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或将进入盘整阶段
2022-12-31
又是一个全面飘红的开场——日前,白酒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完毕,除岩石股份外的19家酒企共实现营收1 814.19亿元,同比增长16.8%,实现净利润700.61亿元,同比增长22.1%;18家酒企营收保持增长势头,其中15家实现两位数以上的正增长;15家酒企净利润保持增长势头,其中14家实现两位数以上的正增长(牛栏山、金种子酒因利润增速未披露,未纳入统计)。
“上半年,白酒上市公司表现良好,但营收与利润增速整体减缓不容忽视。”业内人士表示,分化在加剧,市场在调整,消费在收紧,白酒行业或将进入盘整阶段。
强者恒强成为常态
上半年,头部酒企的业绩表现相当亮眼。整体业绩排名前五的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合计贡献了1 447.45亿元的营收和623.31亿元的净利润,在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占比近80%、89%。
具体来看,贵州茅台、五粮液与其他品牌继续保持着较大差距,地位难以撼动。报告期内,贵州茅台实现营收576.17亿元,同比增长17.38%;实现净利润297.94亿元,同比增长20.85%。五粮液实现营收412.22亿元,同比增长12.17%;实现净利润150.99亿元,同比增长14.38%。
洋河股份实现营收189.08亿元,同比增长21.65%;实现净利润68.93亿元,同比增长21.76%,在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稳居第三位。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分别实现营收153.34亿元、116.64亿元,净利润50.13亿元、55.32亿元,双双跨越半年营收百亿元、利润50亿元的门槛。
业内人士表示,头部酒企的高占比足以影响整个行业走向,成为白酒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向好的关键,而对于体量较大的头部酒企来说,实现两位数的加速增长实属难得。
与头部酒企稳健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区域酒企业绩增速放缓,白酒行业两极分化的情况仍在持续。主攻安徽市场的口子窖上半年实现营收22.97亿元,同比增长2.42%;实现净利润7.40亿元,同比增长7.58%,业绩增速明显放缓。牛栏山上半年业绩则出现了下滑,实现营收49.10亿元,同比减少24.88%。金种子酒上半年净利润-0.55亿元,呈亏损状态。
上半年,白酒行业强者恒强成为常态。正如贵州茅台在半年报中所说:“白酒行业在经历一段深度结构调整后,正面临着‘新秩序重塑期、新格局形成期、新消费升级期’三期叠加的行业发展新形势,市场消费需求将会更加向优势产区、头部企业和优秀品牌集中、倾斜,行业‘马太效应’越发明显。”存量市场中,一家酒企的扩张要以另一家或多家酒企的退让甚至退出为代价。“上市酒企本身就是规模酒企和名酒企的代表,是结构性升级的受益者,实际上,大量中小酒企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些酒企应当及时思变。”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说。
减速迹象已经显露
从整体业绩来看,上半年,白酒行业继续呈现结构性繁荣。但增长之外,种种减速迹象已经显露。
一方面,与去年同期相比,白酒上市公司的营收与利润增速整体大幅减缓。13家酒企营收增长减缓,12家酒企利润增长减缓。另一方面,相较上半年整体的良好表现,白酒上市公司二季度的业绩有些不尽如人意。5家酒企的营收保持个位数增长、3家出现营收负增长;2家酒企的利润保持个位数增长、7家出现利润负增长。
此外,华致酒行、1919、怡亚通、名品世家和酒便利等5家酒类流通渠道领域公司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酒类渠道端的营收普遍呈负增长,企业所获净利微薄。这5家企业中,仅有华致酒行的营收实现了正增长,达到了53.75亿元,同比增长35.94%,但是净利润为3.21亿元,同比下滑了12.44%。其余4家企业的营收和净利润全部下滑。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风靡一时、全国规模最大的连锁小酒馆海伦司正陷入由盈转亏的窘境。今年上半年该公司营收为8.74亿元,去年同期为8.68亿元,增长仅0.6%;但净利润的亏损达到了3.04亿元,去年同期的净利润亏损为2 484万元,调整后的净利润亏损为9 990万元。此外,今年上半年,已有69家海伦司小酒馆闭馆。业内人士认为,作为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终端型酒类运营商,海伦司的由盈转亏,可能是终端型酒商面临的群体问题。“更容易感知市场风向的它们,一定程度上隐现了些许的‘行业寒意’。”
进入综合实力比拼阶段
尽管有减速迹象出现,但对于酒企未来表现及行业发展,机构普遍持乐观态度。
民生证券指出,白酒半年报业绩分化,高端+区域酒表现相对稳定,次高端白酒二季度受消费场景约束较明显,预期三季度将逐步改善,行业结构性扩容方向不变,关注基本面边际修复机会。
国信证券认为,大众消费意愿在逐步修复中,随着中秋、国庆旺季临近,白酒终端动销有望持续复苏,预计商务宴请、大众宴席等场景复苏弹性较大,渠道也逐步进入密集打款备货期,高端酒、次高端酒和区域酒龙头或有更好表现。
“‘双节’备货成为下半年核心战役。”东海证券分析,一方面,积极因素在于部分宴席场景有望刚性回补,在个别酒企低库存下对价格驱动强,同时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时间跨度28 d,送礼、宴请场景周期提升。另一方面,中秋成为今年业绩“救命稻草”,部分次高端酒企费用可能加大。民生证券同样认为,“双节”备货,旺季仍可期待。当下行业已进入“双节”备货季,面临疫情多点散发和库存偏高挑战,白酒品牌正积极帮助经销商解决资金周转等现金流问题,预计随着政策预期和效果的兑现,消费意愿将逐步增强,白酒将迎来传统旺季。
展望下半年,白酒行业又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酒业分析师肖竹青表示,餐饮和服务业消费场景受疫情影响的不确定性仍在,白酒行业的消费场景仍会受到冲击;强者会更强,会进一步挤压区域名酒和区域中小酒企的市场份额;白酒的创新营销和圈层营销将成为常态,更多酒企开始重视消费者意见领袖,从重视渠道大商到重视消费者意见领袖,是酒企品牌意识和消费意识的觉醒。
“大多数名酒已经完成了产品结构升级,销售价格的持续上涨带动了企业的业绩与利润增长,但是价格天花板也已经出现,绝大多数酒企今年上半年都在消化前期涨价势能,白酒行业的结构升级速度也在放缓,开始比拼产业链效率,酒企间进入综合实力竞争阶段。”蔡学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