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机推广 促进农业机械化
2022-12-31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王元垒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 王元垒
引言
社会的发展推动着农业走向现代化的科技发展之路,在农业生产活动当中应用农业机械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上行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如何使得农业机械全面的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当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农业管理者以及农机推广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结合农业机械化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条件来开展高效率的农机推广工作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农业种植户农业种植效益的最佳选择,为此本文探讨加强农机推广工作,促进农业机械化的相关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1.1 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发展,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机械数量就非常少,纵观全国可以投入使用的农用拖拉机,只有一百台左右。经过漫长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调整和相关农业机械化政策出台并落实,使得我国农业机械化开始飞速发展。到了20 世纪初期,我国农业机械化相关法律出台,之后的十年,党中央国务院开始对农业机械化工作提出相应的指导,党中央指导工作中主要包括了政府部门的相关职责,国家的财政投资,农机安全监督以及农机合作社等多个方面。国家的指导使得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开始有了政策保障,尤其是随着相关法律的颁布,国家开始执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农机市场刚性增长的信号不断扩大。随着国家对农机购置的补贴力度不断增强,使得相关地区的农机产品市场购买力开始直线增长,可以说政府提供的公益引导,给整个农机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强有力的推动。到了2010 年之后,我国农机总动力已经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九万千瓦增长到了十亿千瓦,我国的征收农业机械化水平也超过了百分之五十,其中水稻的种植机械化超过了百分之三十,玉米的种植机械化超过了百分之四十,而黄河流域的棉区机采棉也得到了显著突破。可以说,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飞速发展,农机普及率也得到显著提升。
1.2 农机产品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向多样化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传统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开始越来越少,随之增加的是具备更高经济价值的果蔬作物和经济作物。这样的状况使得当下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的机械需求越来越多,尤其是对优势农产品的机械需求越来越多。但是由于我国农业机械工艺相对落后,具备较强的可靠性,能够投入应用的高质量农业机械不足。国家对农业机械进行的补贴优惠也并没有投入到农机科研当中。所以想要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就需要加强科研开发。相关法律规定,相关部门和行政单位需要针对农业机械化采取相应的对策,不仅需要组织公益性的农机科研,还需要加强推广农业机械应用,以此来保证我国农业机械产品质量与技术的不断提升,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整体发展。
1.3 农机作业向市场化与社会化服务发展
由于我国大部分的农户在作物种植过程中规模较小,所以农民具备的农业机械与我国的实际国情存在较大的差异。由此可见,相关地区可以适当推出有偿农机社会服务。具体可以观察我国小麦种植的全国跨区机械收获状况,小麦全国跨区机械收获,为我国农机应用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鲜明的案例,促进了我国农机应用逐渐过渡为市场化社会化的公共服务。跨区域的机械收获可以让农作物的机械化发展逐步面向市场,还能够提升农户对农业机械化的认知,提升农户对农业机械的需求,通过农机市场化发展,可以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生产经营提供帮助,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构成贡献力量。由此可见,想要促进我国农机作业,趋向于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就可以提升对跨区域机械收获的重视,将跨区域机械收获投入应用。
2 在农业生产活动当中开展农机推广工作的意义
2.1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标志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为此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当中开展农机推广工作,能够强化在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当中农业技术的应用水平,利用先进的农业设备来达到农业生产活动增产增收的目标。在农业生产活动当中开展农机推广工作能够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在优化农业生产方式的同时提高农业生产率,使得农业生产活动能够结合当地的人文条件以及经济条件来全面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将农业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当中能够站在生态环保的理念来开展农业生产活动,避免因为不科学的农业生产活动而造成农业产量的降低的同时给予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为此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工作能够促使农业走向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道路,使得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能够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使得农业的发展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保持平衡,利用农业的发展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迈进。
2.2 提高农机应用水平节省人力投入
