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数字城管新模式
2023-01-03
合肥市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三批数字城管建设试点城市,市委市政府及城管局相关领导高度重视数字城管项目建设,并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通过数字城管一期、二期建设逐步实现了数字城管全覆盖的要求。
数字城管一期经过大量的前期调研、立项、方案征集设计、论证审批等各项准备工作,项目于2013年6月启动建设,2014年上半年建成,2014年9月份开始试运行。经报市委市政府批准,2015年1月1日数字城管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在总结一期数字城管系统建设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并结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省厅对于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的要求,市城管委办公室适时统筹推进数字城管二期市县一体化数字城管平台建设,2018年底启动项目建设,2019年8月份数字城管二期系统上线试运行,2020年1月1日在全市正式运行。
一、系统建设情况
经过数字城管一期、二期建设,覆盖合肥市全部建成区,包括4 个主城区和3 个开发区,以及下属四县、一市、一区约1100 平方公里。普查城市管理部件348 万个、地理编码点13 万个。划分万米单元网格31243 个、巡查责任网格356 个。界定了各区(开发区)、各县(市、区)、各街道(乡镇、社区)以及社居委的管理边界;明确了115 类城市管理部件和96 类事件主管部门、具体养护(处置单位)。构建了合肥数字化城市管理空间地理、管理网格、城市管理部件和地理编码四大基础数据库。
二、系统取得的成就
合肥市数字化城市管理运行模式采取适合大型城市的“两级监督、两级指挥”模式。这种模式既可满足市级高位监督、协同指挥的监管要求,又能实现市、区分级管理、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的目标,从而建立市、区两级既为统一整体、又可各自独立运行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格局。工作业务流程按照行业标准,分为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查结案六个环节。
(一)促使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首先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领导多次调研、视察、指导数字城管系统运行,成功召开了第一次城管委会议,为系统顺利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高位支持。二是各区、开发区、县(市)、相关市直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纷纷加大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投入,促使城市管理工作压力层层分解传递,及时有效解决城市管理问题。三是实现了城市管理重心下移,调动了街、居等基层单位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二)构建了科学、公正的城市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城市管理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明确了城市管理考核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及考核对象、方式、监督和结果运用等内容,顶层设计了城市管理日常工作三大项11 小项的月度考核标准,构建了符合合肥市实际的城市管理日常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系统自动生成任一时段对各类考核对象的考核结果,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影响,每个考核对象都可随时登录系统查询自己的实时考核结果,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自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以来,市城管委办公室每月通报并依据考核办法严格兑现考核结果,收到了较好效果。
(三)促进全市大城管格局初步形成。目前,通过网络接入合肥市数字城管系统的单位超过800 个,包括7 个区(开发区)、54 个街道(乡镇、社区)及其管辖的社居委、15 个市直部门、17家企事业单位,基本上囊括了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所有涉及城市管理的部门和单位。登录系统的固定及移动终端账户超过3000 个,形成了市、区、街、居多级联动、部门力量整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大城管格局。
(四)实现了对城市管理问题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置。通过信息采集监督员上报、领导督办和市民举报等多种渠道,依照市委市政府出台的考核办法,借助数字城管信息化手段,强力促使各类考核评价对象快速高效处置问题。
(五)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推动城市治理进入新常态。把全市全部建成区划分为356个巡查责任网格,每个网格都有信息采集监督员进行全天候巡查,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处置。从运行以来的效果来看,不仅为合肥市创建文明城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改变了过去创建打突击、阵风式的工作方式,同时也巩固了创建成果,推动了社会综合治理,使全市城市管理工作真正走上良性化、常态化管理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