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融合研究
2023-01-02相洪英
相洪英
(潍坊市工程技师学院,山东 潍坊 262200)
从中高职教育的教学宗旨来分析,只有注重课程衔接的教学质量,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使得教师能够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在机电一体化的专业教学中,要想真正地实现中高职衔接教育效果的有效提升,就必须明确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异同之处,做好课程内容等方面衔接,这是中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工作内容。
1 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融合的应用现状
1.1 中高职培养目标不一致
在中高职教育中,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既有着相同之处,也有着很多不同之处。其中,中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相同点都是为了给国家培养专业型的技术人才。不同的是,中职教育中主要是为了培养一些服务生产行业的人员或者一些比较低级的管理人员,但是,高职教育培养的则是是高质量,专业技术过硬的高技能性人才。正是因为中高职对学生培养的目标有所差异,所以需要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进行密切的交流和沟通,来共同制定适合中高职教学的模式,并且研发多种中高职衔接课程形式,使得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自主地选择课程衔接的方式,有助于学生能够学习不同层次的高职教育,这样对学生以及中高职学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中职教育中不注重理论教学
在我国大部分的中职院校教学中,尤其是一些理工科的专业中,都没有设置物理的教学课程,即使设置了一些基础知识的教育课程,但是,由于学习的知识也比较浅显,理论知识的深度不够,导致中职学生的实际理论基础水平很低。因此在升入高职院校进行学习时,在理论学习上面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因为中职院校在教学时,大多只注重与专业相关知识的教学,并且侧重于实践教学,并不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导致学生在升入高职院校学习时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1.3 中高职教学内容出现重复
在中高职的课程教学中,会发现很多专业上的知识都是重复的,虽然可能有些知识的名称进行了改变,但是,其中的内容却是非常相似的。因此,中职学生在进入高职学习时,以为自己都学过,在课堂学习时的态度非常的不积极,还会出现逃课、缺课的现象。
1.4 中高职的资格能力认证方面有问题
在我国目前的中职院校中,实行的是中职学生在毕业之前,除了要达到学校的考试标准要求后,还应该获得中级的技能证书,这样才能真正地拿到中职毕业证书。但是,我国目前的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生也只需要获得中级的技能证书,这样的方式使得中职学生在学习高职的内容时没有信心和动力,因为他们觉得即使学习高职技术,最后也只需要取得中职的技能证书并没有上升的空间。实际上高职教育的内容中涉及的范围以及深度都远远地超过了中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职业资格认定方面也应该有所提升,使得中高职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内容的差别在资格认定证书方面也有所体现,进而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的动力。
1.5 不注重学生的创新培养
在中职教育中,教师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作为高职教育,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因此,在中高职课程衔接的过程中,应该加入一些相应的课程。在衔接课程的教学中,充分地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2 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融合策略
2.1 明确中高职培养人才的标准
在中高职衔接课程的改革中,应该制定合理的中高职培养人才的标准,进而可以使得中高职教育紧密的衔接,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解决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的情况。在制定中高职衔接课程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机电一体化专业岗位中对人才的要求,进而结合中高职教育中对学生教育的方向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明确中高职培养人才的标准,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中高职衔接课程的融合效果。在中高职教育的培养中,主要有三个目标,分别是知识、能力和素质,同时,这三个目标是递进的关系。其中知识目标是需要教师在每节课都要达成的一个教学要求,让学生掌握专业的机电一体化的专业知识,而能力目标主要是通过实践教学得以实现的,素质教育目标是要渗透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每节课中,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中高职教育不仅实现了教学的发挥着教学的作用,同时还体现出育人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为机电一体化专业需要学生有着不断创新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也是在以后从事岗位工作时,对工作人员的一种要求。例如,在学习“机械制图与cad”这一学科,应该结合这一教学内容来确定教学的目标。首先,从知识目标来说,应该让学生掌握产品的检测以及分析能力,从技能目标来说,学生需要能够自主的进行零件的制作,还可以自主编制一些简单的零件工艺,同时,还应该学会使用变频器等内容,这些知识在中职阶段可能偏向于基础。如果是在高职教育中,就应该在此基础上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还应该结合现有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要求制定教育阶段的目标,比如,掌握机械的视图、绘图能力和对复杂零件的加工技能以及设备的检修等各种能力。
2.2 中高职一体机电一体化课程结构的框架
通常情况下,我国的中职教育会将培养一线的技能人才作为中职的教学目标,他们只需要培养一些简单的或者是常用的专业技能即可。而高职教育会将培养复合型和高技能型的人才作为教育的目标,因此,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有效的教学策略和高端的专业知识技能,有了专业的策略,才可以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同时使用专业的策略,还可以不断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经验,因此在进行中高职衔接课程的融合中,应该注重设计机电一体化课程结构框架。在机电一体化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中应该明确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同时,还应该找到衔接课程的主要路线就是不断地提升和加深专业知识技能,进而才能制定符合中高职专业的衔接课程。中高职衔接课程中体系框架主要分为基本素质、专业核心、专业拓展、综合实践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2.3 机电一体化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
在进行中高职课程衔接的融合过程中,应该结合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工作内容来制定学习的主要课程,同时还应该结合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员工的要求,制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主要内容。中高职院校应该专门建立中高职衔接课程的团队,并邀请中高职院校的优秀教师和一些社会上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家共同参与研发团队,进行机电一体化中高职衔接课程的研发工作。同时,还要结合中高职院培养目标和实际的教学情况,在原来的课程衔接基础上,不断地进行优化和改进,还可以增加一些新的课程,进而使得中高职的课程都有自己的明确内容,防止出现中高职专业课程重复的现象。在素质培养的方面,中职教育中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机电一体化的基本素质和职业职业素养。而到了高职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于一些核心的课程来说,中职教育应该注重机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对机电设备的操作能力,而高职教育中,应该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此外,中职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而高职院校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将学习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工作中。
2.4 校企联合培养学生
在中高职的教学中,职业院校应该积极的跟当地的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采用双主体的教育方式来开展教学,使得学生对机电一体化机械应用以及维护和管理等方面都能深入的掌握,同时,还要学习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学校和企业共同教育。制定更加精细化的教学方案,同时还可以开发一些特色的教学课程,使得教师和企业的技术人员都能够对学生实施不同方面的教学,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并且还能深入的去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原理,灵活的应用所学的知识,使得学生能够在机电一体化的学习中不断的进行创新。
3 结语
在中高职的机电一体化教学中,应该注重衔接课程的融合效果,在目前的教育中,我国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研发,进而使得中高职教育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进而有效地提升中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