在农业生产活动当中开展农机推广工作,提高农业生产活动当中农机应用水平,能够使得农业种植户在农业生产活动当中节省人力资源的投入,以最少的劳动力获得最大的农业生产效率,给予农业种植户创造更多的农业种植效益。在农业增产增收的发展理念下,农业生产活动需要引入农业机械化生产方式,例如现如今在农业灌溉方面出现的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土壤管理活动当中的土壤深松技术;在农业施肥活动当中的深度试飞技术;在农业播种环节当中的精量播种技术等。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需要借助大量的人力来开展农业生产,如此不仅需要农业种植户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同时也需要投入过多的物力资源,而且人力操作的农业生产活动会耗损大量的时间,给予农业种植户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以及资源浪费,严重的还会影响农业正常生产活动的秩序化开展。但是在农业生产活动当中提高农机化水平,将农业机械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当中能够给予农业种植户节约各种资源成本的投入,弱化了农业生产活动对农业劳动强度的需求,利用高效率的农业生产活动来给予农业种植户增产增收,促进地区农业走向规模化以及绿色化的发展道路。
2.3 促进农机市场的良性发展提高农业管理水平
近年来我国的农机化水平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我国农机化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农机推广效率的提高,但是随着在农业生产活动当中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我国的农机推广工作也渐渐进入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为此我国政府针对以往农机推广工作的情况以及经验,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来规范农机市场的经营活动,促进农机市场的良性发展,例如不同区域根据实际情况来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活动,此项措施不仅能够引导农民主动了解农机具,同时也能够使得更多先进的农业机具被农业生产者认知以及认可,避免农业生产者因为昂贵的农业机具而抗拒在农业生产活动当中应用农业机具。与此同时面对农机市场当中不断涌入的新农机,我国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管控政策来提高农业机具的机械化水平,使得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当中的农业机具能够切实地提高农业生产率,给予我国农业的发展创建健康化以及规范化的发展环境[1]。
3 提出有效的策略来加强农机推广工作促进农业机械化
3.1 重视农机推广工作 强化农业生产活动者对于农机具的正确认知
有效的农业推广活动能够实现利用农业机械化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及效益的目标,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当中要实现农业技术和农业机具的相融合发展,那么就需要不断地摸索将先进的农业技术转化为实际的农业生产力,而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离不开农业推广工作,需要利用高效率的农业推广工作来实现农业技术向农业生产力的转化。
同时农业生产者认知以及接受农业生产技术的重要方式就是农业推广工作,作为在农地里耕种的农业生产者最注重的就是农业生产效益,而农机推广工作内容就是将农机应用过程以及应用成果展示给农业生产活动者,最终农业种植者接受以及应用的农机具都是经过农业推广部门不断地检验以及示范而推出来的,最终推广给予农业种植户的农机具不仅有质量的保障,同时也能够使得农业种植户掌握并操作,通过农机推广工作的全过程指导使得农业种植户将农机具在农业种植当中进行进一步实践应用。同时农机推广工作是一项对推广人员综合素养要求很高的岗位,需要相关推广人员能够对于当地的农业生产规律做到了解,对于农业新技术做到掌握,对国家相关的农业政策和农机具管理政策做到熟知,能够在实际的农机推广工作当中融入农业生产活动当中,拉近与农业种植户的距离,利用规范化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农机具操作技术来指导农民开展农机具的应用活动[2]。
3.2 结合需求转变农机推广方式建立良性的农机推广链
为了发展农业经济,在农业生产活动当中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想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需要农机推广者能够在总结推广经验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的推广方式以及理念来转变以往落后的农机推广模式,为此需要相关部门能够结合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以及农机具应用状况,创建多元化的农机具推广思路和方法。针对传统农机具推广工作当中存在的推广人员工作效率低,推广人员职业素养欠佳等推广问题,需要推广部门能够结合实际的推广情况,制定相关政策督促农业推广人员能够深入农村的实际生产活动当中,全面了解以及正确掌握当地农业生产活动的实际情况,对于农民在生产活动中对农机具的实际需求做到了解以及认知,结合农业市场需求以及农机具的市场发展情况,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开展高效率的农机推广活动。
同时在开展农机推广活动当中需要创建农业示范的推广模式,利用农业示范的推广模式来让农业种植户意识到农业机具应用的重要性,强化农业种植户对农机具应用的积极性,实现农业种植者积极地加入农机推广人员对于农业种植户进行农机具应用的指导活动当中,开展高效化的一对一农机具交流以及示范活动。与此同时农机推广部门需要建立与农机具生产商的高效率沟通机制,如此才能够使得农机推广部门在对于农机具的推广活动当中对于农机具的操作和农机具的售后等问题展开与农机具生产商的高效率沟通与联系,使得农业种植户在农机具的操作以及应用过程当中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地反映给农机推广人员,农机推广人员能够及时地与厂家关于农机的操作以及使用问题进行及时的沟通以及问题的解决,保障农机具在农业生产活动当中的顺利应用[3]。
3.3 加强对农机推广工作的政策扶持,建立高素质的推广队伍
农机推广工作是具有公益性质的活动内容,为此农机推广站需要政府给予更多的政策以及资金的支持,需要当地部门不仅在政策上给予农机推广工作更多的支持,规范农机推广工作,同时还需要在资金上给予农机推广工作更多的支持。需要当地部门结合当地的农业发展需求以及农机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补贴政策来开展农机具的推广以及应用活动,如此才能够激发农民对农机具应用的积极性与欲望,同时也能够使得农业种植户有能力购买先进的农机具。
同时高效率的农机推广工作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机推广队伍的支持与保障,为此需要引导以及督促农机推广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农机技术的培训活动当中,对于先进的农机生产技术以及农机操作技术做到熟知以及了解;同时还需要引导及督促农机推广人员加强与农机生产厂家的联系与合作,主动进入农机生产厂家了解农机的操作技术以及应用原理,对于所推广的农机能够做到全面的了解以及认知;与此同时还需要给予农机推广人员的推广工作制定合理的奖惩机制,督促农机推广人员在实际的推广工作当中拥有岗位责任心以及工作的积极态度,能够真正热爱农业,拥有为农民增产增益的决心,在实际农机推广工作当中利用高素养的岗位工作能力来服务于农业生产活动,并且能够对于在实际的农机推广工作当中有突出绩效的工作人员以及表现能力优异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使得农机推广人员能够在实际的岗位工作当中实现自身的岗位价值[4]。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机推广工作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重要工作内容,为此需要结合当地农机发展水平和农业发展需求,重视农机推广工作,在制定相应的农机补贴政策以及发展政策的前提下,建立一批高素养的农机推广队伍,结合现代化的农机发展思路和推广途径创新农机推广模式,建立良性的农机推广链,利用基础性的农业推广工作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