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问题及对策

2022-12-31超,樊星,张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年11期
关键词:生源留学生学院

王 超,樊 星,张 伟

(长安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4)

在新时代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已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实施来华留学生教育已经成为促进中外人民“民心相通,民心相向”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纵深推进、中非关系实现新提升,来华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迫切的需求,而且留学生学成归国后也将会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和世界各国联系交流的纽带,但与此同时来华留学生文化背景多样性和差异性也愈加明显,开展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已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文章对高校吸收优质留学生资源,建立健全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搭建立体化、系统化教育平台,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现状

(一)生源质量亟待提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来华留学生规模逐渐扩大,整体发展态势较好。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留学目的地国,在全面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大背景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逐渐成为来华留学的主要生源国。但随着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生源地范围稳中有变、地域分布不平衡且数量不断增加,来华留学生文化背景、学术水平等也愈加复杂。部分高校在片面追求国际化指标和来华留学生规模时,忽视了生源质量问题,如学历层次不高、语言能力较差等,出现了部分来华留学生学习基础薄弱难以适应教学过程的情况,从而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及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质量。

目前,我国来华留学生的生源质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教育部党组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重要回信精神的通知》中强调,各单位不应盲目追求国际化指标和来华留学生规模,应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严格招生审核、过程管理和评审制度,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等,这些措施对于显著提升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育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跨文化教育整体发展不充分的背景下,我国针对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教育远未发展成熟[1],各高校对于来华留学生教育评估与管理机制的建设处于日益完善阶段。2018年,教育部印发《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中提到,趋同化就是要推进全校学生教学、服务与管理趋于一致,同时,明确要求全国各高校将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归于全校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之中,实现统一标准的教学管理与考核制度,提供平等一致的教学资源与管理服务。然而,趋同化并不等同于完全相等,更不等同于照搬照抄,不能将已然成熟的面向国内学生的教育评估与管理机制直接堆砌到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之中。

我国高校一般将国内学生以不同专业区分学院,从而进行学院制的统一教学,对于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虽然延续了学院制度,但却将其看作为一个整体,统一划分到国际学院或国际教育学院。这种划分形式虽然有助于对来华留学生生活方面的集中管理,但由于专业的分散性,使来华留学生的培养与教育环节由所属专业分管,这又导致国际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设立逐渐流于表面。同时,过度区分国际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与其他专业学院,不利于来华留学生与国内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使来华留学生在心理层面认为自己难以融入中国学生的班级集体[2-3]。来华留学生的日常管理与教育培养的分离也导致衔接不及时、缺乏监督等一系列问题。

(三)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升

教师是人才培养供给侧的中坚力量。《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中指出,高等学校应当有建设高水平教学师资队伍的总体规划和具体措施,满足保障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和推动人才培养国际化的要求。不管是来华留学生之间,还是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之间,都存在着语言能力、文化背景、教育背景等多方面的差异,这就对师资质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高水平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部分高等院校仍普遍存在教师对来华留学生关注较少、师生交流障碍、教学内容国际化程度低、教学方法单一等一系列问题,使来华留学生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成果不够显著[4]。如何充分发挥教师在来华留学生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提升来华留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对于促进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四)实习就业有待关注

实习就业是来华留学生接触、了解、熟悉社会,将文化知识转换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在新西兰,35%的留学生可以进行打工;在德国,超过50%的留学生会进行兼职实习[5]。由于《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对来华留学生学习期间打工有严格的限制,很多来华留学生无法获得实习机会,毕业后除小部分留学生选择继续学习深造外,大多数留学生选择回国,从国际教育服务贸易角度来看,这可能会造成国际人才的流失[6]。

同时,各高校在就业信息传播和就业方向指导、培训等方面准备不充足,造成来华留学生在就业信息获取和就业单位选择上受限,不仅降低了来华留学生在中国就业发展的可能性,也降低了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经济效益。高校对来华留学生的培养应结合时代发展潮流,而如何为来华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就业机会还有待关注。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改善对策

(一)严控招生入学标准,加强人才选拔机制

严格把控招生入学标准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高校应在依照国家相关规定和规范的基础上,从生源渠道、学历背景、学术水平、语言能力等多方面制定符合本校各专业需求的综合性招生标准。第一,在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完善招生信息的同时,充分发挥我国多元化的外交优势,从各种途径吸引优质生源、优化生源渠道;第二,严格把控最低学历要求;第三,在充分了解不同生源国不同教育情况的基础上,科学规定和评价来华留学生的学术水平;第四,对以不同语言为专业教学语言的学科分别制定适合的标准。

