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房地产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要点
2022-12-31赵爽
赵爽
河北天和咨询有限公司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1 房地产类项目特点
相比于其他的生产建设项目,城镇房地产类项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体体现在如下几点:
第一,工程量大且复杂性高。房地产项目往往涉及诸多方面的工程,比如给排水、雨污分流、采暖、通讯等系统,各个施工项目都有着较大的工作量,需要协调好各个施工工序、时间、工艺,才能保证顺利地完成工程建设,否则会对土石方工程产生较大影响。第二,缺乏明确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很多房地产项目都位于城镇,施工中密集交叉着市政工程项目,各个项目之间可能存在弃方、借方等工作,但是工程建设中难以将这些工作时间、来源等方面交代清楚。比如有的房地产工程的弃土应用于市政道路修筑方面,弃土利用时序难以明确。第三,缺乏健全的项目区降水蓄水、防渗措施。水资源作为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对生态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我国华北地区属于水资源严重缺乏地带,这就导致房地产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更加重要,需要充分做好径流资源的保护。比如将雨水入渗面积添加到施工方案中,做好渗水设施的设置,但是雨水蓄积利用工程却存在一定的不足[1]。
2 综合说明编制
所谓综合说明,就是高度概括和提炼报告书中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在编制综合说明书时要坚持简单明了的原则,避免重复。主体工程、工程进度、土石方数量、水土流失防治责任等都是综合说明中的重点内容,编制人员要简要说明各个部分的具体情况。
在编制综合说明和水土保持方案时,要将主体工程的前期工作内容进行细致说明,针对已经开工的项目要对进展情况进行细致说明,同时还要注意将水行政主管部门执法情况、出具的相关文件进行审核和确认,并且明确未通过项目、原因、改进措施。
3 编制经验总结
3.1 准确介绍项目依托工程
在编制房地产水土保持方案过程中,要将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准确地交代清楚,从而确保更加高效地评价水土保持工作效果、合理地设计水土保持控制方案、合理估算水土保持成本支出等内容。项目概况是房地产类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在介绍房地产类工程具体情况时,要合理设计水土保持方案。首先,工作人员要对主体工程设计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在将内容充分掌握理解后还要对土石方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了解。其次,依托工程介绍是一项十分烦琐且细致的工作内容,每个房地产项目都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开展调查调查工作,需要细致地调查分析主体工程文本,做好现场踏勘,需要和各个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工作,还要明确关键内容。编制人员要确保能够将工程平面和竖向布置情况清楚地详细地介绍,还要通过多次交流会议修整其中的不足之处,最终保证科学、准确地编写介绍方案。
3.2 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
第一,取土协议的签订。要签订取土协议用于规范工程用土的管理,该协议主要针对工程建设产生但是后期需要应用于其他施工项目而不是运输到弃土场的土方。在协议中要将建设单位搬运过程中的责任明确,由建设单位承担水土流失责任,如果有必要可以采取跟踪管理的措施,避免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不到位引发法律等方面的责任,确保达到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2]。第二,将依附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批情况明确,在协议签订后需要报批水土保持方案,如果没有报批那么需要在评审时将编审报批的要求确定。第三,将余方、借方施工工序确定,保证后续施工作业顺畅完成。有的项目存在时序差,此时工作人员要注意将水土保持措施、临时堆放土方位置等具体的内容确定。
3.3 降水蓄渗措施
当前,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在进行水土保持方面都会深入地分析该项工作的经济支出,综合考虑环境改善和项目建设工作。下凹式绿地和透水砖是常用的水土保持措施,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地面的渗水能力,同时可以营造良好的景观效应,在提高水保效果的同时为后期维修养护创造了便捷。
我国北方地区普遍缺水,所以房地产水土保持时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设置渗水井、蓄水池等方式收集并且再利用水资源。但是当前很多房地产项目没有充分做好配套设施的设置,所以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编制人员、开发商需要充分做好协调,明确水资源再利用的重要性,在水保方案中充分说明水资源节约和再利用措施。
4 水土保持措施布设
4.1 防治区划分
要合理划分房地产项目的水土保持区域,重点做好道路、广场、景观、临时堆土等区域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防治分区的合理划分,比如,不在完工的主体工程区域设置临时堆土和生产生活区域;可以按照地块或者实施时段将分地块或者分期建设的项目划分成一级区域,然后以此类推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分区。属于主体征地范围的代征地防治区一般不会代建,为了避免该部分区域发生责任范围缺失的问题,需要将该部分的责任主体明确划定。在编制防治结果时,要综合使用多种方式,比如图表、文字等,要注意合适其中的数据信息,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
