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工程混凝土病害及防治探究

2023-01-03姚红玲

中国设备工程 2022年1期
关键词:路基路面公路

姚红玲

(湖南建工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6)

目前,我国的公路建设往往使用混凝土路面,主要是由于混凝土路面在很多方面都占有优势,例如,混凝土路面可以长时间经过外界的压力,不需要占用过多的时间,对其进行保护,而且这种路面适应能力较强,汽车在路面上行驶时不会产生很大的阻碍。虽然在养护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不能忽略对公路路面的保护,如果不注意对其进行养护,那么,产生的危害将会加深对行车的影响。

1 公路工程混凝土产生的病害

1.1 车辆过多碾压路面造成大面积的损伤痕迹

在公路路面上,常常可以看到汽车碾压过的痕迹,一方面是由于公路路面行驶的车辆数量过多;另一方面,与路面使用的材质有关。在材质方面,主要是由于其忍受高温的能力偏弱,在遇到强烈的太阳光时,所使用的材料会发生物理变化,导致整个路面出现松动。行驶的车辆过多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解决这类问题,就要从所使用的公路建设材料入手,寻找耐高温的物理结构、稳定的材料保障路面强度得到加强。值得注意的是,行驶车辆过多对路面造成的碾压的痕迹是一种不可恢复的现象。车辙产生的根本原理是车辆通过反复行驶路面,产生力的作用,使得路面产生凹陷,这种现象是难以恢复的,是一种永久的变化。车主最常出现的地方就是高速公路的进出口以及收费站,还有一些公路的交叉路口等,这些地方都是产生车辙最严重的地方。由于他们在这些区域需要进行长期的等待,对特定路面的压力也是持久的,极易导致建设工程的材料失去平衡,导致产生错位移动。

1.2 公路路面产生裂缝

在一些乡镇的公路上,往往可以见到路面产生裂痕的情况。裂痕产生的原因有多种,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季节的影响。由于在夏季气温过高,车辆行驶的速度与路面产生大量的摩擦,在摩擦的过程中,会释放出更多的热量,因此,路面遭受到过高热量的侵蚀,裂痕就会产生,随着时间的变化,裂痕会越来越严重。通过长时间的高温侵蚀,路面上的裂缝逐渐向下腐蚀。雨水就会通过裂缝进入路面基层,最终腐蚀整个路面的路基,使得道路的寿命缩短。这说明对路面的定期维护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在寒冷季节,一些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地区,由于昼夜温差过大,地面受到气温的影响,会产生热胀冷缩的情况,在这样的气温交替下,就极易导致路面产生裂缝。因此,不论是在高温的情况下,还是在低温的情况下,还是在高低温交替的情况下,工程建设人员都要及时对路面进行检查和养护,保证公路建设的稳定。

1.3 路基不均匀沉降

一个公路建设的最重要的关键部位就是路基的打造。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公路建设大部分处于夏季,因此,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低,在将黏土块粉碎填充路基时往往会产生缝隙,并不能使路基填充饱和。公路建设往往涉及许多关键环节,例如,需要建设加减速车道时,行车道建设与其建设分期进行,并没有呈现同步状态,使得两个车道在连接处过于空缺,久而久之,导致路基下沉。城市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地下水,地下水的水位深刻影响着路基的沉降。由于所使用的建筑方案和所采用的建筑材料不同,在初步将碎土碾压成型后进行填充,后期会产生公路局部均匀地下沉。另外,由于地质环境的影响,也会使得路基沉降。但地质突变往往发生在一些特定区域,并不是造成路基沉降的普遍原因。

2 解决公路工程混凝土病害防治的措施

2.1 定期对公路进行维修和监测,保证公路可行驶的安全性

对所建公路的路面及时进行维修和检查,这是一项预防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提前了解公路设计的整个状况和工程设计方案,在掌握公路路面具体的建设状况下,探究公路监察的时间和具体的方案。工作人员平时要做好对公路数据的监测和记录,在定期进行公路监测和维修的过程中,将这些日常数据收集起来,进行集中分析,保证公路监测和维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在掌握科学数据的基础上,做好相对应的公路维修方案。

