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境”促“言”:道德与法治学科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育路径
2022-12-31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海辰中学
林 静|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海辰中学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也是一项重要的学习能力。人们往往会误认为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仅仅是语文学科的要求,而忽略了其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重要性。《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道德与法治教育基于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以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和法治观念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系统化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表明道德与法治教师绝不能只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还要成为核心素养的培育者,使学生将心理健康、道德品质、法治观念等核心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
一、道德与法治学科学生语言表达现状分析
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以下简称“统编教材”)与青少年生命成长及其学习生活之间有很好的联系与契合,大部分学生虽然对课程内容很感兴趣,但是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主动表达和交流的意愿不强,且语言表达不严谨,存在迎合教师、偏离主题、内容匮乏等问题。这主要有三点原因:首先,教师没有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联系起来,情境创设不够多元和开放,活动的设计缺少思考的深度,挫伤了学生表达的积极性;其次,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往往急于求成,没能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组织语言的时间,使学生不能畅所欲言;再次,教师对课堂纪律要求严格,这让课堂氛围变得紧张,压抑了学生表达的自由。
课堂是师生根据教学内容发表见解、交流情感、开展讨论的场所。学生学习到的课本知识、形成的价值判断、培养的情感态度,也需要在课堂上进行碰撞和融合。学生能否运用学科术语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进而对当下的时代特征、社会现象、国家发展等发表见解,是学生内化知识和理念、教师落实课程目标的可视化依据。
因此,基于以上分析,笔者采取活用时事情境、营造安全情境、创设思辨情境、回归生活情境等策略,改进学生课堂语言表达的规范性、真实性、辩证性、延伸性,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知水平,落实核心素养。
二、依“境”促“言”的实践探究
(一)活用时事情境,促学生规范表达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时政性特点,决定了时事新闻理应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要关注时事、积累素材,将时事热点有机融入情境设计,用实际的事情来解释教材上的知识,使课堂变得具象、有温度、有活力。
【案例1】在教学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二目《法律保障生活》时,笔者直击当时新闻中的某一事件:“杨某与徐某离婚,约定儿子的抚养费由杨某承担,而杨某未支付抚养费,共欠6.5万元。徐某起诉至法院,判决生效后,杨某未主动履行。”
师:如何才能让杨某履行法院的判决?
生1:让警察把杨某抓起来。
生2:拍卖杨某的房子和车子,用来付抚养费。
师:(追问)为什么让杨某坐牢、拍卖他的财产这些措施,能让他履行判决呢?
生2:因为这些都是他必须服从的。
师:(提示)你想表达的是这些是强制性的措施,对吗?
生2:(会意)有了国家强制力,才能拿到抚养费,我们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
虽然学生想表达的是国家强制力,但是因为相应的法律知识储备不足,学生无法用恰当、规范、标准的学科术语来表达,脱口而出的往往是日常生活中的大白话。笔者捕捉到学生回答中的关键词,随即在黑板上写下“国家强制力”,在给予学生充分肯定的同时强调: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笔者将时政新闻引入课堂,让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对“国家强制力”有了深入的理解,并认识到“国家强制力”和保障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
这类语言表达不规范的情况,在一些较为抽象、知识性较强的学习内容上比较常见,如对法治概念的理解、法律条文的解读、法律知识的阐述等。学生从时事新闻中找到知识的源泉,对新闻事件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后,就可建立时事新闻和学科认知的关联,用符合自身认知水平的形式理解学习内容,形成准确、规范的表达。活用时事情境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法治教育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做到表达严谨、规范,能清晰认知和理解抽象的概念,培养学生“学法守法”“权利义务”等法治观念方面的核心素养。
(二)营造安全情境,促学生真实表达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2]这表明创建安全的心理情境,对学生课堂表达的积极性和真实性至关重要。在课堂上有“安全感”,能感受到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打开思路,大胆交流,真实表达,其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才能得到提升[3]。而传统的师生关系往往不对等,教师是权威,学生是“遵从者”。这就使学生不愿吐露心声,将自己真实的价值评判隐藏起来,导致课堂上出现思想封闭、附和教师、盲从教材等状况。
【案例2】在教学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二目《爱在家人间》时,笔者设计讨论环节:“如果和父母产生了分歧,你会怎么做?”
生1:我会心平气和地与父母沟通,消除分歧。
生2:我能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不会和他们争吵。
讨论中,每个学生都变身为最乖巧的孩子,善解人意,体贴入微。然而,这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初中生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亲子之间的碰撞增多,甚至发生冲突,这些是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那么在课堂上,学生为什么不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呢?其一,学生认为教师会认可宽容大度、懂道理的孩子。其二,初中生已经建立起了基本的是非观念和道德标准,明白在与父母产生矛盾这件事上该如何处理,所以不愿暴露自己任性、偏激的一面。
针对学生的迎合心理,笔者故作玄虚:“你们想知道老师小时候和父母之间发生矛盾时是怎样的情形吗?”学生满怀期待:“想!”
