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的建设基本方法探析
2022-12-31韩强
韩 强
党的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问题,更要解决怎样建设党、怎样建设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问题,而要回答好后者,必须加强对党的建设的顶层设计,明确党的建设的基本途径、方式方法、具体步骤等问题。其中方法问题至关重要。毛泽东曾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船或桥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1]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中,一直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高度重视方法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正确方法,保证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不断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把我们党建设好,必须更加重视方法问题,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上,尤其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2],并用以指导改进完善党的建设的基本方法、具体方法,更好地实现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总任务。
一、党的建设需要以科学方法为指导
方法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正确观点和思路。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方法问题,方法正确会事半功倍,方法错误则会事倍功半,甚至满盘皆输。马克思主义以其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科学的理论体系为共产党人指出了正确的方法,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成功提供了坚强保障。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南的无产阶级先进政党,在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中特别注重科学方法的运用,既结合中国实际创造了许多科学的工作方法,又不断继承创新传统方法,推动实现了科学方法的与时俱进。当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也具有了许多新的特点,注重运用科学方法促进党的建设开展更具有重要意义,迫切需要把党的建设方法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融入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做到以科学方法促进党的建设。
(一)方法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党的建设本身就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正确认识和实践展开,而怎样建设必须回答运用什么方法的问题,因此在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中,方法始终是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南的党,马克思主义不仅为党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更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论断,标志着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论断的基本内容就是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促进党的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对党的建设方法的认识得到新的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方法论。习近平经常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坚持实事求是,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重视调查研究,发扬钉钉子精神等等,这些都体现了科学的工作方法。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发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把“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中的第二十九讲集中讲述了“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并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典范,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既是世界观、历史观,也是认识论、方法论;既讲是什么、怎么看,又讲怎么办、怎么干;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锐利思想武器。这些认识都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笔者在《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体系“十论”》一文中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建设需要进行新的理论体系的建构,其中,地位作用论、目标体系论、科学依据论、理论精髓论、基本原则论、总体布局论、方式途径论、方法步骤论、质量效果论、前途命运论应该成为这一框架的基本组成部分。主张把方法问题纳入这一体系框架,并成为独立部分,充分体现了对方法问题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方法在党的建设理论体系中的应有地位。
(二)注重工作方法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从一个只有50多人的小党成长为拥有9600多万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成为一个实现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取得了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性成就。中国共产党的成功有着众多的原因,其中坚持正确的原则、方法无疑具有根本意义。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着眼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把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功经验概括为“九个必须”,包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3]之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进一步概括为“十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4]这些概括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的奥秘,同时也有着丰富的方法内涵,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和人民中心立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方法论遵循;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善于发挥政治、思想、组织和作风等优势,能够把各方面的工作统一起来,把各方面的力量调动起来,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这正是中国共产党科学方法的优势所在。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坚持科学方法指导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紧迫任务
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一方面,“四个危险”“四个考验”更加严峻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存在严重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不纯的问题,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压倒性态势需要进一步巩固;另一方面,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仍然面临许多新的艰巨任务,在各个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仍然任重道远。特别是在广大基层党组织中,如何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仍面临许多现实挑战。为此,必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切实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从目前情况看,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更加重视方法创新和方法运用,积极引导各级党组织根据党的建设任务需要和自身实际运用适当的方法以质量为导向开展党的建设。我们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注重党的建设方法的创新和运用已经成为基层党建工作开拓创新的重要动力之源。比如,把商业品牌经营思路运用于党的建设,形成了党的建设工作经验品牌化的方法,出现了像山东青岛海尔集团“海尔蓝中党旗红”“齐鲁先锋”等一批品牌党建典型;把网络技术和党的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批网格化、信息化网络党建经验,如北京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楼宇党建等,在城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把工业生产中的标准化思路运用于党的建设,创造了党的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许多新经验,在实际工作中也取得了明显效果。[5]诸如此类的方法创新还有很多,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组织人事报社和上海组织人事报社曾联合举办五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和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评选出大量基层党建创新成果,集中展现了科学方法在党的建设中发挥的突出作用。
二、当前亟需构建党的建设的科学方法论体系
