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岗口引黄灌区堤基土层分析

2023-01-02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2年10期
关键词:干渠壤土粉质

田 倩

(开封市引黄管理处,河南 开封 475000)

1 灌区工程地质

黑岗口引黄灌区北起黄河、西起马家河北支、南止祥符区与城区交界处、东部延伸惠北泄水渠。黑岗口总干渠从渠首闸至南北堤枢纽,总长1.50 km,渠底宽12 m,边坡1:2,设计流量16.84 m3/s,比降1/4 500,由于城市发展,灌区内部分耕地划为城市建设、水域、工业用地,现耕地面积1.25 万hm2,设计灌溉面积1.05万hm2。本次勘察进行了工程地质测绘、渠道两岸工程地质勘探、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及地下水、河水取样等;采用地质测绘、钻探、钎探、现场原位测试(标准贯入)、室内土工试验、水质分析等方法。

2 堤防工程地质条件

2.1 堤身状况

总干渠:两岸无堤防,断面形式呈梯形。本次治理段里程从(0+000)到(1+500)止,治理长度1.50 km。

东干渠:东干渠堤身为均质土堤,断面形式呈梯形。本次堤防段里程从(0+000)到(23+570)止,治理长度23.57 km;两岸堤防较连续,部分段堤防缺失,在桩号0+000~7+717 左岸、桩号3+905~4+210、桩号5+800 附近、桩号7+800~8+600 左岸、桩号8+200~8+715 右岸、桩号9+200~10+200 左岸、桩号12+500~13+208、桩号13+208~15+500左岸之间堤防缺失。堤顶宽1~8 m,堤高0.70~3.40 m,边坡系数1:1.00~1:2.00,堤防质量参差不齐。堤身由于缺乏管理和修改完善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2.2 堤身质量评价

东干渠堤防堤身填土多为就近取土,其岩性与附近地表土层相似。两岸堤身填筑土类以轻粉质壤土为主,夹中、重粉质壤土;土质较杂,且人为破坏严重,堤身低矮、狭窄,部分堤段缺失;堤身填土较杂,填筑质量较差。

2.3 堤基工程地质

2.3.1 地质构造

总干渠: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地质结构为黏性土单一结构;据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的不同可分为2 个土体单元,即自上而下为①层轻粉质壤土、①-1 层重粉质壤土。土层分布基本连续、稳定;土质不均匀,含夹层、薄层较多;厚度变化较小。

东干渠: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地质结构为土砂双层结构;据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的不同可分为7 个土体单元,即自上而下为①层轻粉质壤土、①-1 层重粉质壤土、②层中粉质壤土、③层轻粉质壤土、④层重粉质壤土、⑤层轻粉质壤土、⑥层细砂。土层分布基本连续、稳定;土质不均匀,含夹层、薄层较多;厚度变化较小。

2.3.2 地层岩性

2.3.2.1 总干渠地层岩性

工作区勘探深度范围内,揭露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地层岩性分布基本稳定。按成因类型、岩性、物理、力学性及工程地质特性的差异,把堤基分为4 层:①层轻粉质壤土(Q4al+pl):黄褐色,稍湿~湿,稍密至密实;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土质不均,夹重粉质壤土、中粉质壤土薄层、局部见细砂;该层分布于整个工作区,揭露厚度2.40~10 m,平均4.86 m,层底埋深4.40~11.60 m。①-1层重粉质壤土(Q4al+pl):黄灰色、灰褐色、灰色,可塑状;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土质不均,夹中粉质壤土薄层;该层分布于整个工作区,揭露厚度1.80~2.10 m,平均1.95 m,层底埋深6.30~7.80 m。②层中粉质壤土(Q4al+pl):黄灰色、灰褐色、灰色,软塑状;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土质不均,夹重粉质壤土薄层;揭露厚度2.10~2.10 m,平均2.10 m,层底埋深13.60~13.70 m。③层轻粉质壤土(Q4al+pl):黄灰色,湿,密实,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土质不均,夹中、重粉质壤土薄层,含少量钙质结核;揭露厚度1.30~1.40 m,平均3.86 m,层底埋深15.00~15.00 m。

