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价值意蕴和实现路径

2022-12-31

智库时代 2022年43期
关键词:培育民族精神

岳 媛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力量,是推动社会前进发展的重要动力。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青年大学生担当能力的培养上面临着一系列的现实挑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时代使命下,青年大学生应怎样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和国家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一、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内涵

(一)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担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当前我们正处于“两个大局”的大背景下,既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的风险和挑战。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道路上,处于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理应将个人理想与整个时代的梦想相结合,自觉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将小我融入大我,在承担民族复兴的重任中锻造形成顽强奋斗、不怕苦与累的坚强人格。

(二)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责任担当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明确在为民族复兴奋斗的青春征程上怎样实现自己的担当。我们应真正把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的具体行动指向人民群众现实最关切的部分,在具体实践活动中,牢记人民群众内心的真正诉求,把自己未来的发展与人民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为人民谋幸福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三)知行合一,守正创新的担当能力

不断精准化的社会需求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大学生应在实干中注意培养个人的创新意识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在面临各种机遇和各种挑战的大环境下,要求青年大学生在肩负时代重任中要锐意进取,用理性批判的思维探索和发现新问题,解决新矛盾,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投入到民族复兴的实现进程中。

二、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价值意蕴

(一)个体层面:是增强青年大学生承担历史使命主动性的应有之义

“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青年大学生要完成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承担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首先就要有勇担重任的担当精神,这种精神应是由内而发的一股生生不息的力量。要想让每个青年大学生们都能感受到这种力量的鼓舞,就要提高承担历史使命的主动性,明确自己在实现民族复兴道路上的“时代新人”的角色,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感和归属感。青年大学生要形成自己主动担责的意识,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清晰自己在国家宏观规划中的社会角色和定位,激励自己在学习工作中主动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成为国家建设中积极主动的力量。

(二)社会层面:是构建和谐有序社会的保障力量

担当精神是一种精神品质和内在力量,是推动社会向和谐、有序、良好的社会环境方向建构的重要保障。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共同体意识因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重私利、轻公利的现象而逐渐磨灭。在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下,青年大学生应以主人翁的姿态脚踏实地落实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为人民和社会发展中贡献力量的过程就是实现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过程,他们是构建和谐有序社会最稳固的保障力量。在个体践行担当精神的同时也会促进社会整体的进一步发展,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个人担当精神的实践和充分发挥又起着反向推动的作用,更能激发个人尤其是作为担当精神培养主体的青年大学生们的精神斗志。

(三)高校层面: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当前高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立德”是以促进人的德性成长为指向,人的德性成长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指标,更是树人的重要标志以及内在要求,既要认识到“立德”对大学生内心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提高,又要明确“树人”应该树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树人”这一目标的实现首先要将德育放在第一位,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重对其道德修养的引导,在道德培育过程中要注意社会发展要求与人的精神发展需求的结合。担当精神的培育能够进一步优化高校对时代新人培育的理念,能将青年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和人文素养紧密结合,培养既有知识涵养又有较高精神境界的时代新人。

(四)国家层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可靠保证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体人民为之共同奋斗的最终指向,青年大学生在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贡献着青春力量。“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越是面临严峻的形势,就越需要我们具有勇往直前、持之以恒的耐心和毅力。对担当精神的培养可以增强青年大学生对自身民族身份的认可,在精神培育的过程中弘扬国家的传统文化,在学习和感悟中潜移默化地增强青年大学生对整个民族的认同和荣誉感,更加清晰自己在当前新时代的中国应该以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去定位自己的位置,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重任。

三、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现实挑战

(一)复杂的社会环境不利于营造健康的培育氛围

当前由于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人与人之间的共同体特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抹灭。网络空间融杂着各个领域的信息,在这种信息爆炸性增长的环境下,各种社会思潮借助互联网的依托进入到大学生的视野,因思想和行为上缺乏独立性,产生对“担当”的错误认知。西方个别国家借助新兴媒介使不符合我国主流思想意识的文化逐渐渗透进各领域,降低我国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民族荣誉感。

(二)高校宏大叙事的培育模式无法满足担当主体需求

宏大叙事的授课方式使课程本身与实际生活相脱节,学生不能在现实中找到相应参照点,思政课的实效性难以得到提升。教师采用的课堂语言大多为繁杂冗长的文本式语言,讲授中没有进行教学语言的转化,影响青年大学生对“担当”一词的理解和政治认同。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往往会出现见“理”而不见“人”,只局限于课堂完成教授任务的本身,对于学生是否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觉的实践并没有给予太多的考量。

(三)家庭培育力量的缺乏导致部分大学生担当意识薄弱

家庭教育在涵养大学生担当精神中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一个具有良好培育氛围的家庭,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性格,还可以让大学生从这种和谐友爱的家庭培育氛围中懂得奉献精神,使“爱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彰显,在社会上表现为“爱社会、爱国家”的能力。然而,很多家庭并没有充分发挥出这个至关重要的小环境在青年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中的价值和优势,多数父母对孩子的即时想法和态度缺乏了解和沟通,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出现严重的家庭角色缺位。

(四)大学生对自身担当精神培育的主观愿望不足

当前青年大学生对个人未来社会价值的实现没有清晰的认知,容易出现对进入社会的畏惧心理,担当的勇气不足,害怕承担责任和不敢承担责任。还有不少学生出现极端的个人主义倾向,将主体性偏离到了绝对自由的方向,漠视自己应承担的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将个人对价值的追求定位在以自我为中心,这种畸形的心态不利于当代青年大学生成为不怕艰难险阻和风险困难的时代新人。

