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写作教学中观察法的运用
2022-12-31安徽省淮北市第二实验小学王婉荣
安徽省淮北市第二实验小学 王婉荣
小学生年龄小,学习任务重,由于家长的过度包办和保护,导致生活经验不足,认知能力较弱,写作时经常出现不知道写什么和内容空洞的问题。这一阶段的学生虽然想象力比较丰富,但是由于和生活脱节,写出来的文章让人读起来滑稽可笑,甚至不合常理。写作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短板,说明教师的指导急需转变方向,应重视方法的指导。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板块,作文教学一定要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努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提高作文水平。
作文教学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非常重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口才,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提高写作能力先要善于观察生活,走进生活,因为生活是写作的灵感来源,只有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才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针对很多学生不爱写作、写作困难的问题,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一、提高观察能力的意义
(一)激发写作兴趣
在写作教学中,运用观察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不爱写作,认为写作枯燥乏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因小学生受到社会阅历和自身能力的限制,写作需要运用多种综合能力,难度比较大。在作文教学的初始阶段,很多学生不能从写作中找到乐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找到写作的趣味所在,学生可以随时把观察到的有意思的事情和现象记录下来,通过日记的形式不断提高写作能力,日积月累,写出质量上乘的作文将不再是难事。
(二)提升想象能力
在小学写作教学中,运用观察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在这方面小学生有天然的优势,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世界和成人不同,在他们眼中,这个世界充满了情趣,而这就是打好写作基础的关键要素。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科学指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让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心,通过提高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写作能力。比如,观察小猫、小狗的可爱之处、发现花草树木的美好……通过观察美妙的世界产生更具体的认知,写出来的作文也更具有可读性。
(三)更加热爱生活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生活是写作素材的灵感来源。现在的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优越,衣食无忧,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容易趋向于片面,这个时候教师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热爱生活的人是在发现了生活的真相之后还能保持热爱,这也是学生将来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观察生活能让学生运用生活化语言,把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比如观察爸爸妈妈是怎样工作或怎样做家务的,观察小区门口的树木和小草是怎样生长的,这些简单的观察都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和美好,还可以把观察结果写进作文中,保持更加乐观的心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二、提升观察能力的方法
(一)培养观察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需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小学生活泼好动,不能集中注意力,心智尚不成熟,但是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有观察的本能,会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了解事物。教师要利用小学生这一优势,指导他们观察事物的特点,发掘事物的本质。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发挥指导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进行个性化的观察。比如,以“我学会了……”为题写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思考最难忘的是学会了什么,学的时候心情怎样,是怎样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的,最后结果如何,有什么启发……这些问题,可以勾起回忆,从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可以在班级里组织活动,以学做饭为例,让学生认真观察父母做饭的过程,或自己下厨做饭,产生独特的体验。在观察的同时记录细节,调动多种感官去描写细节,通过口头表达、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运用观察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喜欢的人、事、物,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同时,一定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地观察,并且搜集相关信息以及写作素材,学生的写作灵感便会源源不断地迸发出来。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事物,然后认真观察,这种方法是基于学生的兴趣进行的,学生在观察时会更加认真。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与写作时,一定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描写的不同事物的特征是否有理有据,并且适当地给予他们精神鼓励或是物质上的奖励。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在观察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有时候会显得不成熟。教师发现这些问题时,不应疾言厉色地谴责他们,而是要帮助他们逐一解决问题,以激励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水平,让观察的效果最大化,同时也能增加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例如,写观察作文,教师可以结合《山中访友》这篇课文,让学生阅读后想象与思考,提出阅读后产生的疑惑。这种方式,同样能提高观察的效果和质量。学生通过与教师和其他学生沟通,解决了疑惑,进而写出既有内涵,又富有童趣的作文。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在运用观察法时,由于受时间、活动范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观察结果不佳,甚至很多学生连最基本的观察过程都没有完成,教师要尽可能地指导他们认真观察。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需要观察的事物,或者指导他们利用网络搜索相关资料,让其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多的资源。
(二)勤写日记
很多学生认为写作很难,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可以从写日记开始做起,让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把观察法运用在日记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每天晚上写完作业后写一篇几百字的小日记,日记的内容由学生确定,可以记录今天上学过程中遇到的人、事、物、有意思的见闻,也可以写今天上课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心得体会,这些都是认真观察生活后的收获。教师要定时抽查学生的日记作业,查看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布置日记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限定主题,比如让学生观察小动物,看它们有怎样的生活习性、样貌有哪些特征,在写日记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观察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要注意不要过多地限制,条条框框会阻碍学生发挥想象力,不利于日记的顺利完成。
(三)提升想象能力
观察力和想象能力是分不开的,小学生的想法比较简单,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关键时期,只有将想象和观察结合起来,才能让作文更加灵活生动。如果只是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写作就成了流水账,没有情感,也没有新意。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和想象的习惯,可以联想两个相似的事物,张开想象的翅膀,以想象充实作文内容。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在写作的过程中让语言更鲜活更生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要找到正确的角度,可以把自己对事物的观察结果用语言记录下来,当作写作素材积累起来,经过时间的沉淀,学生的写作能力会获得质的飞跃。比如,部编教材《秋天的雨》描述了秋天的雨中景象,教师可将这篇文章当作仿写模板,“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学生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想象夏天的雨、春天的雨分别有哪些特征,再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来,结合生活中的事物产生联想,让作文更有新意。
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时间变幻这一问题,在时间的作用下,不同时间同一物品呈现的状态不同,甚至可以让学生观察物品在不同时间变化中是否有规律。例如,树叶在一年四季的变化。春天,叶子发芽变绿;而在秋天,叶子会渐渐变黄并且掉落。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观察,更好地了解不同事物在不同或同一时间段产生的变化。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活动范围有限,并且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对比和观察,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尽可能为他们创造更多的与时间变换相关的观察条件和观察机会。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室外观察活动,或者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不同时间段的人、事、物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或者通过虚拟观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以便更好地写作。
综上所述,小学生年龄小,学习任务重,再加上家长的干涉,生活经验比较少,认知能力较弱,写作对于他们来说是难题。小学生喜欢想象,但是由于和生活脱节,写出来的文章很多内容不合常理,导致写作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短板。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方法的指导。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板块,作文教学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教师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培养写作能力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口才,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重要的作用。提高写作能力先要善于观察生活,走进生活,因为生活是写作的灵感来源,只有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才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针对很多学生不爱写作、写作困难的情况,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全面提高其语文综合能力。在写作教学中,运用观察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很多学生不爱写作,认为写作枯燥乏味,因其受社会阅历和自身能力的限制,这是可以理解的。在作文教学的初始阶段,很多学生不能从写作中找到乐趣,写作时经常不在状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找到写作的趣味所在,便可以随时把观察到的有意思的事情和现象记录下来,通过日记的形式不断提高写作能力,日积月累,写出质量上乘的作文就不再是难事了。很多学生认为写作很难,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写日记就是很好的方法。教师要认真检查学生的日记作业,不能放任自流,这样学生会渐渐丧失写日记的兴趣和动力。在写日记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要过多地限制,条条框框会阻碍学生发挥想象力,不利于日记的顺利完成。想象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在这方面小学生有天然的优势,教师要科学地指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让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心,通过提高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让写作能力获得提高。观察生活能让学生运用生活化语言,把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把观察的结果写进作文中,不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在写作教学中运用观察法,要先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提升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用写日记的方法让他们养成乐于观察的好习惯,不断提高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