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种植过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分析
2022-12-31宁延顺
宁延顺
(广饶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山东 广饶 257300)
0 引言
在新时代下,环境问题是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需要加强林业种植工程建设,尤其是幼林抚育工程,其通过科学的抚育技术来优化林分结构,保护幼林,培育森林资源,以此确保林木可以正常生长,最终获取更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1 林业种植过程中的幼林抚育相关概述
1.1 幼林抚育的重要性
传统的粗放型生产生活模式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全球变暖、酸雨等一些灾害。在异常多变的天气中,人们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林业种植可以有效应对以上灾害,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林业种植工程管理。但是在林业种植过程中,幼林生长初期因为根系脆弱,无法在生长期吸收充足的养分,不仅影响其光合作用,也影响其成活率。在幼林生长过程中,因苗木过矮,根系不发达,在暴风雨等一些恶劣天气影响下,会出现断裂、掉枝的现象,因此需要人工保护和抚育,帮助幼林及时吸收养分和水分,有效进行光合作用,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以此提高幼林的成活率,最终确保林木可以健康生长。
1.2 幼林抚育的基本原则
为了确保林业种植工程有效推进,提高幼林抚育工作效率和质量,国家颁布和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幼林抚育的政策和制度,旨在规范幼林抚育工作和幼林抚育技术,以此确保幼林抚育工作高效率进行,并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对此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工作人员需要坚持科学、可行的原则对幼林进行保护和培育,避免幼林出现病虫害、枯萎、死亡现象,以促进幼林的正常生长。
(2)因地制宜的原则。各地区在进行幼林培育时,需要根据当地环境气候、土壤等条件合理控制密度,科学种植,避免全盘复制,禁止过度采伐,确保林木密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根据林区实际情况可采取不同的抚育措施,以促进林木生长,有效发挥生态价值。
(3)以培养生态林作为主要目标。生态林的培育是林业种植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可以有效提高林木利用率和生产率,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工作人员可对幼林抚育工作编制规划方案和作业设计,确保生态公益林工程有效推进。
(4)林场职工要切实负责。在进行幼林抚育时,林场职工需要认真负责,领导和策划该工作,专业管理人员负责管理该工作,严格按设计落实抚育措施,以促进林木健康生长。另外,需要以经营承包责任制为前提签订幼林抚育合同,并将合同内容公示公开,以此透明执行[1]。
2 幼林抚育技术的应用
2.1 松土除草
幼林间如果杂草较多,会吸收树木的养分和水分,导致树木生长过慢、营养缺失,如果土壤过于厚实,土壤透气性不足,也会影响树木根系的呼吸,导致根系无法呼吸,发生溃烂现象,对此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对林木间的杂草进行清除,并定期松土,确保土壤透气性良好。除草可以培养草皮、净化环境,确保树木健康成长,松土可以促使土壤更加松软,提高土壤的吸水性和透光性,保障根系可以正常呼吸。一般除草松土工作需要持续到幼林项目进行完林木较快生长阶段,在松土除草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5 个技术要点。
(1)根部需要保留部分小草,禁止将草清理干净,草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锁水的作用,并为幼苗根系遮阳,避免根系受到烈阳或者其他外界环境的影响,减少烂根现象的出现。
(2)将清理的杂草埋到土壤中,可以作为树木的肥料,增强土壤的肥力,以此为树木补充养分,采用此方法可以降低肥料成本的同时,也可以减少对环境和土壤的影响。
(3)科学控制幼林生长时间,一般封闭期要小于2 年,避免长期封闭,以此减少后期维护工作量,节省成本。
(4)松土时要控制力度,避免松土过度,导致水土流失,也影响树木根系的抓地能力,最终不利于树木正常生长。