四、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实现路径

(一)社会层面:营造担当精神培育的健康氛围

1.协调市场经济矛盾,树立正确的集体主义观

我们要营造公平健康、和谐有序的社会大氛围,市场监管部门就要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市场环境的建设,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带来的问题得到改进,大学生内心减轻对社会的不公平感,增强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我们要正确认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这是保障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进行的关键。杜绝极端个人主义倾向和盲目拥护集体主义的思想观念,每个青年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要将个人的社会价值目标与国家、民族的未来相联结,将自身利益和价值的实现融入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光明前景中。

2.优化网络环境,规范个体行为

网络自身具有开放性和无边界的特点,正是这个特点给人们提供了自由发表言论的渠道。加之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将影响青年大学生内心对社会认知和自我社会角色定位认知的构建,社会要通过一些硬性规范即法律制度来规范网络环境,对网络中发布的不良信息、有损社会风气的言论追根溯源,网络管理员要加强对网络中具有极大舆论代表性的博主的管理。青年大学生自身要廓清网络中的各种不良主义思潮及影响,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自觉承担起在网络虚拟领域的责任。

3.加强民族精神宣传,增强民族荣誉感

民族精神教育是建构内心对实现民族复兴信心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通过对民族精神的宣传,让更多大学生了解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脉络,明确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应该担负什么样的责任。利用各媒体为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提供多样化的呈现平台,通过符合青年人获取外界信息的方式来传播,在无形中提高大学生对民族的热爱,使民族精神在现实中的意义更加具象。利用好传统节日对青年大学生精神境界的感化作用,通过举办纪念日活动的方式,提高社会参与感,在实践中的真实情景下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提高内心的民族荣誉感。

(二)高校层面:完善高校培养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模式

1.采用文本故事的教学方法

部分高校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意识教育时,运用的大多是生硬的课堂理论知识传授的方式,从提高教学实效性上来看,教育者需要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理论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结合,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文本故事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案例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情,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情感沟通的桥梁,激发学生内心的担当意识和担当精神,到达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2.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结合

培育青年大学生的担当精神,不仅要发挥思政课堂对大学生担当精神的重要作用,还要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他课程,实现协同育人机制。在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时,要充分认识到各门课程之间和学科之间都有独立性,都有各自专业性和逻辑性的特点,切忌生搬硬套思政元素,而是要与各个学科紧密结合。担当精神的培育需要渗透到各门学科和课程体系中,而不是单独存在于思政理论课堂中,从而有效地形成高校中课程思政与思政课堂协同育人的机制。

3.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

课堂育人是丰富青年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提升精神境界,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主阵地,但并未直接与社会相联系,只有在实践中操练,使理论知识变“活”,才能最终实现课堂育人的目的。青年大学生要加强自我教育,然而“自我教育不是个人孤立地闭门修养,而是要强调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的实际情况来进行”,[1]青年大学生要在实践中接受社会的考验,锻造形成敢于担当的人格。学校可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年大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社会对青年一代人的需要,感受自己应担负的社会责任,增强内心获得感和成就感,这种在实践中感受到的无形的担当力量将对一个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三)家庭层面:发挥家风建设对培养大学生担当精神的正向作用

1.优秀传统家风融入家风建设

古人在教育自己后代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为人处事的原则。“价值观教育重要的是认同、遵循,即成为人们的一种信仰,一种追求,时时处处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2]新时代的家庭应从传统优秀家风中汲取经验,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形成正确的行为和思想。借鉴我们古代圣贤践行担当精神的行为表现,可以以讲故事法与孩子进行情感的沟通,加深孩子对传统优秀典范中优秀精神的理解,增强情感认同,养成勇于承担责任的行为意识。

2.言传身教彰显榜样力量

作为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和说话方式,在不断修养自己的过程中促进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也要注意提升自身说话的情商,理解孩子的感受,在日常交流中向孩子传达积极的人生哲理,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作为家长更要做到以身作则,在严格要求孩子的同时也要对自己进行严格管束,在平时的细微小事上引导孩子如何做以及如何做到最好,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对孩子进行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指导和教育,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树立起担当的意识,培养担当的能力。

(四)大学生个人层面:增强实践中的担当精神体悟和获得感

1.在文艺作品创作中感悟担当精神

担当精神的养成从来就不是单向的外部灌输,更重要的是靠自身对周围生活环境和实践结果的自我反思和感悟。文艺作品创作的背后展现的是某种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在整个创作过程中能够激发个人的情感迸发,文艺创作的方式是融社会培育、家庭培育、高校培育的力量于大学生一身的创作体现,是主动探索生活中蕴藏的精神力量的过程。在文艺作品创作中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展现,与时代和现代化接轨,充分展现出弘扬担当精神的现实意义。

2.志愿服务中体验责任担当的获得感

马克思曾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3]对担当精神的宣传和弘扬从来不是喊口号,而是要真正落实到实践中,为人民谋利益,为集体着想。在志愿服务中青年大学生可以从精神层面感悟担当的含义,以及“担当”在实际活动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增加对担当精神的直观感受,对于明确自身担负的责任有更深一步的认知。

3.在履行高校责任制度规范中提高担当动力

青年大学生担当能力的提升也需要外在环境力量的激励,需要获得来自他人的认可和鼓励,从而激发进一步前进的动力。当前部分高校实行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组织开展的各项实践活动,并根据具体表现进行量化评分,纳入学期成绩,以此来促进大学生将内在的担当意识转化为具体行动。但归根结底,青年大学生需要将这种外部激励转化为对自身的内部激励,这需要不断地提高个人修养和增加对社会的归属感,真正将个人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进步相连接,在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中感受担当的动力。

猜你喜欢

培育民族精神
我们的民族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拿出精神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