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季征兵背景下潜艇预选军士机电装备课程改革浅析

2023-01-02杨理华张骁刘丽滨艾夏禹张祥鹏韩凯

中国设备工程 2022年13期
关键词:军士教员潜艇

杨理华,张骁,刘丽滨,艾夏禹,张祥鹏,韩凯

(海军潜艇学院,山东 青岛 266199)

预选军士教育作为军队院校职业技术教育重要环节,对学员专业知识教育、个人价值观塑造及岗位任职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时代预选军士两季征兵工作有序推进,其教育教学困境也日渐凸显,亟需推进课程体系实战化教学改革,落实好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教学理念。

1 潜艇预选军士机电课程改革意义

随着海军装备快速发展和战略转型,潜艇执行远洋航行和非战斗军事任务日趋频繁。特别是随着372潜艇断崖等事故发生,对潜艇机电专业军士专业能力和培养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学员牢固掌握潜艇机电专业装备和使用技能。潜艇机电专业预选军士作为潜艇艇员重要组成部分,是该专业中高级军士选拔的重要来源,提高其培养质量意义影响深远。潜艇航行过程中,潜艇机电专业军士主要负责操艇、动力及机电等系统操纵使用、掌握潜艇位置和姿态信息,直接影响潜艇生命力和战斗力。

随着新时代两季征兵任务有效推进,每年需开展两季潜艇机电专业预选军士教育教学培训工作。然而,受教学师资力量、教学配套条件等因素,具体实施过程中将该专业多个艇型班次进行合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年轻教员未能同时掌握三种艇型机电装备知识,教学思路和知识点差异性讲解不够清楚,学员理解和掌握存在难度;二是鉴于多个艇型机电装备之间巨大差异,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单个艇型知识与岗位任职能力需求存在差距。

因此,在新时代两季征兵背景下,如何立足现有教学力量和资源,针对潜艇机电专业预选军士课程开展改革和重构,使学员掌握多型潜艇机电装备共同特征和个性差异,初步具备与岗位任职相匹配的能力,更为海军战略转型转换奠定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也可为潜艇其他专业预选军士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2 两季征兵背景下预选军士教学困境

2020年1月16 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从2020年起将义务兵征集由一年一次征兵一年一次退役调整为一年两次征兵一年两次退役。这一决定意义重大,为部队军士人才培养和更新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新的活力。但就潜艇部队技术性兵种而言,面临老装备型号多、结构复杂、新装备更新换代快等现实问题。在两季征兵两季教学任务中,教学师资紧张、多班次同步授课效果欠佳等矛盾逐步凸显,如何在有限培训时间内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以与潜艇安全密切相关的机电装备课程为例,结合两个合班班次教育教学实际,并参考基层部队反馈意见和建议,还存在4个方面问题。

2.1 合班教学授课内容针对性存在薄弱环节

潜艇机电专业包括多个艇型机电、动力等装备,各型装备差异性较大,对教学内容针对性要求较高。因此,在前期一年一季征兵条件下,装备课程按照多个艇型实施教学,按照装备功能岗位、结构组成、工作原理、操纵使用及维护保养等知识组织教学。这种按型号开展教学授课任务的教学方式,授课教员知识范畴、教学内容针对性及教学效果相对更有保障。而在两季征兵条件下,受教学师资力量、教学配套条件、新装备培训、部分装备退役等因素影响,每季多个艇型方向仅开设一个教学班次,并以其中某型潜艇机电装备内容为主实施教学。虽在教学过程中也对多个艇型差异进行分析,但仍不够具体、不成体系,距离预选军士认知能力和基层部队岗位任职需求尚有差距。因此,迫切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进行优化重构,实现潜艇机电专业装备课程共性和个性知识有机融合,为机电专业预选军士形成任职岗位能力奠定良好的知识储备。

2.2 教学过程紧贴实战化需求还不够显著

军队院校军士职业教育就是要面向部队、面向战场、面向未来,注重培养学员岗位任职领域内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这些新特点对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因此,开展实战化教学工作,首先要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贴近实战,紧密结合部队装备发展及使用情况,构建符合实战情景的课程内容知识体系,培养学员知战晓战能力。以潜艇机电专业预选军士机电装备课程为例,前期主要在通用教室授课期间,虽充分利用结构动画、实装图片、原理视频及网络课程等教学媒体资源,但对专业基础知识薄弱的预选军士而言,未能直接接触实装、模拟器等装设备组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战化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实战化教学条件建设,并在理实融合、教-学-做一体式教学模式应用方面开展探索和实践,提升预选军士装备课程教学效果。

2.3 课程思政在装备中融入效果还不够浓郁

当前,新时代军事教育思想要求军队院校加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内涵建设,并提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是育人和育才的内在有机统一。课程思政不是在专业课程中生搬硬套开展思政理念培育,而是有效挖掘专业课程内容及其内在思想元素,树立学员正确的知战晓战价值导向和追求,并将传统文化、理想信念等内容恰当融入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之中,实现铸魂育人、立德树人、陶冶情操与传道受业解惑有机统一,培塑学员深层思维认知能力和责任担当意识。以潜艇机电专业预选军士装备课程为例,前期教学过程中随已在教学文书和多媒体资源讲授过程中融入了思政思政元素,但是课程思政知识点的融入还较为生硬,在红色教育、人文典故、科学原理等方面还不够系统、不成体系,距离盐溶于水的标准也还有较大差距,实战化教育教学氛围渲染还不够浓郁。

