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策略及运用实践探讨

2022-12-31李梅芳

花卉 2022年20期
关键词:生物防治林区林木

李梅芳

(大同市林业资源防治检疫监测中心,山西 大同 037000)

0 引言

近几年,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发展不断提升,林业相关技术也进行了与时俱进的革新优化,但是在有害生物防治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没有妥善解决,有害生物不仅对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为自然生态环境埋下了重大隐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干扰。所以,林业相关部门应提高对有害生物防治重视度,对其进行深度的研究探讨,同时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从而有效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免受侵害。

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概况及背景

1.1 林业有害生物的概念

在林业发展中,有害生物对林业有序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从林木的正常生长到运输保存等全部流程,都可能存在被有害生物侵害的可能,对我国林业的正向发展及林木产业链条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林木若遭受有害生物的侵蚀,其内部组织受到侵染破坏,会导致林木不能正常成长,相继出现枯萎,甚至导致林木枯亡的现象发生,对我国林业发展及林业经济创收都会造成损失。当下,根据有害生物实际发生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后,可知,有害生物主要包括病害、虫害、寄生虫、病毒、细菌、有害植物等,而这些有害生物对林木生长及发展都是相当不利的,并且有害生物普遍都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有害生物问题一旦产生,会在短时间内大规模扩散。林业中诸多有害生物与蝗灾性质有较高雷同,均属于自然性的灾害,其中发生最为频繁的既是虫害现象。绝大部分的害虫在生长发育、繁衍的过程中,均会依附在林木上获取生长繁殖所需养分,从而导致了林木中的养分逐渐流失,林木内部组织受到侵染造到破坏。虫害的快速生长繁殖,导致林木内组织失衡,生长速度缓慢,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治理,最终会导致林木枯亡,对林业发展及林业经济造成不可逆损失[1]。

1.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的相关背景

伴随我国社会进步与发展,对于林业资源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林业产业也随之不断扩充种植范围,其林业种类也日益增多,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造成更多压力。首先,由于林业有害生物的数量颇大,繁衍能力较强,对林业防治检疫工作的持续推进造成阻碍。其次,当前全球环境发生转变,林业有害生物适应能力随其生长越来越强,有害生物防治难度系数逐渐加大。而且,由于我国人工造林的种植规模逐年扩大,林业有害生物种类也愈加增多。基于此,林业有害生物的有效防治办法是当下林业发展中的研究重点。

2 当下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现状

2.1 林业相关法律政策存在漏洞

在我国林业经济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应提高对森林资源保护的关注,若林木一旦遭受有害生物的侵害,便有可能会导致林木组织内部受到侵染,最终林木出现枯亡的不良后果。所以,相关林业工作人员应提高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的重视,并结合林业相关法律政策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贯彻落实到实处。在进行林木检查工作时,相关人员应灵活运用科学先进的林木检查方式,对林木植被进行病虫害的检查分析,确保林业资源的保护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当下,由于我国缺少相关林业部门针对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的相关法律政策规定,林木企业及林区管理部门在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检验中缺乏约束力及强制性,导致林业生物防治检疫工作实效性不强。由于没有林业相关法律政策的加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没有形成一体化的管理模式,管理工作松散,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效果与预期不符。

2.2 林木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执行难度大

林业企业在进行有害生物防治时,应着重检查林木健康问题,实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有效性,并对于已造成虫害林木进行控制与治理,最大化减少有害生物对林木造成侵蚀。

根据有关数据可知,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呈增多趋势,其中外来有害生物占比较高。从1980 年至今,已有40 余例源于境外的有害生物侵袭记录,而且这些外来有害生物对我国本土生物造成不同程度损失。因为这些外来有害生物均属于新型有害生物,我国林业人员对其知之甚少,加之缺少新型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经验,导致此类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一直不明朗。外来有害生物诸如,美国白蛾,其病害可在短时间大面积爆发,危害性极强,针对其进行的防治检疫工作具有较大难度。

2.3 林木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方面缺乏足够资金

林业有害生物在进行防治检疫过程中,林业相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将相关的工作部署有效落实,同时完善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系统,对于诸多乡镇级别的虫害防治组织,缺乏有害生物意识,林业相关部门应对其进行有害生物防治安全意识普及,从而提高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水平[2]。因为有害生物发生的周期存在差异,使诸多林业企业对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量的预估产生偏差,从而减少防治资金的投入,虫害防治技术与防治人员的投入量也相对较少,进而导致有害生物在入侵初期便缺少防治治理措施,在其后期造成林木被大规模的侵染破坏。在有害生物已对林业造成大规模侵害时,现有人力物力、技术资金若已经无法满足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治理需要,即便再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均无法达到有害生物防治的预期效果。

