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场馆│国家越野滑雪中心
2022-12-31
张家口赛区
张家口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位于张家口奥林匹克体育公园东南侧山谷,距奥林匹克体育公园主入口约700米,距张家口奥运村4千米,占地面积106.55公顷,赛道总占地面积10.9公顷,总长度13千米,最高海拔约1721.6米,最低海拔约1638.8米,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主要比赛场馆之一。
在冬奥会期间,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主要承办越野滑雪全部12项比赛,以及北欧两项全部3项比赛。在奥运会后,越野滑雪中心将不再承载专业体育比赛及训练的功能,转变为山地户外体育公园,面向大众开放。因此,在可持续的策略上,越野滑雪中心以最小自然足迹原则作为场馆规划设计的根本逻辑,即减少永久设施的建设,尽量采用临时的、可拆除的基础设施满足奥运功能,为赛后提供灵活性。在赛道设计上表现为对赛道系统的创造性整合,减少人工痕迹对自然的侵占;在体育场设计上表现为对场馆永久设施的控制,以集约化的永久设施实现对奥运功能的承载;在运行场院设计上表现为对设施灵活性的最大发挥,以通用的场地和装配式的建筑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从全尺度的概念来看,越野滑雪中心的设计策略大致落位在远尺度(步行5~30分钟可达,1~2千米)、中尺度(步行1~15分钟可达,50米~1千米)和近尺度(步行1分钟可达,<50米) 3个维度之上。从越野滑雪中心的特点看,尺度由远到近的过渡也恰恰是自然环境逐渐向人工环境过渡的过程,远尺度表现为比赛赛道及其附属设施对自然环境的渗透;中尺度表现为运行功能的人工平整的场地及临时性设施;近尺度表现为最为人工化的比赛场馆及永久建筑,最小足迹原则在这3个尺度上也是一脉相承的。
在远尺度上,设计思考如何将人工与自然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保护山地局部生态,保留原生植被,使人工设施更好地贴合原始地貌,减少侵占土地,使大地景观与人工环境产生有机的关联。设计过程中利用数字技术对山体地形的模拟,将赛道路径现场设计与计算机模拟调整结合,将地形图、地表植被(大型乔木)、径流、构筑物信息输入模型,通过数字化模拟得到赛道建设的优化路径,并对土方量、迁移树木和排水设施进行优化设计,通过赛道和地形的拟合,使赛道对原始地形的贴合率达到75%以上,减少迁移树木10%,实现有效的土方平衡和植被保护。
在中尺度上,设计思考在赛时与赛后空间利用方式存在巨大差异的场地灵活性问题。在道路组织上,设计采用双车道贯穿、单车道成环的方式联通每个独立场地,在满足地块可达性的同时,避免主路上不必要的车行交叉,提高区域的交通承载力。在竖向设计上,以2%~4%的平坡处理功能承载面,利用挡土墙处理局部高差,使整个场地连成整体,便于赛后利用,避免再次的土方作业。在场地面层材质的选择上,采用透水碎石地面提高雨水渗透,减少地面径流。装配式建筑是冬季奥运会比赛场馆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临时设施不但解决了运行设计不断变化的需求,也能够实现建筑构件的标准化和装配式的营建。越野滑雪中心临时设施总面积约为1.74万平方米,占其总建筑面积的75.3%,大大节省了永久设施的投资,为赛后的灵活使用预留条件。
在近尺度上,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场馆已经营建的永久设施,旨在以最小足迹原则为指导,减少永久建筑投资。越野滑雪中心作为赛后利用明确剥离体育赛事功能场馆,在设计之初就针对精简规模问题进行了研究。观赛是体育建筑最根本的功能之一,能否获得比赛场地的视野往往是一个空间能否满足运行要求的决定性因素。越野滑雪中心技术楼的视线设计应满足“通视、明视”的基本原则,为了提高其有限建筑面积的可用性,在建筑垂直界面采用整体通透的做法,使沿线的各功能房间都能够有良好的视野,满足运行需求。在建筑入口层,利用山地地形的特点,建筑结合场地设置多层出入口及室外平台,实现多首层化设计,共设置8个独立出入口,面向不同注册分区,为运动员及随队官员、奥林匹克大家庭、转播、媒体、兴奋剂、技术及后勤服务这些业务领域提供独立流线,使之能够不受干扰地到达指定位置,避免相互干扰和交叉,提高复杂流线的可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