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艺术的非遗传承与当代传播
2022-12-31张成龙
□张成龙
中国的剪纸艺术缘起于汉代纸张的发明,至今已逾千年,而中国现当代的民间剪纸艺术已经走过百年历程,到如今作为非遗保护对象却面临诸多困境。21 世纪以来,以乡村为主要创作土壤的民间剪纸艺术并未找到与市场接轨的恰当手段,转而在文化价值层面寻求赋值,且在媒介融合语境中借助多种新媒体手段拓展传播路径,以寻求适宜的传承方式与传播模式。
剪纸艺术的非遗传承
1.1 剪纸艺术的发展困境与非遗契机
进入21 世纪以来,剪纸艺术的发展面临着保留民族符号与追求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如今剪纸本身的文化意蕴被逐渐削减,耗费了大量时间成本创作的作品遭受到艺术价值的质疑与商品价值的低估,批量生产与机械复制成为市场经济的首选方式,甚至于部分拥有丰富创作经验和高超创作技巧的省级以上非遗传承人因经济因素而无法继续坚持剪纸创作。
农村人口流失,加之社会变革引起的文化观念差异使剪纸艺术作品的实际使用场景在不断减少。在古代农业社会中,剪纸艺术的手工技法备受重视,而明清的剪纸艺术与近现代较为类似,清朝时皇宫内院的帝王洞房装饰,在窗户纸、墙壁纸、棚顶纸等装点位置都用到剪纸艺术手段,在材质、色彩等方面,跟一般的庄户家庭无较大的区别,且已出现了至今仍在节庆场合广泛使用的“囍”字样式。而在当代家庭中,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使“贴窗花”等民间风俗行为日趋减少,在一定意义上消解了剪纸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有着差异化的审美趣味,使得剪纸艺术更加难以在现代社会中发展。
2003 年之后,由各级政府牵头在多个地区开展了民间剪纸艺术的普查活动,编撰资料,搜集相关成果。2009 年,“中国剪纸”正式成为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的数据显示,目前已有不同省市、地区的共计53 项民间剪纸艺术形式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此为契机,剪纸艺术的发展走向了新的道路。
1.2 剪纸艺术在非遗语境中的文化转向
一度陷入窘境的剪纸艺术经过传承人的努力和政府的扶持,拥有了“非遗剪纸”的新身份。过去的人们主要以自然创造文化,如今的人们则是以文化本身重建文化。在非遗话语的文化赋值背景之下,剪纸艺术开始在文化功能赓续、激发剪纸艺术的生产资源属性与文化资源属性相结合等方面呈现出新的文化价值嬗变。
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样式,在历代民间手工艺人的口传身授中得以传承,留存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图形纹样与较为恒定的文化内涵。古代的剪纸艺术兼具实用价值与精神价值,除了用作日常的装饰物外,常见的“福”“囍”等纹样还承载了普通百姓的精神功利追求,譬如唐朝杜工部有诗曰“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剪纸作品有民间祭祀之功用。在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时期的剪纸艺术与戏剧影视等艺术形态同为政教宣传的重要工具。在当下“非遗剪纸”的语境中,正是剪纸艺术整合了其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呈现出的民俗精神追寻、经济利益获取、审美价值传递等功能,形成了其在文化功能上的累计与叠加。
剪纸艺术作为原有的生产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如今剪纸艺术与文化产业的开发相结合,强化了其与地方文化旅游价值之间的融合。近年来,获批非遗传承的相关地区——陕西安塞、河北蔚县等,都积极地推动剪纸产业的规模扩大与产业聚集,如陕北安塞王西安剪纸成立了手工合作社进行剪纸生产,并在当地的景区进行销售,实现了剪纸艺术与地方旅游资源之间的互推共生。2016 年,河北蔚县剪纸艺术产业创造6 亿GDP,解决了数万人的就业问题。此外,形成非遗传承与产业融合之间的互动,能够促进乡土文化的复归以及强化地方文化符号的价值。传统时期的民间剪纸艺人,将剪纸技艺作为生存手段悄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割裂了这种态势,他们也逐渐丧失了对手工技艺的自信和地域文化的认同感。而如今,剪纸作为艺术产品进行销售,剪纸表演作为文化呈现形式,再加上“剪纸艺术之乡”等地域文化品牌的构建,既往的文化记忆被重新挖掘和唤醒,在非遗传承中达成了文化价值重构的目的。
