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漂流的生活与形而上的蝴蝶
——评《2021中国青年诗人作品选》

2022-12-31潘云贵

星星·散文诗 2022年32期
关键词:诗人

潘云贵

从2016年起,《星星》诗刊每年编选年度青年诗人作品选,由此成为扶持、发现青年诗人的重要平台,也是受到广大读者关注的高质量诗歌年选。《2021中国青年诗人作品选》于2022年7月,由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主编龚学敏、刘学民的美学品味及严格把关保障了诗选的上佳品质。书中汇集了2021年中国青年诗人载于传统诗刊及知名公众号上的诗歌佳作。

不同年龄、性别、身份与环境的青年诗人对现实的精神感受不一样,诗选作品涉及内容广、题材多样,可谓“众乐齐奏声铿锵,杂花生树皆是美”。读罢诗选,诗选中的作品更多是在哲思与生活两个方面进行建构,回荡着青年们的诗性流淌之声——或深邃而沉静,或高远而空灵;或浅显而活泼,或俗世而亲近;或细腻悠缓而成溪,或澎湃奔流而为江河。

在对生活的反映上,书中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往苦痛的现实去,一个是在安然的日常中过。在苦痛现实中又分为观察他者而产生感受,以及对自我主体直接经验的感受。诗人育邦在《乡村学堂》里观察着乡下的学童,“他在祠堂那边晨读//炊烟升起,塔楼上的钟声/就当当当地响了起来//他用光,用冰凉的黎明/测量童年的寂寞”。为何寂寞?没有玩伴,父母或许外出打工,只有老旧、熟悉而非人的事物陪伴孤独的个体,寂寞自然从“他”心底涌出,并淹没童年。在城乡二元的相融中,谁在牺牲,谁在消失,诗人非常关切。曹立光则在《那副手套》中观察石油工人,透过“手套”还原出“他”的日常,“妥协有理,沉默按住来风/草蜢跳过光阴,车前子吹飞菜粉蝶……一片黄昏,缓缓飘下来/嘘,不要惊动那副沉睡的手套/它温暖、勤劳、谦卑,独属一人/却途经了所有人的一生”。动人的诗句赞美劳动,也塑造出在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夹缝中生活的工人形象。

诗人是悲天悯人的观察者,却常在面对困境、绝境中的人与物时束手无策。如灯灯在《戏中人》里所言,“我空有一颗山水之心/我空有一颗悲悯之心/我空有一颗诗人之心”。杨钊通过《探望患者》观察病人,“是明显的疾病,将他拖在了恹恹的白床上。/我们朝这所叫医院的容器投去一瞥,/它贪婪地装满了个人的疼痛、不幸”。他将医院的空间转换为容器的空间,又将疼痛、不幸兑换为容器内的液体,譬喻精准,将病中人生存的境遇道出。熊曼在《一个人的身上有另一个人的影子》中观察“被禁锢”的女孩,“我见过那可怜人/闻到过她们身上散发出的/逼仄和屈辱的气息/即使她们已离开/那气息却仍在繁衍/在另一时空和地点/在另一副年轻的面孔上/一个人的身上常常有另一个人的影子”,一种宿命气息在这首诗里蔓延、覆盖以及继承,充满女性独有的悲悯与思考。

青年诗人对生活进行了细腻的观察。蓝格子在《一件起球的毛衣》中,聚焦路上孩童的着装,“穿绿毛衣的孩子/走着走着,变成一个绿色宇宙/穿黄毛衣的孩子就是行走的黄色宇宙//一个个小行星/就这样/错落排列在孩子们的毛衣上”。诗人以明朗的色调、奇妙的想像,写出了孩子活泼而丰富的世界。面对他者,诗人用诗歌走进身边的人与物。尘轩就如同一个《配音师》为之发声,“给燃烧的丛林及烟雾中的翅膀配音/给伤口配音/努力活下去的事物配音/让静默的事物拥有控诉权//给底层人焦急的面容配音/给肉身里的暗疾配音/给衰老和新生配音/在磁场里,给明天的日出配音”。面对世界,诗人不仅仅是一名看客,还想给“他们”配音,提升“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能见度,让更多人关注。

