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动物疫病早期诊断与防治技术
2023-01-03石虹娟
石虹娟
(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湖南 郴州 423000)
现阶段,各地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准确把握当前动物疫情形势,切实落实关键措施,全力做好H7N9流感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为农业农村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1.动物疫病常见特征阐述
我国已进入H7N9禽流感疫情高发季节,疫情总体特点没有发生改变,接触被感染的禽或暴露于活禽经营市场是人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今年以来,福建、云南、湖南等16个省份均出现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针对此,应明确动物疫病常见特征以此进行防控。首先,动物疫病根治病病源主要的特征有:其一是群发性。基础传染性为基础,当动物感染后病原体会迅速繁殖并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以间接、直接的途径让其他动物也被感染。其二是流行性。其流行性比群发性的传染度要高,在周边养殖场动物出现疫病后会互相感染,并呈现出区域小的特点。其三是危害性较大。当动物感染疫病后若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则会导致动物直接死亡,具有死亡率高、潜伏期短、发病快的特点。其四是,致病病源在散播的过程中会产生变异的情况,并针对某种动物扩散到其他物种,最终感染人类,严重时会出现大面积死亡的情况发生。针对此,当地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应密切监控重大动物疫情动态,成立兽医志愿服务队,面向全市开展特殊时期如何科学饲养动物,常见疫病诊断与合理用药等服务。为严密注视非洲猪瘟和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动态,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通过电话和互联网手段实施疫情排查,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实时掌握全市畜禽健康状况。以此,加强外来动物疫病防控,统筹做好常见病和新发病防控;推进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和养殖场(区)疫病净化;推动动物疫病防控政策落实和屠宰行业转型升级,坚决夺取全年动物防疫工作全面胜利。例如,应集中对养殖场进行清洗消毒行动,对辖区内的畜禽养殖、屠宰、无害化处理、运输等环节等的场所和周边环境进行集中大扫除、大清洗、大消毒。以此,确保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当地养殖户的收入稳定增长,并以各个宣传渠道,让当地养殖户明确认识到动物疫病防控、诊断、防治的重要性,以此增加养殖户的动物疫病防控知识,积极做好圈舍的日常清理、保洁,关注动物生产情况等工作。
2.动物疫病早期诊断技术分析
2.1 外观诊断技术
在动物疫病早期诊断中,应进行外观诊断技术。首先,由于动物疫病发病类型不同,在采用外观诊断技术时也会有所差异,一般的疫病可以透过观察动物外观发现其疫病,但一些隐秘性较强的疫病则需要按照血清检查发现该疫病。其次,在进行外观诊断技术时,检疫人员应深入了解动物常见疫病、动物主要特征等,以此切实发挥外观诊断技术,做好外观检查,及时发现动物疫病,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例如,在观察生猪时,可主要观察生猪眼角位置;观察鸡时,应观察鸡羽毛位置;观察鸭子时,应观察鸭子羽毛含油量等。在确定某只动物异常情况后,应针对动物进行进一步检查,逐步判断出疫病类型。
2.2 血清检查技术
首先,在动物感染某种致死病原后,其动物的体内会形成繁殖功能。因此,应及时对该动物进行血清检查。当检疫人员发现动物出现异常表现时,应针对动物免疫系统以血清检测的方式确定动物感染疾病。并以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进行诊断,其体液免疫会产生少量的抗体,在分离血液中,可在抗体后进行血清学监测。其次,动物检疫人员,应对禽类动物进行抽样检查,监测血清抗体水平,对不合格样本重新进行免疫注射,努力实现禽流感免疫密度100%的目标。如果动物出现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或肾小球肾炎,则需要谨慎对待。最后,在血清检查中,应对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疗法有反应的动物分开进行检查,并定期监测临床症状、血象和血清生化,适当调整治疗方案。
2.3 分子生物学检测标准
在以分子生物学对动物进行检测时,应主要针对动物机体病原进行。首先,由于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普及时间较晚,通常情况下,在检测中应提取致病源,并利用可疑病原扩增核算,若呈现出阳性结果,则表明提取的病原是主要危害动物机体的病原。
同时,在所有标本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前均需要先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和诊断,必须经病理诊断医师确定,保证有足够的肿瘤细胞用于检测。其次,在采用MMR/MSI的检测方法时,应包括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MMR蛋白表达和PCR方法检测。两种方法检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目前敏感性最高的方法是MS I-PAR检测方法。最后,在使用组织标本检测RAS突变状况与DNA进行检测结果对比时,应根据需要确定病原体特征进行检测。
2.4 微生物培育技术
在动物疫病早期诊断技术中,微生物培育技术的检测主要来源与细菌、真菌的疫病情况。微生物制剂是将自然界有益细菌通过人工筛选培育,再经过生物工程工厂化生产出来,用于生态调控及动物营养保健的活菌制剂。例如,当动物疫病爆发前期,若有动物出现死亡情况,应将动物尸体用于微生物培育技术中。应进行清洗与消毒,并减去病灶组织,再将剩下部分处于无菌环境下进行微生物培育。在通过染色镜和生化检测结果确认后,应可以用培育的微生物为原料,加工出替代各类动物可食用部分,从源头杜绝动物疾病可能对人类的危害。如EM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都属微生物制剂的同类产品。
3.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实施对策