2 剪纸艺术的当代传播
剪纸艺术的发展曾遭遇困境,但是终归在非遗传承的引导与扶持下找到了彰显特色、并符合其发展规律的文化价值选择。在遵循科学的传承路径之余,也应当顺应当下的融媒体传播趋势,探索出合理的传播方式。
2.1 强化传播主体身份认同,构建传播社群
剪纸艺术的传承方式大致有两种,目前的整体态势是从集体无意识传承向个体有目的传承的转型,而两种方式的传播主体是一致的,都是某个阶段、某个区域拥有高超技艺的剪纸艺人,如今认定的各级非遗传承人即属于这个行列。他们曾以“被传承者”的身份继承了一部分集体传承的技艺、纹样,同时又以自身经验进行创新,以多种形式将剪纸艺术继续传承与弘扬,成为“传承者”。从2009 年出版的《中国工美报告》来看,绝大部分剪纸艺术都采用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这两种传承方式进行传承。在农耕文明的背景下,这种模式成为了农闲之余补贴家用的经济手段,因而剪纸传承的发展过程中传承人的个体意识逐渐凸显出来;从传承人的身份属性来看,除了他们原本拥有的手工艺人、个体商户的身份外,又搭上了非遗保护的快车成为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人。
兼具多重身份的剪纸艺术传承人,首先要有自我身份的认同感。民俗艺术活动本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地方的节庆习俗、宗法村规等方面都属于非遗文化的丰富内涵,因而作为传承人应遵循地方文化的规制,而非游离于集体之外,要认识到传承人的文化身份并非只属于自身,而是整个社会与大众对非遗文化认同感的个人承载。政府或机构颁发的证书与奖励,也是针对某项地域性的剪纸艺术,而非是对个人。在这个层面上,各级非遗传承人的任务就是成为当地剪纸艺术走向非遗文化本元的带头人,将自身的个体身份融入到地域剪纸艺术发展的集体文化身份中。
其次,为发挥剪纸艺术传承人的主体能动性,除了现有的政府和非遗保护机构的支持外,还应继续挖掘相关的剪纸艺术村镇和社区、地方群体(各级剪纸学会为主)等多方的潜力,以此为基础构建良好的群体创作及研讨氛围;并与地方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举办或参加讲座等形式的交流活动,在拓宽剪纸艺术展示渠道的同时提高大众对非遗文化的审美品味、培养大众对非遗文化的欣赏习惯。
2.2 拓展融媒体传播手段,强化传播品牌
剪纸艺术的固有传播手段与其发展阶段是息息相关的,早期剪纸艺术的传承与传播以非文字传播的形式为主,主要是口语传播和社群传播,在剪纸艺人“父子相承”“师徒相承”的方式下沟通技艺、传授技法;遇到乡间习俗、节庆等村社之间举办的集体仪式时,剪纸艺术又成为了村落间手工艺人们的交流符号,在信息沟通与交换的过程中,将剪纸艺术上升到了组织传播的层面。大众媒介时代到来后,剪纸作品集结出版、剪纸艺术动漫制作、剪纸题材专题节目等媒介形态相继出现,实现了剪纸艺术传播的时空拓展,同时逐步被主流文化整合,趣味性与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依据当下的媒介融合格局,剪纸艺术的传播途径应当是新媒体传播与跨媒介传播,2017 年元月,春节期间,由陕西榆林地方媒体发起的媒介创新活动,在榆林发往西安的列车上粘贴了剪纸艺术作品,图案是颇具陕北地方特色的十二生肖,并且邀请剪纸艺人与爱好者在列车上现场制作并赠送给乘客作为新年礼物,这种形式打开了剪纸艺术跨媒介传播与创新的局面。此外,以剪纸艺术为载体的短视频、公众号等新媒体形式的种类繁多,抖音话题“#蔚县剪纸#”已有近200 万次的播放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传播品牌效应,也可作为剪纸艺术新媒体传播的借鉴方式。
3 结语
剪纸艺术度过了缺失文化导向的迷茫时期,在现代非遗传承语境中彰显出新的文化价值,以非遗传承与传播创新的方式重新激发起了剪纸艺术的活力。未来的剪纸艺术,会是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民间民俗文化的显性代表。这种以传统手工艺为基础的劳动实践,会在未来继续得到创新与发展,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又一张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