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县级医院运营管理

2022-12-31张虹

中国医院院长 2022年21期
关键词:耗材科室常态

文/张虹

公立医院的“紧日子”来了,应在困境中思变突围。

县级医院是疫情防控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两年多的常态化疫情防控,给医院运营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业务量和医疗收入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到疫前水平,另一方面,人财物的持续投入伴随着越来越高的防控支出。公立医院的“紧日子”来了,是在困境中思变突围,还是谋定后而动。为此,笔者结合医院工作实际,与各位同道交流管理思路。

第一,不断优化患者就医流程,提质增效。围绕着以患者为中心,以高效、便捷为目的,不断优化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率。

通过大力推广诊间支付,实现移动端支付有效落地,现目前医院月移动端支付达11万人次,较原来月不足1万人次显著提升,同时通过手机端检查检验结果推送、云病案服务、电子发票等配套服务,有效缩短患者在院等候时间,破解制约医院“看病排长队”的瓶颈。

以互联网医院建设为载体,将传统的线下服务场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线上交流,突破现有医院格局、突发疫情防控对医疗工作的制约。

结合中江县地域狭长的特点,依托县域区域健康集成平台,逐步实现乡镇患者线上就诊,就近线下拿药,为大病不出县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优化人力资源综合调度,降本增效。基于疫情防控需要,医院接受的政府指令性任务显著上升,需要大量的医护人员去支援核酸检测、疫苗接种、集中隔离点、定点医院、方舱医院等。

盘活院内行政后勤人才库,具备资质的医护人员通过培训承担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频次高、任务较基础的指令任务。

建立行政人员常态化志愿者服务,在上午患者就诊高峰期,每天到预检分诊、收费窗口等担任2小时的志愿者服务,既能有效夯实疫情防控力量,避免大量抽调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又能显著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第三,助力科室精细化运营,提能增效。依托专科经营助理队伍建设,在前期3名专职专科经营助理的基础上,新增8名兼职专科经营助理员,依托运营决策和质量指标系统,对院科两级的效率、效益、效能进行全方位常态化分析、监督、实施和反馈,对资源配置进行事前评估、事中追踪、后效评价。科室“数据化管理”成为一种新常态,显著提升科室用数据说话的能力,倒逼科室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迈进。近两年来,医院医疗收入结余呈显著上升趋势。

第四,契合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脉搏,控费增效。德阳市为DIP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城市,医院积极采取措施顺应发展新要求。

更关注药品管控,将药占比的管控逐步细化到住院床日药占比、门诊药占比、基药占比、抗菌药物使用率等指标,全方位控制药品的合理使用。

更关注耗材的成本管控,引入SPD物资管理系统,高值耗材严格一物一码,扫码用后结算,实现高值耗材“零库存”,有效降低了医院资金占用成本。低值耗材领用纳入科室绩效考核指标,在疫情防控物资领用攀升的情况下,我院低值耗材占比一直处于平稳区间,成本管控成效初显。

引入DIP、DRG控费平台,实现患者入院后预分组,及时提醒医生病组费用,实现付费预测。将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纳入科主任考核KPI指标,同时鼓励各科室积极开展临床路径、单病种控费、日间手术、缩短术前等待时间、九点准时开台率等,不断缩短住院时间,优化服务流程,实现控费、保质、增效的目的,也让患者减少医疗支出。

猜你喜欢

耗材科室常态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适应新常态,创新促发展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