加强人才选拔机制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催化剂。首先,各高校可通过入学考试等方式,确定申请入学的来华留学生是否达到了相应的入学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对录取环节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筛选,进一步拓展优质生源。其次,各高校可对符合标准的来华留学生进行适当的预科教育,对汉语等薄弱学科进行预先的针对性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来华留学生的汉语交流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留学生活;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来华留学生的知识储备,以便更好地开展后续的专业学习。最后,各高校还应加强监督和反馈工作,确保按照规定的人才选拔机制执行的同时,对具体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做出进一步调整与处理。

(二)趋同化与个性化管理相结合

教育主管部门应合理设立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机构,一方面负责制定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体系和培养质量评估体系;另一方面实现对各高校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监督和宏观调控。教育主管部门可适当取消教育教学质量低的高校的招生资格,维护我国在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中的声望;也可以成立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并负责制定相关工作的制度和章程,审议审核高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监督教师的教育工作,保障教育工作的规范进行。

在趋同化管理方面,高校应保证国际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日常管理活动充分融入其他专业学院,同步举办学习教育或实践实习活动,给予来华留学生与国内学生相同的参与资格,积极提高来华留学生的集体活动参与度,增进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情感,培养具有国际认同感的高质量国际人才。另外,国际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与来华留学生分属的专业学院之间也应加强沟通联系,采用定期联动机制,实时交流分享,减少冗余的交叉管理,在最大程度上进行来华留学生管理的全面覆盖。

在个性化管理方面,高校应结合不同国家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背景、饮食习惯和宗教信仰,以国外高校先进教学模式与中国教育体制相关联的形式制定个性化的来华留学生领导与管理体系,而不是完全照搬照抄仅适用于国内大环境的日常考核考勤及学分机制,而应制定适用于来华留学生的学科体系、实习要求及论文审核形式,并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实时更新与创新,做到以制育人,形成制度文化。

总而言之,为了构建完善的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高校应做好管理方面的改进。不仅要对中外学生一视同仁,进行趋同化管理,更要结合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语言、风俗差异,建立教学规划机制,做好与中国传统教育的融合工作,帮助来华留学生尽快融入学校和社会生活,习惯并适应中国的习俗与生活方式,最终提升规范化水平,实现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健康与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全国各大高校之间也应互鉴互通,建立良好的来华留学生教育体系联盟[3]。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体系

当前,来华留学生培养工作备受重视,因此,各高校应适当地采取考核、奖惩等措施,在提高现有任课教师工作主动性的同时,鼓励更多高水平高能力教师积极投身到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工作中,不断扩大强化现有师资队伍。另外,高校应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针对来华留学生不同的教育文化背景和需求,加大引进国际化高水平教师的力度,一定程度上增加外籍教师所占比重,促进师生间更好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应当以专业培训、系列讲座等各种形式提升现有任课教师的教学资质和外语水平,提高教师的跨文化能力、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确保教师胜任来华留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7]。

在提高师资质量的同时,教师也应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的更新完善,以便更好地适应来华留学生的学习特点。首先,丰富教学内容,突出多元色彩。教学内容不应只立足中国学生的培养目标,而应全面考虑不同教育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的学习意识,相比中国学生而言,很多来华留学生可能个性化更加突出,比较活泼和开放,对相关各类知识的探索欲也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应适当丰富传统教学内容,注重个性教育和全面发展。其次,创新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在传统授课方式下,教师应充分尊重来华留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来华留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引导来华留学生参与学习进程,重视实践教学,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来华留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兴趣;同时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除了线下课堂授课外,还应创新教学手段,以满足不同来华留学生的需求。

(四)促进来华留学生的实习和就业,铸造国际人才高地

各高校和社会单位应为来华留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更多机会,实现课堂和社会的有效衔接。高校应及时了解来华留学生的就业思想动态,做好政策宣传和就业指导培训工作,鼓励来华留学生在华就业。政府应在每年毕业季来临时,及时发布来华留学生的就业信息和企业需求信息,也可以举办专门面向来华留学生的招聘会。随着国际社会交流合作的深入,不同国家的语言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是企业拓展海外业务的必需人才,这为来华留学生在华就业提供了机会。要“走出去”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对特定专业的来华留学生提供奖学金支持,激发来华留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学习和探索热情,并可以起到吸引来华留学生到自己企业实习就业的作用。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来华留学生是尤为重要的主体之一。保证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有助于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更对教育培养模式的创新起到积极作用。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不仅有助于促进各高校国际教育面向精细化、内涵化发展,也有助于促进各高校国际教育提质增效,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程度。因此,高等院校应积极寻找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各环节和各要素中所存在的不足,通过采取教学、管理、监督等方面的对策,探索实现教学过程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以此来满足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的需要。

猜你喜欢

生源留学生学院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初等教育学院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学院掠影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