2.4 预选军士教育教学力量建设还不够强大

根据2021年1月《军队军事职业教育条例(试行)》文件要求,军队院校教育是培养军事人才的基本途径,而教员队伍是履行军事职业教育使命主体,也是部队实战化能力生成、建设与提升的引路者和实施者。前期,在一年一季征兵条件下,部分经验丰富教员承担了部分预选军士教育教学工作,教学效果和质量相对更有保障。随着军士职业技术教育、军士升级培训、新装备培训及外训等教学任务不断增加,经验丰富教员逐渐承担这些层次课程教学任务。因此,在两季征兵条件下,年轻教员主要承担预选军士课程教学任务。受装备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实际装备接触较少、基层部队工作经验不足等因素影响,年轻教员在教学知识点把握、教学手段运用等方面距实战化要求还有差距。各课程教学组虽通过集体备课、教学会商、新老教员“传帮带”等方式,对装备课程相关知识进行了把关审查,但仍需提升合班教学情况下青年教员教学能力。

3 两季征兵机电专业课程改革措施

针对当前一年两季征兵背景条件下,潜艇机电专业预选军士课程体系现存实际问题,以潜艇机电专业预选军士某装备课程为例,从院校教员层次分析了教学内容针对性、实战化教学条件、教育教学手段应用、课程思政及教员队伍建设等方面现状。为有效提升预选军士教育质量,提升教学实战化教学水平和任职能力,可以下四个方面采取措施。

3.1 征集两季征兵时部队预选军士部队意见

结合两季征兵条件下,潜艇机电专业预选军士课程体系合班教学现状,深入基层部队深入调研,积极收集基层部队反馈意见和装备发展实际,全面系统地分析装备课程在教学模块配置、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理念与方法手段运用、知识点体系化构建、实战化环节实施、思政元素融入、教员师资力量配置等多维度、多层次的薄弱环节和要素,为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案、教材等文书资料更新与修订提供更加详实可靠依据。

3.2 改革机电专业预选军士课程教学理念

随着装备技术和教学理念与方法手段发展,以及预选军士中本科人数逐年增加、装备课程条件建设不断完善的资源优势,就需要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改进教学与考核方法手段,践行“因材施教、因时施教”教学理念。以潜艇机电专业某装备课程为例,对设备结构组成等直观内容,通过三维视图、爆炸试图及装备实物进行展示和区别,帮助学员掌握多型潜艇机电系统典型设备异同;对工作原理性知识,可通过机械-液压-电气-控制多维信号传递流程等形式进行讲授,帮助学员深层掌握机电系统工作原理;对不同艇型性能差异,通过教员和学员共同梳理潜艇机电系统装备发展脉络形式进行强化,提升学员对潜艇机电系统共性和个性知识的区分能力。此外,还可采用理实融合、教-学-做一体等方式实施教学,提升学员课堂参与度,有效体现“以学员为中心”教学理念。

3.3 重构机电专业预选军士课程教学内容

根据机电专业预选军士培训目标,结合训练内容与考核标准要求,及时更新教学知识内容,充分体现实战化教学需求。以机电专业预选军士某装备课程为例,考虑装备快速发展和部队任职岗位要求,可以主战型潜艇机电系统为知识脉络,摒弃潜艇锚机和侧推等陈旧内容,增加潜艇新装备、新技术等新内容,通过知识体系更新为实战化教学注入新鲜动力。此外,在知识体系安排方面,依据理论-技能-岗位任职能力生成规律,按照“由外部到内部、由机械到电气、由局部到系统”思路,重构预选军士装备课程教学内容,揭示潜艇机电系统共有结构和局部差异,帮助学员掌握多个艇型机电装备知识,为适应多型潜艇任职岗位奠定基础。

3.4 加强机电专业预选军士实战化师资力量

古人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由此可见教员师资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随着实战化教育教学工作深入推进,对教员群体实战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实战化师资力量指教员群体具备专业的科学知识、过硬的军事素质,并能够将知识传播与部队作战训练有机融合,实现专业知识、使用技能与部队装备无缝衔接,进而有效提升毕业学员岗位任职能力。就潜艇机电专业预选军士师资队伍而言,年轻教员需要持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创新教学理念,积极实践教育教学手段,并加大部队调研和沟通力度,深入一线基层部队掌握装备使用技能、装备故障案例及部队训练情况。教学过程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引入部队案例、院校成果,紧贴实战搞教学研究,不断淬炼自身过硬素质和能力,使学员更好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

3.5 挖掘机电专业预选军士课程思政元素

潜艇机电专业预选军士装备课程涵盖机械、液压、电气、控制等多个领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实现思政与专业有机互溶的教学效果,有效地帮助学员理解专业知识。根据学员知识掌握规律,可将教学内容分为理论基础、操纵使用、维护保养三个层次,各个层次知识紧密衔接、融入思政元素。例如,理论基础层次注重固强补弱、打牢基础,引导学员用科学的思维观和方法论,重视理论基础,做好知识储备。操纵使用层次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导学员勇于实践、精于实践的岗位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维护保养层次强调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引导学员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注重装备日常维护保养。通过引入课程思政元素,强化学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

4 结语

本文以两季征兵背景条件下,潜艇机电专业预选军士课程体系面临困境为依据,立足现有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并以机电专业装备课程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师资力量与思政要素等方面对进行实战化教学能力重构,提升了教学针对性和学员主体地位,构建了潜艇机电系统装备课程共性基础鲜明、个性特征突出的知识结构,使学员更加系统地掌握多个艇型机电系统装备知识,为岗位任职能力形成奠定良好的知识储备。

猜你喜欢

军士教员潜艇
全国首批定向培养军士开始招生
全国首批定向培养军士开始招生
十分钟读懂潜艇史(下)
潜艇哥别撞我
十分钟读懂潜艇史(上)
潜艇跃进之黄金时代
合格的军士
南京明孝陵成功申遗15周年“明代军士”穿越巡游帝陵
校长问题
晚安,教员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