方法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党的建设作为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其需要的方法不是单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系统多样和根据实际不断变化的,否则就难以适应党的建设的实际工作需要。目前来看,全党对方法的重视与党的建设的重要性还不相匹配,忽视方法、把方法简单化、照抄照搬等错误做法还比较多见,在党的建设理论研究中也很少把方法问题作为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对待,在一些教材体系中也难以见到对方法的集中阐述,由此可见,重视方法、研究方法、创新方法是党的建设中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总体来看,在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中,迫切需要从系统化的角度看待党的建设,特别是要把党的建设视为一个方法论体系,其中既有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科学指导,也有一系列基本方法的正确运用,更有各种具体方法的千变万化、丰富多彩,正是这些方法相互配合、有机统一,共同促进了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党的建设的顺利开展。
就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方法论体系而言,我们认为其中包含着这样一些基本内容。
(一)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党的建设的方法论之源。通俗地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在其三个组成部分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正确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组成部分,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指导我们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政策、推动工作;关于事物矛盾运动是推动事物发展变化根本原因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必须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各种矛盾,特别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关于用辩证的联系的观点一分为二地认识事物的基本原理,指导我们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关于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指导我们必须从实践出发,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使认识符合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在推进实践基础上不断实现理论创新。
与此同时,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学习、掌握和运用好历史唯物主义,就会使全党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能够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更好地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能够立足物质生产这一根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党的建设服从服务党的中心工作,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也能够认识到人民是历史创造者,从而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有了这样的方法论指导,在党的建设中就能够自觉把人民立场和党的事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统一起来,做到通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同时在实现这一伟大使命中锻造走在前列的中国共产党;也能够把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贯通起来,形成党的建设的合力;同时也有益于发挥党的组织体系优势,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2022年7月26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特别强调,全党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其中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命题,无疑进一步凸显出方法论的时代意义。[6]
(二)坚持党的建设的基本方法
基本方法体现为方法原则、方法要求。在党的百年历史中,我们党不断探索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形成了关于党的建设基本方法的正确认识,这些认识在新时代得到新的升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概括为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全面协调、坚持底线思维、坚持调查研究、坚持抓铁有痕、坚持历史担当八个方面,为我们正确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法提供了参照,也成为做好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方法指南。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新起点上,着眼党的建设,其基本方法我们可以作出如下概括:
第一,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其本质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的“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要我们去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基础在于搞清楚“实事”,关键在于“求是”。认识实际、把握规律、追求真理、不懈奋斗正是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7]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党章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确立为党的建设的基本原则,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在党的建设中的基本方法地位。
第二,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所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相辅相成、完全统一的。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真正把人民视为历史的创造者和国家社会的主人,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深入群众之中听取群众意见,使各项决策和各方面工作既符合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又符合人民意愿。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中蕴涵着丰富的智慧,只有深入群众之中,才能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才能获得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才能制定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决策。同样,只有把认识和决策再回到人民群众中接受检验,才能使决策真正为人民所自觉认识和贯彻落实。同时还要广泛听取群众呼声,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各种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始终做到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评价我们工作的根本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才能真正坚持群众路线。
第三,坚持全面协调。全面协调体现了科学的系统思维、系统方法。系统方法是通过把事物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从整体性、联系性来达到全面正确认识事物的方法。系统方法与辩证唯物主义是统一的,都特别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性、整体性,是对系统论的具体运用。全面协调就是系统方法的集中体现。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总是注重系统性和整体性问题,科学发展观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同时,在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我们也极为重视全面协调。比如,在改革中强调“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同样,我们党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等都是这一方法的集中体现。在党的建设中,注重全面协调的系统方法也得到了广泛运用,如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党的建设的基本路线等都是集中体现。用系统方法开展党的建设,有助于从顶层、全局和长远的高度对各项工作进行科学谋划,使各项工作统一起来,做到整体推进、形成合力。
第四,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现实的集中表现,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促进工作,以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是党的事业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党的建设的历史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历史,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正是在不断解决时代课题的基础上得到深化的,“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正是党致力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同时党的建设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党的建设中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党组织都会遇到各种问题,都要解决各种问题,而且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往往又会出现,因此,要做好工作绝对不能绕着问题走,必须迎着问题去,真正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科学分析问题,深入研究问题,弄清问题性质,找到症结所在,以切实有效的方法解决好问题。只有问题解决了,党的建设的目标才能逐步实现,人民也才会满意。习近平曾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只有不断有效破解前进中的各种难题,才能开创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科学分析问题、真正解决问题,正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所在。