除了“观看他者”,诗人们也在“观看自我”,凝视自己的身份、处境、缺陷等,审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时代波涛汹涌,谁都无法逃脱成为一朵被推动的浪花的命运。漂流的人生目的地不确定,过程艰辛,充满阵痛。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伴随着的是乡村的退场,农耕文明抵挡不了工业文明的拉扯与瓜分。每个从泥土上成长起来的人,正吸附于城市的磁铁上,回去已无可能,融入也显艰难。正如郑小琼在《梦的诗句》中,观看工业化城市的灯光下的自我,“火车经过隧道短暂黑暗中的沉思/亮如永昼的灯光投下坚硬的阴影/一块无声无息的铁片破解未来/在订单的裂缝,遇见漂泊的人/丧失乡愁,在黑暗而孤独的城市/我们踟蹰在狭小的齿轮和塑料片”。我们使用机器,莫如说也在被机器使用。人在机器面前生存着,也常在机器面前交出自己。十二楼在《我的悲伤来自一个春日》中,透过医疗器械观看病中的自我,“这是化疗后的第53天/我对着长焦镜,献出了岌岌可危的自尊/春风依旧绿了河岸/许多花正赶在开放的途中/镜头之外的远方,我爱过的男人/确认了我的美”,透露诗人对生命最初状态的深深怀念,也瞥见当下人对“器”的重新思考与定位。

叶燕兰的阵痛来自对母亲身份的观察与怀疑,在《我什么也无法成为》中,她“成为一个母亲。空有无力的怀抱/和星空下取之不尽的泪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我甚至连健康的身体/都无法亲自给予”,但面对孩子小鸟般的脑袋往她怀里钻时,她又坚定起来,“我什么也无法成为,我只能是你的母亲”。诗人分娩出的新生命抚慰了她,是她的“新生”治愈了诗人的“无力”和“泪水”。

诗选中反映安然生活的作品,以“彼时”与“此刻”为主。这里的彼时不是昨天,是更遥远的从前,诗人回溯童年生活,再由天真视角望向今天;此刻也不单指现在,也包含近期,诗人以在场感书写日常片刻。时间回旋在作品中,充满迷人的氛围。诗人张远伦在《失踪的瓦》中,借“一片瓦的破碎”隐喻在强大外力下那些倔强、美好的消逝,“一片孤独的瓦,独自走向天空/微微翘起的姿势,有点骄傲/它,一直没有落下来……某个夜晚,那片瓦终于消失了/像被闪电击中。第二天/我在院子里找不到碎片/一点瓦的踪影都没有”。过去随风而去,现实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坚固的事物也容易动摇、破碎。于是诗人离离在《午后的琴声》中回忆童年,诗行间洒落珍贵的诗意,“小时候吹着笛子/我幻想有一架钢琴/小时候看见一个鸟巢/我希望以后有自己的家/小时候玩过家家/我希望有一个能陪伴一生的人”。江离在《星图》中,写“今夜,没有星光,母亲、妻子和孩子们/都已睡去,我想起你/当你指着树枝上浩大的圆月/而你是一阵风,托举着飘散的蒲公英”。诗人把时空与想念进行模糊化处理,召唤人的美好存在,缓解此刻的艰难。

“活在当下”便是“此刻”,普遍性的人间并没有跟诗性形成对立,它定位在文学跟艺术的基底。抓住此刻,以安然姿态举起生活中沉重部分,青年诗人收获自己别致的存在感。在八零的《日常之光》里,“我分得清哪一种来自当归哪一种来自黄芪/哪一种掺杂了桂枝枸杞丁香党参/不惑之年,我渐渐爱上了它们的/‘四气’和‘五味’……自行车的把手上落着阳光,也落着尘埃/我的血液里有植物的体香”。进入“不惑之年”的诗人被时间与生活的浪潮往前推动着,身心状况悄然改变,像年老的父辈融入日常,感受事物相生,温柔展示自身的幽微变化。

