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2023-01-02杜兴亮
杜兴亮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工程经济学院(450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教育部也提出了“共同育人、合作研究、共建机构、共享资源”的校企合作模式,其内涵是把办学模式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目前,“新工科”建设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校企合作之间的隔阂,其突出表现就是企业的优势资源不能为高校教学、科研提供有效服务,另一个表现为学校的产出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结合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文章对新工科背景下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模式进行了探讨。
1 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合作的目标定位不明确
目前,大多数高校进行校企合作的基本目标是让企业为学生提供一个实习场地和相应的专业技术指导,由于建设工程的施工周期长、作业面广,工程造价编制的可参观性低,导致学校学生实习最常见的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实习,校企合作的深度明显不够。由于合作目标定位不明确、不深入,没有考虑企业作为市场盈利主体的收益回报,严重影响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校企合作协议也只是做为一纸文件而束之高阁;既使有一部分企业愿意为学生安排实习任务时,也只是把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进行短期使用,没有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无法学到真正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了校企双方合作的深入推进[1-2]。
1.2 合作的机制运行不顺畅、不完善
校企协同育人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工程,涉及政府、高校、企业等多方面主体,要使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得以良性开展,需要充分调动高校、企业、政府多方的积极性,因此良好的体制机制建设可以为校企协同育人提供外部环境保障。现阶段我国校企合作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保障体系,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校企合作的长效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的逐步推进,校企合作在层面、内容、模式等方面均有了巨大的改变,但校企双方合作的保障机制仍不够完善,缺乏校企合作的运行保障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和法律保障机制,这就需要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合作方案,充分考虑合作目标、合作权益等方面[3]。
2 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措施
2.1 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建设主要包括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监督评估体系建设等方面。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培养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是院校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同时,还应积极从企业引进一批工作经验丰富的外聘教师,既可以指导学生,也可以指导青年教师。聘请一些企业技术骨干人员开展校园讲座,与学生分享企业生产技术的最新成果,促进学生了解实践信息。在基地建设、校企平台方面,企业与高校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和基地建设,可以实现双方优势资源的共建共享,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基地的建设,推进了企业和高校的密切交流与沟通。院校应建立动态性的评价监督机制,注重结果性的评价,更注重反馈性、过程性的评价。同时,在校企合作中,企业作为参与主体,还应积极建立企业参与的监督评价机制,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监督评价过程中,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进行监督和反馈[4]。
2.2 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引进和培养
高校在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时,要注重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工作,尤其是对应用型、技能型教师的引进。应该借鉴和学习德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扩大兼职教师的比例,从企业引入一批实践经验丰富、操作能力强的技能型教师,作为兼职教师承担一部分实践实验教学任务,组建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结构,与高校教授、讲师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弥补院校教师实践能力欠缺的不足。在校企合作育人过程中,高校和企业还应建立“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双向发展的师资队伍模式,“企业导师”可以指导学生实验实践教学,并定期开展相关讲座。
院校应坚持“外引+内培”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方式,在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原有师资力量的教育培训力度,尤其是对青年教师,更要注重培养其“双师”素质能力。院校应鼓励和支持教师定期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和顶岗,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学习最新的专业技术知识,了解企业、行业生产技术领域最新的动态信息,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实践经验。还可以组织部分优秀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真实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企业相应的负责安排实习岗位。同时,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与基地,基于教师已有相关的科研项目或课题,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展科技攻关,通过具体科研项目的研究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5]。
2.3 建立校企合作权责约束机制
权责约束机制是保证校企合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在一定程度上规定着校企参与双方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在校企双方合作过程中,利益激励机制是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而权责约束机制则是在校企双方合作过程中保证合作顺利良性开展的基重要保障。校企合作权责约束机制从制度的层面明确了合作双方应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确保校企双方合作更加有章可循、有制可约。因此,建立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的权责约束机制为稳定的校企合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2.4 建立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机制
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需要最大程度共享双方的资源,由于高校、企业及其它参与主体分属于不同系统,要实现各参与主体优势资源的共享共建,如何打破不同系统间的藩篱,是校企双方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因素。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和阵地,应充分发挥自身具有的科研、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可以选派优秀教师为企业员工提供理论辅导,发挥高校科研团队的力量为企业核心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科研支持,将高校的科研与企业的生产相结合,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在资金、场地、设备等方面的优势,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力所能及的保障支持。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让学生深入企业参观学习,并解答学生在实习中发现的问题,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同时,企业可以选派一部分优秀骨干技术人员,深入高校为师生开展技术辅导和培训,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最新的技术动态信息,为教师和学生介绍生产领域的最新成果,弥补高校实践教学不足的短板[6]。
2.5 建立企业优先选才制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创新和人才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实力的主要手段。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高校能为企业培养所需的人才,尤其是具备较强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校企双方合作过程中,企业积极参与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内容的安排、课程的设置、实践教学任务;高校应定期召开校企合作会议,吸纳企业的建议和意见,按照企业和行业需要进行人才培养,培养的高质量毕业生优先供合作企业选用。
2.6 建立校企合作利益保障机制
要想使校企合作能顺利开展,双方必然都需要一定的利益驱动,特别是作为企业,利益也是参与校企合作的前提和动力。一方面,高校希望在校企双方合作中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保高校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希望通过校企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和人力资源支持,促进技术成果转化,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实现利益分配的公平合理,使参与主体付出的与回报成正比,合作双方应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力所能及的按协议规定为对方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付出,针对合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应依据合理的分配原则,进行客观的利益分配,使双方按需收益,从而调动双方的合作积极性[7]。
3 结语
通过校企深层次的合作,形成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管理、教学、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密切双方合作关系,促进院校进行教学改革,院校结合地方经济发展优势,根据行业企业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一系列改革,增强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培养的主动性。通过校企合作,双方的优质资源得到充分共享利用,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学校的毕业生良好就业,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升校企双方的社会声誉,形成良性循环促进长期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