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
2022-12-31冉开梅
文|冉开梅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 位农民在破旧的茅草屋内,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1983年,鲁冠球主动与乡政府签订厂长个人风险承包合同,开创浙江企业承包改革的先河。
1990年,站在上海外滩东望浦东,举目是阡陌纵横的郊野。而后,随着开发开放起步,浦东一路摸着石头过河,奇迹般地崛起成为一座现代化新城……
无论是小岗村的“大包干”、鲁冠球的“首吃螃蟹”,还是“浦东速度”“浦东高度”,都源于一种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境界。
12月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一连四个“敢”字,意味深长。
如今,我们已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意气风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必须大力发扬“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闯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
让干部敢为。纵观百年党史,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顽强拼搏、勇于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英雄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新征程上,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更重、挑战更多,我们必须解决好干部不想为、不敢为、不会为等问题,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特别是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让干部始终保持“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豪情壮志和想为、敢为、善为的精气神,想为、敢为、善为。
让地方敢闯。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弄潮儿向涛头立。只有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不断冲破思想观念障碍,革除体制机制弊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史进程中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成为敢闯敢试的标兵。而今,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尤其需要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精神,勇于扛起历史责任,敢于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闯出一片新天地,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让企业敢干。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稳市场主体就是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在《财富》杂志发布的世界500强榜单中,我们见证了中国企业的成长速度:20年前,进入榜单的中国企业只有10余家,2021年,入围榜单的中国企业增加至143家,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这条上扬的曲线,正是千千万万企业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如今,我们面临世界变局加剧、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尤其需要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让各类企业都敢干、敢闯、敢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万类霜天竞自由”。
让群众敢首创。“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回望我们党的光辉历程,从“用小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用小船划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到南下弄潮的“闯海人”、勇闯浦东的“八百壮士”……无数事实充分证明,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只要我们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就一定能够不断创造出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发展奇迹。新征程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更加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鼓励人民群众敢想、敢试、敢于创造,敢做“天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从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全社会形成改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