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

2022-12-31何勤华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秩序伦理暴力

【专题导引】2021年4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在法治实践中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按照“意见”的宗旨,我们既要弘扬中国传统法治文化,又要巩固和稳定家庭的教育秩序,还要培育现代公民的法治素养。为此,本组专题分别就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明德慎罚”因因相袭的基因、中国传统家训的秩序价值及以数字公民伦理为本的网络暴力治理新路径三个问题进行了研讨。

何勤华、张顺的《“明德慎罚”因因相袭基因考》一文,详细论证了“明德慎罚”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法治思想之一,这一思想根植于中国社会,不仅深刻影响了儒法两派的法制观,亦成为后世“宽严相济”“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等法律思想之渊源。“明德慎罚”符合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阴阳五行说的刑法观、“徒法不足以自行”的治吏观、“宽严相济”的治国理政战略,因而能够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更要充分发掘“明德慎罚”思想的现代法文化价值,以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全面建成。

张戈平的《论家庭教育的秩序支撑功能——从中国传统家训出发的理论考察》一文,首先从现代社会家庭教育的功能缺失与异化问题入手,揭露出留守儿童现状与城市超前教育竞争的危害;再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家庭教育在社会秩序支撑上成“人”与除“罪”两方面的功能;然后从传统家训中提炼出志趣引导、品德养成、谦让和睦及廉洁守法等可资借鉴的内容;最后指出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责任在父母,父母应当通过自我的再教育来推动良好的家庭教育实践。

王静的《数字公民伦理:网络暴力治理的新路径》一文,认为网络暴力是数字时代难以回避的社会现象,它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自由主义、工具理性、资本与技术共同导致的价值衰落问题,这不仅严重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财产权,扭曲了民主监督与民意表达,也危及了数字法治秩序。当前网络暴力治理的主要手段是法律与平台规制,但两者均存在着难以塑造群体认知、难以规范群体行为、难以解决言论自由与群体极化之矛盾的治理困境。网络暴力的根源在于群体因伦理观念与价值判断所形成的舆论强制力,这使得规制二元主体的法律效能降低。塑造数字公民伦理才是治理网络暴力的根本举措。数字公民伦理具有传统文化、现代性和数智人文的多维包容性内涵,并融入立法、技术与伦理规范之中,能够融合虚拟与现实,有效规制群体行为,平衡自由与秩序价值,也可为构建数字法治秩序提供时代动力和坚实支撑。

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一场全党、全国、全民参与的伟大运动,不仅涉及党和政府,涉及每一个组织机构和每一个家庭,也涉及我们每一个公民。因此,必须将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全力以赴地投入。本组专题希望通过提出这项任务,促使更多的读者加以关注,并积极参与其中。(何勤华)

猜你喜欢

秩序伦理暴力
打击恶意抢注商标 让市场竞争更有秩序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反性别暴力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第二章 暴力原则
秩序与自由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秩序
两公婆之间的暴力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