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郯南农场高标准农田水利项目实施效益分析

2023-01-03

治淮 2022年3期
关键词:高标准项目区农田水利

公 臣

郯南农场高标准农田水利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区)位于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境内,总占地1.56 万亩。2020年实施了高标准农田水利项目,项目区建设总投资390 万元,面积0.3 万亩,项目配套建设了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成运行后基本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沟渠路桥涵闸配套的优质高产高效农田标准。本文以郯南农场为例,分析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

一、原项目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源供水能力不足

原项目区主要由农用机井提水灌溉,由田间排水沟排水。目前项目区田间工程不配套,30 座现有机井老化损坏,只有不足10 座正常使用,放着大量水源,却无水可用。

(二)电力设施不配套

原有变压器功率为300kVA 左右,机井电源不配套,只能用柴油机带水泵提水,费时费工费资源,导致农场灌溉水利用系数低,仅在0.3 左右。

(三)排水设施年久失修

原项目区田间工程因长年损坏失修,且淤积严重,利用率低,田间工程配套率仅能达到5%,远远不能满足项目区耕地的灌溉需要。尚能运行的工程因运行管理措施跟不上,特别是在工程维修方面,由于缺乏资金,无法对工程进行正常维护,造成工程效率低,有效灌溉面积仅为1000 多亩,远远不能满足项目区耕地的灌溉需要。

二、高标准农田水利项目中的工程措施

(一)总体标准

按照国家对农业和水利现代化的要求,通过修建水利灌溉、交通道路、地力提升等配套措施,集中连片对农田进行综合治理。开发治理后,可达到国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要求。

(二)水利措施

1.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项目区耕地面积0.3 万亩,采用井灌为主地区约0.28 万亩,采用引河灌为主地区约0.02 万亩。引河灌区以引柳沟河支流为水源,项目区实行干、支两级渠系布局,渠道全部为土渠。对渠道实施防渗处理措施,发展节水灌溉,衬砌连接柳沟河支流的渠道,衬砌渠道1 条。试验田内布置喷灌管道3 条,每隔50m 设出水口一个。井灌区采用浅层地下水(不超过45m),通过打机井,建小型机井和引流渠。新打机电井27 眼,机井配套54 座,管灌200 亩。

2.排水工程

项目区以农沟作为主要排水通道,排水主要流入周边灌渠,斗沟间距为200 ~250m,深0.8 ~1.0m。开挖疏浚渠道3.85km,衬砌支渠0.33km,衬砌斗渠1.10km,新建管涵桥5 座,平板桥1 座。

3.农田输配电工程

提升项目区输配电线路设施,安装变压器5 台套,配电箱5 套,架设低压输电线路3.85km,高压输电线路2.58km。

(三)田间交通措施

建设道路工程主要包括田间路和生产路。在遵循方便居民出行和耕作,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充分利用现有田间道路等原则的基础上,建设田间道和生产路两级道路。项目区道路系统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考虑项目区周边的环境和原有的道路系统,在充分利用现有道路的基础上,适应农业机械化生产的要求。项目区每个畦块在40 亩左右,畦宽40m 左右,这就造成了地块较狭长,长度约在700m 左右。为减少地块长度,方便收耕播种作业,需在当中修建生产路。共修建4.0m 硬化干道2.18km,3.5m 硬化干道0.58km,4.0m 泥结碎石路面2.19km,项目区道路通达率为100%。

(四)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考虑到区内的土壤和自然条件,在适宜的道路两侧间植白腊1000 棵、女贞1000 棵防护林网,达到改善水土保持、固堤保水的目的。当年造林成活率达98%以上,3年后保存率达90%以上,做到林相整齐、结构合理,增加林网防护面积0.1 万亩。

三、高标准农田水利项目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1.增产效益

工程完成后,为项目区提供了足够的水源保障,农场的可种植类型范围大幅增加,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经测算,项目区亩均增产粮食120kg,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6 万kg,年增直接经济效益约53.55 万元,受益人口75 户,260 人。

2.节水效益

项目区实施了节水灌溉技术,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20%,年节水约35.4 万m3,按0.5 元/m3水费计算,年节能效益为17.7 万元。

3.节能效益

项目区采用集中连片灌溉,相比以往单井提水灌溉,用电量、耗油量相应降低;田间道路成网,既方便了日常生产交通,也为大型机械作业提供了条件,相应地降低了能耗。根据典型调查推算,年节能效益为1.5 万元。

4.省工效益

灌溉用水量、用水时间减少,农业机械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又减少了用工量,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按人均省工1 个工作日计算,年省工0.1 万个,按72.0 元/人日工资计算,则省工效益为7.20 万元。

综上,项目实施后年均增产节能效益共计113.85 万元。

(二)社会效益

1.进一步改善了耕地质量

项目实施后,新建配套了节水灌溉设施,不规则土地进行了重新规划平整,铺设了田间生产路,耕地质量得到全面提高,项目区内所有耕地成为了“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

2.进一步增加了农民收入

项目实施后,郯南农场实行了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及时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充分发挥了项目所在地的区位优势;周边农民利用项目农业生产设施,不仅节约了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和风险,而且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加了耕作效率,从而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经综合调查分析,项目实施后农民人均纯收入可提高111.56 元以上。

3.进一步增强了保护耕地的意识

通过对项目区的农田综合整治,使项目区建设成为山东省一流的高标准农田,并产生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这也明显增强了项目区周边农民乃至全县居民、各级政府部门对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意识。

4.进一步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项目实施运行后,项目区灌溉水保证率、利用率均得到提高,不仅提升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而且优化了作物种植结构,促进了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形成了区域产业化优势,加快了项目区农业结构的调整步伐。

(三)生态效益

1.降低地下水位,提高防洪标准

通过对项目区的建设,使项目区内沟渠桥涵配套齐全,可降低地下水位,排水通畅,提高了项目区防治洪涝灾害的标准。

2.提高农业节水水平,减少地下水污染

已有研究成果表明,灌溉用水过量会导致肥料损失,化肥有效利用率不足50%,同时肥料渗入地下会造成严重的地下水污染。而节水灌溉一般不会形成渗漏,不仅可提高灌溉水利用率,降低肥料淋溶损失,有效地减少了对地下水的污染,而且有效的节水措施也维持了地下水的采补平衡。

四、结语

通过高标准农田水利项目的实施,郯南农场项目区已达到了“农田成方,集中连片;土地平整,土壤肥沃;灌排配套,设施先进;林网适宜,生态良好;道路畅通,设计规范;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科学种植,产业明显;管理严格,运行顺畅”的总体目标要求,是一个具有示范效应的高标准农田水利项目■

猜你喜欢

高标准项目区农田水利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高标准高质量转入“三年行动”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