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学视域下高职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2023-01-02尤建祥全奎松王晶晶

装备制造技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智能网视域课程体系

尤建祥,全奎松,王晶晶,王 楠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盘锦 124000)

0 引言

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这个概念逐渐受到关注,而相关行业也开始兴起。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高职院校也设置了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以期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人才。通过对高职院校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的调查研究来看,学校纷纷开设了环境感知技术、自动驾驶系统、无线通信技术、导航定位技术、汽车智能化改装等课程,并积极开展教学实践。但是,目前在教育改革背景下,生态学理念逐渐融入教育实践,并对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产生影响。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加强教学研究,从生态学视域下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路径[1]。

1 生态学与教育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和作用的科学。目前,在教育创新改革、学科交叉的背景下,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已经成为研究教育问题的新工具。1966年,英国教育家E.Ashby首次用生态学研究高等教育问题,并提出作为环境的产物,大学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此后,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从生态学视域研究教育教学活动,并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从生态视域下来看,教育是一个有机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体表现为教育生态系统与社会大系统的整体关联和教育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整体联络,即一方面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因素制约、影响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根据社会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调整、优化其内部结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教育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基于此,从生态视域出发,社会发展中的各类信息反馈到教育系统内各环节中来,体现了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具体为社会对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素质的要求。课程建设是教育内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因此,为保证教育生态系统的和谐,结合社会发展的影响,学校对课程建设作出调整和优化是在所难免的[2,3]。

2 高职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

从生态学视域下分析,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就是一个具有一定层次和结构,包含多种教学要素,且各要素之间、内部要素与外部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进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整体从某些角度体现了生态学的特征:

(1)整体性

根据生态学理论,在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需要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建立联系,并通过相互作用发挥功能,形成相互联系的生态结构。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体系也是如此。第一,学生既是教学实践的主题,也是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主体。在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体系中,学生作为整体的“人”,实现内在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并用自己的主体身份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在“智能驾驶技术”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C/C++、Java等编程语言,学习MATLAB软件使用,了解信号处理原理及应用,同时还应关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在课程中赋予学生完整的生命教育,让学生以“全人”的状态发展。第二,教与学的关系影响着课程整体的关联性。根据生态学理论指导,传统的不平等的教与学关系需要做出优化,师生之间应该建立平等对话、互为主体的生态关系。一方面教师要坚持“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设计课程目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实践;另一方面学生也应尊重教师的指导,与教师积极沟通,并进行主动性、创造性的学习。第三,课程体系与国际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教学环境以及学生的心理环境等生态因子具有整体关联性。当前,在智能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个国家都开始了智能网联汽车的研究,开发相关产品和技术,我国的智能网联汽车市场也不断拓展,社会文化对于技术创新也给予了更加宽容的态度,基于这些外部因素,高职院校积极设置相关专业,学生对于专业的未来前景也充满期待。影响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外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必然会对教学活动产生作用,并影响教育整体的运行。

(2)平衡性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在内部运转与外界交流的过程中,会始终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在高职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教育体系内外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会让整个系统出现不平衡,而通过内外物质的沟通和能量的置换,必然会从不平衡到平衡的状态。具体表现为:其一,课程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例如从课程目标设置来看,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目标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即培养学生掌握智能网联汽车的前沿科技,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在未来学习、生活、工作中能够具备创新精神。随着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高职院校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做出微调,提高教学目标的指导作用,确保课程体系围绕目标实现动态平衡。其二,课程体系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以及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外部环境的变化给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而高职院校只有从课程本身进行改革、发展、创新,才能适应智能时代的发展。

(3)开放性

生态系统不仅需要内部的运转,更需要与外部实现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因此,开放性是生态系统的本质特征。以生态学视域分析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提,自然也展现出了开放性的特征。具体来讲:其一,教师、学生作为教学实践中两个最为主要的角色,需要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才能不断完善知识结构,调整思维模式,丰富实践经验,同时凸显个性特征,此外,教师和学生存在于国际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并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特定的心理环境,这也会让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其二,在学科交叉的背景下,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该突破单一学科的限制,与其他学科、其他领域的知识进行交流互动、兼容并蓄,这样才能让教育生态系统对外实现有效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促进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