第五,坚持底线思维。底线思维是指在充分考虑和控制风险的基础上采取行动的策略。这一策略要求必须正确认识评估风险,考虑好承受的底线,设计好应对之策,做到谋定而后动,这样才能避免陷入困境。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是因为我们党是执政党,只有我们才有可能犯大的错误,在党的历史上因出现失误给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危害的情形并不少见,因此,在党的建设中必须牢牢守住底线,绝不犯方向性、颠覆性的错误,必须坚持党的建设的基本方向不动摇,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落实好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确保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对我们面临的形势作出新的重大判断,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8]这一论述充分表明,越是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越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坚持底线思维,守住安全的底线。
当然,坚持战略定力,坚持调查研究,坚持抓铁有痕,坚持历史担当也属于新时代党的建设基本方法的范畴,在此恕不一一赘述。
(三)创新党的建设的具体方法
党的建设的具体方法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指导下,围绕基本原则在解决具体问题、推进具体工作中进行的方法创新,这些方法适应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情况党的建设工作需要,具有创新性、针对性和生命力,是党的建设的生机活力之源。这些方法既有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有在新的实践中创新形成的新方法,这些方法充分体现了党的建设与时俱进的理论和实践品格。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些方法,并积极加以推广。近年来,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组织人事报社和上海组织人事报社持续开展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评选,2020年7月13日,他们公布了第五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的评选结果。这次评选的主题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高基层党建质量”。经过案例征集、网上展示、网上公示、初评、复评和终评等环节,最后评出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和优秀案例共80个,其中最佳案例30个、优秀案例50个。[9]这些案例多数是基层党建工作方法上的创新案例,如山东青岛市的“深化拓展‘莱西经验’构建‘一统领三融合’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体系”;航天二院的“以航天系统工程方法提升企业党建质量”;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的“推进工程项目党建共建,提升项目党支部组织力”;北京丰台区的“‘互联网+商务楼宇党建’创新与实践”;四川开江县的“推行‘四联’工作法,党建引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等。
对于党的建设来说,既要正确看待党的建设的具体方法创新,同时也要在理论上认清基层党建具体方法的创新规律,并及时总结经验,形成正确认识。尤其要指导党的建设方法创新朝着正确方向前进,避免发生过于注重方法甚至舍本逐末的现象。实际上,也有一些地方和单位在创新中走入形式主义的误区,如处处要求工作留痕,使基层不堪重负,导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等,这都是在党的建设方法上必须注意克服的错误倾向。
三、以科学方法推动做好新时代党的建设工作
在党的建设方法问题上,我们党虽然一直高度重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作指导,也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作出了以科学方法促进党的建设、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等重要论断,但是,全党在开展党的建设过程中,对方法的重视、认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以科学方法推动做好新时代党的建设工作上还存在不少短板,进一步重视方法、研究方法、创新方法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科学方法论,因此,方法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典范,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2022年7月26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命题,对于新时代党的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这意味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国共产党做好一切工作的方法论遵循。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全党必须自觉以这一方法论为基础,把习近平关于方法论的系列重要论述统一起来,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正确把握其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地位,使正确学习和运用这一方法论成为全党的自觉行动,切实避免在方法问题上出现错误认识和做法,让科学方法在党的建设中焕发更持久的活力。此外,全党还要认真学习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就工作方法问题作出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其中关于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全面协调、坚持底线思维、坚持抓铁有痕、坚持历史担当等这样一些方法要求,使这些要求既与具体方法结合起来,又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的核心内容,从而真正发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在党的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二)深入总结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百年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创造了许多科学有效的方法,这些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进行科学的总结,并很好地继承下来,发扬光大。这些方法性经验既有宏观的根本性的经验,如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坚持根据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来加强等,也有具体的某一方面的经验,而这些具体的经验往往更丰富,也更有效。比如,在推进改革中,形成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的经验;在领导工作中,形成了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领导意见,以及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等经验;在思想工作中,形成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批评—团结—批评的经验;在组织工作中,形成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中考察和使用干部的经验;在反腐败斗争中,形成了构建预防惩治腐败体系,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的经验等等。这些经验既有一般性,更富于方法意义,不仅对做好党的具体工作具有促进作用,对于党的建设整体推进也有方法论价值。更好地总结运用这些经验,促进党的建设,是全党必须完成的课题。
(三)把方法创新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
党的建设的方法至关重要,但是当前全党对方法的认识还没有达到与之相适应的程度,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其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致使党的建设方法一定程度上仍存在定位不准、地位不高、内涵不清的问题,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在开展党的建设工作中不善于运用正确方法的现象较突出,工作方法研究也远没有达到相对独立和丰富的程度。有鉴于此,要使全党形成对党的建设正确方法的自觉认知,有必要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赋予党的建设方法以明确的定位和清晰的内涵,特别是要从方法论体系的高度加以认识,系统梳理党的建设的基本方法,对于其中的具体方法要明确适用对象和范围,处理好不同方法之间的关系,避免方法的误用、乱用。同时要在党的建设理论研究中形成注重研究方法的氛围,开辟方法研究的领域。要借中共党史党建学即将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的有利时机,推动党的建设的理论视野有一个大的系统性拓展,不再局限于一条主线、几大建设的基本框架,而是用系统思维、开放胸襟研究新时代党的建设,把党的建设方法论作为一个独立领域,以把握方法创新、运用、发展的规律,使其成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支撑。
注重运用科学方法是我们党的独特优势,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要求,我们党通过运用科学方法取得了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性成就。面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党必须更加注重方法问题,既要立足实际,使传统方法在新时代不断焕发新的活力,更要开阔视野、开拓创新,提高学习运用新的方法的能力,使党的建设方法更为科学、丰富、多样、有效,在领导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发挥更为突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