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标准引领助力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水利部国科司副司长倪莉解读《水利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
2023-01-03吕彩霞
7月13日,水利部修订发布《水利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进一步提升水利标准化工作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水利标准化工作对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副司长倪莉,就此次修订背景、特点及修订内容进行解读。
加强顶层设计是推进水利标准化工作的根本保障
中国水利:本次修订《水利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的背景是什么?
倪 莉: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水利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是水利部开展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依据,多年来在规范和加强标准立项、编制、实施与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指出要“深化标准化运行机制创新”“持续优化标准制定流程”。李国英部长高度重视水利标准化工作,指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水利标准化工作,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履行水利部门法定职责的必然要求”,并明确要求“改革标准制定发布机制”。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标准化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水利部党组对水利标准化工作提出的任务要求,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水利部组织开展了《管理办法》修订工作。
中国水利:在加强水利标准化顶层设计方面,水利部开展了哪些工作?
倪 莉:水利部历来高度重视标准化制度建设,先后于1989年、1992年、2003年、2019年制(修)订了四版《管理办法》。同时不断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于2020年印发实施《关于加强水利团体标准管理工作的意见》,2021年修订印发《水利技术标准复审细则》,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规章制度体系。
持续优化完善标准体系,2021年修订印发《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调整水利部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增加水利部信息中心为成员单位。重组水利标准化工作专家委员会,进一步优化委员专业布局、年龄结构和代表性。设立水利标准化工作联络员制度、水利团体标准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标准化工作年报和标准化工作月度专报制度,标准化工作管理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现行有效标准查询系统,组织研发标准公开系统公众意见收集平台并上线运行,免费公开全部水利行业标准文本,以及已出版的行业标准英文译本,大大提高了标准的使用频率,加快了信息交流,全面推动标准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优化标准制定发布机制是出台高质量标准的有效途径
中国水利:《管理办法》主要修订了哪些内容,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倪 莉:近年来,水利部认真归纳《管理办法》实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系统梳理标准化相关法律法规,借鉴吸收其他部委已有标准化相关规定,在总结凝练水利标准化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于7月13日修订印发了2022年版《管理办法》。
修订后的《管理办法》分为总则、组织机构与职责、标准的类别、标准的立项、标准的制定、标准的发布、标准的实施、监督管理、保障机制和附则等十章五十八条。
进一步明确水利标准化工作定位。阐明水利标准化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满足保障国家水安全,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
新增组织机构职责。明确水利部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是水利标准化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及其主要职责,规定了水利标准化工作专家委员会的产生方式和主要职责。进一步优化完善主管机构、主持机构和主编单位职责,明确标准制定、实施与监督主体责任,突出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作为主管机构在水利标准化工作中的统筹协调作用,以及水利部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作为主持机构对各自专业领域标准的归口管理职责。
细化标准项目分类和立项程序。明确标准项目分为任务类和申报类,以及标准项目的任务来源和立项程序。增加水利标准化工作专家委员会审议申报类项目立项环节。规定主编单位选取原则,明确采用竞争性立项、政府采购等方式择优确定。同时立足落实长江保护法和重大国家战略对标准的技术需求,优化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编制范围。
优化标准制定发布程序。在保留原有起草、征求意见、审查和报批四个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调整审查和报批阶段程序。新增专家委员会组织召开报批稿审查会、提请部务会审议报批材料等程序。优化行业标准征求意见时间,一般情况下为30日,紧急情况下可以缩短至20日。细化开展标准局部修订的有关程序和要求。
调整与现行法律规定不一致的内容。根据2021年7月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删除了对标准制定存在质量问题和制定进度滞后的主编单位采取“取消编制资格、暂停标准申报”等约束措施,修改为由主持机构会同主管机构采取相应措施,督促主编单位限期整改。
以高质量水利标准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中国水利:下一步,水利标准化工作重点有哪些?
倪 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高标准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水利部党组提出了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明确要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出台高质量标准、增加标准有效供给,服务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对水利标准化提出新需求。
“十四五”期间,水利标准化工作将紧扣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立足各方面能力提升和标准实际运用,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聚焦水旱灾害防御、国家水网建设、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智慧水利建设、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领域,及时做好水利标准的编制、优化、调整,全面提高标准质量,进一步深化标准化国际合作,全面构建适应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以高水平的标准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