笔者随即分享了自己在初中阶段与父母之间在言语、情绪甚至肢体等方面的冲突。有了笔者的“抛砖引玉”,学生纷纷开始诉说。
生1:父母用强横的言语责骂我,我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们。
生2:父母用冷落、讽刺以及心理折磨的方式对待我,我也用我的行为去激怒父母。
在学生敞开心扉的基础上,笔者继续吸引学生的注意:“你们想听听老师自己有了孩子后,对自己父母的情感有什么变化吗?”
笔者简单讲述了自己成为母亲后伴随孩子的成长不断地改变自己,逐渐理解父母的辛劳和做法,感念父母的无私付出和养育之恩,以此启发学生换位思考如何面对父母、如何为人子女。
在这里,笔者的“自我暴露”营造了包容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对老师建立起自然的亲近感和期待感。学生的诉说反映出了初中生正常的逆反心理。此时,作为倾听者,笔者不作评价,而是先和学生站在一起,从学生的角度表示理解并给予安慰和情感回应。学生感受到课堂氛围的安全,慢慢消除戒心,愿意将自己与父母相处的真实经历和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学生有了安全感,课堂上的交流就是真诚和真实的。在真诚的交流中,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获得内在的道德成长,提升“自尊自爱”“健全人格”等心理健康方面的核心素养。
(三)创设思辨情境,促学生辩证表达
辩证表达即基于开放视角、理性思考、客观评价的多维度表达,要求分析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说理准确明了、掷地有声。课堂辩论是培养辩证思维和辩证表达的切实有效的教学形式。教师可选择有争议性的问题作为辩题,学生应根据辩题确定自己的立场并展开观点的碰撞与融合。
【案例3】在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二目《合理利用网络》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是把双刃剑,笔者提供正反方意见:“正方:网络利大于弊。反方:网络弊大于利。”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加入正方或反方,先在组内交流,再在班级阐述观点。
正方1:反方因循守旧,不懂得与时俱进,必将被社会淘汰。
反方1:网络上不仅充斥着各种虚假暴力的信息,还会影响家人之间的交流,正方沦为了网络的傀儡。
师:(引导学生)请紧密围绕“合理利用网络”这一主题,试着运用辩证思维,多角度、全方面地思考问题。
正方2:网络既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便利,推动了社会进步,又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困扰,甚至给社会带来了恐慌和不安。
反方2:现代社会中网络是不可或缺的工具,网络本身并无对错,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该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来传播社会正能量。
课堂教学中,通过组织辩论等形式创设思辨情境,培养学生多元且深入的认知习惯,可让学生逐渐习得辩证思维和辩证表达的能力,提高道德认知和评判的水平。但必须注意的是,课堂辩论中,学生往往一开始能联系网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情况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随着辩论越来越激烈,学生容易产生急躁情绪,观点交锋时常常文不对题、失之偏颇,甚至演变为道德批判和人身攻击。因此在辩论进行中,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的偏激和“钻牛角尖”的言论进行纠正和引导,启发学生围绕辩论的主题多角度地看待和分析问题。如此,“理”才会在课堂辩论中越辩越明,才能助力学生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思考问题和发表观点,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进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回归生活情境,促学生延伸表达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中的实践性要求指明,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逐渐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统编教材的编写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事例为载体,并以此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和行动。这表明统编教材编写者尊重学生的生活经历和道德体验,希望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其道德品质。但是在课堂上,学生往往随意地进行道德判断,敷衍地作出道德承诺,导致认知教条化,道德品质的养成没有可持续性。
【案例4】在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二目《遵守规则》的教学中,笔者呈现参与社会生活的四例行为,让学生作出评判。学生想当然地认为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和维护社会规则的行为肯定会得到赞许,损害公共利益、破坏社会规则的行为必然会被谴责。这样的评判和表达只是对已有知识的复述,或是随大流的人云亦云,学生的认知并没有得到拓宽和加深。为了帮助学生自觉做到遵守社会规则,笔者出示一系列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照片,学生看到照片时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
师:请你描述画面中大家的行为举止,并谈谈感想。
生1:第一幅照片是周一举行升旗仪式时,我们班同学都端庄肃立,齐声高唱国歌。我感受到了升旗仪式的庄严。
生2:第二幅照片是我们列队去食堂就餐,两列队伍很整齐,大家都做到了保持安静。我感受到了宁静的校园氛围。
师:那么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生3:遵守校规校纪才能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园,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广大师生受益。在社会生活中同样要遵守社会规则,社会才能稳定有序地运行。不论是在校园里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应当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将学生自身生活的场景引入课堂,让课本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学生就会自觉地将规则意识内化于心,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如果再从校园生活扩展到社会生活,学生的表达就会更开放,更具有延伸性。
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实例,可以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体验、丰富表达内容,助力学生道德素养的持续性养成。这是因为回归生活实境,更能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学生也更愿意深刻地自省和反思。教师要关注并运用各种生活化元素,利用真实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智慧,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并感悟生活,学会延伸表达。更进一步,学生就能在生活中发现学习,并在学习中联系生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基本的法治意识。
“蒙以养正,圣功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并明确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学实践证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一以贯之地依“境”促“言”,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仅能使学生的思维更明晰、更活跃、更具创新性,还能使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分析力等综合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这既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有利于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落地,还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