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家灯火后,总有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2022-12-31蔡雨耘

当代党员 2022年23期
关键词:核酸口罩物资

文|七一客户端暨重庆市委党建全媒体记者 蔡雨耘

城市安静了下来。

往日拥挤的街道上,偶尔有车辆经过;平日里热闹的公园,变得静谧;充满烟火气的菜市场里,只有三三两两的人在活动。

可是在“静”的背后,也有“动”:社区工作人员在组织核酸采样,保供企业在加班加点地进行生产运输,物资配送人员马不停蹄地用脚步丈量城市的各个角落……

夜晚,当万家灯火升起,还有一群人在为大家的生活奋力奔跑。

手机仿佛长在手上

头上梳着马尾,王丹佳总是给人十分干练的印象。近些天,这位江北区五里店街道蓝色经典社区党委书记忙碌的身影里,透露出几分憔悴和疲惫。

11月18日凌晨1 点,王丹佳接到核酸检测异常数据排查的任务。因为辖区内出现几管混检阳性的数据,她需要一个个排查,和居民约好时间,安排人员上门为其单独采样。忙完这些后,已是凌晨3点多钟。

然而,这只不过是她这个月来工作状态的一个缩影。

“王书记,我们这栋有居民需要外出就医,请安排一下车辆哦。”

“王书记,你看我这个外出的工作证明符合要求吗?”

“王书记,明天要进行核酸采样,请来领取物资哦。”

手机仿佛长在了王丹佳的手上。她不是在接打电话,就是在浏览疫情防控的相关信息,就连和志愿者一起提醒大家要“戴好口罩,不聚集”时,她也将手机牢牢攥在手中,生怕错过了居民的紧急诉求。

王丹佳的每一个休息空档都被工作填满,她像一个不停运转的马达,永远在奔赴下一项工作的路上。

“只要能为居民解决问题,辛苦一点不算什么。”王丹佳用最平实的语言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社区干部,疫情防控期间,所有的社区干部都拿出了十二分的力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大家。”

王丹佳的丈夫徐杰也是一名社区工作人员。此轮疫情发生以来,两人都奋战在抗疫一线,没回过家。白天辛苦工作的两人,只有偶尔能在夜晚忙完后匆匆通个电话。

王丹佳心里也有很多牵挂。现在,只有12 岁的孩子和两个老人在家。前段时间,小区也被管控了。“老人和孩子得靠他们自己照顾自己了,不过小区里也有很多志愿者帮忙送菜,倒也不用特别担心。”说到这里,王丹佳有些哽咽。

除了王丹佳居住的小区,在蓝色经典社区内,这股由居民汇聚起来的力量也时常让她深深感动。有及时收集反馈社区居民需求的汪阿姨,有主动请缨跟随医生去管控楼栋中进行核酸采样的大学生唐聪,有无数的楼栋长和党员……在危急时刻站出来的大家,汇聚为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王丹佳不知疲倦地工作。

拼尽全力,也要做到“百分百”

11月12日上午,同样感到欣慰的还有重庆燃气集团沙坪坝分公司双碑管理站的业务管理人员,有着23年党龄的退伍军人杨盛。

经过持续一周不分昼夜地工作,杨盛带领的党员突击队终于完成了井口一隔离点集体用气改造工程承建工作。当工作圆满完成,看到隔离人员能够顺利入住时,杨盛终于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许久未见的微笑。

这份成就感的背后却是杨盛身上时刻保持的危机感。

1800 余米立管除锈刷漆,900余米波纹管更换,4 处管道漏气故障处理,500 多米庭院管网检查,600余户热水器和燃气报警器安装、通气……每一个环节,杨盛和团队里的其他工作人员都不敢懈怠。

“我们必须仔细检查房间里的每一处,确保没有燃气安全隐患,如果管控期间再进来整改,将会给已入住的隔离人员增添很多麻烦。”杨盛心中一直紧绷着这根弦。

时间紧、任务重。起初,改造的楼栋还未通电,杨盛和同事们每天开工前,需要在社区先接好热水。这一壶热水,将支撑他们一整天的工作生活。饿了,就用它泡方便面;累了,大家就喝少许的水润润喉。有时会遇到社区工作人员外出办公,社区没有开门的情况,他们则需要在完成一天的任务后,去四五公里外的地方打盒饭。

每天晚上回到住处,杨盛摘下口罩时,都会发现口罩和鼻腔里尽是灰尘。对于每天十几个小时浸泡在建筑工地的杨盛来说,早已习以为常。

当被问到“最辛苦的是什么时候”时,杨盛却回答道:“没觉得苦,也没觉得累,这些都是我们燃气员工应尽的责任。”

在气温骤降的这几日,该隔离点的入住人员接到的汩汩热水里都饱含着一份来自“杨盛们”的辛勤付出和温暖情谊。

能多送一家是一家

在杨盛工作的大楼下,不时有外卖骑手经过,其中就有罗磊。罗磊从去年开始从事外卖配送工作,短短一年时间,已跑遍了重庆的大街小巷。此轮疫情一暴发,罗磊就挺身而出,想为疫情防控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对于熟悉使用智能手机的年轻人来说,只要手指在屏幕上轻轻一点,足不出户也能买到菜,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小区被管控,买菜则成为大难题。

特殊情形下,罗磊成为专为老年人配送物资的志愿者,和他的摩托车一起,载着老人们的希望,穿梭在各个小区间。

每天,罗磊都会拿出社区工作人员收集的辖区内老年人的联系方式,询问他们的需求,看看自己能够帮忙买些什么。

“叔叔阿姨,我不太会选菜哦,请你们谅解哈。”

“没得事,小伙子,你帮我们送来就已经很感谢你啦,超市里有什么就帮我们买点吧。”

听到老人在电话那头的期待,罗磊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本来打算今天少送几单的他,转念又想,这一批物资说不定是人家维持生活的口粮,他立马又充满了干劲。

有时遇到摩托车到不了的地方,罗磊需要提着沉甸甸的物资爬坡上坎。因为抢着时间赶去送下一户,他都是跑着配送。戴着口罩爬坡时,他时常会感觉呼吸不畅,急促呼吸产生的水汽在口罩内凝结。几趟下来,口罩和衣服都被打湿了。

这些天,罗磊配送的单子数量超过了1000 单。具体跑了多少公里,他没有去算过,因为他觉得与其花时间去回顾,不如再多配送一单,再多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感觉通过自己的力量既帮助了别人,又让大家对骑手的印象有了改观,我还是蛮开心的。”罗磊谈到自己这些天来的体会,脸上满是自豪。

眼下,罗磊的愿望便是,安静空荡的街道早日变回往常的车水马龙。

猜你喜欢

核酸口罩物资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
因为一个口罩,我决定离婚了
被偷的救援物资
雾霾口罩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救援物资
PKPM物资管理系统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