3 高职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内涵

生态学理念在教育领域的渗透,为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思维方式。在高职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待课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验。基于此,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生态学的视角理解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育的内涵。

首先,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育本身具备生态性的特点。在生态学视域下,教育工作者对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必须遵循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教育本身具有生态性。教育活动本身就处于一种生命状态之中,它的自身系统中所包含的各个组成要素,与外部的环境要素之间形成一定的互动,并不断的运行和循环。在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实践中,其生态性则是通过教育生命系统和结构特征表现出来的。要想进一步理解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育的生态性特征,需要感知教育的生命性,也就是说教育活动本身是具有生命的。具体解释如下:其一,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教学活动的各个部分也具备生态有机性质,例如教师与学生就是以生命体的形式存在的,而专业教学活动自然建立在人的生命活动基础上。其二,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生命有机体,也就是说教育教学的过程本身是充满活力的过程,一方面教师通过展示个人所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及个人魅力,在教学活动中提升自己生命质量;另一方面学生则吸取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通过学习和体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丰富生命价值。其三,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市场的需求为高职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动力,同时也为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构建了远景,在供与需的互动中实现了专业课程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衔接。

其次,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相互之间紧密联系,学校专业教育活动和外部大环境之间的相互配合都体现了这种生态性。从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育系统的内部来看,这一整体中包括教师、学生、课程、教学、评价等各个因素,这些因素联系紧密、不可或缺。在完整的教育系统中,各个要素共同发生作用,每个要素都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和必要性,任何一环的缺失都会影响其他要素发挥作用。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是从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的某一环节入手,完善教育的整体性,促进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动态平衡;同时,在实现内部各个要素相互协调平衡发展的基础上,与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协调运作,结合行业发展、市场需求完善课程体系,从更加宏观的层面推动教育生态系统的协调运作。

4 高职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生态学理论,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能够掌握汽车智能电器技术和车身控制技术,能够从事汽车智能设备生产、安装、调试,检测、维修、销售、服务等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有很大的需求。因此,高职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在课程设计中也应不断调整,围绕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综合实践课完善课程体系。其中,专业必修课包含:汽车选购与使用、汽车结构拆装、汽车机械零件3D图形绘制、汽车发动机检修、汽车底盘检修、汽车车身电气检修、汽车维修接待与配件营销、汽车销售保险与理赔、汽车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EDA车载电子线路设计等专业技术课程,涵盖了本专业培养目标及岗位能力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

5 高职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高职院校在建设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深入分析其中所蕴含的生态学含义,把握其生态学基本特征,思考和研究生态化的课程体系框架。

首先,设计多维度课程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目标应从知识、技能和情感层面对学生提出要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教育资源。具体来讲,学生在知识层面应掌握电路板焊接制作、PCB电路设计、汽车智能仪表的开发、C/C++等语言编程、MATLAB/Simulink、LabVIEW等理论知识;在综合与应用能力层面应具备智能设备加装、维修,车载智能设备的软、硬件开发等综合能力,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开发,汽车仿真软件使用,汽车智能电子设备生产、调试、维修等能力;从情感层面,应具备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创新探索精神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等。

其次,围绕学生的发展,动态设置课程内容。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同时技术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增加了教学与课程的衔接难度。因此,高职院校应不断完善课程内容,积极引入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知识和技能,保持与时俱进的课程教学状态。

再次,引入教学技术,丰富教学手段。为保证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效开展,学校应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打造实训基地,创新教学手段,将教学实践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情景相融合,形成课程体系的动态平衡。

最后,调整教学评价思路,构建综合发展性评价模式。教师应重视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的综合性,设计发展性的评价目的,实现诊断式评估、终结性评估、形成性评估以及动态性评价的融合。

6 结语

在生态学视域下高职院校应深入分析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内涵,从关联、平衡性、开放性的基本特征出发,分析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进而抓住建设的重点,不断完善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评价,提高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水平。

猜你喜欢

智能网视域课程体系
交通运输部:扩大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应用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网控风扇设计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智能网联硬实力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