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工不弃”选贤才
2023-01-03吴桂桃
文_吴桂桃
战国时,卫国的苟变颇具将才。大夫子思向卫侯举荐他:“苟变的才能可以率领五百乘的军队。”卫侯却回答他:“我知道苟变可以领兵。然而他曾经担任小吏,去一户民众家收税,吃了人家两个鸡蛋。所以我不任用他。”子思闻言劝谏:“听闻圣明者任用人才,就如同工匠使用木头一样,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所以如果栋梁之材粗可连抱,却有几尺腐朽,良工不弃。如今您处于战国之世,正应该选取得力人才,却因为两个鸡蛋而弃用干城之将,这可千万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卫侯闻言有所明悟,对子思再拜说:“谨受教矣!”
眼见将才要被埋没,子思以“良工不弃”为比喻,谏言卫侯“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最终卫侯重用了苟变,使其成长为卫国的名将。苟变将才得以施展,自身能力是基础,子思谏言是关键,他能够“良工不弃”,从国家需要出发,爱才惜才,不拘一格荐人才,最终为卫国选育了良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倘若一味盯着缺点,扭住问题不放,不给人改正的机会,则难免错失优秀人才。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干部是极其重要的保障。如何选人用人,选用什么样的人,是项需长期研究的课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识别人才方面,选贤需包容,辨才要开明。“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既要看到不足,更需发现优点,知人识人方能善任。
练就识人辨才的慧眼。建设党的千秋伟业,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大量能人才俊,要聚合各方面人才,共同描绘美好蓝图。毛泽东同志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骏马能历险,耕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组织人事部门要当“良工”,坚持事业为上,扩大辨才视野,提升识人广度,不轻易舍弃“良木”,让优秀干部脱颖而出。
涵养容错纠错的气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具体到每名干部,都会有或多或少不足,有的曾经犯过小错,有的发生过“洗碗效应”。毛泽东同志指出:“必须善于识别干部,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这是识别干部的主要方法。”干部存在的小瑕疵,不应成为“一票否决”,要客观运用好“三个区分开来”,辩证地看待缺点,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尤其那些敢于冲锋干事,勇于先行先试的干部,难免犯非主观性的错误,组织上须客观公正看待,实事求是地评价。要有“良工不弃”的包容,坚持五湖四海的广度,才能选准用实干部。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进入新时代,任务越发繁重,道路更加崎岖,需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离不开大量有胆识的干部。要充分做到“良工不弃”,给予干部试错权和纠改空间,泛驾之马、跅弛之士,大胆选用,正确驾驭,才能激活干部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