53人,其中州级编制人数2人,县(市)级编制人数51人;实有人数共35人,其中州级2人,县(市)级33人;专业技术人员共34人,占实有人员总数的97%。与2020年相比,全州水产技术推广编制总数与实有人数分别下降85.7%和87.9%,下降率较高的原因在于乡(镇)级人员归属综合服务中心,没有专业从事水产技术推广的人员,从而导致2021年变动较大。其中州级编制总数与实有人数减少1人,减少33.33%;县(市)级编制总数与实有人数分别减少51人和53人,分别减少50%和61.63%。

1.2.2 职称等级从事水产技术推广的人员中有高级职称10人,占实有人员的28.57%;中级职称18人,其中州级1人,县(市)级17人,占实有人员的51.4%;初级职称6人,占实有人员的17%。

1.2.3 学历从事水产技术推广的人员中有硕士学历0人;大学本科学历14人,占实有人员的40%;大专学历18人,占实有人员的51.4%,较上年基本持平;中专学历3人,占实有人员的8.57%,比上年减少9%。总体来看,技术人员占比基本稳定,数量变化主要原因是人员离退休及高学历人才引进。

1.3 设施建设

1.3.1 基地建设2021年底,黔南州共有实验示范基地1个,面积为3 hm2;合作试验示范基地2个,总面积为20 hm2,均分布于县(市)级。较2020年自有试验基地和合作试验示范基地分别增加1个和2个。

1.3.2 养殖主体目前,黔南州从事水产养殖主体共有158个,其中公司企业82个,个体养殖户56个,合作社20个。获得省级龙头企业3家、州级10家。

1.4 履职成效

1.4.1 技术服务与培训2021年黔南州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示范关键技术共计9项,较2020年减少9项,检验检测18个批次,比2020年增加3个批次;指导面积3 225.27 hm2,较2020年减少8 270.13 hm2;指导农户8 169户,较2020年减少21 496户;指导企业124个,较2020年增加48家;指导合作社55个,较2020年减少3个。组织渔业技术培训66期、培训渔民7 821人次。

1.4.2 推广人员继续教育2021年,组织推广人员参加业务培训126人次、学历教育4人次,提供公共信息服务信息覆盖537户、全年共发布信息507条、发放技术资料11 538余份。

1.5 技术成果

2021年度,共发表论文8篇,其中州级1篇,县(市)级7篇,较2020年分别减少50%和增加75%。完成《黔南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9—2030年)的编制印发工作;合理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推动水产养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促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2 存在问题

2.1 水产技术推广效果差

水产技术推广职能与渔业产业发展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影响体系建设质量和效率,给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造成了巨大阻碍[2]。黔南州水产养殖主体共158个,省级龙头企业3个,占比仅1.9%,大型龙头企业较少,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较差。养殖企业小、散、弱的情况长期存在,企业也无人力与财力参与技术推广研发,在技术提升方面进展缓慢,导致全州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粗放,效果不佳。

2.2 人才队伍建设较弱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但受到地域限制,基层难以吸引高层次技术人才,难以留住人才,基层推广人员断档和人员老化现象突出。黔南州水产养殖面积达4 800 hm2,稻渔综合种养达21 333 hm2,而各县(市)在职在岗只有33人,平均1人需负责133 hm2的养殖面积,负责600 hm2的稻渔综合种养,现有技术人员完全不能满足技术推广需要。专业技术人才不足成为阻碍基层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的主要因素。

2.3 产业发展资金不足

水产推广经费严重不足,难以开展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以及对地方优质鱼种斑鳠的人工繁殖、都匀红鲤和石蛙保提纯扶壮等技术攻关。鱼病监测体系建设不全、手段落后,无经费购置鱼病监测、水产品质量检测等仪器设备,不能有效应对水生动物疫病的多样性及复杂性。缺乏工作经费,人员培训不到位,疫病防治及业务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较为困难。

3 建议与对策

3.1 完善体系建设

一个运转良好的体系对技术的推广至关重要。黔南州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管理相对粗放,特别是乡镇一级,水产技术推广举步维艰。应不断完善体系建设,提升机构运作效率,确保专业的事情专业人员干,夯实水产推广体系推广基础,让技术人员真正到村、到地块、到农户家中进行技术帮扶指导,增强水产技术推广成效。

3.2 加强技术人才打造

按照人岗相适应的原则,提高紧缺专业技术人才招引力度,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广纳贤才。加大激励政策,加强考核,切实了解人才在岗位上的工作状况,实行动态“跟踪式”管理培养,推动专业人才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打造一批能干事,干成事的水产技术推广人员,为渔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3.3 加大产业资金扶持

黔南州缺乏水产技术推广科研经费,导致未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水产养殖技术标准。目前推广的技术主要来源于全省乃至全国的技术标准,有的并不符合地区实际,技术推广效果较差。应加大科研投入,将科研投入纳入财政预算,通过技术研发,不断创新符合地方实际的技术标准,提升技术推广效果,增加群众收入。

猜你喜欢

黔南州渔业水产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春日花田映红颜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加油!水产人!
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研究
黔南州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赴黔南州农业产业发展协会交流工作
一图看懂贵州生态渔业发展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