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保持战略定力
2022-12-31蔡建军
文/蔡建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大势,科学把握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宝贵经验。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清醒,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更好地推动事业发展。
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基础在于科学把握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努力增强总揽全局的能力,放眼全局谋一域,把握形势谋大事,预测发展的趋势、洞察隐藏的风险。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唯有谋势者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方能把工作抓在关键处、踩到点子上。
淮海战役原定在11月8日发起攻击,但粟裕根据新发现的敌军最新动向当机立断,将进攻时间提前了两天,他一面将作战部署上报,一面下令部队按新的部署执行。随后粟裕收到中央军委完全同意的复电,复电指出:由你们“机断专行”。正是由于粟裕的“机断专行”,为我军赢得了宝贵的两天时间。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每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只有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科学研判“时”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把谋事和谋势、谋当下和谋未来统一起来,才能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做到未雨绸缪、谋定而动,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
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关键在于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的战略需要正确的策略来落实。”不仅要有战略谋划,还要有策略、有智慧、有方法,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既要下好先手棋,也要留好后手牌,一旦处于危局险局,也能够扭转成胜局。
“望远方知风浪小,凌空始觉海波平。”廖俊波对待工作,总是“干”字当先,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赢得生前身后美名传;焦裕禄敢于“沙场点兵”,在风里、雨里、沙窝里、激流里,摸清了兰考“三害”的底细,成了“县委书记的榜样”。谋在高处、干在实处,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既要我们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又要始终保持目标任务的不懈进取,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化危机为新机,应变局开新局。要正确对待前进路上的困难和挑战,与时俱进地审视策略,及时纠正战略的偏离,使战略与策略保持动态统一,从而更好抓住历史机遇、赢得发展先机。
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根本在于以历史耐心和斗争精神,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久久为功的宏伟事业。“猎者,必之山林;渔者,必之江湖”。经历风雨,才能致远;勤于砥砺,才能强大。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以“我们在大别山背重些”的担当和斗争,牵制了国民党大量兵力,换取兄弟部队“三个人去打一个敌人”,为夺取战争胜利创造了重要条件。智者无惑,勇者不惧。千锤百炼的钢最硬,风吹雨打的松最挺。迎难而上、敢于斗争,在急难险重中淬炼斗争本领,在伟大实践中接受检验和考验。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在推进伟大事业中保持战略的坚定性,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风险挑战扛得住,排除一切干扰,办好自己的事,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方能爬坡过坎,成就一番事业。
登高方可望远,博学才能广闻。既坚定战略自信又保持战略清醒,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既胸怀大局又落细落实,就一定能从容应对挑战、赢得战略主动,在兴业强国的历史进程中,书写崭新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