4.2 措施总体布局
柔性管理是水土保持措施总布局的主要方式,其中要重点建设海绵城市、宜居城市、节水城市,要尽量联通项目区的雨水系统,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率,将城市雨污管网和供水管网的压力适当降低。在布局时还要注意加强保护和利用表土资源,有效衔接防洪排到工程以及雨污管网,加强防护临时堆土。
4.3 分区措施布设
①建筑物防治区。表土剥离和基坑周围临时排水设施是常用的防治区水土保持措施,同时还要配合使用密目网覆盖裸露的表土。②道路及管网区域。针对这部分区域主要设置排水管、透水路面、植草砖等,主要采取的是排水沟、密目网的临时设施。③景观区域。该区域主要是设置下凹式绿地、蓄水池、景观草坪灯,同时要设置排水沟、密目网等临时设施。④生产生活区。该区域主要是了临时绿化、密目网、排水沟等设施为主,在完成项目建设后还需要及时绿化将地表恢复。⑤临时堆土。用密目网等设施覆盖,或者播撒草籽等临时绿化措施。⑥代征地。代征地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可能涉及公共绿地、代征绿地、代征道路等,通常该部分由建设主体代征,但是建设和维护工作由市政建设部门负责。代征地不做具体的水土保持方面的设计。
4.4 施工组织安排
要做好施工工艺流程、进度等方面的合理安排,重点做好裸露部位的防治,要避免对主体工程施工产生影响,尽量提高主体工程施工条件,确保项目顺利地推进。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针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做好合理地安排,同时使用横道图等方式将水土保持实时进度情况进行直观地说明。
针对补报项目主要做好新增施工组织安排,不再编制已完成项目的施工组织,只需要简单说明已完成项目水土保持实时年限[4]。
5 水土保持分析评价
5.1 建筑物工程区
在规划设计阶段可以硬化处理主体区域的部分路面,通过硬化处理可以保证现场交通顺畅,同时将水土流失量减小,避免水土流失影响工程的顺利施工。该方法在控制水土流失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和水土保持要求相符合。
5.2 道路工程区
5.2.1 地面防护。硬化处理主体区域从而将地表水土流失量减小,避免对现场施工产生不良影响。硬化处理后的水土保持效果良好,可以和工程项目要求相符合。
5.2.2 排水与雨水利用。
5.2.2 .1 排水措施。工作人员要深入调查现场情况,明确现场水土流失的风险,做好预防措施,避免降水冲刷引发较大的问题。在施工中可以做好排水沟等临时排水设施的设置,并且经过处理向市政雨水管网排水。经过处理,工程基本不会产生水土流失,能够满足相关规范要求[5]。
5.2.2 .2 雨水利用。为了提高雨水利用率,需充分做好雨水的收集工作。比如可以用透水砖铺设地面,确保雨水可以及时下渗,还可以设置下凹绿地,收集雨水营造景观。收集到的雨水可以用于水质要求不高的工作中。
5.3 景观绿化工程区
在景观区,为了优化施工现场环境,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可以综合应用乔灌木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规划设计理念和整体项目相符合。在设计规划阶段,要明确主体区域,合理选择绿色植被,做好项目区微气候的调整,利用绿色植物根系的固定作用将地表径流减小,同时提高地表蓄水保土能力,将水土流失问题有效控制。
5.4 施工生产生活区
在房地产项目建设阶段可以全部硬化处理生产生活区域地面,通过硬化处理间地表土壤流失量减低。通过绿化处理,可以保证生产生活区域活动便捷,同时减少水土流失问题[6]。
6 水土保持监测
在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时首先要将监测的核心内容确定,然后做好人力、物力的各方面的估算,合理布设点位,确保监测全面、细致。
第一,明确水土流失责任范围,对该范围进行监测。第二,监测内容。加强引发水土流失问题原因的监测,比如水文气象、扰动土等。重点监测施工场地、堆土场等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位置。第三,监测时间。监测工作要贯彻于整个工程项目建设,从准备阶段到竣工阶段都要进行水土方面的监测。第四,监测方法。主要监测方法为观测地面、实地调查。如果有条件可以选用定位观测、遥感监测的现代信息技术,这些技术可以提高监测准确度和效率。第五,布设监测点。监测频次应符合或不低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GB/T 51240—2018)第6节的规定,施工期要增加监测次数;监测点数量要符合第7节的规定。
对于补报性质的水土保持方案,应以回顾性监测(调查监测)为主,监测重点应放在主体工程已经实施且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措施的现状评价上,不能照搬照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 50433—2018)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GB/T 51240—2018)上的有关规定[7]。
7 结束语
房地产项目建设会占用较大范围的土地,需要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施工中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还会存在大量裸露的土地。为了避免建设期间发生水土流失问题,需要针对项目编制针对性的水土保持方案。本文就水土保持方案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应当合理划分防治分区,根据项目情况掌握整体布局,然后按照不同的分区分别采取不同的水土保持措施,同时合理编制施工组织。为了进一步保证水土保持工作效果,要客观地分析和评价水土保持工作,加强监测,明确最终水土保持工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