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个转变”着眼高质量做好团体标准供给
2022-12-31◆孟凯/文
◆孟 凯/ 文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将标准化提升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是我国标准化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纲要》是指导我国标准化中长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推动我国标准化事业改革创新的目标任务和一系列举措,特别值得上海市开展团体标准工作的社会团体细细品读,找准在团体标准工作中的方向和定位。
一、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纲要》提出,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整个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这对标准和标准化工作给予了十分高的定位。
从近期国际很多动向中,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标准已经成为全球治理规则当中非常重要的机遇和挑战。比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ISO战略2030》,将“ISO标准无处不在、满足全球需要、倾听所有意见”作为2030年目标;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和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共同发布的《CEN-CENELEC战略2030》,确定的战略目标是提升欧洲标准化体系的战略价值、提高对欧洲标准的使用和认识、加强欧洲的国际化领导力和雄心等5个方面;美国发布的《美国标准化战略(2020年)》(USSS 2020),提出“标准在如今比在美国历史上任何时刻都重要”,新增了通过公私伙伴关系加强各级政府参与制定和使用共识性标准等12项战略举措,利用标准参与全球变革的意图十分明显。美国与欧盟还共同组建了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TTC),力图通过在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合作,增强其在全球贸易和技术方面的领导力。
从企业角度来说,标准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方面,企业通过积极执行标准,能够保证产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为企业的自我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为参与贸易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参与制定标准可以树立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拥有规则制定的话语权,掌握市场竞争制高点,从而能够进一步促进行业和产业整体的技术进步。
二、标准化工作的重点是实现“四个转变”
《纲要》首次系统提出推动标准化工作实现“四个转变”,涵盖了标准供给侧改革、标准化全域发展、国内国际标准化工作以及标准化发展模式等,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指明了主攻方向,需要重点关注。
一是要实现标准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我国原有的标准体系,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都是由政府制定和颁布的,企业标准也要到政府主管部门备案之后才有效,政府色彩非常浓。《纲要》提出标准供给要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就是要为市场自主制定标准腾出空间,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加快制定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和创新发展的引领性、高质量标准。数据显示,从2015年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以来,国家对政府类标准进行了大幅度的精简、整合与压缩,为市场标准发展留出空间。比如,强制性标准(包括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从原来的1万多项,精简到4000项左右。而团体标准得到了飞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有6700多个社会团体,发布了4.4万多项团体标准。
二是实现标准运用由产业与贸易为主向经济社会全域转变。标准化工作最早起源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然后再到农业,再到服务业,包括工程建设。实际上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已经逐渐成为标准化工作的一个新生领域,也是一个蓬勃发展的领域。例如,养老、行政审批等,已经发布了大量的标准,在提升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水平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标准运用由产业与贸易为主向经济社会全域转变,意味着标准化的工作对象发生了巨大转变,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双碳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要推动低碳、降碳、节碳,需要大量的标准作支撑。这些都超出了产业与贸易的范畴,更多是围绕支撑经济社会全域发展的角度来策划的。
三是要实现标准化工作由国内驱动向国内国际相互促进转变。原来的标准化工作更多关注和立足于国内需求,包括与国际标准的对接也更多采用国际标准方式,也就是把国际上已有的标准,引进来转化为我们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提升国内市场的技术水平。现在随着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程度不断加深,特别是我国的经济和技术能力有了较大提升,当前标准化工作要实现由国内驱动向国内国际相互促进转变,也就是着眼于推动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不仅仅要采用国际标准,更要把我们的很多技术方法、解决方案输出转变成国际标准,推动我国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四是要实现标准化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纲要》提出,要在标准化的运行机制、标准的实施应用方面实现创新突破。例如,我国现有国家标准总量超过4万项,这4万多项国家标准,实施效果如何、发挥什么作用,体现了标准化发展的效益,需要加以关注。实际上,不同标准的实施效果参差不齐,如何确保我们制定的标准能够更好地实施,从标准实施中获取更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就需要我国标准化发展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三、从“四个转变”着眼,高质量做好团体标准工作
2015年,国家在开展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时,首次提出了要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并提出团体标准是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当中新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纲要》提出的“四个转变”,和市场标准特别是团体标准息息相关。
一是标准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为团体标准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地方标准为例,从《标准化法》到市场监管总局出台的《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对制定地方标准提出了非常明确的约束。地方标准原则上不能制定产品类和检测方法类标准,也不能制定强制性的地方标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有标准来满足市场创新需求,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社会团体从中发挥作用,这就是团体标准发展的空间。前段时间,上海市质协发布的火力发电清洁高效利用团体标准,就清晰地体现出这种趋势。这项团体标准聚集了上海火力发电行业内领头的运营企业、制造企业和设计单位,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共同制定了一个高水平的团体标准。从中可见,以标准为纽带把领先企业聚集起来,形成头雁效应,是团体标准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同时,为了推动政府标准与市场标准并重发展,我国在制度上也进行了很多改革。比如,在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里,专门为团体标准开通单独的申报通道,体现了市场监管总局支持团体标准发展的积极态度。就上海来说,“上海标准”的培育评价工作,以及市市场监管局、市民政局、市工商联联合开展的团体标准典型案例征集,发掘了一批实施成效良好的团体标准,提高了社会对团体标准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二是由产业与贸易为主向经济社会全域转变,为团体标准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上海作为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市民对服务业、社会事业、低碳环保等的需求会更加强烈,要求会更加高,这是团体标准新的用武之地。例如,本市相关社会团体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指南、花博会保洁服务团体标准等,远远超出了原有的以产业、贸易为主的标准制定范围。在低碳环保这方面,本市也有很多社会团体做了大量的研究,拥有很强的技术储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形成具有领先水平的团体标准。可以说,由产业与贸易为主向经济社会全域转变将是今后开展团体标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是实现标准化工作由国内驱动向国内国际相互促进转变,为团体标准发展指明了工作目标。本市的许多社会团体具备很好的基础,各种国际交流活动非常频繁,而且具有很好的技术深度。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国际交流的契机,更好地把我们的一些团体标准向国际上推广宣传。在这方面,社会团体还有很大发挥空间,大有可为。例如,去年欧美国家和企业炮制的“新疆棉”事件,企图对我国实施单边制裁,背后推手其实是瑞士的一家协会,依托自己的一个协会标准,在全球开展认证工作,对全球棉花产业施加影响。但这一事件提醒我们,中国既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在国际市场也占有非常大的份额,现在在能力上、技术上完全具备引领标准话语权的能力。社会团体在团体标准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好各种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推动我们的团体标准走出去。
四是标准化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为做好团体标准工作提供了基本指引。提升标准化发展的质量效益,要在制定团体标准的过程中,更加关注标准的应用和实施,避免制定好的标准成为一份束之高阁的空文。社会团体在策划标准立项的时候就要考虑一旦制定这个标准,以后要怎么开展实施运用、怎么进行推广,要打通一个明确的实施路径。同时,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还意味着在制定团体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团体标准与知识产权的融合、团体标准与科技创新的互动、团体标准被合同或者被政府部门采信使用。这样的团体标准更能得到市场的快速响应,标准实施也能取得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