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如何培养新闻发现力
——《一条“机器鱼”遨游万米深海》的采写心得与思考
2022-12-31文_孙晨
文_孙 晨
孙 晨
余杭区融媒体中心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每天都能收到海量的信息,大部分的信息都是转瞬即逝,并不会引起太多人的关注。如何以敏锐的发现力来抓住有效信息,并将之加工成一篇夺人眼球的新闻,对于一个记者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新闻的活力在于发现,眼力就是发现力。如何多维度培养发现力,是值得记者思考的一个问题。现今社会从来不缺新闻,缺的是发现新闻的眼睛。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蕴藏着数不尽的新闻宝藏,新时代记者要通过不断提升自己在选题、采访、写作等多个方面的发现力,来挖掘其中的新闻价值。
一、培养选题的发现力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选题作为生产新闻的第一步,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条新闻的成功与否。时刻保持对新闻的敏感度,随时留意这事能不能作为选题,同时,注意事件细节,思考报道的方向和意义十分关键。这就需要记者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从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之江实验室和浙江大学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一项深海探测机器的发明,于北京时间2021年3月4日登上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的封面。这条出现在朋友圈的简短消息,让笔者迅速兴奋起来。
得到消息后,笔者第一时间开始着手在网上搜索起关于深海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方面的相关资料,以对此项研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笔者发现无论是从研究角度,还是从未来应用的角度上来说,深海机器鱼都非常有意义。首先,深处马里亚纳海沟仍能灵活游动,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再深究下去,这条“鱼”为什么能这么厉害,而它的研发将推动哪类科技的发展,这些都是有东西可写的。从未来应用的角度出发,报道“机器鱼”不仅关乎科学,也与民生息息相关,科学的进步老百姓当然也是受益者。因此,笔者认为这条获得《自然》期刊肯定的“机器鱼”一定值得去深入报道。
笔者快速对接之江实验室的信息通讯员,希望她帮助联系研究人员进行一次深入采访。1个小时之后,在之江实验室位于余杭区中泰街道的新实验室楼内,我见到了“机器鱼”的两名研究者,而笔者则要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来挖掘出这条“鱼”背后更多的故事。
二、培养采访的发现力
新闻要出彩,采访素材的质量尤为关键。在以往的采访中,记者往往会出现问的问题流于表面、点到为止等一些情况,这也导致很多好新闻没有被做深做透。在采访中提升发现力,就要求记者学会深入思考,挖掘新闻的深度价值。
为了能够有效地采访到尽量全面、完整的素材,采访前笔者已粗略地列好了采访提纲。包括萌生这个项目的想法、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研究成果的影响及应用等等,以便在采访过程中逐条提问、追问。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也遇到了曾经在采访其他科研人员时碰到的相同问题——学术词汇频繁。作为科学研究人员,他们很习惯于用他们所擅长的学术词汇来介绍深海机器鱼这项研究。于是在半天的采访中,笔者大概有一半的时间是让他们用通俗的、直白的语言来介绍这一研究成果。每当有学术语言,或者有很难听懂的词汇出现时,笔者就反复提问,请两位研究人员再解释,直到确保自己听明白,并能用直白的文字向读者表述。
除了学会深入思考,体验感对于记者来说也十分重要。无论是“机器鱼”的采写,还是在日常的采访中,笔者都一直秉承着脚踏实地、深入基层的新闻理念。要想把新闻稿件写好,就要亲眼所见、亲身感受,以真情实感来给读者呈现出完整的、原汁原味的新闻。曾经在春节期间,为了一条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笔者和同事一行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说服工地负责人,带着采访团队沿着狭小的楼梯向下16米,探访杭州文一西路提升改造工程底部施工现场情况。通过亲身感受、多角度采访,最后,笔者将一整天的现场所见、所闻凝结成稿——《深入地下16米,探访文一西路提升改造工程》,让读者不仅了解项目的推进情况,也了解项目背后的温情故事。该稿件被多家媒体转发,在媒体同行和广大读者中都有很好的反响。
三、培养写作的发现力
将一条简短的消息,通过大量素材搜集,最后融入记者自己的理解,向读者传递出新闻的价值,这就要求记者在写作过程中必须保持高度的发现力。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想读者之所想,同时不断提升笔力,才能给新闻注入灵魂,写出读者看得懂、愿意看的新闻。在“机器鱼”的写作过程中,笔者意识到,这是一项饱含科技含量、体现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发明,具有重大新闻价值,但这又是一条容易被忽视的新闻。采访获得的信息比较全面,内容也比较多,如何在有限的字数内将整件事情突出重点地说清楚,同时又要避免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让读者更形象地感受到科技的魅力,这是写这篇稿子的难点。首先是标题,从起初的《仿生深海软体机器人登上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封面》到最后的《一条“机器鱼”遨游万米深海》,是记者和编辑一直讨论到深夜11点多的结果。这个标题通俗易懂又表达了机器鱼的精准形象,同时又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除了标题经过多轮头脑风暴,内容本身也经历了如何取舍的过程。在采访中获得的大量素材里,笔者与编辑遴选出最吸引人的新闻点:形状像鱼、万米深海、马里亚纳海沟、深海自主流动……同时在写作中多次运用比喻、比较等写作方法,让整个稿子更生动、更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让读者通过联想更清晰地了解到机器鱼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影响力以及今后的应用前景。
时刻保持热爱,用敏锐的眼光、质朴的感情去记录时代变革、讲好精彩故事,这是记者的使命。身处融媒体时代,对于记者的新闻采写工作也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新媒体传播的特性,要求记者必须“快一点,更快一点”,不断提升新闻时效性;受众群体的年轻化,要求记者不断提升写作能力,表达方式符合当今时代潮流;新闻产品的多元化,则要求记者秉持创新精神,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满足大众个性化需求的作品。
(《一条“机器鱼”遨游万米深海》获得第32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