(5)科学控制幼苗的种植距离,避免苗木之间出现养分不足的情况,并减少人工增加养分的机会,提高树木成活率,节省幼林抚育资金[2]。
2.2 割灌和人工修枝
割灌培育主要消除杂草灌木对树木水肥、光热的争夺,确保树木有较好的生长条件,促使林木健康生长,割灌一般需要在林木葱郁、不适合松土除草的幼林区域中进行。为了在幼林割灌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影响,一般可以选择割灌机来替代化学除草剂,以此剔除活节、死节,提高树干的饱满度和林木质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另外,人工修枝也可以有效实现以上目标。修剪时需要选择培育对象,对下部枯死的枝条进行修剪,同时剪除过密枝和竞争枝,且在修剪时还需要掌握科学的时间和方法,便于修剪伤口及时痊愈,避免出现树皮撕裂的现象。修剪时需要根据树枝强度和冠高之间的比例进行,避免过度修剪,导致树冠面积缩小,不利于林木整体质量的提升。
2.3 透光抚育
透光抚育一般需要在幼龄林中进行,根据预先保留的植株数、间距、密度预留,以此有效调整林木结构,一般可以根据林木整体特点和当地环境条件,选择全林抚育、带状抚育、团状抚育的方法。当幼林抚育结束后,林间杂草、灌木较多时,可以进行透光抚育,一般第一次抚育的幼林年龄在6 年左右。对于自然林木而言,抚育采伐后每公顷需要保持2500~3500 株幼苗,郁闭度需要科学控制,对于一些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第一次透光抚育郁闭度不高于自然林,对于人工林而言,由于栽植整齐,伐株数量需要控制在10%~50%。对于杨树林而言,需要根据规定培育的材种进行选择,抚育采伐完成后,各树冠之间保持较大的距离,并根据幼苗发芽状态选择透光抚育时间,一般3~5 年[3]。
2.4 水肥管理
幼林发芽阶段,因根系不发达,定根能力不足、营养吸收能力不强,需要人工进行施肥和灌溉,以此确保幼林可以正常生长。在施肥前需要进行开沟,根据沟壑科学施肥,确保土壤养分充足,完成施肥后可以进行灌溉,以此确保幼林有优质的水肥环境。一般开沟可以在雨水天气后进行,施肥结束后还需要进行土壤翻盖,以此确保幼林可以正常吸收水肥。
2.5 合理间作
在幼林抚育过程中还需要坚持节约土地、提升幼林生长质量的原则,在林木行间栽种一些经济作物,比如蔬菜、药用植物等,并采用高低和营养搭配的方法,以此满足不同树种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一般幼林对氮肥需求量较大,因此需要避开间作一些氮肥需求量大的作物。
2.6 平茬技术
平茬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幼林幼苗的萌芽能力,一般在冬季或者初春季节摘除阔叶树种或者针叶树种根部以上的嫩芽和枝条,以此提高幼苗根系的生长能力。平茬具有以下作用:促使幼苗快速发芽,可以遮阴护土;可以促使一些高度不同、稀疏不均衡的树种保持平衡,以此确保树种之间可以均匀采光。
2.7 抹芽和修剪
抹芽主要对一些没有成形的分支进行摘除,或者对一些过多的侧芽进行拔除,避免侧枝对营养过多的吸收,确保主干有充足的养分,以此提升苗木质量。修枝主要是根据不同树种的种植要求人工剪除部分枝条,提高林木成活率,或通过人工措施给树冠塑形,以增强整体绿化效果。
2.8 补植和保护
在幼林抚育一年后,需要对树木生长情况进行检查,对于一些成活率低的林区需要及时进行补植,以此提高成活率,如果整片林区成活率过低,则需要拔除重新种植。补植时间要早,以此减少其他林木对新补植树种的影响。一般还需要加强对幼林抚育工程后期阶段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以此确保造林工程的顺利完成,一般需要通过禁止放牧、避免野生动物进入林区破坏树种的方法进行[4]。
2.9 带状抚育
在幼林抚育前需要做好幼林抚育带规划,在具体规划的抚育带中种植,以此有效区分间伐中的树种、杂草、藤蔓等。一般抚育带需要根据作业情况科学预留宽度和间隔带,间隔带必须要进行抚育,抚育带在规划时会受到地形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因此尽量选择地势平缓、地域宽阔、坡度较缓的林地,并沿着南北方向规划,确保树种有足够的光照条件。对于一些降雨量少、气候恶劣的林地需要选择东西走向的抚育带,对于迎风抚育带需要和主风向保持垂直,以此避免幼林在后期受到大风天气的影响。
3 结语
总之,林业种植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技术要求高的工程,其作用意义巨大,因此需要各部门加强合作,高度重视,林业种植工作人员需要科学做好幼林抚育工作,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除草松土、割灌和人工修枝、透光抚育、水肥管理、合理间作、平茬技术、抹芽和修剪、补植和保护等抚育技术,为林木健康生长营造有利等条件,最终确保林业种植工程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