2.3.2.2 东干渠地层岩性

工作区勘探深度范围内,揭露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地层岩性分布基本稳定。按成因类型、岩性、物理、力学性及工程地质特性的差异,把堤基分为7 层:①层轻粉质壤土(Q4al+pl):黄褐色,稍湿,稍密~密实;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土质不均,夹重粉质壤土、中粉质壤土薄层、局部见细砂;该层分布于整个工作区,揭露厚度0.60~10 m,平均3.45 m,层底埋深2.30~12.50 m。①-1 层重粉质壤土(Q4al+pl):黄色,软塑状;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土质不均,夹中粉质壤土薄层;在桩号0+000~15+135之间揭露,揭露厚度0.80~3.20 m,平均2.01 m,层底埋深5.50~10 m。②层中粉质壤土(Q4al+pl):黄灰色、灰褐色、灰色,软塑状;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土质不均,夹重粉质壤土薄层;在桩号15+135~23+590 之间揭露,揭露厚度0.80~5.30 m,平均2.30 m,层底埋深4.60~11.80 m。③层轻粉质壤土(Q4al+pl):黄灰色,湿,密实,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土质不均,夹中粉质壤土、重粉质壤土薄层,含少量钙质结核;该层分布于整个工作区,揭露厚度0.80~8 m,平均3.86 m,层底埋深9.50~15 m。④层重粉质壤(Q4al+pl):灰色、灰褐色,可塑状;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土质不均,夹中粉质壤土、轻粉质壤土,含少量钙质结核;该层分布于整个工作区,揭露厚度0.80~4 m,平均2.32 m,层底埋深11.00~14.50 m。⑤层轻粉质壤土(Q4al+pl):黄灰色,湿,密实,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土质不均,夹重粉质壤土薄层,含大量钙质结核;该层分布于整个工作区,揭露厚度1~6.90 m,平均2.90 m,层底埋深15.00~24.50 m。⑥层细砂(Q4al+pl):黄褐色,饱和,密实,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少量云母和少量暗色矿物,次圆状。最大揭露厚度9.60 m,最大揭露深度30 m。

2.3.2.3 个土体单元的物理力学性质

总干渠:为查明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现场原位测试和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层统计,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东干渠:为查明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现场原位测试和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层统计,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其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评价如下:①层轻粉质壤土,干密度范围值1.51~1.66 g/cm3,平均值1.56 g/cm3;孔隙比范围值0.56~1.20,平均值0.74,密实;压缩系数范围值0.16~0.23 MPa-1,平均值0.20 MPa-1,具中等压塑性。①-1 层重粉质壤土,干密度范围值1.37~1.50 g/cm3,平均值1.46 g/cm3;液性指数范围值0.26~1.43,平均值0.79,软塑状;压缩系数范围值0.16~0.47 MPa-1,平均值0.28 MPa-1,具中等压塑性。②层中粉质壤土,干密度范围值1.43~1.59 g/cm3,平均值1.42 g/cm3;液性指数范围值-0.22~1.24,平均值0.87,软塑状;压缩系数范围值0.18~0.47,平均值0.33 MPa-1,具中等压塑性。③层轻粉质壤土,干密度范围值1.51~1.71 g/cm3,平均值1.58 g/cm3,孔隙比范围值0.57~0.79,平均值0.70,密实;压缩系数范围值0.16~0.19 MPa-1,平均值0.18 MPa-1,具中等压塑性。④层重粉质壤土,干密度范围值1.28~1.49 g/cm3,平均值1.44 g/cm3,液性指数范围值-0.11~1.07,平均值0.62,可塑状;压缩系数范围值0.25~0.47 MPa-1,平均值0.37 MPa-1,具中等压塑性。⑤层轻粉质壤土,干密度范围值1.50~1.70 g/cm3,平均值1.62 g/cm3,孔隙比范围值0.59~0.83,平均值0.68,密实;压缩系数范围值0.17~0.43 MPa-1,平均值0.20 MPa-1,具中等压塑性。⑥层细砂,贯入击数范围值53~64,平均值59.10,密实。

3 结论

上述衬砌段主要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和岸坡相似均为抗冲问题,岸坡均由轻粉质壤土组成,轻粉质壤土抗冲刷能力较差,在水流冲刷和浸泡下,易形成边坡坍塌,渠岸后退,可能威胁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猜你喜欢

干渠壤土粉质
浅谈景电干渠梯形土渠改造措施及质量控制
水泥土换填法在粉质砂土路基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城市绿道景观设计策略研究——以昆明市盘龙区东干渠为例
粉质黏土大面积深基坑降水施工方案探讨
土壤质地及砧木影响苹果根际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其碳源利用
南干渠儿童活动空间
木质素改良季冻土工程性质研究
CONTENTS
红花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壤土心墙坝碾压试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