3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的重要性

维护林业有利生物的多样性。林业生态作为森林生态的主要组成,通过采取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以保证生态系统完整性不受损害。有害生物不仅会破坏林业生态平衡,同时也会对诸多有利生物造成伤害。此外,在进行有害生物防治时,林木培育、幼苗管理维护工作不得忽视,为有利生物打造更多生存区域,确保在林业发展中,有利生物能够得到有效保护,避免打乱林区内的有利生物的多样性;环境效益。林木对当地生态环境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其不仅对气候环境有调节作用,还能够起到涵养水源的效果;经济效益。林业生态对于当地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若林木遭受到有害生活的侵蚀,极容易导致大规模的扩散,对当地整个林业覆盖率带来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对当地经济发展造成威胁。可通过提升当地餐饮服务业的有序发展,以保证地区经济发展不受制约;社会效益。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随之升高,物质生活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况下,对精神需求同样需要得到满足。在城市中,林业建设可为人们打造更多的绿色空间,绿色空间可有效降低人们生活工作的诸多压力,缓解身心疲惫。通过林业资源的持续发展,全面带动地区旅游资源快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对于林业的保护工作尤为重要,不容忽视。

4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实施策略

若要实现林业长远健康的发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运用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策略,有助于林业更好的发展,同时对自然的生态平衡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当下,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遵循的是以预防病虫害为主要措施,以治理为辅。另外,若想对原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便是要意识到林业发展与有害生物之间的利害关系,从而实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的有效性[3]。

4.1 合理运用科学防治办法

当下,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手段,主要是以化学防治及生物防治为主要防治办法,在日常实践过程中可知,化学防治办法最为显著。

在早期阶段,我国林业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有害生物防治检疫规划时普遍以化学防治手段为主。在化学药剂研制成功投入使用之初,只需要少许药剂即可起到非常显著的防治效果。但是,随着林业持续发展,林木种植规模扩大,很多有害生物早已适应早期化学药剂药性,形成了较强抗药性并逐渐发生变异,加之大量外来虫害入侵,从而大幅缩短了有害生物的爆发周期,即便增加化学药剂用量,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效果也是差强人意,对林木正常生长及林业发展造成诸多不良影响,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丧失有效性。

林业相关工作人员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化学防治技术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基于此,生物防治技术便成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的主流方向。生物防治技术主要通过有害生物之间的阻抑作用,并将其进行消杀的处理方法,以此方法有效平衡林业的健康生态环境,从而实现有害生物的有效防治检疫效果。此外,生物防治技术对于林木植被没有危险性,伤害性较小,即便不能将有害生物进行彻底的消杀,但对有害生物侵蚀林木起到一定抑制作用[4]。

当下阶段,虽然有害生物的化学防治技术仍有诸多短板及限制性,但是化学防治方法是我国林业发展中最为普遍采用的防治检疫技术手段,针对具有较强特性的有害生物,在对其进行防治时,化学防治的效果是非常理想的。

4.2 林区内林木检疫工作应逐渐强化

林区在进行林木防疫检疫工作中,林木检疫与监测至关重要,也是林业保护中的主要环节。若在林区内发现一些林木已经遭受了有害生物的侵蚀损害,应立刻将受害林区隔离开,采取分区封锁管理方式。与此同时,林业相关部门应针对树种、树苗等开展全过程多方面的检测工作,从而保证林区内林木的生态平衡没有遭到破坏,有效减少有害生物对林木造成的恶劣影响。此外,应针对受害林区林木进行相关的检测工作,通过新型先进技术的合理运用,对受害的林木中的有害生物发展规律进行监测,结合林木实际情况及生态环境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断定出有害生物生成原因及发展规律,并在第一时间针对有害生物问题进行汇报,避免错过最佳有害生物的治理时间。

4.3 应保护好林区内有害生物天敌

为有效提高林木对有害生物的抵抗能力,增强其免疫力。林业相关工作人员可采用封山育林的方法,不但能够维持林区生态平衡,完善林区内的生物群体,还能有效保护林区内有害生物的天敌,从而保证林区内良好生态循环不受破坏,降低有害生物对林木的侵蚀,提高林木免疫力,从而更好的实现有害生物的抑制工作。封山育林工作,林业相关人员应提高重视,并将其落实到位。封山育林期间,应禁止外来人员出入林区,维护林区生态环境,避免外界因素对其造成损坏。通过划定合适区域,引诱有害生物及天敌生物汇集到一处,进行集体消杀,从而有效提升有害生物生物防治效果[5]。

4.4 建立完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体系

(1)通过完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机制,并结合林区建设情况与虫病防治实际开展情况,以此拟定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机制,对后续工作顺利开展起到规范作用。

(2)林业相关部门可通过引进高素养,高技术的专业人才,组建专业的团队,有效提高林业人员对有害生物的防治能力。检疫人员需借助现代化新型技术与设备对林区有害生物发展规律做好监测工作,确保有害生物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清除,避免林木被大规模侵染[6]。

(3)林区的基础建设工作应提高关注,可有效提高有害生物的防治检疫效果。另外可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将林区的及监控网络搭建起来,实现对林区状态全时段监测,以保证我国林业良性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资源作为我国主要资源之一,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效果与林业健康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当下,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仍存在诸多棘手问题,可通过合理运用科学防治办法,有效抑制有害生物滋生;强化林区内林木检疫工作,及时发现虫害问题并予以解决;通过封山育林,做好好林区内有害生物天敌保护工作,维护林区内自然生态平衡,同时建立完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体系,全面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生物防治林区林木
记游哈林区(节选)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国有林区发展林下经济应处理好“三个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