3.1 做好猪瘟免疫程度
在动物疫病防治技术中,应首先做好猪瘟免疫程序。首先,猪瘟免疫效果决定了生猪母体抗病原高低,其中疫苗接种时间以及接种质量,都会影响生猪母体抗病原高低。例如,在相关试验表明,在得知仔猪母源抗体的规律后,应以每6个月为周期,定期为母猪接种猪瘟冻干苗,其疫苗接种期限为6个月,所产的仔猪在30日后应接种一头计量的猪瘟冻干苗。其次,根据对猪瘟防控免疫程序的分析后表明,其猪瘟控制的防治措施可安排在每年的春季与夏季,并确保对仔猪及时接种猪瘟冻干苗。
3.2 做好病死猪的处理工作
在做好病死猪处理时,应进行无害化处理。首先,病死猪会携带一定的病菌与病毒,在病死猪尸体腐烂后会产生大量的病菌,若不及时处理病菌会随着空气四处扩散。因此,应有效发挥无害化处理的优势,按照我国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养殖户乱扔病死猪,避免病菌直接污染到生活环境、水源,导致各种微生物、病毒、病原体的变异,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危害人们的健康。其次,当地动物检疫机构应针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进行监督,应加强对养殖场所等涉及区域进行前面消毒灭源工作,防止二次污染以及生猪疫情感染等问题,在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处理后的残余物可加工成生产有机肥的原料。最后,若存在不规范处理病死动物行为后,监督部门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调查取证,并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以此按规范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该填埋区域进行全面消杀,并针对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工作。
3.3 做好散养鸡疫病综合防治
首先,在针对散养鸡模式进行防治措施时,应明确散养鸡免疫接种并避免鸡发生其他类疾病。其减少散养鸡发病是关键点之一,在选择疫苗时应优先选用新城疫苗并按照有效期进行注射,其新城疫苗有效期为45小时。在此时间内应完成疫苗接种工作,该疫苗感染性强,并且免疫稳定性高,具有较长时间的免疫期。其次,应针对散养鸡养殖环境进行处理。应针对养殖环境进行改善。例如,当地应严格做好鸡舍内外环境的卫生消毒工作,应严格执行鸡舍空气换气换风、减少空气污染。并且鸡舍管理人员应针对鸡舍温度、湿度进行把控。例如,在冬天应保持合适的通风以及温度,以此有效防治散养鸡疫病。若散养鸡出现疫病,检疫人员应针对支原体病、白痢、白血病、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等进行定期检测。可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淘汰阳性鸡,留下阴性鸡作为种鸡,其后代可确保鸡群健康。最后,为有效防治散养鸡发生疫病,当地应积极进行科学用药针对性防治。在选择药物时,应选择针对性的药物主要防治控制病原体的发生,如支原体与大肠杆菌的药物,只有正确地选择才能确保防治成果。可利用目前防治效果有一定成效的药物,如泰乐菌素、支原净、替米考星、氧氟沙星、恩诺沙星、阿奇霉素、强力霉素、林可霉素等,这些药物可以定时交替使用。
3.4 加强排查工作,避免发生动物疫病扩散
根据我国动物卫生部门规定,在基层动物检疫机构中应定期对所管辖区域内的养殖场所、交易所、屠宰场进行定期排查,并且应针对动物疫病防疫工作作出详细地部署,要求各村、各户切实做好当前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基层动物防疫机构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动物疫病免疫实施方案,分解落实责任,及时落实防控经费以及疫苗等防疫物资。最后,当地应积极组织兽医人员、防疫人员、检疫人员组成防疫队伍,确保工作按时开展,规范进行,应全面掌握乡域内动物防疫工作动态,集中开展动物“免疫周”行动,健全动物防疫定期巡查工作机制,把防疫责任落到实处。在加大排查工作的过程中基层动物检疫机构应遵守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的免疫原则,并且要因地制宜,结合乡情扎实做好防护工作。
3.5 关于疫苗免疫接种的分析
在动物疫病疫苗免疫接种中,一般可分为预防性疫苗接种和紧急接种疫苗。其预防性疫苗接种是指,应按照微生物制品的区别对动物进行皮下接种;紧急疫苗接种是对尚未感染的动物进行临时疫苗接种,以有效地扑灭传染病。主要用于疫区和受威胁地区的动物,从而迅速形成免疫带。例如,针对羊的疫苗接种要求有。如7日龄免疫、感染性脓疱病灭活疫苗、口腔及唇黏膜注射;15日龄,接种感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皮下注射;用灭活疫苗接种60日龄山羊尾根皮肤;在45日龄,肌肉注射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采用梭状芽孢杆菌病灭活疫苗、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对90日龄大羊进行免疫。最后,为确保疫苗接种效果,应积极建立好动物疫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机制,当地可根据畜禽定点屠宰和集中检疫为例,全面实施定点屠宰和检疫制度,在设区市主城区实施家禽定点屠宰和集中检疫。
3.6 做好饲养管理与消毒工作
在动物疫病防治过程中,应做好饲养管理与消毒工作。首先,饲养管理是提高养殖效率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生长阶段动物抗病性和营养需求的差异,养殖户应根据其阶段特点改良饲喂管理,通过科学饲喂的方式提高动物的抗病性和免疫力。例如,应根据不同时期羊的营养要求,合理科学地分配好饲料,并确保饲料应用平衡,在有效控制喂养时间和频率时,应通过喂料提高羊的体质,对防疫有一定的作用。最后,所有饲料和饮用水应保持清洁,严禁使用污水或死水。若养殖场附近有化工厂、重工业企业或居民区,应对水源水质进行分析,做好净化过滤工作;禁止在生产中使用易发霉的、定性的饲料。在传染病高发期适当添加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可以预防传染病。饲料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科学保存,防止发霉。在进行消毒工作时,其消毒是预防传染病最关键的措施,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动物养殖中消毒工作存在的不足,养殖户应充分认识到消毒工作的重要性,坚持安全的原则,对养殖场内外进行外部消毒、管理,以此发挥防治技术要求,综合兼顾,重点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