除了时间,场域的变化也带来新鲜而丰富的生命体验。热衷旅行的诗人“生活在别处”,关注于事物或事件的隐喻功能,将人跟物体进行比拟,将物体的存在换置到人身上而得到“共振”。如《在生活的河流边》驱车旷野的严彬,“我们拥有宁静、鸟的语言、倾诉时光,/对面孤灯一盏,潮湿的枯草层层叠叠,/将人生之两三种轻掩在地下缓慢燃烧,/言说无法验证的命运水滴随河流向西”。到高山宿营有《意外所获》的张琳,“当我们把桶里取来的水喝光/突然发现/刚刚养大的月亮不见了/它在我的身体里/静静地发光……无数的光线在我的身体里/汹涌着,澎湃着/直到从我的眼睛里/飞溅出来/仿佛从未出世的河流”。

青年诗人在哲思上的闪光也令人瞩目。青年诗人生活在俗世中,却仍然不断努力进入俗世到内部、生命深处,并飞升而出,在唯物与唯心、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生成一条道路,靠近哲学光源。诗人熊焱在《入梦宛如一次远行》里对“生死”进行深刻的剖析,“哦,生命是一场悲欢离合的苦役/命运从不怜悯这人生马不停蹄的艰辛/每次我从梦里醒来,都是从另一个时空中/回到了现实。山河有序,群星运行/我带着白/发与皱纹,岁月带着沉默与生死”。这是从世俗游离出的诗人面对人生所提炼的哲思,境界高深。陆辉艳在《有时是》中,通过种种意象,将世界的本质归于空,“通常是无所归的——/道路的空。天空的空。手伸出去而脸盘/消失的空。风与镜子的空”。诗人在另一种维度上将万物脱离本身,引向对本质的深邃思考。李浩在《卡夫卡走廊》中,呈现了一条梦境的走廊,荒诞、光怪陆离,“电线,穿过岩石大声歌唱。/战栗着的房门,朝里打开。/我每天都在一条蛇的脊背上行走。”文本延续了卡夫卡的异质美学,勾画出外部环境、自然力量对人的改造。

“人与时间”是易翔在《立冬》中探讨的重点,“他把自己像书签一样,从时间之书中/抽出,成为独立的一项,/以记载一个节令压在他身上的意志”。白小云在《珍惜》中,除了“时间”的议题也说到自由与爱,“虚空给予的自由让人犹豫……是呼吸获得了生命/还是爱放逐了自己//我们静静站在雪地里/等待答案把剩余的时间吞下”。谈骁在《我看着我》中,探寻“我”的主体性,“在流水中,我获得的,/正好弥补了我的失去。/在夜晚的玻璃上,/我是黑暗隐藏的一部分,/也是光线照出的一部分”。诗人导入众多的“我”,并将他们作为平等的主体对待。麦豆在《正午的敲击声》中也有类似思考,“敲击声从雾里传来/敲击声在雾里/拿着铁锤/敲击一块钢模/那里也正有一个人/与我一样的人/在正午时分劳作”。诗人并非消解人的主体性和存在的真实感,而是将“我”置于众多镜中,让人感受艺术和真实,也以此加强对主体意义的理解与表达。诗人靠近哲学,但不承担抵达的使命,只为延伸对生命及世界的关怀。字里行间,他们用心观察,勇于发声,挑战传统,审视内心,即使身陷现实生活的泥沼,也不忘仰视空中飞过的一只蝴蝶。

《2021中国青年诗人作品选》的出版,有助于人们更深入了解、欣赏、研究中国当代诗歌,认识其发展现状,感受其活力与魅力。诗选呈现当下青年的生活,诠释青年精神,见证青年诗人的成长、理想及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变化,见证了中国诗歌的未来。百余位诗人极具才华,文本上佳,不胜枚举,是2021年诗歌的珍贵收获。他们对题材的选择,对技术、语言与情感的创新驾驭,以及在诗与思上到达的高度,将引领新时代诗歌的创作。伴随青年诗人的精神史迹,诗歌永远在路上。

猜你喜欢

诗人
访谈:和诗人一起进入诗歌的梦
诗人的书画
诗人的书画
最帅的诗人
“诗人”老爸
愤怒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诗人与花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