2.2 在公路设计方案前对当地环境进行具体分析

在进行具体的公路建设操作之前,要对当地的环境进行探测,特别是在气候、水文、人文、社会资源等方面详细进行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主要是为了避免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地质环境,造成次生灾害。与此同时,公路建设应该秉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在保障社会经济高速运行的情况下,设计出符合国家公路建设标准的具体工程方案。地下水对公路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公路建设要保证能够有效促进积水的排放,减少积水对公路的腐蚀。公路建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维护好路基。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建设公路时所采用的路基建设主要是换填法,为了使新建设的公路不会对已经存在的公路产生影响,因此,要对新建设的公路路基进行加固工作。常见的加固路基方式有强夯、水泥搅拌等。在选用路基材料时,要对地质环境进行分析,不同的地层要采用不同的材料,如果路基下层所填充的黏土湿度过高,就要掺杂生石灰进行中和。另外,在排水方面,要促进排水系统的完整,在遇到暴雨季节时,要保证路面干燥,不会长久经历雨水的腐蚀。一些城市会在路面架构,一些PVC管,将所存的雨水导出路面两侧。

2.3 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联系,共同促进公路养护的发展

公路建设不能单纯依靠工程建设师,工程建设师所能做的是当公路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维护,也需要给以政策支持。城市公路建设往往进程较快,但一些偏远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公路建设,往往难以持续推进,这主要是由于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在偏远地区建设公路时,应当提供经济援助和政策支持。有了充足的资金后,偏远地区才能够定期对公路进行维修和养护,通过政策支持,当地的居民才能够提高意识,自觉加入公路建设中。另外,在建设公路时,也应当积极号召社会大众广泛参与,单纯靠政府的资金支持是远远不足的。可以通过社会众筹公路建设资金,为偏远地区建设公路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除此之外,政府也应当号召广大人民节能减排,尽量绿色出行,减少对汽车的使用。目前,我国正是由于汽车数量的猛增,从而导致公路常常出现损毁的状况。绿色环保理念从古至今一直不断发展,因此,政府应当积极号召社会大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此减少对公路的损坏。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人类的生存环境逐渐在恶化,因此,应当加强对汽车的监管,促进公路交通线的完善。

2.4 解决路基沉降问题的有效措施

路基沉降是公路建设中最常见的一项问题,因此,在防治的过程中,也应当着重抓住此问题进行详细分析。首先,应当对当地建设环境进行具体分析,特别是在土壤和土质方面,有些土壤和土质不适合公路建设,因此,工程建设之前的土壤调查是十分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路基沉降,需要对所采用的路基建设材料进行选择。可以对当地的土壤进行改造,改变其物理结构,将其转换为适应路基的土壤材料。一条公路上可能不同的区域会产生不同的沉降问题,因此不必将所有的土壤都进行转换,可以将部分土壤通过灌注的基础注入原来的路基中,加固路基建设。

为了保证路基不会产生沉降,导致发生意外状况,就需要工程建设人员做好后期的公路监管工作。公路建设人员可以定期安排不同的相关工作者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排查,一旦发现数据出现明显的波动,要及时进行实地检查。由于科学技术和新资源的出现,可以对一些传统的施工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如果一旦公路出现沉降的状况,公路建设人员应当及时用黏用的材料,对这部分公路进行封闭处理,避免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发生意外事故。

3 结语

公路建设影响着国民经济运行的态势和发展状况。我国目前在不断完善公路运输网,因此,对公路的定期维修和养护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尽管目前公路建设和维修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但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这些问题将会转化为公路建设的推动力。

猜你喜欢

路基路面公路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软弱路基加固处理设计探究
公路断想
用艺术修补路面
半填半挖路基的填筑方法
公路路基沉陷的处理技术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一款透水路面养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