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开放式教学空间实施生物学教、学、研实践活动∗
2023-01-02何金萍赵志超奉灵波
何金萍 沈 祁 赵志超 奉灵波
(湛江市第二中学 广东湛江 524022)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我国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生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1]。国务院和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高中教学要调整教学组织方式,满足学生选学的需要。基于课程改革的趋势和要求,针对中学生物学课程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开发课程资源,实施多元化课程形态,可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开放式的生物学教学空间符合课程改革需求,基于此开展教学研实践活动,可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要求。
1 开放式生物学教学空间的内涵及其分类
开放式的生物学教学空间是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的。传统课堂局限于具体的教学场地和传统的教室[2]。而开放式的生物学教学空间是根据生物学在教学环节上的特殊要求,为提高该学科的教学效果而设置的开放性教学空间,具体是指利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空间,开展多样化的课程形态,开发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其内涵是一个泛在的大课堂概念,不仅包含传统的课堂,还包括利用校外的生物学资源或开发利用更多元化的地方或校本课程,开展课堂教学,是学科教学得以实施或拓展的重要途径。
开放式的生物学教学空间包括3 个维度的开放,即课程教学空间的开放、课程开放和参与主体开放。教学空间的开放体不仅包括传统的学科教室,还包括校内、外开放性的教学基地。课程开放是指课程丰富度提升、课程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除国家课程外,还有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参与主体开放是指参与主体类别的多元化,课程实施的对象可由传统班级的学生转变为跨班级、跨年级、甚至跨校区、跨科类的学生共同组成。
2 以开放式的学科空间建设为契机,开展学科教、学、研活动
湛江市第二中学生物科组曾被评为年度“广东省中学生物教学优秀生物科组”和“广东省十优生物科组”,在建设开放式的学科教学空间方面作出了诸多尝试,实施了系列校本特色的学科教学、教研活动。
2.1 利用校园资源建设开放式的学科教学空间
2.1.1 利用校园自然生态资源建设,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 湛江市第二中学占地面积达20 hm2,校园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充分利用这些生态资源建设了开放式教学空间,开展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内容包括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调查,例如,利用校内观赏草坪开展了含羞草等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利用校园河流开展了罗非鱼种群密度的调查,利用校园湖泊调查物种多样性等。还编写了校本课程《湛江二中校园常见植物图鉴及其实践活动》,并基于此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校园植物鉴定,探究植物适应环境的机制。同时,将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开展高中生物学教材实验再探究,例如,利用不同植物实验材料进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并比较实验结果。
2.1.2 建设学校生物学教室和学校生物学科普展馆,开展科普教育 利用校园的闲置空间和保存的标本资源,建设了2 个学科教学空间——生物学教室和学校生物学科普展馆,用于开展教学工作和科普展览工作,同时展出学生实践活动中的优秀作品。目前,生物学科普展馆共迎来了3 000 余学生的参观,还有外省、市多所学校的数百位教师前来参观。
2.1.3 依托校园“开心农场”建设生物学实践基地,开展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校园的“开心农场”,原来只用于种菜,经过申请,争取到80 m2的空间用作为生物学实践基地,开展了土壤改良实验、作物种植、植物杂交、植物无性繁殖、光合作用研究、科普宣传等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活动。在这一开放式教学空间中,学生以班级或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提升自主学习和合作共享能力,实现了“劳动育人”的学科育人理念。
2.2 充分利用学校属地教科研场所进行开放式的学科教学活动 湛江地区有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研究机构、生态公园、自然保护区、滨海生态区,充分利用这些属地资源,建设开放式教学空间,开展多样化学习。例如,本校与广东雷州珍稀海洋生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互设了实践基地,共同举办了为期3 周的珍稀海洋生物标本展示活动,并开设海洋自然教育课程,展示了海洋动物间的相互关系、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影响,解读了生物生存的意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共计5 000 余人次参加,吸引当地多家媒体报道。此外,学生利用临海的中澳友谊花园,开展项目式学习,研究人类活动对近海藻类植物的影响。
2.3 依托开放式生物学科教学空间开展的创新实践性活动 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不仅受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更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科开放式教学研空间资源,可拓展学科教学空间,开发创新性的校本活动。
1)应用STEAM 教学理念,开展生物学与多学科融合教学研究,已成为我校的一种特色学习形式,例如,通过歌曲、小品、征文等形式展现生物学科特点;开展生物学科项目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地理学、美术学科组,完成“湛江市五岛一湾”模型的建设等。
2)学生在高中3年均可参加生物学特色比赛,例如,高一参加“制模型、赏生命”的生物学模型制作大赛,高二参加实验操作环节比赛,高三参加生物学知识构建比赛。
3)假期开展“访名师学生物”为主题的研学、访学活动,可将生物学学习延伸至更广阔的空间。在与专业人士、专家进行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生物学知识,还科学地将教材中的学习内容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缩短课堂教学与生物学实践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培养其积极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较于常规的生物作业具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3 小结
开放式生物学教学空间具有场地开放、课程开放、参与主体开放的特点,非常适合在多元化学习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可将开放式学科空间作为教学重要支撑。每所中学所处的生态环境不同,校内资源也各不相同,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建设开放式的生物学教学空间,与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或研究性学习课程结合,建立学校特色学科课程、特色活动系统,是培养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如何因地制宜建设开放式学科教空间,开发出更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还有很多问题亟待研究和探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